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激励教育就是促进班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和教育管理学理论,激发和唤醒学生内动力,使学生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一、在活动中建立起特色与活力共存的班级环境
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大多数都是90后,有着自己的新思想,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快,但是也容易出现厌学的情绪。如果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经常开展有趣的班级活动,不仅能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时机——不容错过
要想开展有趣的班级活动,关键是把握好开展活动的时机及确定好开展活动的内容。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应该是一种娱乐,这样才能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趣味活动时,更应该把握这些要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开拓学生的天分,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形式——丰富多样
教育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意思重在强调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但有的教师在进行激励式活动的同时,却拘泥于形式和某些条条框框,没有想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在教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发现学生的长处,以学生为中心,在选取教材时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受教案约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真正提升教学的质量。所以,真正的激励教育是激励与自我激励的统一。激励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者的外部激励,逐步形成受教育者自我激励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过程——注重激励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如果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激励,一定能激发出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班级特色与活力的建立。例如,在开展“争做活雷锋”的演讲时,我就给参加活动的每个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认真找出他们的不足并帮助改正,并且在活动的最后还设立了多种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二、制度决定成败——依靠制度激励班级前进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环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包括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环境等。生活环境由家庭创造,不能改变,但学习环境由班级创造,可造性极大。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集体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积极向上,被认可,被赞同,塑造出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班级公约——班级前进的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公约是一个班集体的规章制度,就如同法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一样,制定一套好的班级公约,约束及规范班级学生的各种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我班的班级公约,我采取的是与学生共同商讨的办法,由班上学生提供来,最后又应用到学生中去。这样,学生都能对自己制定的班级公约做到自觉遵守、自觉规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班训——班级前进的明灯
班训就像是一个人的座右铭,可随时随地帮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学习的目标以及学习的意义。我给我的班级制定的班训是:“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前一条旨在提醒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细化自己的心思,主动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主动钻研解题的每一个过程,做到精益求精。后一条旨在端正学生的态度,深化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努力才能有收获。
而班级格言,我则用了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还将这些班训、格言等做成条幅挂在教室的墙上,时刻激励着学生朝着前方的光明前进,不断努力,自强不息。
三、师魂——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学中的人格魅力激励主要指教师对于学生的示范、激励及陶冶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品质等等。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不仅仅是有较高的学识,而且有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爱心,能使学生从心里认同和尊重。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换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把教师当父母或者朋友来对待,学生终究还是害怕教师的,不愿意把自己内心过多的想法在教师面前展现出来。其实,如果教师做到换位思考,将自己想象成学生,走入学生的世界,研究学生的心理,多与学生发自内心的交流,多改变自己的陈旧观念,接受和学习新鲜事物,那么就能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爱——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
人是高级动物,拥有无比复杂的情感,教师如果想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必须放下自我。愿意为学生奉献出爱的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情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如果能多倾听学生一点,多尊重学生一点,为学生多奉献一点,与学生多交流一点,就一定能从根本上温暖学生的心,实现师生间的和谐相处。相信所有的教师都愿意做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三)宽容理解——在包容中建立信任
一个具有人格感召力的优秀教师应具有的一种优秀品质就是宽容。对学生的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包容、理解和原谅,在教育过程中对待同事、学生家长不良言行或缺点的包容、理解和原谅,对学生发展缓慢过程的等待和期待都是教师的宽容。理解是宽容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犯错在所难免,只有理解了他人言行或缺点发生的不可避免,才可能有宽容、大度。虚怀若谷是宽容的保证,只有大度的人才能原谅和包容他人的不足甚至错误。
总之,开展激励教育就学校来说应该以励志为核心,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兴趣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种种奉献,为学生形成自我激励意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提升学生自我激励意识,使学生在愉悦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的爱,使学生在爱中成就美好的未来。
(责编 张翼翔)
一、在活动中建立起特色与活力共存的班级环境
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大多数都是90后,有着自己的新思想,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快,但是也容易出现厌学的情绪。如果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经常开展有趣的班级活动,不仅能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时机——不容错过
要想开展有趣的班级活动,关键是把握好开展活动的时机及确定好开展活动的内容。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应该是一种娱乐,这样才能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趣味活动时,更应该把握这些要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开拓学生的天分,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形式——丰富多样
教育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的意思重在强调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但有的教师在进行激励式活动的同时,却拘泥于形式和某些条条框框,没有想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在教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发现学生的长处,以学生为中心,在选取教材时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受教案约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真正提升教学的质量。所以,真正的激励教育是激励与自我激励的统一。激励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育者的外部激励,逐步形成受教育者自我激励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过程——注重激励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如果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激励,一定能激发出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兴趣,从而进一步促进班级特色与活力的建立。例如,在开展“争做活雷锋”的演讲时,我就给参加活动的每个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认真找出他们的不足并帮助改正,并且在活动的最后还设立了多种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同时也保证了活动的质量。
二、制度决定成败——依靠制度激励班级前进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环境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它包括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环境等。生活环境由家庭创造,不能改变,但学习环境由班级创造,可造性极大。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集体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积极向上,被认可,被赞同,塑造出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班级公约——班级前进的标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公约是一个班集体的规章制度,就如同法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一样,制定一套好的班级公约,约束及规范班级学生的各种行为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我班的班级公约,我采取的是与学生共同商讨的办法,由班上学生提供来,最后又应用到学生中去。这样,学生都能对自己制定的班级公约做到自觉遵守、自觉规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班训——班级前进的明灯
班训就像是一个人的座右铭,可随时随地帮助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时时刻刻提醒学生学习的目标以及学习的意义。我给我的班级制定的班训是:“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前一条旨在提醒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细化自己的心思,主动思考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主动钻研解题的每一个过程,做到精益求精。后一条旨在端正学生的态度,深化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努力才能有收获。
而班级格言,我则用了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还将这些班训、格言等做成条幅挂在教室的墙上,时刻激励着学生朝着前方的光明前进,不断努力,自强不息。
三、师魂——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学中的人格魅力激励主要指教师对于学生的示范、激励及陶冶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品质等等。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不仅仅是有较高的学识,而且有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爱心,能使学生从心里认同和尊重。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换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任父母,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把教师当父母或者朋友来对待,学生终究还是害怕教师的,不愿意把自己内心过多的想法在教师面前展现出来。其实,如果教师做到换位思考,将自己想象成学生,走入学生的世界,研究学生的心理,多与学生发自内心的交流,多改变自己的陈旧观念,接受和学习新鲜事物,那么就能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关爱——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
人是高级动物,拥有无比复杂的情感,教师如果想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必须放下自我。愿意为学生奉献出爱的教师,才能真正理解学生的情感,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如果能多倾听学生一点,多尊重学生一点,为学生多奉献一点,与学生多交流一点,就一定能从根本上温暖学生的心,实现师生间的和谐相处。相信所有的教师都愿意做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三)宽容理解——在包容中建立信任
一个具有人格感召力的优秀教师应具有的一种优秀品质就是宽容。对学生的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包容、理解和原谅,在教育过程中对待同事、学生家长不良言行或缺点的包容、理解和原谅,对学生发展缓慢过程的等待和期待都是教师的宽容。理解是宽容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犯错在所难免,只有理解了他人言行或缺点发生的不可避免,才可能有宽容、大度。虚怀若谷是宽容的保证,只有大度的人才能原谅和包容他人的不足甚至错误。
总之,开展激励教育就学校来说应该以励志为核心,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兴趣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种种奉献,为学生形成自我激励意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最终提升学生自我激励意识,使学生在愉悦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的爱,使学生在爱中成就美好的未来。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