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之“游”的活动维度

来源 :思想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xiao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是《庄子》文本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当代关于《庄子》之"游"的研究,较主流观点是把"游"作为一种精神自由的境界.但这种阐述虽然注意到《庄子》中"游"所具有的自由属性,却忽略了"游"实际的活动特质.作为一种活动,《庄子》之"游"是一种人之身心整体与"道"融汇交通的活动.其具体展开于人出离于"在世界之中"状态,"虚以待物"而"以天合天"的生活实践之中,并由此构成了一种"合道而为"的自为而"自由之"的自由实践方式.
其他文献
以往学者多将唐后期两税三分视为宋初削藩的财政背景,忽略了五代朝廷收藩镇财权的努力.事实上,五代时期两税及附加税、榷税、商税等主要收入均已系省,地方政府拥有的能自由支配的合法收入只有公使钱和经商盈利收入.宋初制其钱谷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限制节度使、刺史、场务官等在赋税征收过程中的渔利,宋廷措施是设置监当官;二是如何强化对系省钱物的管理,宋廷措施是确定上供额,并从三司和州郡两个层面加强对留州钱物的管理,将州郡财政纳入统收统支的三司国计体系.由此基本实现了中央财政集权的目的,并使州郡财政职权部分独立于州郡长官
在清末新政上谕“采西法”的语境下,清廷不少官员提出了诸如设立外交官专途、出使改为实缺、外交官选任和培养等改革洋务性外交体制的奏议.虽然这些看法略有些旧调重弹,但通过地方督抚、驻外公使、翰林、御史等人的分奏和袁世凯、张之洞、刘坤一的联衔会奏,再经光绪帝的朱批认可和外务部的议复变通,已大致形成了一种深具权势的共识,实现了改革议论由“野”到“朝”的重大转变.虽说在改革共识之下,他们各有各的诉求,其建议也未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此后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转型基本是按此次达成的共识而展开.因而从改革共识的形成到最后
1937年初夏,上海纱布交易所因多头与空头交易冲突而宣布停市,同时导致面粉和其他物品价格出现巨大波动,从而引发一场金融风潮,时人即将其称为"纱交风潮".有关这场"纱交风潮",当时上海的众多报刊就曾连篇累牍予以追踪报导,国民政府也相继派遣负责官员前往上海进行调查.本来看似就是一场普通的金融投机,没想到却越查越深,牵连到吴启鼎、盛升颐等政府重要官员或许参与其事,背后甚至还可能有更大的势力,这就愈发引起舆论的关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蒋介石对此案表现得异常关心,他在事发后一个多月的日记中曾多次提及,也多次下令要求
1927年3月,安徽省正式纳入国民党统辖之下,由蒋介石主导完成了省政务委员会组建,在宁汉对峙局面形成之初,站在宁方一边.由于宁汉关系战和不定,改组成立的正式安徽省政府,为避免夹在宁汉政争间的困难处境,根据南京国民政府7月所颁《省政府组织法》,不顾蒋介石钦定人选蒋作宾,选举管鹏为省主席.然而,不待管鹏正式就职,安徽即陷入省主席问题而起的政潮之中.有鉴于此,宁汉合流后的南京国民政府基于"整肃纲纪"及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在改组安徽省政府时,确立省政府主席由国民政府指定的规制.该规制在此后国民政府《省政府组织
民元临时参议院一度积极行使其监督政府财政职权,先是反对政府借款预估督促办理切实预算,继而要求政府提交每月概算,后因概算无法律依据又令政府交议临时预算.其积极的姿态却在审议预算案过程中遭遇困难,八月份概算审议因体例、审查措辞及二读方式等争论只能敷衍了局,四个月临时预算则因审查效率、款项格式以及宽严标准等分歧迁延时日终未议决.主张变幻、经验与制度缺略以及党争等,都是参议院陷入窘境的重要原因,但其审议预算实践却也深刻影响了此后国会相关规则与惯例的形成.
新左派运动重要组织"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于1965年4月17日组织了到当时为止最大规模的一次反战抗议活动,开始成为美国主流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主流新闻媒体从1965年至1968年对"学民社"的发展、壮大和衰亡进行了即时报道.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化工具、媒介和公共记忆手段,《纽约时报》的报道框架随着该组织自身的发展而变化.当"学民社"以一种崭新的政治抗议力量出现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时,《纽约时报》的报道是客观中立的;随着"学民社"的不断壮大、人员构成更为复杂、与主流社会日渐疏离时,它被逐
潘祖荫旧藏、今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乖伯簋》(吴镇烽编著:《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编号:05385.下文简称《铭图》),根据器型判断,当为西周中期共懿时器(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67~69页).其铭文非常重要,自20世纪至今,经过郭沫若、杨树达等学者对该铭的全面考释,内容多已疏通.现综合诸家释读成果,将《乖伯簋》铭文以宽式书写于下:
期刊
1564—1615年,法国王室对特兰特会议教令的接受,经历了从最初的推迟接受转变为有选择地采纳部分教令,再到最后默许地方教会接受三个阶段.理解法国王室对教令是迎是拒的关键在于,一方面,王室寻求在法国教会内解决宗教危机的策略不利于其接受教令;另一方面,王室在改革教会、回归信仰统一的目标上又与特兰特会议相契合.历时近半个世纪的教令接受过程,既是法国王室与罗马教廷关系的缩影,也是法国政教关系调适过程的写照.
《字林西报》的美国记者甘露德(Rodney Gilbert)被认为是在华西人中"死硬派"的代表人物.这种印象的生成与其在国民革命时期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之病》密切相关.甘氏宣称该书旨在"给中国挑毛病".为此,他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及既往的中外关系等问题着手,批评中国人是"缺乏管束的小孩",并认为列强不应继续纵容中国人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该书出版后遭到来自在华外侨和中国人的双重批评.在华外侨认为该书的刻薄口吻和露骨干涉中国的论调将惹怒中国人.中国读者中,基督教知识分子罗运炎以甘氏侮辱民族尊严为
经学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结构的知识体系.经学的演进,既是经典体系整体性发展的过程,也是经学内在逻辑结构的演变过程.经学史的研究,既要关注经典体系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又要分析主导这种整体发展的内在逻辑.经学体系的内在逻辑,隐含在经典关系的结构建构之中.因此,对经典之间以及经典文本内部的逻辑结构进行分析,即逻辑结构分析法,是从经学体系形成的内在逻辑出发提出的研究方法.逻辑结构研究法,建立在经典体系的文本分析、结构分析,以及紧紧联系不同经学发展阶段时代背景的历史分析之上.引入逻辑结构分析法,将为经学史研究提供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