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五个对接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chenggo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呈现的六大特点,其中一条就是五个对接。这五个对接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概况,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行动指南。文章解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五个对接旨在加深业内人士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纵深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五个对接 解读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基本实现了职业教育的两大功能:一是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是为国家进行技术技能积累。纵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六大特点:坚持五个对接;深化产教融合;聚焦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扩大优质资源;推进综合改革。其中五个对接是:职业教育专业和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教育证书对接;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对接。
  一、职业教育专业和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和南宁经济开发区相继建成后,各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各行各业人才需求急剧上升,从而不断刺激和带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会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正在不断地调整以适合产业企业的岗位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修订专业目录进行政策上的引导;二是学校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有数据显示,到2013年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订单式培养学生的比例就达到了29.54%,高职学生的总体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持续攀升。
  二、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
  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既是学生个人职业发展需求也是社会发展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定位和办学理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灵魂,专业教学目标是方向,专业教学内容是精髓,专业教学过程是手段;通过将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各行业企业职业标准的无缝对接,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实现教育与就业的高度融合,以此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通过借鉴国外的办学模式,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理论体系、模式体系和方法体系。其中,“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产教融合”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体系的高度概括。早在1903年,英国高等职业教育就开始实施“三明治”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工厂工作——再回学校学习”的教育模式;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德国就开始实施了和著名企业对接的“双元制”高职教育模式,即高职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要在学校当学生又要到企业当学徒。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就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具体体现。只有将这两者充分地糅合在一起,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学中做,做中学”,才能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实现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四、毕业证书和职业教育证书对接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以及有关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上至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至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文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格局;逐步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协调统一、办学规模与行业需求的协调统一、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协调统一。一方面,各地方政府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每年都进行多次的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对那些接受了职业教育并具备从事某种职业能力的人员颁发合格证书;另一方面,各行业企业协会和高职院校联合起来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学校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从而使学生在毕业前既拿到相应专业的毕业证书又拿到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毕业证书和职业教育证书的对接。
  五、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对接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接受职业教育是人生进行能量储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职业教育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因此,高职院校的使命不仅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各种能力(包括从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和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积极向上的人格、终身学习的理念等等。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对接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精髓,体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
  总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呈现六大特点的五个对接是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概括,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神圣使命的精彩阐述,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行动准则。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和企业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需求,并提出“四方共建,促进高职生职业素养与区域企业需求相融通”的对策:政府统筹规划,加大政策支持;企业多渠道参与;学校全方位构建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学生积极配合。  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素养 企业需求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首次突破1000万,达到了1006.63万人,职业院校每年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发展中出现了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就是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足。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威胁到高职院校的“进口”与“出口”。本文从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入手,提出了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对策  学习积极性是指学生
摘 要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满足市场经济及学生个体发展需求是其价值的集中体现。实践教学是计算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素质水平意义重大,被视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经路径。本文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在对其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作出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优化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