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之水新著《〈读书〉十年》问世以来,在知识界广受关注。一者,作者的经历委实非比寻常,不惟可称传奇,简直算是“离奇”(张中行语)。年轻时开卡车、卖水果,而立后做职业编辑,年逾不惑又归宗学术志业。步步走来,活脱脱一个20世纪80年代自学成才者的经典形象。再者,作者在知识界的风向标——《读书》杂志担任编辑十年,可谓阅尽了那一时段的风云激荡。书中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界世相人情的真实摹绘,与学界名流钱钟书、张中行、金克木、徐梵澄等人的交相往还,凡此种种,皆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不过,较之关注时下蜚声士林的学者扬之水,笔者倒愿意更多地将目光投向时为编辑的赵丽雅(扬之水原名)。钩沉考稽这位编辑前辈当年的心路历程,爬梳剔抉她在《读书》服务十年的人生印迹,于今日的后来者——新生代的编辑而言,实不无镜鉴与启发作用。
一
编辑与作者关系之密切,竟能到如此忻合无间的程度,是我阅读本书留下的极深印象之一。通览全书,有很大篇幅是写她与各式各样作者的交往:或餐聚叙谊,或切磋问学,或月旦评人,或臧否时事,大体皆围绕《读书》杂志组稿、约稿的事宜展开。而她与其中某些作者交谊之厚、关系之密,实已远超编创之间通常的工作范围,可称得上“莫逆于心,相与为友”了。这一点,连见多识广的沈昌文先生也颇致感慨。
如果照通常的世情推理,那生活中的扬之水必定是位口绽莲花、交游颇广之士。但据她在《读书》的同仁回忆,她性格内敛,平日里木讷寡言,不喜交际。可是,为何偏偏是她,能同那么多的学界顶尖人物,建立起如斯密切之关系呢?我以为,《论语·子路》中所云“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可为此作一诠解。扬之水同作者的关系,是一种建立在较高文化层次上的,修养、学识、志趣、性情极为契合的,高雅脱俗的人际关系。他们是君子之交、同道之交。这,就是扬之水带给现今我们这些做编辑的重要启示。
编创关系,是时常困扰出版人的一个大问题。虽然,每位入职这行的新人,都无一例外地会被预先告知,要努力同作者交朋友;经典的哲学著作也教给我们,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世界之大,品类之盛,真是纷繁复杂,千姿百态;作者亦是各色人等,禀性、修养、品格、喜好均不相同。如何同他们交往,并无现成的公式可供套用,要靠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揣摩体会。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现今的出版社流动性很大,新人涌进涌出;加之培训不到位,导致业务不熟、基础不牢,给日后的工作留下诸多隐患。具体到审稿,表现为新编辑违反“多就少改”的原则,对稿件肆意斧削。这样做的后果,轻则不尊重作者,重则越界侵权,成为引发编创关系恶化的一大诱因。而出版的日益商业化与资本化,给编创关系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两者之间,正愈发成为一种冷冰冰的资本交易关系。你为我写书,我给你付酬。大家越来越现实,情感交流日少,人文气息淡薄。更有甚者,有的出版社与作者之间层层设防,信息不对称、侵害作者权益的现象屡有发生。
扬之水与诸位大家融洽谐和的编创关系,于现实的意义,绝不是一个仅供回味玩赏的美丽传说,或是“忆昔开元全盛日”的往日怀想。它对于当今的出版界,不啻为当头棒喝,对症良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将作者——这个出版的源头盘活、搞活,是萦绕于每一位出版人脑际的“世界性难题”。或许,从扬之水的身上,可以发现值得我们警醒或思索的某种东西。
二
阅毕《〈读书〉十年》,所留下的极深印象之二,就是:怎一个“勤”字了得!
作为《读书》“四大金钗”之一,勤是扬之水做编辑一以贯之的特色。陆灏在一次访谈中说:“赵丽雅可说是动得最勤快的。从她的日记可以看到,上门取稿、送丁聪校样、为作者买书买纸买笔,无不是靠她双脚踩着二十八吋的自行车来回奔波。……她还有一特点,就是写信勤,往往毛笔书写,闺秀小楷,文采斐然,最能打动老先生。”工作勤、读书勤、写作勤,勤是她的标签,是她的特色。
编辑是门学问,也是门手艺。换言之,不但要知,还要行。王夫之说:“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编辑这一职业的特质与品格,正是在知与行的高度统一中形成的。这种实践性极强的特征,决定了这一行唯有“熟”才能生巧,唯有“勤”才能补拙,舍此别无他途。所以,培养一名合格编辑的周期很长,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道理正在于此。如我们稍加追溯,会发现编辑界的许多前辈,都是将知与行结合得很好的典范。编辑前辈们以他们的黾勉践行着这条古训,同时也熔铸与锤炼了编辑的传统与品格。
现今,数字化潮流汹涌异常,与出版商业化大潮汇集一处,更是将编辑冲得晕头转向、莫之所从。环顾当今出版界,人人竞相以谈论“数字化、市场化、资本化”为风尚;传统的编辑价值观念,正在日益遭到剥蚀而变得模糊起来。倡导后种观念者,往往被视为落伍、不合潮流。对此,我们不禁要问,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固然为优秀出版人应具备之品格,但一味强调“出新”,而将这一行业多年来形成的赖以看家的本领弃之如敝履,是否正如一位伟人所言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呢?
坚守编辑的传统与品格,于今还有另一层意义。当下有一种说法,认为进入新媒体时代,编辑已变得可有可无,编辑的地位已然岌岌可危。这一言论甚嚣尘上,流布颇广,一时令操此业者大有山雨欲来、黑云压城之感。要顺应新潮流,应对新挑战,做到不盲从、不迷失,就须认清自我,立定脚跟。因此,再次强调坚守,并非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而是要固守编辑职业之本,重铸编辑职业之魂。因为这从来都是做编辑者安身立命之所在。
三
读罢《〈读书〉十年》,所留下的极深印象之三,就是作者随处列出的长长读书清单,她的日记几乎就是“书”记。从书名来看,早期作者购书较为驳杂宽泛,是一个求知欲极强的知识青年。随着积学日富、视界渐开,她所购书籍益趋专精高深。在《读书》工作的后期,作者已专治文史,尤为属意名物研究,读书范围由博返约、由广趋深。读此,当不会感到诧异:缘何作者在历经十余年的编辑生涯后,能华丽转身,走上专业学者的道路。若无经年累月的积储沉淀、精研覃思,是绝难做到的。长长的书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什么是编辑的核心竞争力?
编辑的职业内涵丰富多样,往往随时代风气的转捩而衍生出新的命题。计划经济时代,编辑无经济指标压力,可以将全部身心投入到书稿上。因此,编辑学者化的提法便应运而生。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此已是“古调虽自爱,时人多不弹”。编辑仅具案头功夫已不够,还得善组织、懂管理、会营销、精核算,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新媒体兴起,又得谙熟新兴科技,做科技“达人”。有人戏言,如果各种职业进行比赛的话,那全能冠军定非编辑莫属。其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乃世之常理,人之常态。这世上并无样样都精通的“万金油”,编辑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还得体现在书上。扬之水能由“操刀”而改为“捉笔”,由民间文艺研究会图书馆资料员,而被《读书》选中成为编辑,到最终进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做研究员,皆缘于一个“书”字。
从事一个行当,最高的境界是“乐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做编辑而不迷书,结果会如何呢?回答是:空心化。成为无思想、无头脑、无理想的四脚动物,成为跑腿打杂传话的邮差。不迷书,说明他不喜欢、不适合这一职业,应换做别的行当。要做好编辑,首要得迷书,因为这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当下,这种手握朱笔、青灯如豆的编辑的书迷形象,以及由此而构建的编辑的核心竞争力,正在由于出版业的快速转型遭到侵蚀与消解。酷嗜读书、迷恋文字的编辑已不再行时,逐渐让位于西装革履、驰骋商场的职业经理人。在高度市场化与资本化的西方出版业,此不足为奇。但对担负着文化传承重任的中国出版人来说,应对此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人是书的根本,书是出版社的根本;而围绕书形成的编辑的核心竞争力,是编辑这一职业历千百年得以存在的根本。明乎此,我们才能不为时风左右,清楚哪些应有所为,哪些应有所不为。这,或许就是扬之水长长的书单带给我们的启示吧。
(李振荣,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一
编辑与作者关系之密切,竟能到如此忻合无间的程度,是我阅读本书留下的极深印象之一。通览全书,有很大篇幅是写她与各式各样作者的交往:或餐聚叙谊,或切磋问学,或月旦评人,或臧否时事,大体皆围绕《读书》杂志组稿、约稿的事宜展开。而她与其中某些作者交谊之厚、关系之密,实已远超编创之间通常的工作范围,可称得上“莫逆于心,相与为友”了。这一点,连见多识广的沈昌文先生也颇致感慨。
如果照通常的世情推理,那生活中的扬之水必定是位口绽莲花、交游颇广之士。但据她在《读书》的同仁回忆,她性格内敛,平日里木讷寡言,不喜交际。可是,为何偏偏是她,能同那么多的学界顶尖人物,建立起如斯密切之关系呢?我以为,《论语·子路》中所云“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可为此作一诠解。扬之水同作者的关系,是一种建立在较高文化层次上的,修养、学识、志趣、性情极为契合的,高雅脱俗的人际关系。他们是君子之交、同道之交。这,就是扬之水带给现今我们这些做编辑的重要启示。
编创关系,是时常困扰出版人的一个大问题。虽然,每位入职这行的新人,都无一例外地会被预先告知,要努力同作者交朋友;经典的哲学著作也教给我们,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世界之大,品类之盛,真是纷繁复杂,千姿百态;作者亦是各色人等,禀性、修养、品格、喜好均不相同。如何同他们交往,并无现成的公式可供套用,要靠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揣摩体会。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现今的出版社流动性很大,新人涌进涌出;加之培训不到位,导致业务不熟、基础不牢,给日后的工作留下诸多隐患。具体到审稿,表现为新编辑违反“多就少改”的原则,对稿件肆意斧削。这样做的后果,轻则不尊重作者,重则越界侵权,成为引发编创关系恶化的一大诱因。而出版的日益商业化与资本化,给编创关系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两者之间,正愈发成为一种冷冰冰的资本交易关系。你为我写书,我给你付酬。大家越来越现实,情感交流日少,人文气息淡薄。更有甚者,有的出版社与作者之间层层设防,信息不对称、侵害作者权益的现象屡有发生。
扬之水与诸位大家融洽谐和的编创关系,于现实的意义,绝不是一个仅供回味玩赏的美丽传说,或是“忆昔开元全盛日”的往日怀想。它对于当今的出版界,不啻为当头棒喝,对症良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何将作者——这个出版的源头盘活、搞活,是萦绕于每一位出版人脑际的“世界性难题”。或许,从扬之水的身上,可以发现值得我们警醒或思索的某种东西。
二
阅毕《〈读书〉十年》,所留下的极深印象之二,就是:怎一个“勤”字了得!
作为《读书》“四大金钗”之一,勤是扬之水做编辑一以贯之的特色。陆灏在一次访谈中说:“赵丽雅可说是动得最勤快的。从她的日记可以看到,上门取稿、送丁聪校样、为作者买书买纸买笔,无不是靠她双脚踩着二十八吋的自行车来回奔波。……她还有一特点,就是写信勤,往往毛笔书写,闺秀小楷,文采斐然,最能打动老先生。”工作勤、读书勤、写作勤,勤是她的标签,是她的特色。
编辑是门学问,也是门手艺。换言之,不但要知,还要行。王夫之说:“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编辑这一职业的特质与品格,正是在知与行的高度统一中形成的。这种实践性极强的特征,决定了这一行唯有“熟”才能生巧,唯有“勤”才能补拙,舍此别无他途。所以,培养一名合格编辑的周期很长,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道理正在于此。如我们稍加追溯,会发现编辑界的许多前辈,都是将知与行结合得很好的典范。编辑前辈们以他们的黾勉践行着这条古训,同时也熔铸与锤炼了编辑的传统与品格。
现今,数字化潮流汹涌异常,与出版商业化大潮汇集一处,更是将编辑冲得晕头转向、莫之所从。环顾当今出版界,人人竞相以谈论“数字化、市场化、资本化”为风尚;传统的编辑价值观念,正在日益遭到剥蚀而变得模糊起来。倡导后种观念者,往往被视为落伍、不合潮流。对此,我们不禁要问,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固然为优秀出版人应具备之品格,但一味强调“出新”,而将这一行业多年来形成的赖以看家的本领弃之如敝履,是否正如一位伟人所言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呢?
坚守编辑的传统与品格,于今还有另一层意义。当下有一种说法,认为进入新媒体时代,编辑已变得可有可无,编辑的地位已然岌岌可危。这一言论甚嚣尘上,流布颇广,一时令操此业者大有山雨欲来、黑云压城之感。要顺应新潮流,应对新挑战,做到不盲从、不迷失,就须认清自我,立定脚跟。因此,再次强调坚守,并非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而是要固守编辑职业之本,重铸编辑职业之魂。因为这从来都是做编辑者安身立命之所在。
三
读罢《〈读书〉十年》,所留下的极深印象之三,就是作者随处列出的长长读书清单,她的日记几乎就是“书”记。从书名来看,早期作者购书较为驳杂宽泛,是一个求知欲极强的知识青年。随着积学日富、视界渐开,她所购书籍益趋专精高深。在《读书》工作的后期,作者已专治文史,尤为属意名物研究,读书范围由博返约、由广趋深。读此,当不会感到诧异:缘何作者在历经十余年的编辑生涯后,能华丽转身,走上专业学者的道路。若无经年累月的积储沉淀、精研覃思,是绝难做到的。长长的书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什么是编辑的核心竞争力?
编辑的职业内涵丰富多样,往往随时代风气的转捩而衍生出新的命题。计划经济时代,编辑无经济指标压力,可以将全部身心投入到书稿上。因此,编辑学者化的提法便应运而生。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此已是“古调虽自爱,时人多不弹”。编辑仅具案头功夫已不够,还得善组织、懂管理、会营销、精核算,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新媒体兴起,又得谙熟新兴科技,做科技“达人”。有人戏言,如果各种职业进行比赛的话,那全能冠军定非编辑莫属。其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乃世之常理,人之常态。这世上并无样样都精通的“万金油”,编辑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还得体现在书上。扬之水能由“操刀”而改为“捉笔”,由民间文艺研究会图书馆资料员,而被《读书》选中成为编辑,到最终进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做研究员,皆缘于一个“书”字。
从事一个行当,最高的境界是“乐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做编辑而不迷书,结果会如何呢?回答是:空心化。成为无思想、无头脑、无理想的四脚动物,成为跑腿打杂传话的邮差。不迷书,说明他不喜欢、不适合这一职业,应换做别的行当。要做好编辑,首要得迷书,因为这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当下,这种手握朱笔、青灯如豆的编辑的书迷形象,以及由此而构建的编辑的核心竞争力,正在由于出版业的快速转型遭到侵蚀与消解。酷嗜读书、迷恋文字的编辑已不再行时,逐渐让位于西装革履、驰骋商场的职业经理人。在高度市场化与资本化的西方出版业,此不足为奇。但对担负着文化传承重任的中国出版人来说,应对此保持足够的警惕。因为,人是书的根本,书是出版社的根本;而围绕书形成的编辑的核心竞争力,是编辑这一职业历千百年得以存在的根本。明乎此,我们才能不为时风左右,清楚哪些应有所为,哪些应有所不为。这,或许就是扬之水长长的书单带给我们的启示吧。
(李振荣,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