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历连续三年50%以上的迅猛扩张后,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的中和农信小额贷款项目,其贷款余额已突破10亿元,有效客户超过14万户。如何能在公益性小额信贷举步艰难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成功经验可否供其他小额信贷机构参考?小额信贷的出路在哪里?就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冬文。
《中国扶贫》:您认为金融扶贫对于贫困地区的发展有何作用?
刘冬文:过去我们总是谈论输血式扶贫、造血式扶贫、企业扶贫、劳务输出等,其实,金融扶贫是一个根本性的解决办法。贫困人口要想脱贫,仅靠救济肯定不够。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项目、解决就业,还可以收购他的产品,但同时,当穷人自己有生产上的资金需求时,我们就应该建立一个能帮助他们的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扶贫对贫困户的帮助有两个方面,一是给龙头企业贴息,通过给他们政策上的优惠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从而增加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另一个方面就是直接贷款给农户,比如村级互助资金、中和农信小额信贷。
《中国扶贫》:对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的小额信贷,您如何评价?
刘冬文:国外的小额信贷机构是市场化运作,这与中国不同。中国贫困人口的特点和国外不一样,生产生活条件也不同。国外的贫困人口大都生活在城市外围,属于无地穷人。在国外,若是有一大片土地,那肯定不是穷人。而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因此,照搬国外小额信贷机构的模式不现实。
机构运行的形式上也有很大不同。国外可以随便注册小额信贷机构,会有专门的政策法规和监管的办法,而中国则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设计出一种相应的产品和架构,既能满足于特殊受众群体,又能和政府建立很好的联系,这就是在中国发展小额信贷的平衡点。
小额信贷在中国发展了20年,为什么很多机构做不下去?因为他们没有领略到小额信贷的精髓,没有进行本土化改造。
《中国扶贫》:现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设立的小额信贷机构有多少家?运营情况如何?
刘冬文:截至目前,中和农信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专业化网络,在15个省、87个县都有分支机构。1996年至今,共发放小额贷款47.4亿元,目前贷款余额有10.6亿元,贷款户是15.6万人,户均贷款约7000元。
我们的机构是专门为贫困农户做贷款业务而成立的,尽管利息高,但我们不吸储,不进行汇兑。我们中和农信有三个目标:首先是给穷人贷款,第二是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第三是实现中和农信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们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也不能亏损。去年我们发放了13亿贷款,净利润大约2000万,投资回报率非常低。可见中和农信的成立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帮助穷人赚钱,我们只要可持续发展就好。未来两三年内,我们希望能覆盖超过200个县。
《中国扶贫》:目前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参与金融扶贫的状况如何?
刘冬文:在中国最接近小额信贷机构的是小贷公司。当初小贷公司政策出台时,借鉴了国际小额信贷的经验。但出台后,监管部门对它的管理没有摆脱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管理思维,准入门槛非常高,这对于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来说很不合适。
现在,让NGO小额信贷机构转型成小贷公司继续做扶贫不太可能,让新成立的小贷公司做扶贫也不太可能,因为法律规定小贷公司只能在县域经营,这对于希望在全国设点的NGO小额信贷机构就是非常大的限制。此外,小贷公司还要求,必须要有独立的法人和董事会,高管必须要担任过县级金融机构副行长以上职务等。这样,由于管理层大都来自传统金融机构,他所用的管理方法和风险防控的措施,就都受传统金融的思维局限。但是,做扶贫的小额信贷又需要创新的方法和不拘一格的做事风格,这就没法对接,造成现有的机构转不了小贷公司、新成立的小贷公司又不去做扶贫的局面。
《中国扶贫》:针对扶贫而做的小额信贷,商业银行和扶贫基金会在运作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刘冬文:不管是公益的还是商业的,都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问题,也就是从运营角度来实现机构可持续发展。现在很多传统的金融机构既做大客户又做小客户,业务管理没有进行专业细分,导致大部分的精力和人员还在容易做的大客户那边,对最难做的贫困地区投入不够。而我们的做法是只做小客户,比较单一和有针对性。实际上,针对贫困人口的小额信贷也可以做大,这个大,不是指额度大,而是机构规模扩大,机构管理扁平化,从而降低运营成本。目前,很多机构都是画地为牢,对贫困地区只是捐款,发展当地的基础设施,而不是以金融的手段激发地方发展活力,实现可持续扶贫。
《中国扶贫》:中国扶贫基金会是如何做到让小额信贷产品精确瞄准穷人的?
刘冬文:首先,我们会对自己的客户群体进行分析,针对客户群体设计产品。比如我们的小额信贷不需要公职人员的抵押或担保。另一个是我们的额度很低,单笔不超过2万,对于那些已经脱贫的人来说,这些钱没有必要找我们来借。另外,我们收取市场化的利息,并不优惠,这也会帮助穷人更加冷静地考虑借贷的数额和途径:借多少钱?是从银行借,还是找亲戚,还是找中和农信?
我们小额贷款的利息是13.5%,这意味着你借了我1万元,一年之后要还11350元。有人质疑,为什么给农民贷款还收这么高的利息?因为大银行给企业贷款也就是10%—12%的利息。这是因为,农民和企业家不一样。比如,北京郊区的一个养鸡个体户需要买鸡仔、购置饲料时,往往不会亲自去养,而是花钱雇外来务工人员,成本较高。而贫困地区的农民养鸡,基本就是自己住在鸡棚中,不需要雇人,有些人甚至自己建鸡棚,因此,他的实际经营成本较少。所以,尽管一个农民借了6000元种蘑菇,到年终要还近7000元,但是他一年产四茬蘑菇,可以挣到1.2万—2万元,所以还是比较划算的。 而那些有钱又想扩大规模的人,一看我们的利率“很高”,就不会来找我们,只有那些有迫切发展需求、又难以从银行贷到款的人,才会流向我们。
之前有位贫困县的领导说要给我们的项目贴息,能贴到5%左右,我们拒绝了。拒绝的原因是贴息会带来两个问题,首先是政策不具有连续性,如果只贴息一年,明年怎么样我们不清楚。还有,一个地区贴息了,其他地区怎么办?这会造成不公平。第二是贴息会让我们的利息低于银行,这样所有人都会想找我们借钱,结果造成沟通能力更强的、资本更雄厚的人容易借到钱,受益的反而成了那些有钱人,穷人的机会反而变少了,扶贫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中国扶贫》:除了小额信贷,中和农信还能提供哪些服务?
刘冬文:例如,我们会给贫困户提供一种信贷寿保险。这个保险降低我们自身的风险,同时帮我们维系了好的客户关系。因为,客户如果发生重大伤残或者死亡,我们再去要钱就是不人道了,但他不还钱又给我们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所以我们就给他们买保险。
如果让客户自己去买保险,第一不方便,第二价格很高。所以,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在北京给客户买好,只要他给我们授权,我们就能帮他代办。而且,让客户单户去买保险,要交理赔金额的千分之五左右,而我们集体购买的话,只要交不到千分之二。我们帮老百姓买保险的成本加在利息里面了,这也是造成我们利息“高”的原因之一。
这种保险的整体效果很不错,现在已经有200多人因发生事故获得了保险理赔,2013年上半年就有40多人。现在,我们每个月要为一万多名客户上保险,每年要交几百万元的保费。
《中国扶贫》:近些年,“我开”这样的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因资金断链难以为继 ,对类似现象,您有怎样的建议?
刘冬文:在中国,小额信贷机构不是很多,做扶贫的就更少。“我开”募集的是赠款不是贷款,其资金链很难保证。作为慈善活动还可以,但做大很难。
我认为,这类机构要想找到出路,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锁定目标群体,即锁定贫困群体。因为这一层面的市场竞争并不强,只要把这块市场研究透,肯定能找到控制信贷风险的方法。第二是要提升自己的运营能力和管控能力,只依靠捐赠难具持续性,要用商业化的方式吸收资金。另外,人才要专业化,机构运营要商业化、程序化,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成本。同时,要收取足够“高”的利息维持自身发展。这些方面若都能把握好,小额信贷就能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服务好、帮助好贫困人群的发展。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
《中国扶贫》:您认为金融扶贫对于贫困地区的发展有何作用?
刘冬文:过去我们总是谈论输血式扶贫、造血式扶贫、企业扶贫、劳务输出等,其实,金融扶贫是一个根本性的解决办法。贫困人口要想脱贫,仅靠救济肯定不够。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项目、解决就业,还可以收购他的产品,但同时,当穷人自己有生产上的资金需求时,我们就应该建立一个能帮助他们的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扶贫对贫困户的帮助有两个方面,一是给龙头企业贴息,通过给他们政策上的优惠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从而增加当地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另一个方面就是直接贷款给农户,比如村级互助资金、中和农信小额信贷。
《中国扶贫》:对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的小额信贷,您如何评价?
刘冬文:国外的小额信贷机构是市场化运作,这与中国不同。中国贫困人口的特点和国外不一样,生产生活条件也不同。国外的贫困人口大都生活在城市外围,属于无地穷人。在国外,若是有一大片土地,那肯定不是穷人。而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因此,照搬国外小额信贷机构的模式不现实。
机构运行的形式上也有很大不同。国外可以随便注册小额信贷机构,会有专门的政策法规和监管的办法,而中国则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设计出一种相应的产品和架构,既能满足于特殊受众群体,又能和政府建立很好的联系,这就是在中国发展小额信贷的平衡点。
小额信贷在中国发展了20年,为什么很多机构做不下去?因为他们没有领略到小额信贷的精髓,没有进行本土化改造。
《中国扶贫》:现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设立的小额信贷机构有多少家?运营情况如何?
刘冬文:截至目前,中和农信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专业化网络,在15个省、87个县都有分支机构。1996年至今,共发放小额贷款47.4亿元,目前贷款余额有10.6亿元,贷款户是15.6万人,户均贷款约7000元。
我们的机构是专门为贫困农户做贷款业务而成立的,尽管利息高,但我们不吸储,不进行汇兑。我们中和农信有三个目标:首先是给穷人贷款,第二是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第三是实现中和农信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我们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也不能亏损。去年我们发放了13亿贷款,净利润大约2000万,投资回报率非常低。可见中和农信的成立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帮助穷人赚钱,我们只要可持续发展就好。未来两三年内,我们希望能覆盖超过200个县。
《中国扶贫》:目前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参与金融扶贫的状况如何?
刘冬文:在中国最接近小额信贷机构的是小贷公司。当初小贷公司政策出台时,借鉴了国际小额信贷的经验。但出台后,监管部门对它的管理没有摆脱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管理思维,准入门槛非常高,这对于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来说很不合适。
现在,让NGO小额信贷机构转型成小贷公司继续做扶贫不太可能,让新成立的小贷公司做扶贫也不太可能,因为法律规定小贷公司只能在县域经营,这对于希望在全国设点的NGO小额信贷机构就是非常大的限制。此外,小贷公司还要求,必须要有独立的法人和董事会,高管必须要担任过县级金融机构副行长以上职务等。这样,由于管理层大都来自传统金融机构,他所用的管理方法和风险防控的措施,就都受传统金融的思维局限。但是,做扶贫的小额信贷又需要创新的方法和不拘一格的做事风格,这就没法对接,造成现有的机构转不了小贷公司、新成立的小贷公司又不去做扶贫的局面。
《中国扶贫》:针对扶贫而做的小额信贷,商业银行和扶贫基金会在运作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刘冬文:不管是公益的还是商业的,都要考虑投入和产出的问题,也就是从运营角度来实现机构可持续发展。现在很多传统的金融机构既做大客户又做小客户,业务管理没有进行专业细分,导致大部分的精力和人员还在容易做的大客户那边,对最难做的贫困地区投入不够。而我们的做法是只做小客户,比较单一和有针对性。实际上,针对贫困人口的小额信贷也可以做大,这个大,不是指额度大,而是机构规模扩大,机构管理扁平化,从而降低运营成本。目前,很多机构都是画地为牢,对贫困地区只是捐款,发展当地的基础设施,而不是以金融的手段激发地方发展活力,实现可持续扶贫。
《中国扶贫》:中国扶贫基金会是如何做到让小额信贷产品精确瞄准穷人的?
刘冬文:首先,我们会对自己的客户群体进行分析,针对客户群体设计产品。比如我们的小额信贷不需要公职人员的抵押或担保。另一个是我们的额度很低,单笔不超过2万,对于那些已经脱贫的人来说,这些钱没有必要找我们来借。另外,我们收取市场化的利息,并不优惠,这也会帮助穷人更加冷静地考虑借贷的数额和途径:借多少钱?是从银行借,还是找亲戚,还是找中和农信?
我们小额贷款的利息是13.5%,这意味着你借了我1万元,一年之后要还11350元。有人质疑,为什么给农民贷款还收这么高的利息?因为大银行给企业贷款也就是10%—12%的利息。这是因为,农民和企业家不一样。比如,北京郊区的一个养鸡个体户需要买鸡仔、购置饲料时,往往不会亲自去养,而是花钱雇外来务工人员,成本较高。而贫困地区的农民养鸡,基本就是自己住在鸡棚中,不需要雇人,有些人甚至自己建鸡棚,因此,他的实际经营成本较少。所以,尽管一个农民借了6000元种蘑菇,到年终要还近7000元,但是他一年产四茬蘑菇,可以挣到1.2万—2万元,所以还是比较划算的。 而那些有钱又想扩大规模的人,一看我们的利率“很高”,就不会来找我们,只有那些有迫切发展需求、又难以从银行贷到款的人,才会流向我们。
之前有位贫困县的领导说要给我们的项目贴息,能贴到5%左右,我们拒绝了。拒绝的原因是贴息会带来两个问题,首先是政策不具有连续性,如果只贴息一年,明年怎么样我们不清楚。还有,一个地区贴息了,其他地区怎么办?这会造成不公平。第二是贴息会让我们的利息低于银行,这样所有人都会想找我们借钱,结果造成沟通能力更强的、资本更雄厚的人容易借到钱,受益的反而成了那些有钱人,穷人的机会反而变少了,扶贫的目的就没有达到。
《中国扶贫》:除了小额信贷,中和农信还能提供哪些服务?
刘冬文:例如,我们会给贫困户提供一种信贷寿保险。这个保险降低我们自身的风险,同时帮我们维系了好的客户关系。因为,客户如果发生重大伤残或者死亡,我们再去要钱就是不人道了,但他不还钱又给我们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所以我们就给他们买保险。
如果让客户自己去买保险,第一不方便,第二价格很高。所以,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在北京给客户买好,只要他给我们授权,我们就能帮他代办。而且,让客户单户去买保险,要交理赔金额的千分之五左右,而我们集体购买的话,只要交不到千分之二。我们帮老百姓买保险的成本加在利息里面了,这也是造成我们利息“高”的原因之一。
这种保险的整体效果很不错,现在已经有200多人因发生事故获得了保险理赔,2013年上半年就有40多人。现在,我们每个月要为一万多名客户上保险,每年要交几百万元的保费。
《中国扶贫》:近些年,“我开”这样的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因资金断链难以为继 ,对类似现象,您有怎样的建议?
刘冬文:在中国,小额信贷机构不是很多,做扶贫的就更少。“我开”募集的是赠款不是贷款,其资金链很难保证。作为慈善活动还可以,但做大很难。
我认为,这类机构要想找到出路,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是锁定目标群体,即锁定贫困群体。因为这一层面的市场竞争并不强,只要把这块市场研究透,肯定能找到控制信贷风险的方法。第二是要提升自己的运营能力和管控能力,只依靠捐赠难具持续性,要用商业化的方式吸收资金。另外,人才要专业化,机构运营要商业化、程序化,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成本。同时,要收取足够“高”的利息维持自身发展。这些方面若都能把握好,小额信贷就能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服务好、帮助好贫困人群的发展。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