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更易发生肺栓塞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tc52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7岁的丁老太家中有一亩三分地,平时种些蔬菜补贴家用,经常长时间蹲在地里干活。一周前,丁老太出现了下肢肿胀的情况,但并未重视,后开始咳嗽不止并伴有气喘。在当地县医院被诊断为肺炎,经治疗病症并没缓解,后转院到省人民医院呼吸科。随后,医生发现患者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偏高,胸片有明显阴影,肺炎诊断明确。但患者呼吸困难明显,似乎不能用肺炎来解释。经CT检查,发现丁老太两侧肺动脉分支有血栓形成,也就是肺栓塞。
  丁老太很是纳闷:“我的身体挺健康的,怎么患了肺栓塞呢?”
  接诊的呼吸科专家解释道,老年女性在更年期后性激素水平下降,相对容易发生肺栓塞。加之患者长时间蹲在地里干活,导致下肢瘀血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导致肺栓塞。
  那么什么是肺栓塞呢?肺是人体负责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中布满了丰富的血管,是肺正常工作的基础。当肺动脉及其分支被栓子堵塞时,肺的血液供应会被阻断,发生肺栓塞。严重的肺栓塞可在短时间内引起呼吸困难、休克,甚至心跳骤停,患者往往来不及抢救而死亡。
  老年人肺栓塞发病率很高,特别是老年女性。此外,骨折患者也是肺栓塞的好发人群,这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骨折患者的肢体往往活动不便,导致血液停滞,容易形成血栓。另一方面,骨折往往伴有血管损伤和出血,血管内皮的损伤使血管内壁变得不光滑,容易形成血栓。再者就是骨折增加了骨髓中的脂肪进入血液的机会,容易形成脂肪栓。然而不论是上面提到的血栓还是脂肪栓,都有机会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肺栓塞。
  另外,瘫痪、长期卧床、肢体固定不动等可使血流滞缓,下肢肌肉泵功能作用消失,也会诱发血栓形成。还有肥胖、怀孕、糖尿病、血小板增多症、结缔组织病等因素可干扰凝血和溶血平衡,也会导致血栓的发生。
  肺栓塞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与胸片和心电图“不相符”的胸痛;“难以解释”的咳嗽、咯血;突然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然而,上述典型表现临床所见不足三分之一,多数患者仅有咳嗽、气喘等表现。、同时,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左心衰、心包炎、主动脉夹层、气胸、胸膜炎、肺炎等也会出现类似临床表现,故极易误诊,常需鉴别诊断。
  肺栓塞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多样化,轻者可无明显表现或轻微不适;重者可有心源性休克,甚至可致患者猝死,变化范围非常大。其表现主要取决于肺血管堵塞的程度与范围,以及患者栓塞前心肺功能状态。
  肺栓塞的栓子可以来源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最多见的是来源于下肢静脉。预防肺栓塞要做到:①积极治疗脚的感染,包括脚癣等,防止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②积极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患下肢静脉曲张时不要长时间站立和进行过重的体力劳动,静脉曲张严重时应穿弹力袜裤,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③手术和创伤后要减少卧床时间,应尽早下床活动。④对偏瘫及其他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做下肢主动和被动活动。⑤患慢性心肺疾病者除积极治疗心肺基础疾病外,也应减少卧床,有血栓形成或栓塞证据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⑥乘长途车、乘飞机时应适时活动下肢,防止血栓形成。⑦避免久坐和久站。⑧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为主,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而造成血栓脱落。
其他文献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77岁,主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30余年,加重1周于2010年3月4日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既往高血压病史,高血压性心脏损害,心律失常,频发室上性早搏。  入院后查体:喘息貌,桶状胸,双肺满布哮鸣音,心率94 次/分,心律不齐,可闻及频发早搏,血压(BP)为155/85 mmHg,双下肢不肿。  给予低流量吸氧,泼尼松龙和支气管扩张剂,包括多索茶
【摘要】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品德与生活课程实践:1.把握新课标思路,树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观念。2. 实践课程标准,把握实施课程的基本原则。3.采用科学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课程 教师 儿童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