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蕴,以此来丰富学生文化内涵,肥沃他们的文化根基。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意蕴;文化根基
语文教学中,我把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意蕴,民族文化精神作为精神养料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可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文化根基。
一、传统节日与农耕民族的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较重要的有20个,其中大部分形成莫不与历制有关,来自日月时令交会的或与之有关系的有16个: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端午节在五月,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蝎、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的初衷。腊八、祭灶、除夕,均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而其余四节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的“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水官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传说神话和宗教。
历法是根据自然节奏、天地韵律制订出来的,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由历法而起源的节日,无论性质还是形式,自然也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
那么,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一种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史,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认识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对今天国情的深刻认识都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文明依赖较有规律的自然环境,产生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农业文明的地域性,即居有定所、自给自足相对隔绝封闭的特点;农业文明安土重迁,重视安全,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传统文化的驿站,用来承载民族的认同感,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标志。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这些,可知晓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受到熏陶,丰富文化素养。
1.春节:与“四时”中的“春”相联系,与“元享利贞”的“元”字相对应,“五行”中的“木”相对应,与“五常”中的“仁”相对应,与四方中的“东相”对应。“春”为万物春发的时节,与“生生之谓易”相联系;“元”为生长壮大之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木”又名曲直,即能屈能伸,刚柔兼济,与儒者柔也相照应,“仁”为儒者行事之依据,“仁者爱人”,东为日出之方,草木繁盛之地。因此,春节是华夏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乾道之广生,秦卦之交合,皆体现于其中,老子之慈,孔子之仁,皆包容于其中。因此,春节意味着对生机的重视,对仁爱的强调,对生命的珍重,对光明的盛赞。春节是儒学精神的宣示,是生生之道的表现。
2.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源起就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可逃亡国外避祸,流亡时饿极,其随从介子推不得不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十九年后,重耳作了晋国的国君,即晋文公。他即位后,介子推带着母亲去绵山隐居,拒受封赏。介子推荐顺母亲,晋文公认为放火烧山,会把介子推逼出山来,哪料介子推母子均被大火烧死。后人更传说介子推死前写下遗诗一首:“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此后,晋文公下令,把介子推烧死那天定为“寒食节”,严禁烟火,只吃冷食,并规定祭奠介子推。清明节的源起就可以让人领悟到人的思想道德,愿望追求。忠贞正直不慕名利只为义生不为利活的崇高品质就可濡染学子,使之敬仰,而且学生们也可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如主从关系,母子关系,君臣关系等,这些都洋溢浓郁的文化气息。
清明扫墓,注重培修纹茔,清除杂草,培添新土,植树造林。既寄托了哀思,也绿化了环境,培养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意识。
3.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它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节日,也是纪念屈原爱国精神的日子,它传达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忠贤的敬仰,是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载体。
同时,纪念屈原向江中丢棕子,也富有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涵、向江中丢粽子,源于中国西部的生态保护节日中祭祀江河湖泊水神的文化传统,他们将江河湖泊湿地看成是神圣之地,他们要定时祭祀江河湖泊中的生灵,还要放生各种水生动植物水,长久以来,端午期间,中国各地民众要住江河湖泊中投入食物,就是希望水种族和陆地种族都能够生长旺盛,以达到人类和天地江河湖泊共同生存发展的良好愿望。
4.中秋节的内涵
圆满的象征,美满的寄托,天人合一的思想信仰,这就是中秋节的基本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遗憾,十之八九,然而偏偏天随人愿,八月十五,一轮圆月高挂中天,这就一次性弥补了所有的缺陷,一切美满的愿望都可付诸中秋。一轮明月牵挂多少国人的情怀,春花秋实,春耕秋收,此时人们正处于收获喜悦之中,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一年辛苦操劳,都化为秋收的喜悦,此时天高气爽,皓月当空,如此美景,大好时光,怎能辜负苍天的这份厚礼和大自然的盛情呢?月亮本是一个普通天体,中国人用中国的文化艺术赋予她神奇的意义。
中秋象征团圆美满。月圆之夜,秋收之后,万物收藏,游子情伤,浪迹天涯的孤客,都会一生出思乡之愁革,“明月千里寄乡思”,“月是故乡明”,月亮成了民族的感情纽带,无论何时何地,此情此景,人同此心,这就是万古不移的中国心,中秋赏月,寄托对亲人的思恋,对故乡家国的思念,它已变成了一根维系亲情国情的纽带。它承载了对亲人的爱对国家民族的爱,而这种文化,传承千百年而不衰,已构成了民族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5.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有避邪求长寿之意。而重阳节又是老人节,重阳的内涵就是尊老敬老,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沿袭下来的传统美德。敬老,指儿女孝敬父母、学生尊敬老师、晚辈尊敬长辈。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善,老有所乐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通过让学生收集传统节日的来源,风俗,组织讨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举行“传统节日内涵”讲座,让学生汲取了民族文化精神,受到了优秀文化的熏陶,丰富了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意蕴;文化根基
语文教学中,我把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意蕴,民族文化精神作为精神养料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可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文化根基。
一、传统节日与农耕民族的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较重要的有20个,其中大部分形成莫不与历制有关,来自日月时令交会的或与之有关系的有16个: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端午节在五月,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蝎、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的初衷。腊八、祭灶、除夕,均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而其余四节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的“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水官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传说神话和宗教。
历法是根据自然节奏、天地韵律制订出来的,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由历法而起源的节日,无论性质还是形式,自然也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
那么,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一种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史,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认识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对今天国情的深刻认识都具有重要意义:农业文明依赖较有规律的自然环境,产生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农业文明的地域性,即居有定所、自给自足相对隔绝封闭的特点;农业文明安土重迁,重视安全,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这些都可以使学生对民族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传统文化的驿站,用来承载民族的认同感,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重要标志。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这些,可知晓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受到熏陶,丰富文化素养。
1.春节:与“四时”中的“春”相联系,与“元享利贞”的“元”字相对应,“五行”中的“木”相对应,与“五常”中的“仁”相对应,与四方中的“东相”对应。“春”为万物春发的时节,与“生生之谓易”相联系;“元”为生长壮大之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木”又名曲直,即能屈能伸,刚柔兼济,与儒者柔也相照应,“仁”为儒者行事之依据,“仁者爱人”,东为日出之方,草木繁盛之地。因此,春节是华夏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乾道之广生,秦卦之交合,皆体现于其中,老子之慈,孔子之仁,皆包容于其中。因此,春节意味着对生机的重视,对仁爱的强调,对生命的珍重,对光明的盛赞。春节是儒学精神的宣示,是生生之道的表现。
2.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的源起就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可逃亡国外避祸,流亡时饿极,其随从介子推不得不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十九年后,重耳作了晋国的国君,即晋文公。他即位后,介子推带着母亲去绵山隐居,拒受封赏。介子推荐顺母亲,晋文公认为放火烧山,会把介子推逼出山来,哪料介子推母子均被大火烧死。后人更传说介子推死前写下遗诗一首:“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此后,晋文公下令,把介子推烧死那天定为“寒食节”,严禁烟火,只吃冷食,并规定祭奠介子推。清明节的源起就可以让人领悟到人的思想道德,愿望追求。忠贞正直不慕名利只为义生不为利活的崇高品质就可濡染学子,使之敬仰,而且学生们也可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如主从关系,母子关系,君臣关系等,这些都洋溢浓郁的文化气息。
清明扫墓,注重培修纹茔,清除杂草,培添新土,植树造林。既寄托了哀思,也绿化了环境,培养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意识。
3.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它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节日,也是纪念屈原爱国精神的日子,它传达了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忠贤的敬仰,是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载体。
同时,纪念屈原向江中丢棕子,也富有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涵、向江中丢粽子,源于中国西部的生态保护节日中祭祀江河湖泊水神的文化传统,他们将江河湖泊湿地看成是神圣之地,他们要定时祭祀江河湖泊中的生灵,还要放生各种水生动植物水,长久以来,端午期间,中国各地民众要住江河湖泊中投入食物,就是希望水种族和陆地种族都能够生长旺盛,以达到人类和天地江河湖泊共同生存发展的良好愿望。
4.中秋节的内涵
圆满的象征,美满的寄托,天人合一的思想信仰,这就是中秋节的基本意。“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生遗憾,十之八九,然而偏偏天随人愿,八月十五,一轮圆月高挂中天,这就一次性弥补了所有的缺陷,一切美满的愿望都可付诸中秋。一轮明月牵挂多少国人的情怀,春花秋实,春耕秋收,此时人们正处于收获喜悦之中,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一年辛苦操劳,都化为秋收的喜悦,此时天高气爽,皓月当空,如此美景,大好时光,怎能辜负苍天的这份厚礼和大自然的盛情呢?月亮本是一个普通天体,中国人用中国的文化艺术赋予她神奇的意义。
中秋象征团圆美满。月圆之夜,秋收之后,万物收藏,游子情伤,浪迹天涯的孤客,都会一生出思乡之愁革,“明月千里寄乡思”,“月是故乡明”,月亮成了民族的感情纽带,无论何时何地,此情此景,人同此心,这就是万古不移的中国心,中秋赏月,寄托对亲人的思恋,对故乡家国的思念,它已变成了一根维系亲情国情的纽带。它承载了对亲人的爱对国家民族的爱,而这种文化,传承千百年而不衰,已构成了民族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5.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有避邪求长寿之意。而重阳节又是老人节,重阳的内涵就是尊老敬老,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沿袭下来的传统美德。敬老,指儿女孝敬父母、学生尊敬老师、晚辈尊敬长辈。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善,老有所乐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通过让学生收集传统节日的来源,风俗,组织讨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举行“传统节日内涵”讲座,让学生汲取了民族文化精神,受到了优秀文化的熏陶,丰富了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