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常态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认为当下亟须减轻教师压力,加强专家引领下的自主学习,加强团队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进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提升语文常态课教学效能。
关键词:语文常态课 教学实效 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催生了语文教育的新思想、新面貌。但是,小学语文常态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学理念口号化,没有落到实处;课时目标含糊化,表述不清;教学内容固定化,缺乏生成;教学手段形式化,忽视实效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有:
第一,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不到位且盲目跟风。以阅读教学为例。《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导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而教学中却出现两种极端:一是偏离文本,一味强调学生的阅读而忽略指导;一是把大量时间消耗于师生间的问答,学生静思、默想、圈点批注的时间很少,甚至教师以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体会。
第二,教师职业倦怠感增强。B市H区接受调查的200多名教师中,有60%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他们的工作超负荷,任课教师平均每周18节课,外加备课、批改作业、测试、抓差补缺、参加培训学习等活动。50%教师处于亚健康,15%的年轻教师得了颈椎病和肩周炎,他们精神压力过大。学生在校受到教师惩罚招来媒体关注,学生暑期在家溺水也会怪罪教师宣传不力。他们认为晋升无望,评过中级职称便再无斗志。
第三,继续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首先,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教好书育好人就行,继续教育与教学没直接关系,不学无妨。其次,继续教育本身也有问题,集中培训缺乏针对性,网络培训难以保证效果,但很多偏远学校电脑不够用,教师家庭也没电脑,一些老教师甚至对电脑还不会操作,网络学习多是找别人代学。
第四,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从2001年到现在,B市H区的一些偏远小学没有新进教师,50岁以上教师比例占6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都由民办教师转正,教学能力有限。新招聘的年轻教师大都非师范类毕业生,没有教师资格证,不具备教学经验。
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小学语文常态课教学,不利于课程改革推进,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减轻教师职业压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要关心教师健康,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才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每年要定期为教师做健康体检,要专门布置体育活动室,配发羽毛球等体育用品,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锻炼;还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设立心理咨询室、健全工会机构,及时化解内心矛盾,排解心理压力。
要关心教师疾苦,排除生活困难。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可给教师下发“教师代课意向征求表”,通过对教师的工作经历、特长、代课意向等方面的了解,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最大限度满足教师的工作意愿。此外,还可建立教师基本情况档案,除涉及教师个人信息外,还要增加家庭信息,及时解决困难教师的疾苦,尽量让每位教师都安心工作。
要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提高幸福指数。紧张的工作之余,通过开展登山比赛、教工篮球赛、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庆元旦联欢会、给教师庆祝生日等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校园氛围,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增进教师间的情谊,进而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要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各有所需。学校要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业务进修, 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同时组织骨干教师帮扶活动,促使他们快速成长。中年教师中的骨干分子,除了渴望被重用外,还想在职称上再进一级。学校要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工作认真但不出成绩的教师,要能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工作中教师偶有失误,应予以谅解,平日多关心,多交流。对老教师,则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要引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划,提升专业成长的速度与品质。调查发现,B市H区60%的中级职称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很多教师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职业超越期之前停了下来,步入到职业高原期,并在原地徘徊。应该及早打破教师终身制,推动教师学习,促使教师认真设计职业规划。
二、加强专家引导下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缩小差距,就必须加强专家引领下的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往,教师在课堂教学各环节都存在问题:备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不清楚,很多教师照搬教参;上课,如何使用教学手段,教学目标如何达成,使用何种教学策略也不清楚,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思,往往三言两语,流于形式,很少认真总结得失。这就需要专家深入教学一线,以問题为抓手,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深入浅出讲理论,抓实践。
骨干教师的帮扶是捷径,也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学习效能。骨干教师往往较早吸纳先进理念,他们的示范课、专题讲座、主持的教学研讨等,能把先进教学理念融入其中,传递给其他教师。
当然,教师能否自主学习也非常关键。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根据自身实际,找准不足之处,为自己拟订可行的专业学习计划,有目的地学习。为激发读书兴趣,学校可为每位教师订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为教师报销一本购书清单;也可以推行“四个一”活动,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一篇优秀教学论文,上一节优质的示范课,读一本好书,撰写一本不少于5000字的学习笔记,形成学习热潮。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以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如专业知识考试、教师基本功大赛、案例评比、优质课大赛等。
除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自我反思也重要。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通过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团队合作,拓展教学相长途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团队合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让群体教师分享到个体经历的典型事例,也使教师的价值在群体中得到认同,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首先,可以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一起,通过积极讨论,可引发智慧的碰撞,不仅有利于准确把握教材,细致分析学情,而且还可丰富知识,加强交流。
某校集体备课时,讨论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燕子》。课文中有这样一句:“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位教师对“稻田”产生质疑:“北方的春天,田野里遍地是绿油油的麦苗,哪里来的稻田呢?是作者稻田麦田不分,还是编者在编写时因疏漏造成的错误?这一点如果在教学中不指出,会给孩子一个误导呀?”这个细节大家都没有注意,教学参考书中也没有解释。一位教师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郑振铎是福建人,福建属于南方,一年种三季稻。春天的田野里确实是一望无际的稻田。”于是,大家茅塞顿开。这样的集体备课既可以增长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又可以增进教师间的感情。
其次,应该落实组内研讨。在教研组内开展教学研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听课教师对教材非常熟悉,听课时关注度高,参与度也高,评课时便于对课堂教学做到准确把握。另外,评课时也能省去客套话,实事求是地摆问题,便于改进和提高。
再次,共享教育资源。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把教师曾经的教学痕迹保留下来,可以共享备课资源、课件、错题库、试题库等,做到智慧相融这本身就是一笔财富。
四、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最大化地發挥他们的潜能,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首先,要平等对话,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实现平等对话,教师就必须避免语言上的“霸权”。同时,也要避免矫枉过正,导致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例如,在讲授《一面五星红旗》时,教师应做到与教材编者对话,了解编者为何把这一课放在“国际理解与友好”这个单元中,然后结合故事背景来讨论,而不是只抓住只言片语来进行所谓的个性化阅读,更不应该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其次,通过有效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因此,应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问句的精确性或可理解程度;同时,教师提问应面向全班,并选择适当的应答者;不同难度的问题应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关注全体,尤其要提高后进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再次,激励赏识,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欣赏每个学生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和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他们一定会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发展。笔者所带的班上就有这样一位女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请坐在后排成绩也靠后的她站起来读书,表扬她:“读书的声音好听!”接下来的每次课上,她都想主动交流,渴望得到关注。为了能再次展示自己,她总做到充分预习课文,尤其在朗读上颇下一番功夫。我也总给她展示的机会,表扬时做到中肯亲切,她开始变得积极乐观,学习也有了起色。
总而言之,上述四种办法能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提高教师学习兴趣和变革决心,增进师生关系,更新课堂气象,提升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会.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崔允■.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关键词:语文常态课 教学实效 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催生了语文教育的新思想、新面貌。但是,小学语文常态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学理念口号化,没有落到实处;课时目标含糊化,表述不清;教学内容固定化,缺乏生成;教学手段形式化,忽视实效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有:
第一,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不到位且盲目跟风。以阅读教学为例。《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导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而教学中却出现两种极端:一是偏离文本,一味强调学生的阅读而忽略指导;一是把大量时间消耗于师生间的问答,学生静思、默想、圈点批注的时间很少,甚至教师以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体会。
第二,教师职业倦怠感增强。B市H区接受调查的200多名教师中,有60%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他们的工作超负荷,任课教师平均每周18节课,外加备课、批改作业、测试、抓差补缺、参加培训学习等活动。50%教师处于亚健康,15%的年轻教师得了颈椎病和肩周炎,他们精神压力过大。学生在校受到教师惩罚招来媒体关注,学生暑期在家溺水也会怪罪教师宣传不力。他们认为晋升无望,评过中级职称便再无斗志。
第三,继续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首先,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教好书育好人就行,继续教育与教学没直接关系,不学无妨。其次,继续教育本身也有问题,集中培训缺乏针对性,网络培训难以保证效果,但很多偏远学校电脑不够用,教师家庭也没电脑,一些老教师甚至对电脑还不会操作,网络学习多是找别人代学。
第四,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从2001年到现在,B市H区的一些偏远小学没有新进教师,50岁以上教师比例占6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都由民办教师转正,教学能力有限。新招聘的年轻教师大都非师范类毕业生,没有教师资格证,不具备教学经验。
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小学语文常态课教学,不利于课程改革推进,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减轻教师职业压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要关心教师健康,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才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每年要定期为教师做健康体检,要专门布置体育活动室,配发羽毛球等体育用品,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锻炼;还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设立心理咨询室、健全工会机构,及时化解内心矛盾,排解心理压力。
要关心教师疾苦,排除生活困难。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可给教师下发“教师代课意向征求表”,通过对教师的工作经历、特长、代课意向等方面的了解,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最大限度满足教师的工作意愿。此外,还可建立教师基本情况档案,除涉及教师个人信息外,还要增加家庭信息,及时解决困难教师的疾苦,尽量让每位教师都安心工作。
要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提高幸福指数。紧张的工作之余,通过开展登山比赛、教工篮球赛、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庆元旦联欢会、给教师庆祝生日等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校园氛围,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增进教师间的情谊,进而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要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各有所需。学校要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业务进修, 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同时组织骨干教师帮扶活动,促使他们快速成长。中年教师中的骨干分子,除了渴望被重用外,还想在职称上再进一级。学校要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工作认真但不出成绩的教师,要能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工作中教师偶有失误,应予以谅解,平日多关心,多交流。对老教师,则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要引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划,提升专业成长的速度与品质。调查发现,B市H区60%的中级职称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很多教师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职业超越期之前停了下来,步入到职业高原期,并在原地徘徊。应该及早打破教师终身制,推动教师学习,促使教师认真设计职业规划。
二、加强专家引导下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缩小差距,就必须加强专家引领下的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往,教师在课堂教学各环节都存在问题:备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不清楚,很多教师照搬教参;上课,如何使用教学手段,教学目标如何达成,使用何种教学策略也不清楚,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思,往往三言两语,流于形式,很少认真总结得失。这就需要专家深入教学一线,以問题为抓手,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深入浅出讲理论,抓实践。
骨干教师的帮扶是捷径,也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学习效能。骨干教师往往较早吸纳先进理念,他们的示范课、专题讲座、主持的教学研讨等,能把先进教学理念融入其中,传递给其他教师。
当然,教师能否自主学习也非常关键。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根据自身实际,找准不足之处,为自己拟订可行的专业学习计划,有目的地学习。为激发读书兴趣,学校可为每位教师订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为教师报销一本购书清单;也可以推行“四个一”活动,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一篇优秀教学论文,上一节优质的示范课,读一本好书,撰写一本不少于5000字的学习笔记,形成学习热潮。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以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如专业知识考试、教师基本功大赛、案例评比、优质课大赛等。
除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自我反思也重要。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通过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团队合作,拓展教学相长途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团队合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让群体教师分享到个体经历的典型事例,也使教师的价值在群体中得到认同,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首先,可以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一起,通过积极讨论,可引发智慧的碰撞,不仅有利于准确把握教材,细致分析学情,而且还可丰富知识,加强交流。
某校集体备课时,讨论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燕子》。课文中有这样一句:“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位教师对“稻田”产生质疑:“北方的春天,田野里遍地是绿油油的麦苗,哪里来的稻田呢?是作者稻田麦田不分,还是编者在编写时因疏漏造成的错误?这一点如果在教学中不指出,会给孩子一个误导呀?”这个细节大家都没有注意,教学参考书中也没有解释。一位教师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郑振铎是福建人,福建属于南方,一年种三季稻。春天的田野里确实是一望无际的稻田。”于是,大家茅塞顿开。这样的集体备课既可以增长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又可以增进教师间的感情。
其次,应该落实组内研讨。在教研组内开展教学研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听课教师对教材非常熟悉,听课时关注度高,参与度也高,评课时便于对课堂教学做到准确把握。另外,评课时也能省去客套话,实事求是地摆问题,便于改进和提高。
再次,共享教育资源。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把教师曾经的教学痕迹保留下来,可以共享备课资源、课件、错题库、试题库等,做到智慧相融这本身就是一笔财富。
四、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最大化地發挥他们的潜能,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首先,要平等对话,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实现平等对话,教师就必须避免语言上的“霸权”。同时,也要避免矫枉过正,导致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例如,在讲授《一面五星红旗》时,教师应做到与教材编者对话,了解编者为何把这一课放在“国际理解与友好”这个单元中,然后结合故事背景来讨论,而不是只抓住只言片语来进行所谓的个性化阅读,更不应该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其次,通过有效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因此,应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问句的精确性或可理解程度;同时,教师提问应面向全班,并选择适当的应答者;不同难度的问题应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关注全体,尤其要提高后进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再次,激励赏识,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欣赏每个学生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和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他们一定会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发展。笔者所带的班上就有这样一位女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请坐在后排成绩也靠后的她站起来读书,表扬她:“读书的声音好听!”接下来的每次课上,她都想主动交流,渴望得到关注。为了能再次展示自己,她总做到充分预习课文,尤其在朗读上颇下一番功夫。我也总给她展示的机会,表扬时做到中肯亲切,她开始变得积极乐观,学习也有了起色。
总而言之,上述四种办法能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提高教师学习兴趣和变革决心,增进师生关系,更新课堂气象,提升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会.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崔允■.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