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自主学习的几点思考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ld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切中了当前语文教学两方面的弊端,对于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深远意义。然而对于自主学习中教师居何地位,自主学习中导学设计起何作用,实践中应注意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
  一
  实践中,教师在语文自主学习中的作用存在以下错误认识:一是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自习,教师只起监督和督促作用;二是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质疑,教师的作用只是答疑;三是认为自主学习只是限于预习过程,教师的作用只是出预习提纲。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到底居何地位,起何作用,这个问题若不辨明肯定会极大地影响自主学习的成败。
  教学并不等同于发展,有时它甚至成为泯灭学生发展的力量。只有能激发学生强烈兴趣的教学,只有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只有能给学生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只有能激发学生强烈学习需要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支持者,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者,培养良好习惯的帮助者,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者,还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导者,尤其是语文课堂的主导者。
  1.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者
  由于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必须有学习的需要,需要强烈兴趣驱使他们。兴趣主要靠教师去培养,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语文课、语文活动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他们就会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有意识地运用生活中的鲜活材料作为教学素材,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使全体学生因关注而学;尽可能与学生“对话”,深入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因情感驱动而学。无论因好奇、因关注,还是因情感,都能使学生形成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教师是学生培养良好习惯的帮助者
  学生处在由初中向高中的过渡阶段,大部分学生并没养成高中阶段紧张的语文学习所需要的良好习惯。一是初中阶段语文学习强调“读”和“背”,因此他们没有养成“拿笔”的习惯,不愿做课堂笔记,不愿做学习笔记,很不适应更强调理解和运用的高中语文学习;二是由于初中文章篇幅不长,对记忆能力要求不高,没有养成反复背诵的习惯,难以完成高中语文的大量的背诵任务;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课堂主动发言的良好习惯丢失了;四是基本上没有预习的习惯。
  凡此种种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上下大工夫。培养学生积极、自信参与课堂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导者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课堂由学生主宰,是不是就意味着教师主导作用的流失呢,是不是就意味着教师魅力的流失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此过程中,更需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展示教师的魅力,关键在于“导”字。
  教师要在高于学生知识经验水平的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一些独到的感悟和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强化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阅读的紧张度与密度;要对学生的意见观点加以整合,发表更高一筹的见解,既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把学生引入更高的思维层次中去;对于学生比较难理解的知识,教师应作必要的点拨与精练的讲述,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教师在点拨中要将自身积淀的学识和才情,通过讲授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既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敬仰之情,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教师是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者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一个阶段学习完成后进行自我检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反省,对学习结果与目标的差异作出解释和说明。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学习的每一环节,包括学习步骤的安排、学习目标的制订、学习策略的选择甚至包括学习结果的归因,帮助学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帮助学生实现由具体的学习行为、具体的知识内化为抽象经验的转变。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自我评价后的情感反应。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出积极的归因,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使学生能始终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语文学习。
  教师还是语文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应充分利用多样的语文活动,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活动的开展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参与的数量,千万不能以牺牲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来调动小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二
  自主学习中的导学设计是最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环节,它能保证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得以贯彻落实。在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能否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导学设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主学习的成败。
  导学设计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还要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成功的导学设计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确定恰当的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必须适应学生实际,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需要。导学设计中当然还应有为实现目标而设计的具体问题。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还应提供初步的导教设计,突出为完成目标的教法设计和活动设计。
  二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导学设计中应提供相关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应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的生活材料,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本身的价值,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
  三是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指导学生领悟规律并促成学生将之内化,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是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导学设计中应充分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促使学生诊断和反思自己,使学生在自我反思和借助他人的反馈中强化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质。
  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在保证学生主体的地位同时,必须注意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设计好切实可行的导学设计,防止基础知识的流失,防止学生学习潜能的流失,防止优生资源的流失,如此方能避免走弯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促成语文教学质量大面积提升。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质疑精神、质疑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关键。民族的生命力,需要创造精神,而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开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敢于开拓新境,学会质疑。  一、帮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  学生在课堂上并非没有问题,而是有了问题却顾虑重重,或担心提出的问题不合老师的意图而受到老师的指责;或担心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而受到同学的讥笑;或者认为自己不懂,老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内固定稳妥,无须胶布,不易滑出等优点已被大家所认可.但在操作过程中气囊内液体注入量过多或过少,会给病人造成痛苦.
班主任往往被班里的个别“小钉子”搅得心烦意乱,甚至叫苦连天。但静心思考基础教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是不是应少一些埋怨和苦恼,多一些反省和心智。本文从抓军训环节、抓早操前
病毒性肝炎并发血糖异常已有文献报道.为进一步探讨其与糖代谢的关系,本文对我院200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空腹血糖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双胎妊娠由于产力异常、胎位异常及各种并发症使难产及手术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单胎妊娠.现将我院自1996年1月~2000年12月分娩的107例双胎的分娩方式和围产儿做一次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