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常态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常态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认为当下亟须减轻教师压力,加强专家引领下的自主学习,加强团队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进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提升语文常态课教学效能。
  关键词:语文常态课 教学实效 教师专业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催生了语文教育的新思想、新面貌。但是,小学语文常态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学理念口号化,没有落到实处;课时目标含糊化,表述不清;教学内容固定化,缺乏生成;教学手段形式化,忽视实效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有:
  第一,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不到位且盲目跟风。以阅读教学为例。《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导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而教学中却出现两种极端:一是偏离文本,一味强调学生的阅读而忽略指导;一是把大量时间消耗于师生间的问答,学生静思、默想、圈点批注的时间很少,甚至教师以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体会。
  第二,教师职业倦怠感增强。B市H区接受调查的200多名教师中,有60%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他们的工作超负荷,任课教师平均每周18节课,外加备课、批改作业、测试、抓差补缺、参加培训学习等活动。50%教师处于亚健康,15%的年轻教师得了颈椎病和肩周炎,他们精神压力过大。学生在校受到教师惩罚招来媒体关注,学生暑期在家溺水也会怪罪教师宣传不力。他们认为晋升无望,评过中级职称便再无斗志。
  第三,继续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首先,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教好书育好人就行,继续教育与教学没直接关系,不学无妨。其次,继续教育本身也有问题,集中培训缺乏针对性,网络培训难以保证效果,但很多偏远学校电脑不够用,教师家庭也没电脑,一些老教师甚至对电脑还不会操作,网络学习多是找别人代学。
  第四,教师自身素质不高。从2001年到现在,B市H区的一些偏远小学没有新进教师,50岁以上教师比例占6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都由民办教师转正,教学能力有限。新招聘的年轻教师大都非师范类毕业生,没有教师资格证,不具备教学经验。
  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小学语文常态课教学,不利于课程改革推进,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减轻教师职业压力,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要关心教师健康,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才能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每年要定期为教师做健康体检,要专门布置体育活动室,配发羽毛球等体育用品,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锻炼;还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设立心理咨询室、健全工会机构,及时化解内心矛盾,排解心理压力。
  要关心教师疾苦,排除生活困难。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可给教师下发“教师代课意向征求表”,通过对教师的工作经历、特长、代课意向等方面的了解,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最大限度满足教师的工作意愿。此外,还可建立教师基本情况档案,除涉及教师个人信息外,还要增加家庭信息,及时解决困难教师的疾苦,尽量让每位教师都安心工作。
  要丰富教师业余生活,提高幸福指数。紧张的工作之余,通过开展登山比赛、教工篮球赛、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庆元旦联欢会、给教师庆祝生日等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校园氛围,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增进教师间的情谊,进而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要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各有所需。学校要鼓励年轻教师积极参加业务进修, 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同时组织骨干教师帮扶活动,促使他们快速成长。中年教师中的骨干分子,除了渴望被重用外,还想在职称上再进一级。学校要搭建平台,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工作认真但不出成绩的教师,要能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工作中教师偶有失误,应予以谅解,平日多关心,多交流。对老教师,则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要引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划,提升专业成长的速度与品质。调查发现,B市H区60%的中级职称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很多教师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职业超越期之前停了下来,步入到职业高原期,并在原地徘徊。应该及早打破教师终身制,推动教师学习,促使教师认真设计职业规划。
  二、加强专家引导下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缩小差距,就必须加强专家引领下的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往,教师在课堂教学各环节都存在问题:备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不清楚,很多教师照搬教参;上课,如何使用教学手段,教学目标如何达成,使用何种教学策略也不清楚,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思,往往三言两语,流于形式,很少认真总结得失。这就需要专家深入教学一线,以問题为抓手,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深入浅出讲理论,抓实践。
  骨干教师的帮扶是捷径,也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学习效能。骨干教师往往较早吸纳先进理念,他们的示范课、专题讲座、主持的教学研讨等,能把先进教学理念融入其中,传递给其他教师。
  当然,教师能否自主学习也非常关键。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根据自身实际,找准不足之处,为自己拟订可行的专业学习计划,有目的地学习。为激发读书兴趣,学校可为每位教师订一本教育杂志,每学期为教师报销一本购书清单;也可以推行“四个一”活动,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一篇优秀教学论文,上一节优质的示范课,读一本好书,撰写一本不少于5000字的学习笔记,形成学习热潮。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以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如专业知识考试、教师基本功大赛、案例评比、优质课大赛等。
  除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自我反思也重要。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通过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团队合作,拓展教学相长途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团队合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让群体教师分享到个体经历的典型事例,也使教师的价值在群体中得到认同,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进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首先,可以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一起,通过积极讨论,可引发智慧的碰撞,不仅有利于准确把握教材,细致分析学情,而且还可丰富知识,加强交流。
  某校集体备课时,讨论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燕子》。课文中有这样一句:“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位教师对“稻田”产生质疑:“北方的春天,田野里遍地是绿油油的麦苗,哪里来的稻田呢?是作者稻田麦田不分,还是编者在编写时因疏漏造成的错误?这一点如果在教学中不指出,会给孩子一个误导呀?”这个细节大家都没有注意,教学参考书中也没有解释。一位教师通过查找资料,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郑振铎是福建人,福建属于南方,一年种三季稻。春天的田野里确实是一望无际的稻田。”于是,大家茅塞顿开。这样的集体备课既可以增长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又可以增进教师间的感情。
  其次,应该落实组内研讨。在教研组内开展教学研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听课教师对教材非常熟悉,听课时关注度高,参与度也高,评课时便于对课堂教学做到准确把握。另外,评课时也能省去客套话,实事求是地摆问题,便于改进和提高。
  再次,共享教育资源。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把教师曾经的教学痕迹保留下来,可以共享备课资源、课件、错题库、试题库等,做到智慧相融这本身就是一笔财富。
  四、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最大化地發挥他们的潜能,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首先,要平等对话,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实现平等对话,教师就必须避免语言上的“霸权”。同时,也要避免矫枉过正,导致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例如,在讲授《一面五星红旗》时,教师应做到与教材编者对话,了解编者为何把这一课放在“国际理解与友好”这个单元中,然后结合故事背景来讨论,而不是只抓住只言片语来进行所谓的个性化阅读,更不应该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其次,通过有效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因此,应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问句的精确性或可理解程度;同时,教师提问应面向全班,并选择适当的应答者;不同难度的问题应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关注全体,尤其要提高后进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再次,激励赏识,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欣赏每个学生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和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他们一定会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发展。笔者所带的班上就有这样一位女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请坐在后排成绩也靠后的她站起来读书,表扬她:“读书的声音好听!”接下来的每次课上,她都想主动交流,渴望得到关注。为了能再次展示自己,她总做到充分预习课文,尤其在朗读上颇下一番功夫。我也总给她展示的机会,表扬时做到中肯亲切,她开始变得积极乐观,学习也有了起色。
  总而言之,上述四种办法能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提高教师学习兴趣和变革决心,增进师生关系,更新课堂气象,提升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会.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崔允■.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邓 钰
其他文献
进入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关注的重点已经从中年级的句段向篇章过渡。而习作教学,教师也应该进一步拓展视野,将学生关注的视角逐步向文本结构与篇章的构思引入。但这并不意味着习作就完全停留于高处不胜寒的整体轮廓,而将深入文本表达细节的遣词造句、具体描写抛之脑后。因此,高年级教师就要处理好细节表达与整体构思之间的关系,从而让习作既有内容具体的饱和度,又有结构紧凑的张力感。因此本文提出:要深入细节,指导观察;由
期刊
电子白板走进课堂已有一段时间,由于白板的普及和相关技术的培训,大部分教师已掌握了白板的特性和若干使用技巧,能够熟练运用电子白板来实现人机互动,实现与课堂的无缝衔接。这样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技术作为补充,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学习过程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结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周期”的教学片断,试对电子白板的优势做简单的分析。  一、突出互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电子白板具有良
期刊
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中用Project(综合语言实践项目)来替代原先教材中的Review and Check(复习单元)。它立足于前几个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环环相扣的几项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合作,综合运用前几单元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巩固所学语言,发展语用能力。笔者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Project单元教学。  一、导趣,让Project单元
期刊
习惯是一个人性格的具体体现,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同时也影响他人。在这方面,特别是人民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教师是塑造青少年心灵、人格的工程师,其行为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它不仅体现教师自身品德修养,同样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这是几年前的一件事。一天,我在去办公室的路上遇见一位学生家长,他给了我一支香烟,我当
期刊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并且永远穿着新鲜的彩衣,究其原因,在缠绵悱恻的故事中“出演”的主角大抵是充满激情与想象的青年人。在教授《关雎》《蒹葭》课中,笔者再次感受到了爱情的魅力,尤其是作品中所渗透出的含蓄美,令人回味无穷。  《关雎》是九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却是《诗经》的第一首爱情诗,讲述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之苦,以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进而在梦里
期刊
游戏具有互动性强、代入感强、模拟生活情境等特点,能够有效刺激大脑皮层和感官神经,使之处于兴奋状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较为符合小学生的感性思维特点。据教育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经常玩游戏的儿童具有思维活跃、善于表达、情绪乐观等特征,且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将游戏引入日常教学中,具体化、形象化地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涂鸦画像,玩出兴趣  游戏教学的设计是根据教学大纲要
期刊
诗之妙,在于“意境融彻”。诗词中的意境,是诗人借助作品表达的内心情愫、意蕴,甚至思想境界。意境在于诗词作品中虚实相生的景色之美;更在于思想灵动的高远之美。小学阶段,在教学诗词时,由于年龄和理解力差异,师生之间在解读诗词时,会建构不同的“意境”。故要提高詩词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解读诗词时,可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来建构诗词的“意境”。  一、以画绘诗,描摹其形  以儿童的视角来解读诗词,即要以
期刊
一、课前思考  《悠久的陵寝文化》是南京地方教材《金陵文化》中的一课。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恰当地将《金陵文化》进行文本重构、有机整合后实施教学。“为什么教?怎样教?”这些都是实施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点:为什么教?《悠久的陵寝文化》介绍了孙权墓、明孝陵等众多的古代帝王陵墓,这些帝王陵墓在南京形成了独特的陵寝文化。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有关南京著名陵寝的知识,让学生初步感知
期刊
语文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还需在学生的思想里根植智慧的种子,肩负起培养其道德情操、陶冶其审美情趣的重任。作为学生,特别在小学阶段,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尚处于萌芽时期,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导向性尤为关键,是学生由认知到感悟,再到思想升华的引领者。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诸多饱含智慧的篇章,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体悟文本中的智慧与情感,实现读与思的结合。  一、在感官体验中,感受具象美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教学内容之一,写作能力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提高作文教学的水平和效果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一、作文教学现状  有些教师从教以后就奔命于三尺讲台上简单的知识传授,作文教学仅仅停留在程式化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讲解上,教给学生的都是一些抽象的理论。不少教师在上作文课时对范文奉若神明,虽然对范文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教学缺少个性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