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信息,大家都不陌生,人们常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描绘当今的社会,因为我们确实感到一张无形的信息之网扑面而来。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成为这张信息之网的撒网人,而非为之所束缚。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开设该课程使学生接触、了解计算机、网络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综合性,且逐渐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为了真正地发挥评价的导向、调控和激励功能,真正地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我们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过程中,要做到多元、客观和个性的评价。
信息技术课不仅是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一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现代的教学设计模式应该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通过现有的教育资源获取所需知识信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不应该使用其他课程的评价方法去评价它的教学成果。如果再像其他课程一样去评价学生试卷上的分数,将会让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走入误区。
1.明确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学习需要是教学设计中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我们评价信息技术课教学成果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目前,小学生学习计算机,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小学生应该有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关心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但是信息技術课程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各地的开设情况各不相同,开设条件也参差不齐。比如,前些年,在中小城市里,学生掌握键盘操作,而在像我们这样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有的学生连计算机是什么样也不知道,更别谈熟练操作计算机。所以这种学习者之间的差异使得教学工作很难满足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在评价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成果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教学条件,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学习需要目标,从而制定出相配套的教学评价标准。不可搞一刀切,动不动就来一个统考。至于什么时候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这要等各地的硬件、软件水平、教师配置都处于相同条件下,才有可能制定出相对完善、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
2.对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我们国家的各类计算机考试、等级考试,无非大同小异,都是填空、选择、操作等形式,这样的考试有利有弊,但在很大程度上弊大于利。为什么这样说呢?笔者认为,这种形式比较呆板,没有考查到应有的重点。信息技术就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学生如果没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就派不上用场。信息技术考试应突出它的特色。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不能是停留在应试教育束缚下的素质教育,这样只能导致学生高分低能。我们最好采用愉悦式的考试方法,这样学生既能无恐惧感,又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并且会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例如,我们学习键盘操作时,要进行一次打字比赛,学习画图软件时要每位同学各画一幅画,然后通过教师服务器调出,进行展示;同样,学习幻灯片也是这样。他们既学习了知识,又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下次上机就会积极而不是畏惧。
3.对教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所以评价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应从这两方面入手。现在,教师们为了达到目标,教学设计各不相同。我认为信息技术科教学设计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围绕着教师转,把理论上讲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去接受。
4.学生电子作品的评价。学生能够做出一幅流畅的演示作品,那是教师最欣慰的事情。而如何评价学生作品,就必须根据学生所能达到的标准:①是否具有创造性。②是否按要求完成任务。③完成任务是否引用了相关的信息技术。
总之,新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在评价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时应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考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减轻了学生负担、进行愉悦式教学、是否按新大纲标准进行授课,但这些又依赖于教学评价的创新,只有教学创新了,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才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所以我们在实施新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实行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通过开设该课程使学生接触、了解计算机、网络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综合性,且逐渐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运用信息的实践能力。为了真正地发挥评价的导向、调控和激励功能,真正地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我们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过程中,要做到多元、客观和个性的评价。
信息技术课不仅是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一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手段。现代的教学设计模式应该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通过现有的教育资源获取所需知识信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不应该使用其他课程的评价方法去评价它的教学成果。如果再像其他课程一样去评价学生试卷上的分数,将会让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走入误区。
1.明确学生的学习需要,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学习需要是教学设计中一个特定的概念,是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我们评价信息技术课教学成果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目前,小学生学习计算机,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小学生应该有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关心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但是信息技術课程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各地的开设情况各不相同,开设条件也参差不齐。比如,前些年,在中小城市里,学生掌握键盘操作,而在像我们这样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有的学生连计算机是什么样也不知道,更别谈熟练操作计算机。所以这种学习者之间的差异使得教学工作很难满足每一位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在评价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成果时,一定要针对具体的教学条件,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学习需要目标,从而制定出相配套的教学评价标准。不可搞一刀切,动不动就来一个统考。至于什么时候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这要等各地的硬件、软件水平、教师配置都处于相同条件下,才有可能制定出相对完善、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
2.对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我们国家的各类计算机考试、等级考试,无非大同小异,都是填空、选择、操作等形式,这样的考试有利有弊,但在很大程度上弊大于利。为什么这样说呢?笔者认为,这种形式比较呆板,没有考查到应有的重点。信息技术就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学生如果没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就派不上用场。信息技术考试应突出它的特色。当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不能是停留在应试教育束缚下的素质教育,这样只能导致学生高分低能。我们最好采用愉悦式的考试方法,这样学生既能无恐惧感,又能发挥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并且会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例如,我们学习键盘操作时,要进行一次打字比赛,学习画图软件时要每位同学各画一幅画,然后通过教师服务器调出,进行展示;同样,学习幻灯片也是这样。他们既学习了知识,又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下次上机就会积极而不是畏惧。
3.对教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评价。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所以评价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应从这两方面入手。现在,教师们为了达到目标,教学设计各不相同。我认为信息技术科教学设计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围绕着教师转,把理论上讲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去接受。
4.学生电子作品的评价。学生能够做出一幅流畅的演示作品,那是教师最欣慰的事情。而如何评价学生作品,就必须根据学生所能达到的标准:①是否具有创造性。②是否按要求完成任务。③完成任务是否引用了相关的信息技术。
总之,新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在评价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时应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考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减轻了学生负担、进行愉悦式教学、是否按新大纲标准进行授课,但这些又依赖于教学评价的创新,只有教学创新了,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才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所以我们在实施新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实行教学评价方法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