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实小:“实验精神”的百年坚守与时代注解①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daxia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回望历史发掘学校的文化基因,并在实践中传承发展,是百年老校应有的责任担当。在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实验精神”是贯串百年的核心灵魂,科学求真是“实验精神”的具体表达;而百年来之所以研究不止、探索不息,是源于学校对儿童立场的坚持,对育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坚守。面向未来,“实验精神”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百年老校;“实验精神”;科学求真;儿童立场;立德树人;苏州实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12-0021-03
  “沧浪亭畔,古学宫旁,梧桐杨柳门墙……”悠扬的旋律伴着清亮的歌声,在每周一的操场上响起,这是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校(以下简称“苏州实小”)升旗仪式中的一个固定环节。这首带着明显年代烙印的老歌,伴着一代代苏州实小学子成长,印在心间,刻在回忆里。一首流传百年的校歌,承载的是一所学校的温暖记忆和厚重文化。一百多年过去了,新时代的小学教育面临新的使命、新的征途。回望历史,在寻根溯源中,关注百年老校生生不息的文脉,挖掘百年办学历史中鲜活的文化基因,是当代教育人必须面对的课题,必须完成的功课。

一、回望与追问:“实验精神”是百年办学的核心灵魂


  毋庸置疑,一所老校的百年历史是宝贵的财富。这财富究竟是什么?今天的我们可以从中传承和发扬什么?对这些问题答案的探求是对百年校史的负责,也是对当下教育的担当。我们不仅仅要探求一所学校在一百年里究竟做了什么,更要不断叩问在这些前辈做的事情中,哪些值得今天的我们视如珍宝,哪些是学校办学的核心灵魂。
  翻开苏州实小的校史,我们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杨保恒、俞子夷、吴研因、施仁夫……这些前辈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在学校创办之初,正值欧风东渐,前辈们在倡导教育本土化的前提下大胆引进西方教育理念,借鉴西方先进教学法,在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实验,包括摸索五段教学法、对“道尔顿制”进行中国化改造、采用设计教学法等,让西方教育理念植根于东方教育的沃土。其中,吴研因是继俞子夷后将学校教育教学往前推进的重要一员,他编写了全国第一本白话文教科书,提倡启发式教学法,亲自创办儿童自治组织“三尚市”,锐意进行新教育的研究,使学校的声誉与日俱增。
  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寰清老师在单级复式教学上潜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长期的实验、改进,创造了一种活页复式教案,成为我国单级复式教学的专家,在当时的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学校实验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上世纪90年代,学校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联手推进的“新世纪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目标课程的实验研究”,被列入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随后学校又有多个课题成为国家级、省级课题,多项研究结出累累硕果,收获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等诸多荣誉。
  一路走来,在苏州实小的校史里一直闪动着一个鲜亮的名词—“实验”,中国现代教育的诸多有影响的理论、方法都曾在这个校园里实践过、研究过,在苏州实小校史乃至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足迹。
  “实验”,简单的两个字,看起来平凡至极,但如果和百年的校史、一代代教师的耕作、无数学子的成长联系起来,这个静止的名词仿佛一下子生动鲜活起来,带着饱满而丰富的意义。实验行进的轨迹里,藏着苏州实小先辈们教育的使命、求索的勇气、求真的精神。“实验”两字不仅仅嵌入了我们的校名,更融进了苏州实小发展的血脉,构成了学校的文化记忆和独特传统,这就是苏州实小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之魂。
图片由作者提供

二、传承与发展:科学求真是“实验精神”的具体表达


  “实验”是学校发展之魂,“实验”的精神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实事求是,它所追求的是让教育回归教育、让孩子做回孩子。
  1914年,俞子夷从欧美考察回来,他说:“国化(民族化) 是取洋之长以补国之短,移植必服水土,乃能生根。全盘洋化或洋化过度,不合国情,则所长变为所短,无益而有害。”他反对“取貌遗神”,赞成搞“四不像”。他不仅在教法研究上不断探索,对教材的研究、考核评价的研究都有涉猎。他用美国新出版的《社会化算术》作教材实验,随译随用,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借鉴日本的小学算术教材编写《初小新体算术》,并于1916年正式出版。由此可以看到,一百多年前,实小的前辈已经有那么开阔的视野,那么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对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的践行。无论实验的结果是证实还是证伪,它们都是“实验精神”的具体体现。
  进入21世纪,苏州实小开始进行语文学科的探索,课题“思维流畅性精致性独创性三位一体作文教学研究”,以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为切入口,把实验定位于对低中高年段学生的习作学习规律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来受到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學和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等理论的影响,语文学科团队又从对语文学习学什么、怎么学的考问深入到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规律的探索,开始了“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在语文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旨在解决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关键问题。从进行系统的认知心理学培训开始,全体教师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课程,探索着一条认知过程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道路,用科学取向的学和教的理论,建构了语文能力形成的一般范式。10年的研究终于结出硕果,该成果被评为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回眸凝望,一个个睿智的教育先贤仿佛从如歌的岁月里走出,透过发黄的故纸、厚厚的校史,还能让你触摸到那带着温度的赤诚,还能感受到其简素无华、沉稳内敛的质朴。承袭先辈们历经百年不衰的教育情怀和“实验精神”,这样的传承是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是对教育前辈的追随。不论是受杜威等人教育思想的影响,还是对现代西方教学论的借鉴,在苏州实小校园里时时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实验,都回应着时代对小学教育的要求,而科学求真的研究态度,正是对“实验精神”最好的秉持与表达。

三、创新与坚守:儿童立场是“实验精神”的出发点


  2015年,在迎接110周年校庆的时候,苏州实小布置一新的校史馆迎来很多校友同行。我们重新梳理校史,目的之一就是不忘来路,牢记源头,坚守一份教育情怀和科学求真的“实验精神”;我们没有忘记创办人的初心、教育人的初心,没有忘记学校从何处来、向何处行,没有忘记教育是为了谁。
  创新与坚守似乎是一个悖论,然而在苏州实小,它们显得是那么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因为无论是不变的坚守还是求变的创新,都是基于儿童立场,源于对儿童的研究和对教育规律的关注和把握。将关乎学生发展的日常细小问题的研究落实、落细、落小,是苏州实小百年来始终不变的精神底色。
  因为这样的坚守,苏州实小的教师们才会在任何情境中,都不断地尝试着探索和改变。1998年,学校在太湖之滨的镇湖镇争取了200多亩的湖滨田野作为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取名为“绿野村”。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使教学形式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大自然,给了学生广阔的学习与活动空间,使得更多的课程有了实施的可能,尤其为实实在在地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生在这里有机会真正亲近土地,不仅仅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更在播种、灌溉、除草、收获中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喜悦。和大自然的零距离接触,本身就是儿童天性的需求,真正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自由地发展”成为可能。转眼20年过去,在绿野村里,诸多的课程设计有的已经实施了很多年,并在不断完善中成为经典。每次活动的那几天,都成为一批批孩子童年生活中最美好的记忆,成为在校学生一个学期里最为期盼的日子。
圖片由作者提供

  学校这样的创新之举还有很多,比如:在本世纪初,学校从单一的公立学校转身为既有公办又有民办的教育集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辐射,惠及更多儿童;尝试海外办学,将成熟的语文识字教学法推广到新加坡和文莱,惠及当地的华文教学……
  无论是办学体制上的探索、学校管理的变革,还是课程的改革创新,都是一种实验,都是对当下教育需求和发展的回应,而所有实验最本源的出发点都是儿童。学校建立之初,就定下了“育人为本”的宗旨,一切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为了全力发展儿童的个性、启发儿童的智能、满足儿童的需要。
  如今的“绿野村”,让我们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课程意义上的转型升级,更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和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落地。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坚持儿童立场,注重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劳动教育、美育方面给儿童“人生最坚实的起步”,是学校现阶段的责任和使命。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审视当下,展望未来,教育改革的能量从何而来?从传统中来,从坚守中来,从文化中来。我们希望通过解读沉甸甸的历史积淀,触摸先辈们秉持的“实验精神”,由此勾勒出一所百年老校当下的走向和明天的模样。不负前人,不负传统,不负时代,以“实验精神”做更广更深的探索,把立德树人融在教育的每个细节,把全面培养全面发展细化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里—这是对“实验精神”在今天的最好注解。
  (编辑?崔若峰)
  注释:
  ①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大数据支持下‘科学取向’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编号:B-b/2015/02/115)的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生活的初中物理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已打破以往的教学观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其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苏教版中“浮力”单元复习课总结教学的方法,就初中物理问题导学方法展开探讨,旨对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导学;生活  作者简介:金科惠(1988-),男,江苏常熟,本科,中教二级 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1基于生活下
摘要“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的石室精神是文翁石室绵延千年的原因所在。文翁石室以“爱国利民”为立校之本,通过成人仪式、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社会志愿活动、红色之旅等塑造学生的精神底色;以文化传承为发展之根,通过凝练校训、梳理办学传统、开展特色学校活动,实现千年文脉传承;以因时应事为创新之魂,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不断引领学校教育创新。  关键词千年学府;文翁石室;石室精神;爱国利民;因
物理实验由于知识点具有交叉领域,实验资源又与多学科发生联系,可以渗透STEM教育理念,进行实验教学. 《超重》教学案例,以“实验”为手段,以“STEM教育”为理念,以“物理实验
摘 要: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感知语言,达到了一定的文字输入和输出量,通过大量语言实践、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实验数据分析表明“语感阅读法”课题操作性强、实践效果好,符合现行中学英语教学需要。  关键词:语感阅读 阅读能力 发展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Krashen的“输入假说”认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语言学习只有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才能导致习得的发生。读和听是最
前不久参加了2016年10月江苏省初中物理优秀课评比暨观摩活动,感悟颇多.通过自己不断地教学尝试以及与专家和各选手的探讨交流,对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教学
对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中几道典型题目进行了归类精析研究,发现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表现出注重运动过程探究,注重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命题立意,在
摘要学校文化对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上海市实验小学将办學实践与学校文化凝聚同步,以文化立意引领改革实践,学校文化发展起点高、成长稳、承继紧。学校以“学校,儿童幸福的起点”为文化之“魂”,以“师爱为先,呈现教育的大爱”为文化之“源”,以敢为人先、先行先试为文化之“气”,形成鲜明的文化特质;以教学研究改革和教师队伍的持续成长奠定根基,实现文化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的连接,保障学校百余年来的持
摘要:一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大致包括七个要素,“实验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要素.本文拟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来阐述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实验设计能力;思维程序;注意问题  作者简介:薛福成(1966-),男,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育教学.所谓实验设计能力,就是学生运用已具有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构思出解决问题方案的本领.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探
摘 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主要是师生互动的结果;那么,师生怎样才能互动呢?如果教师在课上还是“师道尊严”,学生就会因为害怕而很难学到东西,但教师如果注重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学习的主人,英语教学质量就定能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营造 气氛 提高 质量    英语课堂教学既是提高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又是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相互作用的过
摘要:2018年全国高考理综Ⅰ卷和Ⅱ卷的第25题均以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的复合场中的运动为命题背景,加入了繁杂的数学计算的考查.运用“洛伦兹力分量式”的方法进行巧解,规避了复杂的数学计算,可供广大教师和同学参考.  关键词:压轴题;洛伦兹力分量式;带电粒子运动  作者简介:崔琰(1982-),男,天津人,博士研究生,海淀区物理教研员,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  马朝华(1969-),女,北京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