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忘不了穆青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x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3月15日,是当代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百年诞辰。这位中国新闻界的泰山北斗,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同庚,他的光辉业绩、家国情怀和人格魅力,将永远教育和激励后人。
  我长期追随恩师穆青,却只能望其项背。2009年11月13日,中南海紫光阁举行新任参事、馆员聘任仪式。当我从温家宝总理手中接过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聘书时,时任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向总理介绍:“这是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穆青的大弟子。” “好啊,穆青的弟子!”总理高兴地说。我有幸成为穆青学生,此刻感到不胜光荣之至。
  他写下了不朽之作
  从延安《解放日报》记者、新华社特派记者,到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六十多年的w新闻生涯中,以及离休后的10多年里,穆青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和照相机,他的笔触和镜头始终对着人民群众。1966 年2月,44岁的穆青同40岁的冯健、37岁的周原一起深入豫东兰考,写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播出后立即在全国引起震动,《人民日报》在一个月内连续发表7篇社论;20多年后的1990年6月,我陪同穆青、冯健、周原在河南采访,三位老伙伴再度合作,又在写出《人民呼唤焦裕禄》。他们的新闻作品的生命力、影响力在几十年中长盛不衰,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河南采访调研期间,穆青曾深情地谈起他的“文债”。红旗渠有个除险英雄任羊成,用绳子把自己吊在悬崖上,手持钢钎清除危石,腰被绳子勒得血肉模糊,晚上回家脱不下衣服。红旗渠修成的时候,任羊成腰上结了一层老茧,像皮带一样。穆青说,我摸过任羊成的血腰带,掉过眼泪,这是个非常伟大的形象。辉县的老县委书记郑永和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改变山区面貌,离休以后仍然关心人民疾苦。辉县还有个拍石头区委书记孙钊,春节牺牲在水利建设工地上,追悼会上郑永和举起孙钊两只扎满石头渣子、流着血的手说,也许可以忘掉这个人,你能忘掉这双手吗?穆青当年写完焦裕禄就想写林县、辉县这些感人的典型,但随后到来的十年浩劫使他的计划落空了。穆青说,我亲身经历和感受的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不把他们写出来,心里就不安,有一种欠债感。
  穆青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我陪同他到太行山区重新访问郑永和、任羊成和当年林县、辉县的劳模;到孙钊工作过的拍石头乡,访问他的子女。几年下来,穆青的“文债”竟一一还清了。写任羊成、郑永和、孙钊的题目分别是《两张闪光的照片》《情系人民》《难忘那双手》,还有穆青怀念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的中学老师梁雷的通讯《泪洒偏关》等。1996 年5月,75岁的穆青把他笔下的梁雷、赵占魁、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潘从正、孙钊、任羊成、阎建章、郑永和汇集成书,名为《十个共产党员》,献给党的75周年生日。不久前,新华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分别再版《十个共产党员》,为党的百年诞辰献礼。
  他是人民真正的朋友
  我曾在新华社工作28年,穆青是我的老领导和良师。他把老家河南作为调研采访基地,每年回去一次;在同他的多次接觸中,我亲身感受他的政治家风范和高贵品格,感受他与人民群众真正的血肉联系。
  在河南流传着穆青七访兰考、八下扶沟,走遍中州大地,和基层干部、普通农民交朋友的故事。
  豫东宁陵县有个造林模范叫潘从正,人称“老坚决”。穆青先后四次采访、看望“老坚决”,同他一块栽树,为他家写中堂;“老坚决”和家人到了北京,成了穆青家的座上客。“老坚决”送给穆青两棵樱桃树苗,穆青把树苗种在新华社大院里。穆青说,他每次从树前经过,总是深情地望着它们,好像看见潘老汉弯着腰、仰着脸,在那里微笑。穆青的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心上的树》都是写“老坚决”的。1989年“老坚决”去世后,穆青亲自为这个普通农民写了碑文。他把写好的碑文嘱托我带回河南,我打开一看:年近7旬的老人竟写了两幅碑文。“不知道竖碑还是卧碑,我写了两幅;实际用一幅,另一福就给你收藏了。”数百字的碑文是一篇散文,表达了穆青对他这位农民朋友的深厚感情。
  穆青对人民感情很深,人民群众也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有一年冬天大雪纷飞,穆青一行到豫北采访,林县红旗渠的几个劳模听说他到了安阳,冒雪走了几十里路来看他,一进屋大家都哭了,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还有一年秋天到豫南石人山拍摄红叶,那时石人山景区刚开发,上山的路很难走,一群小伙子绑了个椅子非要抬他上山,说“我们知道你是写焦裕禄的穆青”。
  他总是站在时代的潮头
  穆青非常钟爱郑板桥的一首画竹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对我说;“我喜欢这首诗,因为和我的心思相同。你想想,封建时代的一个县太爷还能关心民间疾苦,我们共产党员、人民的记者,更应该时刻不脱离群众,与人民息息相通才能跟上时代啊!”
  他一生根系人民、情系人民。他曾给我讲过战争年代一段往事:1945年冬天,他在雪地里向东北解放区挺进,脚冻僵了正想用热水泡开,房东大爷阻止了他,解开棉袄用自己的胸膛暖热了他一双脚。穆青说:“人民给了我一双脚,我一辈子不会忘记!”他眼里闪着泪花,我也掉下了眼泪。穆青这双脚走遍祖国大地,走进人民心中。他总是走在时代的前头。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发表于1978 年3月,写的是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不顾“文革”迫害坚持植棉科研的事迹。吴吉昌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倒下去爬起来,“啥也别想挡住俺”的精神感人至深。文中写道:“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像吴吉昌这样的遭遇,连同产生它的时代背景,都一去不复返了。”这是最早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声音。   激情、慈爱与真诚
  2002 年9月,“穆青摄影展”在成都举办。借此机会,他要圆一个梦:他走遍祖国大地,却没有到过西藏;这次要“顺便”到川西北高原的四姑娘山去拍雪山。四姑娘山平均海拔3700 米以上,中间还要翻越4500 米的巴朗山,比拉萨海拔还要高出500多米。这对一个81岁的老人来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他坚持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攀登,要把最美丽的风光拍到手。
  近距离接触穆青,你会发现他虽然“身经百战”,却是个童心未泯、激情满怀的人。倾听老百姓的心声,他有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在干部大会、记者大会上即席讲演,动情处也会落下泪来。他老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刻了一枚闲章“奋老蹄”,取“不用扬鞭自奋蹄”之意,激励自己不敢稍有懈怠。为了事业上的追求,他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甚至把应有的休息、必要的保健都忘到了脑后。离休之后他似乎并没有“减负”,依然和从前一样忙碌。他平时没有什么锻炼项目和娱乐活动,看电视、写字、听京戏几乎囊括了他所有的业余爱好。
  穆青是一个非常重感情、非常宽容和慈爱的人。他关心爱护下属和记者,包括在“文革”中伤害过他的人。在各种各样的运动中,他宁肯自己承担责任,也绝不牵连他人。反右斗争中,不少地方按比例打右派,他主持下的全国最大的上海分社没有划一个右派。他善于团结干部,也能够谅解干部、保护干部。新华社上上下下都称穆青为“老头”,他对此感到很亲切。许多干部都明白,和“老头”打交道,思想上不用设防。在外边穆青是好社长、好导师,在家里他是好丈夫、好父亲,在母亲面前他是有名的孝子。十几年前,他回郑州看望年近百岁的老母亲,像年轻的孩子一样静静地坐在母亲身旁听从教诲。母亲去世后,他抽出采訪间隙到母亲墓地深深地鞠躬,献上用草地上的野花编成的小花圈。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代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提升传统博物馆的数字化功能,并创建文物藏品数据库。博物馆网络之间信息的收集、管理、开发和使用,优化和整合内部资源,并与外部系统联动是智慧博物馆前沿化发展的趋势。通过文物藏品数据库整合手段可实现对文化遗产和藏品的客观、完整的系统化存档,实现真实有效的永久保存与展示利用。地区文物藏品数据库整合正在成为智慧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手段,为博物馆的智能化搭建共享平台
【摘要】随着时代地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地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社会进程的加快,更体现在社会文化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对具体的文化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可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指导现代社会发展。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积极把握我国传统文化,将文化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而本文在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也将以南北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公共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管理工作。为了进一步的提升群众文化建设效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我国当前的公共文化发展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公共文化群众文化活动,提升群众文化建设品质以及效果。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公共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公共文化;群众文化建设;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多民族学校是实施民族教育的重要阵地,多民族相处、多文化共存是多民族学校的突出特征。如何充分发挥多民族学校的特色与优势,引导多元文化和谐相处,如何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族学生团结互助,是摆在多民族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多民族学校实施“守望相助”,推动各民族学生在交往中学会理解,在交流中懂得接纳,在交融中明白包容,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守望相助;多民
【摘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现有最大的一部传统目录书,其对《四库全书》书目的梳理利于研究者直观便捷地熟悉这一知识体系,还能呈现出当时校勘、考据和辨伪的成果。本文旨在通过《提要》中对不同文献的归统和措辞浅析这一朝代馆臣们学术思想上的价值取向及艺术批评观念。  【关键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学;艺术批评;文献提要;四库  【中图分类号】K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
【摘要】美术教育赋予学生对艺术学习经验的多重体验与创造,着重培养学生审美认知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全球境遇与本土关怀的相互关切中获得文化自信。数字技术及多媒体手段的综合运用带来交流、传播方式与途径的变革,基于互联网的混合教学模式引发人们对文化感知和身份认同的多维阐释,视觉化表征方式下的图像潮流中,学生面临跨学科的宏阔视觉视野的提升,围绕多元核心的阐释与表达,抑或形式与思维的创新,成为混合教学模式下美
穆青生于1921年3月15日,5岁时,跟其祖父学习古文,1933年小学毕业后,升入杞县大同中學。在由著名回族教育家王毅斋博士(穆青的姐夫)主办的学校里,穆青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参加学生运动。  1933年  穆青在河南杞县大同中学读书。  1937年12月  在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  1938年8月,  开始发表前线通讯《岛国的呐喊》。  1939年5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7月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心智障碍儿童数量已高达2000余万,心智障碍儿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及对环境适应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不能正常进行社会活动。体态律动的训练兼顾儿童的心理、身体、行为、社交的种种方面,对他们的康复训练起一定干预作用。本文拟从速度训练、听觉反应、合作意识、创造能力等方面对心智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进行效果评估,分析心智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感知能力、动作能力、社会行为等,从而达到有效地康复训练目的
【摘要】随着社会地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是当今时代一个大地发展趋势。为了顺应时代地发展,体现高师声乐教学中的美育,运用微课进行高师声乐教学已经是一个必须要采取的方式。因此,本文将对微课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师声乐美育教学;微课;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5-081-03  【本文著录格式】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