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电安装是一个大概念,其涉及面很广,学科跨度也很大,虽有它的固有特征,但其通用性也很强。只有抓好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才能增加企业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人们对建筑的功能和施工安装技术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近来智能化大楼的出现,机电安装已成为高级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机电安装;质量;施工技术;安装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物相应的一些机电设备等附属物的质量已经成为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重要环节。机电安装施工的关键在于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同时还包含了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由于其综合性,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已经发展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决定建筑的使用质量高低,因此提高机电安装施工工程的质量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机电设备安装内容及基本过程
1.1 机电设备安装的内容
一台机械设备能否顺利投入生产、充分发挥它的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生产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机电设备安装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的起重和搬运、机械设备整体与零部件组装、管道配件的安装和焊接、各种容器内部零件的装配、电动机的安装、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装置的安装调试、试压以及试车运行等内容。
1.2 机电设备安装的基本过程
机电设备安装过程包括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吊装运输、设备开箱检验、放线就位、设备固定、清洗、零件装配和部件组装调整、试运转及工程验收等。对不同的机械设备常采用不同的安装方法,例如,在机床安装过程中,对大型、重型等机床采取分体安装法,而对中小型机床则采用整体安装法。
2、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螺栓联接问题
螺栓、螺母联接是最基本的装配形式,联接过紧时,螺栓在机械力与电磁力的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金属疲劳,发生剪切或螺牙滑丝等联接过松的情况,使部件之间的装配松动,引发事故。
2.2 振动问题
产生振动和噪音的原因较复杂,常见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类:(1)泵:转子不平衡,轴承间隙大,转子和定子相磨擦,转子与壳体同心度差等,这些都是机械方面的问题。(2)电机:转子不平衡,轴承间隙大,转子和定子气隙不均匀。(3)设备本身引起振动。如转动部件材料的不均匀性、制造加工误差产生的转动不平衡、安装、检修质量不良、负荷变化时机械设备运行调整不良、轴承及轴承座故障等等,都可使设备在很小的干扰力作用下产生振动。
2.3 轴承问题
轴承在工作中允许有轻微的响声,如果响声过大或有不正常的噪音或撞击声,则表明轴承有故障。轴承振动是设备运行中常见的故障。比如设备的振动会引起轴承损坏、螺栓松动、轴承温度异常等故障,严重危及设备的安全运行。轴承产生振动噪音的原因比较复杂:(1)轴承内、外圈配合表面磨损。由于这种磨损破坏了轴承与壳体、轴承与轴的配合关系,导致轴线偏离了正确的位置,在轴高速运动时产生异响。(2)轴承疲劳时,其表面金属剥落,也会使轴承径向间隙增大产生异响。(3)轴承润滑不足,形成干摩擦,以及轴承破碎等都会产生异常的声响。(4)轴承磨损松旷后,保持架松动损坏,也会产生异响。(5)轴承滚道的疲劳剥落会降低轴的运转精度,使机构发生振动和噪声。
2.4 电气设备问题
安装隔离开关时动、静触头的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不够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接触面的电热氧化,使接触电阻增大,灼伤、燒蚀触头,造成事故。电流互感器因安装检修不慎,使一次绕组开路,将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人身与设备安全。有载调压装置的调节装置机构装配错误,或装配时不慎掉入杂物,卡住机构,也将发生程度不同的事故。主变压器绝缘破坏或击穿,在安装主变吊芯和高压管等主要工作时掉入螺帽等杂物,器身、套管内排水不彻底,密封装置安装错误,或者在安装中损坏,都会使主变绝缘强度大为降低,可能导致局部绝缘破坏或击穿,造成恶性事故。
2.5 工作电流过大问题
产生过电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泵:轴承损坏,转子与壳体相磨擦,泵内有异物等。(2)电机:功率偏小,过载电流整定偏小,线路电阻偏高,电源缺相等。(3)工艺操作:所送介质超过泵的设计能力,如密度大、粘度高、需求量高等。
3、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解决方案
3.1 严格按施工管理程序进行
对安装工作要总体布置、统一安排,按预定计划开展安装工作。安装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和设备、设施选择是经有关科技人员共同研究商定的,通过技术计算和验算,既有其使用价值,又可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不要随便更改选用设备。
3.2 安装工作要有主有次
一个安装工程具备开工条件,首先得有电源,其次要有动力源,有提升运输装备。要想达到短期开工之目的,安装工作必须有主有次,分轻重缓急。只有对所安装得设备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安装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按常规安装方式对设备进行安装,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每种设备的安装,都有一定的作业方式和工作顺序,不能急于求成,工序颠倒。只有按设计技术要求施工,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流失,例如:机床安装,常规作业方法是先从床身等基准件开始逐步展开,在安装的同时,逐件对机床进行找平,安装一件找平一件。各部件找平应在机床处于自由状态下进行。
3.4 做好调试前准备工作
设备就位之前,应对照图纸进行检查,核实法兰、管口、接线盒、联轴器以及其它需要外部连接的部位。进行设备安装前应完成基础和地脚螺栓的准备工作,并由检验员进行检查。整理好基础表面,设备就位,然后用垫铁找平对中。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要进行所有必要的检验,以确保设备安装符合施工图、规范和生产厂家的安装指导说明书。
3.5 对电器、二次回路接线、电动机及机械启动装置等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加以分析
重点检查电动机转动是否灵活或有杂音、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与要求的旋转方向是否相符、电动机的轴向窜动(指滑动轴承)是否超过规定、测量电动机的振动是否超过规定的数值等。实践证明,启动设备正常工作和电动机启动设备技术状态的好坏,对电动机的正常启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6 调试过程的技术措施
机电设备安装完毕,必须经过仔细的检查和准备后方可进入调试步骤。实际调试运行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1)遵循“五先五后”原则:先单机后联调;先手动后机动;先部分后综合;先空载后负载;先低速后高速。(2)要以“安全第一”为准则: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不能急于求成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3)有关安装资料要真实、准确、完整,对竣工资料和工程实体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交付给使用单位验收签字。(4)按照说明书规定给轴承加油。轴承加油后有时也会出现温度高的情况,主要是加油过多。这时现象为温度持续不断上升,到达某点后(一般在比正常运行温度高10-15℃)就会维持不变,然后会逐渐下降。(5)采取一系列处理措施减小或消除震动, 如轴承使用进口优质产品,轴承箱与底座的连接高强螺栓采取防松措施,严格检修工艺质量,增加设备运行过程振动监测装置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安装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形成其质量本身难以控制。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从而有效的实现机电安装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袁永波,王合新. 机电设备安装试运行存在的异常现象及对策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01)
[2] 武育奇. 机电安装常见问题与对策探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6)
[3] 李季,吕厚轶,周斌. 机电设备安装常见技术问题及改善办法[J]. 湖南农机. 2011(03)
关键词:机电安装;质量;施工技术;安装工程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物相应的一些机电设备等附属物的质量已经成为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的重要环节。机电安装施工的关键在于组织与协调的作用,同时还包含了其他专业的管理内容,由于其综合性,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已经发展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将决定建筑的使用质量高低,因此提高机电安装施工工程的质量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机电设备安装内容及基本过程
1.1 机电设备安装的内容
一台机械设备能否顺利投入生产、充分发挥它的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提高生产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机电设备安装的主要内容包括设备的起重和搬运、机械设备整体与零部件组装、管道配件的安装和焊接、各种容器内部零件的装配、电动机的安装、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装置的安装调试、试压以及试车运行等内容。
1.2 机电设备安装的基本过程
机电设备安装过程包括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吊装运输、设备开箱检验、放线就位、设备固定、清洗、零件装配和部件组装调整、试运转及工程验收等。对不同的机械设备常采用不同的安装方法,例如,在机床安装过程中,对大型、重型等机床采取分体安装法,而对中小型机床则采用整体安装法。
2、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螺栓联接问题
螺栓、螺母联接是最基本的装配形式,联接过紧时,螺栓在机械力与电磁力的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金属疲劳,发生剪切或螺牙滑丝等联接过松的情况,使部件之间的装配松动,引发事故。
2.2 振动问题
产生振动和噪音的原因较复杂,常见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类:(1)泵:转子不平衡,轴承间隙大,转子和定子相磨擦,转子与壳体同心度差等,这些都是机械方面的问题。(2)电机:转子不平衡,轴承间隙大,转子和定子气隙不均匀。(3)设备本身引起振动。如转动部件材料的不均匀性、制造加工误差产生的转动不平衡、安装、检修质量不良、负荷变化时机械设备运行调整不良、轴承及轴承座故障等等,都可使设备在很小的干扰力作用下产生振动。
2.3 轴承问题
轴承在工作中允许有轻微的响声,如果响声过大或有不正常的噪音或撞击声,则表明轴承有故障。轴承振动是设备运行中常见的故障。比如设备的振动会引起轴承损坏、螺栓松动、轴承温度异常等故障,严重危及设备的安全运行。轴承产生振动噪音的原因比较复杂:(1)轴承内、外圈配合表面磨损。由于这种磨损破坏了轴承与壳体、轴承与轴的配合关系,导致轴线偏离了正确的位置,在轴高速运动时产生异响。(2)轴承疲劳时,其表面金属剥落,也会使轴承径向间隙增大产生异响。(3)轴承润滑不足,形成干摩擦,以及轴承破碎等都会产生异常的声响。(4)轴承磨损松旷后,保持架松动损坏,也会产生异响。(5)轴承滚道的疲劳剥落会降低轴的运转精度,使机构发生振动和噪声。
2.4 电气设备问题
安装隔离开关时动、静触头的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不够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接触面的电热氧化,使接触电阻增大,灼伤、燒蚀触头,造成事故。电流互感器因安装检修不慎,使一次绕组开路,将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人身与设备安全。有载调压装置的调节装置机构装配错误,或装配时不慎掉入杂物,卡住机构,也将发生程度不同的事故。主变压器绝缘破坏或击穿,在安装主变吊芯和高压管等主要工作时掉入螺帽等杂物,器身、套管内排水不彻底,密封装置安装错误,或者在安装中损坏,都会使主变绝缘强度大为降低,可能导致局部绝缘破坏或击穿,造成恶性事故。
2.5 工作电流过大问题
产生过电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泵:轴承损坏,转子与壳体相磨擦,泵内有异物等。(2)电机:功率偏小,过载电流整定偏小,线路电阻偏高,电源缺相等。(3)工艺操作:所送介质超过泵的设计能力,如密度大、粘度高、需求量高等。
3、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解决方案
3.1 严格按施工管理程序进行
对安装工作要总体布置、统一安排,按预定计划开展安装工作。安装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和设备、设施选择是经有关科技人员共同研究商定的,通过技术计算和验算,既有其使用价值,又可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不要随便更改选用设备。
3.2 安装工作要有主有次
一个安装工程具备开工条件,首先得有电源,其次要有动力源,有提升运输装备。要想达到短期开工之目的,安装工作必须有主有次,分轻重缓急。只有对所安装得设备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安装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按常规安装方式对设备进行安装,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每种设备的安装,都有一定的作业方式和工作顺序,不能急于求成,工序颠倒。只有按设计技术要求施工,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流失,例如:机床安装,常规作业方法是先从床身等基准件开始逐步展开,在安装的同时,逐件对机床进行找平,安装一件找平一件。各部件找平应在机床处于自由状态下进行。
3.4 做好调试前准备工作
设备就位之前,应对照图纸进行检查,核实法兰、管口、接线盒、联轴器以及其它需要外部连接的部位。进行设备安装前应完成基础和地脚螺栓的准备工作,并由检验员进行检查。整理好基础表面,设备就位,然后用垫铁找平对中。在设备安装过程中要进行所有必要的检验,以确保设备安装符合施工图、规范和生产厂家的安装指导说明书。
3.5 对电器、二次回路接线、电动机及机械启动装置等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加以分析
重点检查电动机转动是否灵活或有杂音、电动机的旋转方向与要求的旋转方向是否相符、电动机的轴向窜动(指滑动轴承)是否超过规定、测量电动机的振动是否超过规定的数值等。实践证明,启动设备正常工作和电动机启动设备技术状态的好坏,对电动机的正常启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6 调试过程的技术措施
机电设备安装完毕,必须经过仔细的检查和准备后方可进入调试步骤。实际调试运行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1)遵循“五先五后”原则:先单机后联调;先手动后机动;先部分后综合;先空载后负载;先低速后高速。(2)要以“安全第一”为准则: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不能急于求成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3)有关安装资料要真实、准确、完整,对竣工资料和工程实体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交付给使用单位验收签字。(4)按照说明书规定给轴承加油。轴承加油后有时也会出现温度高的情况,主要是加油过多。这时现象为温度持续不断上升,到达某点后(一般在比正常运行温度高10-15℃)就会维持不变,然后会逐渐下降。(5)采取一系列处理措施减小或消除震动, 如轴承使用进口优质产品,轴承箱与底座的连接高强螺栓采取防松措施,严格检修工艺质量,增加设备运行过程振动监测装置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安装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形成其质量本身难以控制。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从而有效的实现机电安装过程的全面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袁永波,王合新. 机电设备安装试运行存在的异常现象及对策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01)
[2] 武育奇. 机电安装常见问题与对策探析[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6)
[3] 李季,吕厚轶,周斌. 机电设备安装常见技术问题及改善办法[J]. 湖南农机.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