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初中数学在教学的理念以及教学的方式上都进行了及时的更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能力发展,逐渐的摒弃了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学的不足之处,为学生提供了更有利的学习环境。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学习需求以及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不仅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更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一定的学习收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应用分层教学来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123-01
简述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有效运用策略:
1.全面掌握学生能力和特点,将学生合理分成不同层次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并通过数学考核、學生日常表现、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心理性格特征等情况,对班级每位学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掌握,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合理的分成不同层次。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在A层次中主要为数学优等生,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学习理解能力优越、并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并能帮助B和C层次学生答疑解惑;B层次的学生主要为数学成绩处在及格与良好之间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通常占据班级大多数,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及学习能力,但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意识相对A层次较差,这也是B层次学生难以拔尖的主要原因;C层次学生主要为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认知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差的学生,主要班级的后进生。教师应注意将学生分层应时应具备隐蔽性和动态性,从而保护学生自尊心,并起到有效激励的作用。
2.为不同层次学生制定相应的数学学习目标,实现目标分层确保分层教学有效性
将学生隐性分层后,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相应的数学课程学习目标,从而确保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在相应的层次中,依据自身能力和特点实现学习目标,确保分层教学顺利有效实施和开展,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相应的层次内获得不同程度发展和提升,让数学与课堂教学在分层模式下更具针对性、全面性及有效性。比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为学生不同层次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目标,进行目标分层让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和提升,确保分层教学有效性。对A层次学生教师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在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完成难度更高的问题,进行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和拓展;为B层次的学生设定学习目标为可以熟练掌握并运用本节课知识点解决课后问题,并不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C层次学生则应将学习目标设定为要求其能够掌握本堂课的基本知识点,并解决客户基本练习题,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体现分层,确保分层教学有效性
对数学课堂教学来讲,教师能够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对数学新知的求职欲望直接决定教学最终效果,这时就对教师的提问策略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对学生提问时教师应为不同层次学生设置相应难度的问题,从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分层有效调动各个层次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对A和B层次的学生应确保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探究性,通过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等方式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获得问题的答案,同时鼓励学生通过所获得答案和方法,尝试一题多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针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尽量为其提出基础性的问题,让其能够强化和巩固基础知识,有效培养起数学学习自信心调动数学学习兴趣,从而获得发展和提升。在例题讲解时也应注重分层。在讲解数学例题的过程中应充分依据教材以及不同层次学生能力设计层次题。针对A层次学生,应注重少交多学,引导其自主思考和探究式学习;B层次学生应采用精讲多练,注重其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强化;针对C层次学生应浅讲多练重视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注重培养起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多家鼓励、赞扬和指导,逐渐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从而获得进步。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分层,确保分层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够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应用分层教学法,让课堂教学更合理化、科学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4(33):44-45.
[2]何军.试谈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认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4):11-12.
[3]王印祥.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尝试[J].中学数学,2015(1):9.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分层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6-0123-01
简述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有效运用策略:
1.全面掌握学生能力和特点,将学生合理分成不同层次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和交流,并通过数学考核、學生日常表现、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心理性格特征等情况,对班级每位学生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掌握,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合理的分成不同层次。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在A层次中主要为数学优等生,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学习理解能力优越、并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并能帮助B和C层次学生答疑解惑;B层次的学生主要为数学成绩处在及格与良好之间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通常占据班级大多数,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及学习能力,但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意识相对A层次较差,这也是B层次学生难以拔尖的主要原因;C层次学生主要为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认知和理解能力都相对较差的学生,主要班级的后进生。教师应注意将学生分层应时应具备隐蔽性和动态性,从而保护学生自尊心,并起到有效激励的作用。
2.为不同层次学生制定相应的数学学习目标,实现目标分层确保分层教学有效性
将学生隐性分层后,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相应的数学课程学习目标,从而确保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在相应的层次中,依据自身能力和特点实现学习目标,确保分层教学顺利有效实施和开展,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相应的层次内获得不同程度发展和提升,让数学与课堂教学在分层模式下更具针对性、全面性及有效性。比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为学生不同层次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目标,进行目标分层让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和提升,确保分层教学有效性。对A层次学生教师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在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完成难度更高的问题,进行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和拓展;为B层次的学生设定学习目标为可以熟练掌握并运用本节课知识点解决课后问题,并不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C层次学生则应将学习目标设定为要求其能够掌握本堂课的基本知识点,并解决客户基本练习题,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提高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体现分层,确保分层教学有效性
对数学课堂教学来讲,教师能够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对数学新知的求职欲望直接决定教学最终效果,这时就对教师的提问策略提出较高的要求,在对学生提问时教师应为不同层次学生设置相应难度的问题,从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分层有效调动各个层次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对A和B层次的学生应确保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探究性,通过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等方式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获得问题的答案,同时鼓励学生通过所获得答案和方法,尝试一题多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针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应尽量为其提出基础性的问题,让其能够强化和巩固基础知识,有效培养起数学学习自信心调动数学学习兴趣,从而获得发展和提升。在例题讲解时也应注重分层。在讲解数学例题的过程中应充分依据教材以及不同层次学生能力设计层次题。针对A层次学生,应注重少交多学,引导其自主思考和探究式学习;B层次学生应采用精讲多练,注重其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强化;针对C层次学生应浅讲多练重视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注重培养起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多家鼓励、赞扬和指导,逐渐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从而获得进步。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分层,确保分层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够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应用分层教学法,让课堂教学更合理化、科学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4(33):44-45.
[2]何军.试谈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认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4):11-12.
[3]王印祥.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尝试[J].中学数学,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