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对培养学生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益,努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措施
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完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语文教师长远的追求。那么如何打造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如在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播放典雅优美的古曲《莲》,将陶渊明的画像投影在大屏幕上,立即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一个个露出沉浸在审美享受中的笑容,对画面上的拄杖老人更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此时,再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比如《歸园田居》《桃花源记》等,让大家对陶渊明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伴着优扬的古乐尽兴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接着,用“激将法”让学生觉得学习本文不过是小菜一碟,抛出“互动列车”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新鲜→享受→兴趣→好胜→接受挑战→尝试、探究→成功→获得成就感”的心理历程,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的深层主旨,教学效果良好。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多种要素,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才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师永远要怀着一颗爱心进课堂,慈爱和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营造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语文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很多,总结起来基本理念却是一致的――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一种用预习和自学做支撑构建生本的语文课堂。先学是指学生以自主的方式先自学,也就是预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学。自学的目标一是完成一些自己能完成的任务,二是发现自己存在着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样有了反馈,老师就能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进一步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先学后教,顺学而导”,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抓实学习与巩固的过程:不片面追求课堂的表面繁荣。知识如果没有总结、巩固,最终效益不会太高。所以,无论课堂如何改革,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扎实”二字。 要抓实语文的能力训练过程与评价过程,读、写、思要全面训练。知识性练习,应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整个教材的训练要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训练”中得到提高。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课件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积极性,提高参与度。但多媒体对于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只起辅助作用,教师应遵循辅助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时,结合文本内容,我上网查找了许多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课堂上,我和学生陶醉在苏州园林的美景图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美如西子的气息,不亚于苏州园林的一次“旅行”。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是语文教学的追求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大家需要用心思考,用爱心浇灌,用信念支撑。构建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迫切需要。广大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水平,以新课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高效课堂;教学措施
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完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语文教师长远的追求。那么如何打造中学语文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如在教学《五柳先生传》一文时,播放典雅优美的古曲《莲》,将陶渊明的画像投影在大屏幕上,立即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一个个露出沉浸在审美享受中的笑容,对画面上的拄杖老人更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此时,再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比如《歸园田居》《桃花源记》等,让大家对陶渊明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伴着优扬的古乐尽兴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内容。接着,用“激将法”让学生觉得学习本文不过是小菜一碟,抛出“互动列车”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新鲜→享受→兴趣→好胜→接受挑战→尝试、探究→成功→获得成就感”的心理历程,入情入境,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课文产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章的深层主旨,教学效果良好。
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多种要素,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才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师永远要怀着一颗爱心进课堂,慈爱和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营造和谐的、愉悦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语文课堂中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很多,总结起来基本理念却是一致的――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一种用预习和自学做支撑构建生本的语文课堂。先学是指学生以自主的方式先自学,也就是预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学。自学的目标一是完成一些自己能完成的任务,二是发现自己存在着的、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样有了反馈,老师就能抓住学生的“模糊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和澄清,进一步鼓励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先学后教,顺学而导”,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抓实学习与巩固的过程:不片面追求课堂的表面繁荣。知识如果没有总结、巩固,最终效益不会太高。所以,无论课堂如何改革,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扎实”二字。 要抓实语文的能力训练过程与评价过程,读、写、思要全面训练。知识性练习,应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整个教材的训练要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训练”中得到提高。
四、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年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多媒体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课件创设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情境,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调动积极性,提高参与度。但多媒体对于语文教学活动而言只起辅助作用,教师应遵循辅助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时,结合文本内容,我上网查找了许多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课堂上,我和学生陶醉在苏州园林的美景图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美如西子的气息,不亚于苏州园林的一次“旅行”。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是语文教学的追求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大家需要用心思考,用爱心浇灌,用信念支撑。构建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迫切需要。广大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水平,以新课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开放、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