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教师专业化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应减少对教师教育教学的不合理的干预,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自主性;应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实施教育督导,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是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关键词】 教育督导、自主性、物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451.1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并日益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与改革的钥匙。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中心,并将最终成为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
但在教师专业发展成长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各样不合理的干预,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失去了自主性。随着社会不断进步,部分教师的价值观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职业价值取向有物化的倾向。所以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它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与反思,也需要一套有效的外部激励机制和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一、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两大因素。
(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自主性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当前,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之一的校本教研,它一方面强调教师应通过实践反思来提高专业化水平,但另一方面却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自主权。一则体现在由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学校不得不参加的各类检查、评比、竞赛等繁多的活动,为了准备各种检查、评比、竞赛等,教师都疲于奔命,就造成了教师自主支配教育教学的时间、空间大大减少,使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了解教材,深入教研,反思,更不能说将反思的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二则,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教学的评价也制约着教师行为的自主性。曾有学者这样指出:“现在有很多地方,不单止教育行政部门,甚至政府对高考、中考升学率高的学校进行表彰,对升学出现总是的学校进行惩罚,甚至对校长作出调离,撤职的决定。”可见,对升学的引导已变形变味了。不仅如此,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规定不能统考,但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高升学率,一样无视规定的存在,照样进行“抽考”或“统考”,以例行对教学的检查,教师也就在这种的评价下放弃了他们的教育信念,丧失了教育教学的革新精神和教改意愿。
(二)教师的自身价值追求淡泊,有职业价值取向物化的倾向。
职业价值取向的物化是指某一人将其所从事的工作看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通过工作获薪酬成为其职业生涯的一切。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师队伍中也存在较为严重的职业价值取向的物化倾向。如有些教师,把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看作是一件苦差事,虽然每天能准时到校,但工作的额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教师的工作做的是人心工程,特别是小学教师,除了要求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育人的工作也要放在工作的首位,需要花费的心血是很多的。而他们的目的是只求薪水,他们已将工作与生活本身分隔开来,工作不是生活,生活不是工作,工作无所谓快乐不快乐,也没有想过要从工作中获得快乐。这种职业价值取向的物化倾向使教师逐渐谜失了作为一位教师应履行的职责,更失去教改的意愿,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提升。
二、实施有效教育督导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策略一:依法依规,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自主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教师具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和实验”的权利,简称教育教学权,教师的这项权利,既是教师集体的权利,也是教师个体的权利。 就是说,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具有相应的自主性,其行为与思想要具有和谐和统一性。学校依法治教,依法管理,从法律上高度尊重和维护教师的教育教学权是十分必要的。如校本教研在各学校都有计划,有顺序进行,普遍强教师应提高实践反思的自觉性、主动性,例如要求教师集体备课,研讨案例,撰写教学反思,教育教学故事等来反思自己的常规教学工作。所以,学校就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指导,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空间,让教师依据实践反思的成果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和实施,充分尊重其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只有这样,教师才更可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行动,教育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在提升中得到发展。
策略二:转变观念,鼓励教师克服职业价值取向的物化倾向,努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师职业价值物化倾向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形成自我实现价值动机的一大障碍。所以,学校应结合教师的思想动向实际,有计划地开展政治、业务等学习、培训或专题讲座,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
教师的改革意识越强烈,越是能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行为越为积极主动。学校应营造提倡改革和褒扬改革的文化环境氛围,让教师然生有渴望专业化发展,努力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这种动机是教师积极实现的动机,在认识上,教师才充分意识到教育教学改革及其改革反思的重要价值;在实践上,才能使教育教学的反思经验持续地指导教学的实践,再在实践中提升。
此外,要克服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的物化倾向,使教师能确立起将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当作专业化发展,自我实现价值的内在动机的发展性评价为基点,将规范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统一起来,将物质奖励与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统一起来。
策略三:制度保障,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与指导。
(一)以制度来保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先决条件,结合教师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教师常规工作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教学教研制度、 师德建设制度、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运行机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
资源支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资保证,学校应做教师的精神支柱,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持。如设好奖教方案、聘请专家进行指导、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等。拿出专项经费,为教师提供充足的专业书籍及现代化教学设备。
结束语:
实施有效的教育督导,从制度入手,发挥制度的多重作用,让刚性的规章制度和浓厚的人文氛围相融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桂斌,功利主義评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2〕蒋昕捷,素质教育推进为何这么难〔N〕,中国青年报,2006.2.27.
【关键词】 教育督导、自主性、物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451.1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并日益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与改革的钥匙。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中心,并将最终成为一个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
但在教师专业发展成长过程中,经常受到各种各样不合理的干预,使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失去了自主性。随着社会不断进步,部分教师的价值观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职业价值取向有物化的倾向。所以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它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不断学习与反思,也需要一套有效的外部激励机制和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一、制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两大因素。
(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自主性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当前,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之一的校本教研,它一方面强调教师应通过实践反思来提高专业化水平,但另一方面却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自主权。一则体现在由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学校不得不参加的各类检查、评比、竞赛等繁多的活动,为了准备各种检查、评比、竞赛等,教师都疲于奔命,就造成了教师自主支配教育教学的时间、空间大大减少,使教师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了解教材,深入教研,反思,更不能说将反思的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二则,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教学的评价也制约着教师行为的自主性。曾有学者这样指出:“现在有很多地方,不单止教育行政部门,甚至政府对高考、中考升学率高的学校进行表彰,对升学出现总是的学校进行惩罚,甚至对校长作出调离,撤职的决定。”可见,对升学的引导已变形变味了。不仅如此,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规定不能统考,但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提高升学率,一样无视规定的存在,照样进行“抽考”或“统考”,以例行对教学的检查,教师也就在这种的评价下放弃了他们的教育信念,丧失了教育教学的革新精神和教改意愿。
(二)教师的自身价值追求淡泊,有职业价值取向物化的倾向。
职业价值取向的物化是指某一人将其所从事的工作看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通过工作获薪酬成为其职业生涯的一切。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师队伍中也存在较为严重的职业价值取向的物化倾向。如有些教师,把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看作是一件苦差事,虽然每天能准时到校,但工作的额度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教师的工作做的是人心工程,特别是小学教师,除了要求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之外,育人的工作也要放在工作的首位,需要花费的心血是很多的。而他们的目的是只求薪水,他们已将工作与生活本身分隔开来,工作不是生活,生活不是工作,工作无所谓快乐不快乐,也没有想过要从工作中获得快乐。这种职业价值取向的物化倾向使教师逐渐谜失了作为一位教师应履行的职责,更失去教改的意愿,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提升。
二、实施有效教育督导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策略一:依法依规,增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自主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教师具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和实验”的权利,简称教育教学权,教师的这项权利,既是教师集体的权利,也是教师个体的权利。 就是说,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具有相应的自主性,其行为与思想要具有和谐和统一性。学校依法治教,依法管理,从法律上高度尊重和维护教师的教育教学权是十分必要的。如校本教研在各学校都有计划,有顺序进行,普遍强教师应提高实践反思的自觉性、主动性,例如要求教师集体备课,研讨案例,撰写教学反思,教育教学故事等来反思自己的常规教学工作。所以,学校就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指导,给予教师充分的时间、空间,让教师依据实践反思的成果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和实施,充分尊重其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只有这样,教师才更可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行动,教育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在提升中得到发展。
策略二:转变观念,鼓励教师克服职业价值取向的物化倾向,努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从目前情况来看,教师职业价值物化倾向是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形成自我实现价值动机的一大障碍。所以,学校应结合教师的思想动向实际,有计划地开展政治、业务等学习、培训或专题讲座,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
教师的改革意识越强烈,越是能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行为越为积极主动。学校应营造提倡改革和褒扬改革的文化环境氛围,让教师然生有渴望专业化发展,努力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这种动机是教师积极实现的动机,在认识上,教师才充分意识到教育教学改革及其改革反思的重要价值;在实践上,才能使教育教学的反思经验持续地指导教学的实践,再在实践中提升。
此外,要克服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的物化倾向,使教师能确立起将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当作专业化发展,自我实现价值的内在动机的发展性评价为基点,将规范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统一起来,将物质奖励与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统一起来。
策略三:制度保障,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持与指导。
(一)以制度来保障,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先决条件,结合教师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教师常规工作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教学教研制度、 师德建设制度、奖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健全教师专业发展的运行机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保障。
资源支持,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资保证,学校应做教师的精神支柱,为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持。如设好奖教方案、聘请专家进行指导、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等。拿出专项经费,为教师提供充足的专业书籍及现代化教学设备。
结束语:
实施有效的教育督导,从制度入手,发挥制度的多重作用,让刚性的规章制度和浓厚的人文氛围相融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桂斌,功利主義评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2〕蒋昕捷,素质教育推进为何这么难〔N〕,中国青年报,200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