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考察美国影片《木兰》,可以了解制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情况。一、“和亲事件”与太极图案基本揭示了中国的“和”文化,是对“和”文化精神的还原;二、木须形象具备中国“龙”的外形,却反映了美国文化中“龙”的特质,是中美文化嫁接的产物;三、影片让木兰自由恋爱,反映了制作者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和改写。
关键词 《木兰》还原 嫁接 改写
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长期以来,由于各种艺术形式的改编与复制,木兰形象不断得以强化与升华。木兰深受世代观众喜爱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身上凝聚着国人的审美理想。木兰拥有的“忠、孝、勇、义”等伦理特征,与儒家传统礼教的价值取向趋向一致,这是其。可以说,木兰形象既反映了观众的审美心理,又培育了观众特定的期待心理。
美国迪斯尼公司根据中国的木兰故事,制作了大型动画电影《木兰》。该影片虽是根据木兰故事改编,却与中国传统故事大相径庭。制作者从美国文化视角,对中国故事进行了嫁接和改造,结果形成完全不同趣味的影片《木兰》。虽然也应该承认,美国版“木兰”与中国木兰形象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她们都性格豪爽、武艺高强等,但美国版《木兰》在故事情节设置上,与中国《木兰》还是迥然有别的。最明显的差异在于一、美国影片中增添一条叫“木须”的小龙。二、美国影片增加了木兰恋爱的情节。
通过考察美国影片《木兰》中的差异之处,可以了解制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接受情况。下面,从“和”与“爱”两个母题及小龙木须形象入手,来分析美国《木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策略。
一、“和”母题与“和”文化
“和”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对国人的思想与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和为贵”与“和气生财”等理念已经深入百姓生活,成为一种伦理规范与道德标准。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和”与“不和”作为识别人品的价值尺度。尽管“和”字有着丰富复杂的涵义,从不同角度可有不同的理解,但其基本趣旨仍是“和谐”、“和合”之意,如《尚书·尧典》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帮”,《国语·郑语》的“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等,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和谐”、“和平”生活的向往。经过漫长的文化积淀,中国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和”文化。
美国版《木兰》在理解中国“和”文化的基础上,试图从两方面对中国“和”文化进行还原。从国家方面看,当匈奴大举进攻的时候,当时的中国皇帝决定以“和亲”方式,来换取国家的和平与安宁。皇帝将三位公主送往美国完婚,用女人的幸福换得国家的太平。皇帝说“和亲”是一种光荣,因为和亲是为了天下苍生。众所周知,“和亲”是中国封建王朝在国际斗争中的重大举措,它反映出当时帝国的悲哀与无奈。同时从根本上说,“和亲事件”体现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渴望。美国制作者将“和亲”事件转移到木兰故事,显然抓住了“和”文化的本质。从家庭方面看,美国影片也强调夫妻和谐与家庭和睦,即中国所谓的阴阳谐调与互补。木兰的父母感情笃厚,体现出这方面的“和”字涵义。在花虎即将奔赴战场的前夕,木兰的父母依依话别,难舍难分。木兰与李翔相亲相爱,同样也体现出琴瑟相伴的和谐之意。当然他们有时候也有分歧,如两人曾就生孩子和颜色问题发生过争论。花虎教导他们说,牡丹花朵向上迎向阳光,根茎向下汲取雨水,阳光和雨水虽然不同,却能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生命,意在表明家庭和睦是幸福的源泉,即“家和万事兴”之意。花虎夫妇将项链交给木兰和李翔。这对一黑一白的项链组成太极图案,在这里蕴涵着许多玄机。木兰母亲说项链从爷爷的爷爷那里传下来的,暗示了项链的古老性与传统性,也说明中国人时代以和为贵。同时太极图案还代表着阴阳谐调相克相生的道理。提醒夫妇双方要互相容忍、同心协力,才能举家治国平天下。在后来护送公主的途中,当木兰和李翔产生摩擦时。项链对矛盾的化解起到了重要作用。
无疑,美国版《木兰》对“和”文化的理解是极为深刻的。影片将太极图案与夫妻和谐联系起来,把握到了中国“和”文化的精髓。虽然“和亲”事件不一定发生在木兰时代,但制作者将“和亲”与当时国家战争联系起来,通过“和亲”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皇家婚姻,表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善良本性,这种做法无疑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美国《木兰》试图还原中国的“和”文化精神,并且也基本达到了还原的目的。
二、龙形象与“龙”文化
美国版《木兰》中有条小龙叫木须,其活动贯穿了影片的始终。木须原来是花家的保护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沦为一名地位低下的敲锣工。在影片上部,木须的许多做法是值得称道的,它告诫木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仅保护木兰的人身安全,还帮助她在战场上克敌制胜,一举击溃匈奴的疯狂进攻。这时候木须是木兰的导师和保护神。但在影片下部,木须形象却发生了一定变化。当木须看到木兰和李翔恋爱时,产生了嫉妒心理,在这对情侣之间制造出许多矛盾。但最终木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帮助李翔和本兰打败了匈奴。除木须而外,影片中还有许多的龙形象,似乎有意在渲染中国的龙文化。影片开头的片名下面就是一条龙:在派出花家保护神时,祖先们首先想到的是巨石龙:至于皇宫里头,龙的形象更是随处可见,甚至皇帝的外貌都带有龙的外在特征。古代国人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影片似乎也在附和这一说法。
木须帮助木兰取得战争的胜利,重新成为花家的保护神。影片这种处理比较符合中国文化的实际。龙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长期以来,国人认为龙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不仅威力无比法力无边,而且护佑着它的传人。影片中木须身上有中国龙的某些特点,如它飞来飞去本领高强,多次帮助木兰化险为夷等。但是,影片中木须作为一条龙又让观众觉得陌生,它和中国传统的龙形象有很大差距。木须有着强烈的虚荣心,傲慢自大又死要面子,一心要帮助木兰立功受奖,以便改变自己敲锣工的地位。它对木兰的帮助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为了能在花家的列祖列宗面前显摆。在木兰取得胜利后,木须立即以功臣自居,表现出非常得意的狂妄姿态。同时木须还有强烈的嫉妒心,如它渴望独占木兰的感情,在木兰与李翔之间制造龃龉等。既虚荣又嫉妒的木须形象,在中国传统中是根本没有的。
由于文化语境不同,中美两国的龙形象有不同的文化涵义。在美国文化中,龙不是吉祥高贵的象征,而是一种较为凶悍的动物,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力量。在这样的文化视阈下,小龙木须不可能完全吻合中国龙的特点。2008年中国奥运会没有以龙作为吉祥物,也是为了绕开这种文化差异,避免产生种种不必要的文化误解。《木兰》在制造木须形象对,无法脱离自身的文化语境,但又 刻意要表现中国文化,于是采取折中手法。将美国龙披上中国的外衣,使得木须成为美国龙的特点。《木兰》中的龙形象不能展示中国龙文化,制作者在文化还原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进行了文化嫁接。
三、爱情与文化
在中国木兰故事中,木兰原本没有爱情生活,更无人知道其意中人是谁。木兰性格刚强、武艺超群,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但是在爱情方面,却并没有特别的收获。事实上,木兰这种境况与中国伦理规范是一致的。在古代中国,参军打仗是男人们的事,英雄应该是坚毅刚强的男子汉,女子则应该妩媚温柔,在家相夫教子。木兰参军原本就是败坏门风,即使侥幸成为英雄,也要遵守起码的道德标准。儒家思想的规范则是,妇女要守三从四德,不能败坏纲常伦理。即使心中有爱,也要“发乎情,止乎礼仪”,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女子即使心有灵犀,也极少有表白情感的途径。
然而,美国版《木兰》却不顾儒家教化与中国国情,硬给木兰找了婆家。且男友具有美国青年的特征。在战场上,美国版“木兰”与李翔结下情谊,对这位勇武青年芳心暗许。当李翔找上门来,请求木兰嫁给他时。木兰竟兴奋地扑在他身上。这种做法显然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木兰不仅自己爱上李翔,并与之结为伉俪,她还反对皇帝的和亲政策,认为和亲是包办婚姻行为。木兰这种做法在古代中国,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皇帝要将女儿嫁给谁是皇家的意志,不是一个士兵所能过问的。然而更让人吃惊的是,木兰竟然放纵、甚至鼓动公主与护送的士兵相爱,这在中国古人看来,简直是目无王法、犯上作乱。
中美两国文化背景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在美国人看来,成年男女追求爱情是天赋人权,女人没有男友或者爱情是不可理解的事情,包办婚姻是丑恶陋习,应该被立即废止。美国版《木兰》以现行的美国价值观为标准,去审视古代中国的故事,必然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于是中国的木兰变成了美国式木兰。然而由于评判标准不同,中国观众对这种文化改写不仅不领情,反而觉得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侮辱。
由此可见,在文化交往过程中,作为接受方的他者总是根据自身情况,对外来文化采取不同的策略。影片中“和亲”事件与太极图案,是对中国“和”文化精神的还原。当然,文化还原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的,所谓的还原最终只能是近似还原,而不可能是对中国文化的完全复制,因为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他者必然会依据自身的文化视阈,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和加工《木兰》中小龙木须形象,就体现制作者对中国龙文化的曲解和嫁接。制作者对中国的龙文化进行加工和处理,结果制造出木须这个像龙又不是龙的形象。而影片对木兰爱情的画蛇添足,则是制作者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在外来文之化上,导致所接受的文化发生变形变质,从而也就不会是其文化自身。影片对中国文化既有理解成分,也有曲解和误解的成分,制作者据此对中国文化分别采取还原、嫁接和改写的策略。然而过度的嫁接和改写,导致《木兰》背离了中国观众的欣赏趣味。
影片《木兰》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反映出异质文化要达成理解和共识的难度。它再一次表明,在文化交往过程中,一方必须放弃固守一个文化模子的固执,在自身的文化视阈内,尽可能考虑他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标准,尽可能进行换位思考,实现两种文化视阈的近似融合,同时还必须屏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自大心态,与盲目拿来主义的殖民意识,惟其如此,异质文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识、理解和沟通。
关键词 《木兰》还原 嫁接 改写
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长期以来,由于各种艺术形式的改编与复制,木兰形象不断得以强化与升华。木兰深受世代观众喜爱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身上凝聚着国人的审美理想。木兰拥有的“忠、孝、勇、义”等伦理特征,与儒家传统礼教的价值取向趋向一致,这是其。可以说,木兰形象既反映了观众的审美心理,又培育了观众特定的期待心理。
美国迪斯尼公司根据中国的木兰故事,制作了大型动画电影《木兰》。该影片虽是根据木兰故事改编,却与中国传统故事大相径庭。制作者从美国文化视角,对中国故事进行了嫁接和改造,结果形成完全不同趣味的影片《木兰》。虽然也应该承认,美国版“木兰”与中国木兰形象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她们都性格豪爽、武艺高强等,但美国版《木兰》在故事情节设置上,与中国《木兰》还是迥然有别的。最明显的差异在于一、美国影片中增添一条叫“木须”的小龙。二、美国影片增加了木兰恋爱的情节。
通过考察美国影片《木兰》中的差异之处,可以了解制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接受情况。下面,从“和”与“爱”两个母题及小龙木须形象入手,来分析美国《木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所采取的策略。
一、“和”母题与“和”文化
“和”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对国人的思想与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和为贵”与“和气生财”等理念已经深入百姓生活,成为一种伦理规范与道德标准。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将“和”与“不和”作为识别人品的价值尺度。尽管“和”字有着丰富复杂的涵义,从不同角度可有不同的理解,但其基本趣旨仍是“和谐”、“和合”之意,如《尚书·尧典》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帮”,《国语·郑语》的“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等,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和谐”、“和平”生活的向往。经过漫长的文化积淀,中国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和”文化。
美国版《木兰》在理解中国“和”文化的基础上,试图从两方面对中国“和”文化进行还原。从国家方面看,当匈奴大举进攻的时候,当时的中国皇帝决定以“和亲”方式,来换取国家的和平与安宁。皇帝将三位公主送往美国完婚,用女人的幸福换得国家的太平。皇帝说“和亲”是一种光荣,因为和亲是为了天下苍生。众所周知,“和亲”是中国封建王朝在国际斗争中的重大举措,它反映出当时帝国的悲哀与无奈。同时从根本上说,“和亲事件”体现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渴望。美国制作者将“和亲”事件转移到木兰故事,显然抓住了“和”文化的本质。从家庭方面看,美国影片也强调夫妻和谐与家庭和睦,即中国所谓的阴阳谐调与互补。木兰的父母感情笃厚,体现出这方面的“和”字涵义。在花虎即将奔赴战场的前夕,木兰的父母依依话别,难舍难分。木兰与李翔相亲相爱,同样也体现出琴瑟相伴的和谐之意。当然他们有时候也有分歧,如两人曾就生孩子和颜色问题发生过争论。花虎教导他们说,牡丹花朵向上迎向阳光,根茎向下汲取雨水,阳光和雨水虽然不同,却能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生命,意在表明家庭和睦是幸福的源泉,即“家和万事兴”之意。花虎夫妇将项链交给木兰和李翔。这对一黑一白的项链组成太极图案,在这里蕴涵着许多玄机。木兰母亲说项链从爷爷的爷爷那里传下来的,暗示了项链的古老性与传统性,也说明中国人时代以和为贵。同时太极图案还代表着阴阳谐调相克相生的道理。提醒夫妇双方要互相容忍、同心协力,才能举家治国平天下。在后来护送公主的途中,当木兰和李翔产生摩擦时。项链对矛盾的化解起到了重要作用。
无疑,美国版《木兰》对“和”文化的理解是极为深刻的。影片将太极图案与夫妻和谐联系起来,把握到了中国“和”文化的精髓。虽然“和亲”事件不一定发生在木兰时代,但制作者将“和亲”与当时国家战争联系起来,通过“和亲”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皇家婚姻,表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善良本性,这种做法无疑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美国《木兰》试图还原中国的“和”文化精神,并且也基本达到了还原的目的。
二、龙形象与“龙”文化
美国版《木兰》中有条小龙叫木须,其活动贯穿了影片的始终。木须原来是花家的保护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沦为一名地位低下的敲锣工。在影片上部,木须的许多做法是值得称道的,它告诫木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仅保护木兰的人身安全,还帮助她在战场上克敌制胜,一举击溃匈奴的疯狂进攻。这时候木须是木兰的导师和保护神。但在影片下部,木须形象却发生了一定变化。当木须看到木兰和李翔恋爱时,产生了嫉妒心理,在这对情侣之间制造出许多矛盾。但最终木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帮助李翔和本兰打败了匈奴。除木须而外,影片中还有许多的龙形象,似乎有意在渲染中国的龙文化。影片开头的片名下面就是一条龙:在派出花家保护神时,祖先们首先想到的是巨石龙:至于皇宫里头,龙的形象更是随处可见,甚至皇帝的外貌都带有龙的外在特征。古代国人认为皇帝是真龙天子,影片似乎也在附和这一说法。
木须帮助木兰取得战争的胜利,重新成为花家的保护神。影片这种处理比较符合中国文化的实际。龙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长期以来,国人认为龙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不仅威力无比法力无边,而且护佑着它的传人。影片中木须身上有中国龙的某些特点,如它飞来飞去本领高强,多次帮助木兰化险为夷等。但是,影片中木须作为一条龙又让观众觉得陌生,它和中国传统的龙形象有很大差距。木须有着强烈的虚荣心,傲慢自大又死要面子,一心要帮助木兰立功受奖,以便改变自己敲锣工的地位。它对木兰的帮助不是出于同情,而是为了能在花家的列祖列宗面前显摆。在木兰取得胜利后,木须立即以功臣自居,表现出非常得意的狂妄姿态。同时木须还有强烈的嫉妒心,如它渴望独占木兰的感情,在木兰与李翔之间制造龃龉等。既虚荣又嫉妒的木须形象,在中国传统中是根本没有的。
由于文化语境不同,中美两国的龙形象有不同的文化涵义。在美国文化中,龙不是吉祥高贵的象征,而是一种较为凶悍的动物,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力量。在这样的文化视阈下,小龙木须不可能完全吻合中国龙的特点。2008年中国奥运会没有以龙作为吉祥物,也是为了绕开这种文化差异,避免产生种种不必要的文化误解。《木兰》在制造木须形象对,无法脱离自身的文化语境,但又 刻意要表现中国文化,于是采取折中手法。将美国龙披上中国的外衣,使得木须成为美国龙的特点。《木兰》中的龙形象不能展示中国龙文化,制作者在文化还原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进行了文化嫁接。
三、爱情与文化
在中国木兰故事中,木兰原本没有爱情生活,更无人知道其意中人是谁。木兰性格刚强、武艺超群,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但是在爱情方面,却并没有特别的收获。事实上,木兰这种境况与中国伦理规范是一致的。在古代中国,参军打仗是男人们的事,英雄应该是坚毅刚强的男子汉,女子则应该妩媚温柔,在家相夫教子。木兰参军原本就是败坏门风,即使侥幸成为英雄,也要遵守起码的道德标准。儒家思想的规范则是,妇女要守三从四德,不能败坏纲常伦理。即使心中有爱,也要“发乎情,止乎礼仪”,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女子即使心有灵犀,也极少有表白情感的途径。
然而,美国版《木兰》却不顾儒家教化与中国国情,硬给木兰找了婆家。且男友具有美国青年的特征。在战场上,美国版“木兰”与李翔结下情谊,对这位勇武青年芳心暗许。当李翔找上门来,请求木兰嫁给他时。木兰竟兴奋地扑在他身上。这种做法显然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木兰不仅自己爱上李翔,并与之结为伉俪,她还反对皇帝的和亲政策,认为和亲是包办婚姻行为。木兰这种做法在古代中国,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皇帝要将女儿嫁给谁是皇家的意志,不是一个士兵所能过问的。然而更让人吃惊的是,木兰竟然放纵、甚至鼓动公主与护送的士兵相爱,这在中国古人看来,简直是目无王法、犯上作乱。
中美两国文化背景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在美国人看来,成年男女追求爱情是天赋人权,女人没有男友或者爱情是不可理解的事情,包办婚姻是丑恶陋习,应该被立即废止。美国版《木兰》以现行的美国价值观为标准,去审视古代中国的故事,必然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于是中国的木兰变成了美国式木兰。然而由于评判标准不同,中国观众对这种文化改写不仅不领情,反而觉得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侮辱。
由此可见,在文化交往过程中,作为接受方的他者总是根据自身情况,对外来文化采取不同的策略。影片中“和亲”事件与太极图案,是对中国“和”文化精神的还原。当然,文化还原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的,所谓的还原最终只能是近似还原,而不可能是对中国文化的完全复制,因为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他者必然会依据自身的文化视阈,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和加工《木兰》中小龙木须形象,就体现制作者对中国龙文化的曲解和嫁接。制作者对中国的龙文化进行加工和处理,结果制造出木须这个像龙又不是龙的形象。而影片对木兰爱情的画蛇添足,则是制作者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在外来文之化上,导致所接受的文化发生变形变质,从而也就不会是其文化自身。影片对中国文化既有理解成分,也有曲解和误解的成分,制作者据此对中国文化分别采取还原、嫁接和改写的策略。然而过度的嫁接和改写,导致《木兰》背离了中国观众的欣赏趣味。
影片《木兰》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反映出异质文化要达成理解和共识的难度。它再一次表明,在文化交往过程中,一方必须放弃固守一个文化模子的固执,在自身的文化视阈内,尽可能考虑他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标准,尽可能进行换位思考,实现两种文化视阈的近似融合,同时还必须屏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自大心态,与盲目拿来主义的殖民意识,惟其如此,异质文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识、理解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