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象尽意是中国文论中写意美学的集中体现,它的提出,解决了言不尽意的局限。宋人梅尧臣言曰:“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1]这里他提出了“象”的尽意功能,“状难写之景”,更说明了读者对“象”见于言外的不尽之意的回味。如果没有欣赏者的思维参与,那“象”一定是孤立的语言文字,也不可能成为一种意象。宗白华也对“象”与“意”的构建是这样论述的:“艺木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的结合,一个艺术品,没有欣赏者想象力的活跃,是死的,没有生命,一张画可以使你神游,神游就是‘虚’”。[2]他给我们表明了文学艺术审美的“虚实结合”,由“象”到“意”升华的心理诉求,这里的“虚”,实际上由“象”而延伸发展出来的文化内涵,主体要表达的一种思想情感。不论是《周易》的“飞龙在天”、“枯杨生华”、“拔茅茹以其汇”等事之象人之象,还是老庄的谈水、婴儿、鲲鹏、蝼蚁和尿溺等,以“大象”和寓言故事,阐幽微之道,天人合一,都是以象说意,体现了“象”的文化预测和象征功能。“象”是我们传统文化中,表情达意的主要承载物。以“象”传情,成为一种必然。
那么“象”传达的这种文化内涵和象征意思,它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它是由“象”为载体和纽带,经过读者的思维活动,才可以得以复活和呈现。那么这种复活和呈现,首先要成为一种可能,取象与作者的文化指向建立联系;其次,这种复活和呈现,又与读者的文化底蕴,是密切相关的,才能够产生可能的共鸣,或者说形成一个思维通道,在二元对立中,获得一种同感接受的默认和体悟。不论是从写者的角度,还是从读者的角度,文化关联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不然,尽管语言多么的恰到好处,修辞手法的使用如何精妙,那也是一厢情愿,对牛弹琴。那么如何来实现这种文化功能呢?
在这里我就以比兴手法为例,来阐释文化在立意尽象的文学思维中,所发挥的关键性的核心过渡作用。
“赋”、“比”、“兴”是《诗经》中重要的三种表现手法,学者们对其研究从未中断,也有诸多的异见。南宋大儒朱熹的定义颇有定海神针的代表性,他說:“敷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3]“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4]“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5]“赋”的意思应该是没有争议的,敷陈其事,事有所指,而“比”和“兴”,是言他物而尽意,中间要有一个思维的链接和过渡,时常粘连不清,异见纷起。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6]认为:“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以微以拟议。”“比”是要找到物象与所言之意契合类似点,“兴”则是以隐微的相似处来比拟。与刘勰并驾齐驱的同时代文论家钟嵘也有论述,在其《诗品》序言中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意有余”、“物喻志”,“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意思是比兴手法不会直陈“意”和“志”,不好的地方就是诗歌表意隐深,这样用语言表达意义就显得拗曲阻滞,不够顺畅。但钟嵘也指出了运用比兴,可以取得意在象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唐代皎然的《诗式》说:“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关雎》即其义也。”[7]强调了比兴同类的一体性,意隐于象下的含蓄性。当代学者张远山对比兴也有直白的发言:“所谓的‘比’,就是:想说什么又说不清楚,于是不得不说像什么;或者即使说得清楚,但为了增加感染力,对要说的东西踵事增华,进一步加以种种刻画、形容。……所谓‘兴’,就是:想说什么却不直接说出什么,而是言彼而意此,言此而意彼。”[8]
综合以上对比兴特点的分别论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有关比兴的同质性结论:不管人们对比兴是如何使用,或者说如何现解鉴赏,但是都不能回避他的隐喻性和间接性。因为比兴的隐喻和间接,才导致了他的内涵的复杂性、或然性,使得其“象”和“意”有一定的高度相关性,比兴才可以成立。也就是说运用比兴的创作,你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即受众性;读者在阅读时的关照,是否可以和作者的思想高度契合,即契合性。要想达到这样一个高度融合的境界,其个人的文化的参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这种文化的关联,主要表现在比兴的显性文化层面和隐性的文化层面。
《诗经》开篇《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9]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该诗句所用的手法为“兴”,以在河之洲关关叫的雎鸠鸟引起,说下文君子对美好女子的追求。那为何有这种比照兴起呢?朱熹的解释说:“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列女传以为人未尝见其乘居而匹处者,盖其性然也。”由此我们可知,雎鸠鸟与君子和窈窕淑女的文化内涵相似性,即品性的高洁。就是因为有了这种文化内涵的深刻关联性,所以两者才有隐喻关联的构成,将君子与淑女之间那种圣洁的关系,在关关睢鸠鸟的物象映衬下,变得意味深长。对“淑女”的理解,就更深了一层,不是我们说的泛泛“美女”,而是品德高尚、才貌双全的美好女子,才叫淑女。再比如民歌“阳山头上竹叶青,新做媳妇像观音”,这里的“竹叶青”和“观音”,明显有一个比兴的意思在里面,那它们之间又存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关联呢?原来世传观世音菩萨,居住南海紫竹林,创作者依据这一文化传说,把阳山竹林、观音菩萨、新做媳妇三者关联起来,把新婚媳妇像观音一样的独守空房、落寞孤独之意,含蓄而婉转的表达出来,从而折射出人间的悲欢离合。“青石板响叮当,我爹卖我不商量”,人们会由于选择把光溜溜的青石板与一贫如洗联系在一起,转喻为因为一贫如洗,“我爹”狠心把“我”卖掉。由于青石板的光溜溜,而形象的联想到穷光光,一穷二白,一无所有,形成文学隐喻意思的建构。
《小雅·苕之华》: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朱熹说:“诗人自以身逢周室之衰,如苕附物而生,虽荣不久,故以为此,而自言其心之忧伤也。……青青,盛貌。然亦何能久哉。”[10]诗人以“苕”喻人,表达了攀附他人而“不如无生”的愤激和苦闷之情。那这种“攀附”的寄人篱下之情,是如何得来的呢?显然,我们要对“苕”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苕,即凌霄花,需要攀附他物而生长的草本植物。有了这样的文化介入,创作者才会起比兴之意,欣赏者也会有相应的解读,所立之象才能有所指。 不论是关雎文化、观音文化,还是凌霄花的生活习性,他是一种文化历时和共时的当下显性存在,只要你把这些显性文化与物象发生合理的链接,比兴的显性文化层面就已经产生了,就能达到立象尽意的功能。其中的人文文化的参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当然,比兴的隐性文化层面,就不是这样了。他需要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用一种圆型思维,把天地人“三才”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浑然天成,而又意味深长。
《郑风·风雨》写到: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以天地风雨是那样的“凄凄”“潇潇”“如晦”,与苦苦怀人的女子联结比兴。凄风苦雨的天地是那样的糟糕,而人又是那样的欢喜,形成极大的反差,倍增女子“既见君子”是多么的狂喜不已之感。
《陈风·东门之杨》是这样写的: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诗歌写人约黄昏后而不得,焦急难耐,与明星璀璨和像鬼拍手一样的杨树叶迎风作响,加以比兴,道尽了“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煞人”的失落沮丧。尤其是对杨树叶的哗哗作响和鬼拍手,加以潜意识文化的联类比兴,就更为的别有深意了。
通过杨树、风雨和人的完美结合,进而完成了比兴的过渡,天人合一的隐性文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种隐性的文化层面,需要我们去体认和默会,它不像显性的文化层面那样明显直接。
其实,不论是《诗经》比兴的显性文化层面,还是隐性的文化层面,他们都是在古人的立象尽意的关联性思维方式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对我们艺术审美秩序的构成,文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启蒙和引领。他是开放的,永远处于流动变化之中的。在共时和历时的文化建构中,不断会有新的文化参与,来解构立象尽意的新内涵。
通过《诗经》比兴的显性文化层面和隐性文化层面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在立象尽意的艺术创作中,文化思想的建构和介入,有着他项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在文学创作中,所必须有的一种文化思想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清)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7页。
[2]]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303页。
[3][4][5][9][10](宋) 朱熹集注:《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第4页、第1页、第1页、第174页。
[6]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4-395页。
[7](清) 何文焕辑:《历代史话》(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页。
[8]张远山:《从赋比兴到整体象征》,《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7期。
石平林,湖北汉江师范学院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教师。
那么“象”传达的这种文化内涵和象征意思,它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它是由“象”为载体和纽带,经过读者的思维活动,才可以得以复活和呈现。那么这种复活和呈现,首先要成为一种可能,取象与作者的文化指向建立联系;其次,这种复活和呈现,又与读者的文化底蕴,是密切相关的,才能够产生可能的共鸣,或者说形成一个思维通道,在二元对立中,获得一种同感接受的默认和体悟。不论是从写者的角度,还是从读者的角度,文化关联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不然,尽管语言多么的恰到好处,修辞手法的使用如何精妙,那也是一厢情愿,对牛弹琴。那么如何来实现这种文化功能呢?
在这里我就以比兴手法为例,来阐释文化在立意尽象的文学思维中,所发挥的关键性的核心过渡作用。
“赋”、“比”、“兴”是《诗经》中重要的三种表现手法,学者们对其研究从未中断,也有诸多的异见。南宋大儒朱熹的定义颇有定海神针的代表性,他說:“敷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3]“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4]“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5]“赋”的意思应该是没有争议的,敷陈其事,事有所指,而“比”和“兴”,是言他物而尽意,中间要有一个思维的链接和过渡,时常粘连不清,异见纷起。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6]认为:“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以微以拟议。”“比”是要找到物象与所言之意契合类似点,“兴”则是以隐微的相似处来比拟。与刘勰并驾齐驱的同时代文论家钟嵘也有论述,在其《诗品》序言中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意有余”、“物喻志”,“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意思是比兴手法不会直陈“意”和“志”,不好的地方就是诗歌表意隐深,这样用语言表达意义就显得拗曲阻滞,不够顺畅。但钟嵘也指出了运用比兴,可以取得意在象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唐代皎然的《诗式》说:“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意。凡禽鱼、草木、人物、名数,万象之中义类同者,尽入比兴,《关雎》即其义也。”[7]强调了比兴同类的一体性,意隐于象下的含蓄性。当代学者张远山对比兴也有直白的发言:“所谓的‘比’,就是:想说什么又说不清楚,于是不得不说像什么;或者即使说得清楚,但为了增加感染力,对要说的东西踵事增华,进一步加以种种刻画、形容。……所谓‘兴’,就是:想说什么却不直接说出什么,而是言彼而意此,言此而意彼。”[8]
综合以上对比兴特点的分别论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有关比兴的同质性结论:不管人们对比兴是如何使用,或者说如何现解鉴赏,但是都不能回避他的隐喻性和间接性。因为比兴的隐喻和间接,才导致了他的内涵的复杂性、或然性,使得其“象”和“意”有一定的高度相关性,比兴才可以成立。也就是说运用比兴的创作,你要考虑到读者的接受,即受众性;读者在阅读时的关照,是否可以和作者的思想高度契合,即契合性。要想达到这样一个高度融合的境界,其个人的文化的参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这种文化的关联,主要表现在比兴的显性文化层面和隐性的文化层面。
《诗经》开篇《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9]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该诗句所用的手法为“兴”,以在河之洲关关叫的雎鸠鸟引起,说下文君子对美好女子的追求。那为何有这种比照兴起呢?朱熹的解释说:“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列女传以为人未尝见其乘居而匹处者,盖其性然也。”由此我们可知,雎鸠鸟与君子和窈窕淑女的文化内涵相似性,即品性的高洁。就是因为有了这种文化内涵的深刻关联性,所以两者才有隐喻关联的构成,将君子与淑女之间那种圣洁的关系,在关关睢鸠鸟的物象映衬下,变得意味深长。对“淑女”的理解,就更深了一层,不是我们说的泛泛“美女”,而是品德高尚、才貌双全的美好女子,才叫淑女。再比如民歌“阳山头上竹叶青,新做媳妇像观音”,这里的“竹叶青”和“观音”,明显有一个比兴的意思在里面,那它们之间又存在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关联呢?原来世传观世音菩萨,居住南海紫竹林,创作者依据这一文化传说,把阳山竹林、观音菩萨、新做媳妇三者关联起来,把新婚媳妇像观音一样的独守空房、落寞孤独之意,含蓄而婉转的表达出来,从而折射出人间的悲欢离合。“青石板响叮当,我爹卖我不商量”,人们会由于选择把光溜溜的青石板与一贫如洗联系在一起,转喻为因为一贫如洗,“我爹”狠心把“我”卖掉。由于青石板的光溜溜,而形象的联想到穷光光,一穷二白,一无所有,形成文学隐喻意思的建构。
《小雅·苕之华》: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朱熹说:“诗人自以身逢周室之衰,如苕附物而生,虽荣不久,故以为此,而自言其心之忧伤也。……青青,盛貌。然亦何能久哉。”[10]诗人以“苕”喻人,表达了攀附他人而“不如无生”的愤激和苦闷之情。那这种“攀附”的寄人篱下之情,是如何得来的呢?显然,我们要对“苕”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苕,即凌霄花,需要攀附他物而生长的草本植物。有了这样的文化介入,创作者才会起比兴之意,欣赏者也会有相应的解读,所立之象才能有所指。 不论是关雎文化、观音文化,还是凌霄花的生活习性,他是一种文化历时和共时的当下显性存在,只要你把这些显性文化与物象发生合理的链接,比兴的显性文化层面就已经产生了,就能达到立象尽意的功能。其中的人文文化的参与,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当然,比兴的隐性文化层面,就不是这样了。他需要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用一种圆型思维,把天地人“三才”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浑然天成,而又意味深长。
《郑风·风雨》写到: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以天地风雨是那样的“凄凄”“潇潇”“如晦”,与苦苦怀人的女子联结比兴。凄风苦雨的天地是那样的糟糕,而人又是那样的欢喜,形成极大的反差,倍增女子“既见君子”是多么的狂喜不已之感。
《陈风·东门之杨》是这样写的: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诗歌写人约黄昏后而不得,焦急难耐,与明星璀璨和像鬼拍手一样的杨树叶迎风作响,加以比兴,道尽了“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煞人”的失落沮丧。尤其是对杨树叶的哗哗作响和鬼拍手,加以潜意识文化的联类比兴,就更为的别有深意了。
通过杨树、风雨和人的完美结合,进而完成了比兴的过渡,天人合一的隐性文化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种隐性的文化层面,需要我们去体认和默会,它不像显性的文化层面那样明显直接。
其实,不论是《诗经》比兴的显性文化层面,还是隐性的文化层面,他们都是在古人的立象尽意的关联性思维方式中,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对我们艺术审美秩序的构成,文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启蒙和引领。他是开放的,永远处于流动变化之中的。在共时和历时的文化建构中,不断会有新的文化参与,来解构立象尽意的新内涵。
通过《诗经》比兴的显性文化层面和隐性文化层面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在立象尽意的艺术创作中,文化思想的建构和介入,有着他项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在文学创作中,所必须有的一种文化思想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清) 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7页。
[2]]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303页。
[3][4][5][9][10](宋) 朱熹集注:《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第4页、第1页、第1页、第174页。
[6]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4-395页。
[7](清) 何文焕辑:《历代史话》(上),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0页。
[8]张远山:《从赋比兴到整体象征》,《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7期。
石平林,湖北汉江师范学院汉水文化研究基地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