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拿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知耻而后勇,但实际的效果往往是,孩子知不足却不进步。比较教育的失败让家长痛心疾首,但他们往往会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觉得是孩子诚心作对、不听话不合作的结果。其实,“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更应该自我反省。
反省1:榜样的设立是否符合孩子自主参照成长的需要?
——“你看张力,次次考第一,你要有他一半优秀就好了。”
“那天体育课他跑得特慢,体育教师让他好好鍛炼身体。” ——“你怎么就不像隔壁的小姐姐那样不到处惹事呢?”
“大家都不爱跟她玩,说她自私。”
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这是存心与大人作对。殊不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知识和心理发展水平提高,他开始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心中有自己的参照物,比如运动能力出色才是最棒的,受人欢迎才是最重要的,等等。在给孩子提供参照对象时,家长如果只按照自己的标准界定孩子的行为,而不考虑孩子自主参照成长的需要,不重视孩子的接受和认同,那么,势必与孩子发生分歧,使参照物变成反作用力。
反省2:别人家的孩子好在哪里?真的是成功的典范吗?
“你看看你的同桌,考试回回得第一。”
“你看看楼下的明明,从不玩游戏。”
“你看看咱隔壁的孩子,多乖,放学一回家就做作业。”
别人家的孩子究竟好在哪?归纳起来,无外乎是不玩游戏,天天只学习,回回年级第一,学习从不让大人费心,上重点学校,考清华,望北大……这就是别人家孩子的标准相,家长心目中的楷模。
然而,只有他们是成功的典范吗?企业家理查德·布兰森没任何学位却被英国女王授爵,比尔·盖茨在变成世界首富之前退学的事情更是人人皆知,他们都不是以取得骄人成绩而成功的榜样。学校考试并不能真实反应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更不能预示未来成功与否。也许自己的孩子成绩平平,但是有责任心、诚信、同情心与爱心,这些更是将来成功的重要因素。
反省3:比较是否对等?是用优点比优点还是缺点比优点?
“你整天折腾个不停,怎么就不像楼上的妹妹那样,安静地看看书?”
“浩浩的钢琴都过十级了,你看你,连个六级都考不过!”
“体育好有什么用?像你表姐那样回回考第一才是真本事!”
设立榜样是为了激励孩子前进,而不是打击孩子自信心。比较不对等,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去跟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或者榜样的水平与自己孩子水平相差太过悬殊,都会使孩子感觉灰心,自暴自弃。只有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孩子,用自己孩子的优点比其他孩子的优点,找出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的差距,坚持“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才能使孩子在认识自己的优点时也看到差距,激发努力追赶的动力。
反省4:自己做得是否够好?有像别人家的家长那样为孩子创造成长环境吗?
——“你表哥从小乖巧懂事,上学后成绩也名列前茅,多让人省心。再看看你,真让人失望。”
“姨妈从来不像你这样说,更不会像你们那样整天只顾着工作。”
孩子说了句大实话。在孩子教育上,同样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都凝聚了父母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成功绝非偶然。面对孩子的问题,别人家的家长细声细语劝说;当要求孩子时,别人家的家长注意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做到以身作则……这些我们做到了吗?如果自己不能像别人家的家长那样懂得付出和教育,那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像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
反省1:榜样的设立是否符合孩子自主参照成长的需要?
——“你看张力,次次考第一,你要有他一半优秀就好了。”
“那天体育课他跑得特慢,体育教师让他好好鍛炼身体。” ——“你怎么就不像隔壁的小姐姐那样不到处惹事呢?”
“大家都不爱跟她玩,说她自私。”
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这是存心与大人作对。殊不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知识和心理发展水平提高,他开始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心中有自己的参照物,比如运动能力出色才是最棒的,受人欢迎才是最重要的,等等。在给孩子提供参照对象时,家长如果只按照自己的标准界定孩子的行为,而不考虑孩子自主参照成长的需要,不重视孩子的接受和认同,那么,势必与孩子发生分歧,使参照物变成反作用力。
反省2:别人家的孩子好在哪里?真的是成功的典范吗?
“你看看你的同桌,考试回回得第一。”
“你看看楼下的明明,从不玩游戏。”
“你看看咱隔壁的孩子,多乖,放学一回家就做作业。”
别人家的孩子究竟好在哪?归纳起来,无外乎是不玩游戏,天天只学习,回回年级第一,学习从不让大人费心,上重点学校,考清华,望北大……这就是别人家孩子的标准相,家长心目中的楷模。
然而,只有他们是成功的典范吗?企业家理查德·布兰森没任何学位却被英国女王授爵,比尔·盖茨在变成世界首富之前退学的事情更是人人皆知,他们都不是以取得骄人成绩而成功的榜样。学校考试并不能真实反应一个人的综合能力,更不能预示未来成功与否。也许自己的孩子成绩平平,但是有责任心、诚信、同情心与爱心,这些更是将来成功的重要因素。
反省3:比较是否对等?是用优点比优点还是缺点比优点?
“你整天折腾个不停,怎么就不像楼上的妹妹那样,安静地看看书?”
“浩浩的钢琴都过十级了,你看你,连个六级都考不过!”
“体育好有什么用?像你表姐那样回回考第一才是真本事!”
设立榜样是为了激励孩子前进,而不是打击孩子自信心。比较不对等,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去跟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进行比较,或者榜样的水平与自己孩子水平相差太过悬殊,都会使孩子感觉灰心,自暴自弃。只有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孩子,用自己孩子的优点比其他孩子的优点,找出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的差距,坚持“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才能使孩子在认识自己的优点时也看到差距,激发努力追赶的动力。
反省4:自己做得是否够好?有像别人家的家长那样为孩子创造成长环境吗?
——“你表哥从小乖巧懂事,上学后成绩也名列前茅,多让人省心。再看看你,真让人失望。”
“姨妈从来不像你这样说,更不会像你们那样整天只顾着工作。”
孩子说了句大实话。在孩子教育上,同样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都凝聚了父母巨大的心血和智慧,成功绝非偶然。面对孩子的问题,别人家的家长细声细语劝说;当要求孩子时,别人家的家长注意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做到以身作则……这些我们做到了吗?如果自己不能像别人家的家长那样懂得付出和教育,那又凭什么要求孩子像别人家孩子一样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