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新进展——中国允许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rminor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通知,允许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外参加行等三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在当前人民币自由化幅度仍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此举象征着人民币向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也将给予境外人民币存款工具的提供方(例如港资清算行)直接进入以本地货币结算的政府债券市场的机会,而不仅仅 On August 16,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PBoC) issued a circular to allow three types of institutions, such as foreign central banks or monetary authorities in Hong Kong and Macau, RMB clearing banks in Hong Kong and Macao, and overseas participating banks in cross-border trade to invest in inter-bank bond market . At a time when the degree of RMB liberalization is still very limited, this measure represents a crucial step towar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MB and will also give direct access to foreign RMB deposit facility providers (such as Hong Kong clearing banks) Access to government bond markets settled in local currency, not just
其他文献
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正在逐步向着国际化、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但与此同时,还有存在三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rn第一,从内部看,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提出了很多
低碳经济下的碳金融    碳金融指与低碳经济有关联的金融活动,可泛指所有服务于旨在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担保、咨询服务等金融中介活动。目前,全球碳交易市场按照业务模式可以分为基于配额的碳交易市场(Allowance-Based Markets)和基于项目的碳交易市场(Project-Base
国外发展碳金融的主要做法    碳交易平台为碳金融发展创造稳定的制度环境。目前全球有四个交易所专门从事碳金融交易,包括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英国排放权交易体系(ETG)、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和澳洲国家信托(NSW)。加拿大、新加坡和日本也先后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各国通过建立碳交易所,促使交易价格公开透明,最大程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风险。市场化比较完善的国家还通过
针对当前严重的地产泡沫和通胀压力,政策选择无非两个方向。  对内开始实质性地收回多年超发的货币,逐步抬升长期利率水平,改变企业和居民严重的通货膨胀预期。  对内实质性地收回超发货币,这个决定当然会使得有人提出所谓加息拉大利差引致热钱内流之类的担忧。但紧缩与升值的关系逻辑上并不构成同向,事实恰恰相反,两者逻辑反向。越紧缩,越是减轻升值压力。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压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国内自身的投资扩张
2010年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仍然定调为“适度宽松”,但这与2009年以及2010年上半年所谓的“适度宽松”有所不同。之前,虽然名义上实行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上却经历了一个从“极度宽松”到“偏紧”的过程:2009年货币政策取向所谓“适度宽松”实为“极度宽松”,而2010年上半年实行的其实是“偏紧”的货币政策。笔者认为,2010年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将真正回归“适度宽松”,以相对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