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并且永远穿着新鲜的彩衣,究其原因,在缠绵悱恻的故事中“出演”的主角大抵是充满激情与想象的青年人。在教授《关雎》《蒹葭》课中,笔者再次感受到了爱情的魅力,尤其是作品中所渗透出的含蓄美,令人回味无穷。
《关雎》是九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却是《诗经》的第一首爱情诗,讲述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之苦,以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进而在梦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感情健康淳朴;而《蒹葭》一文也是一首爱情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景色朦胧,所谓“伊人”的形象亦朦胧,越发衬出主人公对于爱情追求的朦胧、含蓄之美。诗的意境,以及诗中所传递出的含蓄美,很值得我们“咂摸”,因此,如何用现代人的眼光引导学生正确解读、阐述、理解爱情,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为此,笔者主要采取以下“读、论、想、展”四步法,试着和学生一起感受诗歌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启迪。
一、读即诵读,反复咀嚼诗中的含蓄美
在引导学生疏通字词之后,我们采取了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方法,感觉还是不够顺畅。于是,在指导同学们读《关雎》一诗的时候,引导大家思考第一节诗前四句,点出主人公遇见了“窈窕淑女”时喜不自禁的样子,读起来应该高兴,节奏明快;而第二节的那八句,刻画的是求而不得的痛苦和内心压抑,读起来应节奏低缓,要想象那种越是追求不到,就越觉得可贵,追求的热望与焦虑的心情纠结在心头的镜头。到了最后一节,同学们纷纷说,这是想象结婚时的情景,钟鼓齐鸣,琴瑟和谐,自然一片欢喜,读起来语气中都要含着笑。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蒹葭》也一样,只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而又无限怅惘的心情,就能处理好语调,感受到诗歌淡淡的味道。
二、论即讨论,畅谈诗中的含蓄美
在教学《关雎》时,我问学生:“青年男子在河边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女子?她在干什么?”学生们纷纷答道:“窈窕淑女。”课文对“窈窕”的解释是文静美好的样子,其实还应该有曼妙的身材以及“淑女”倒映在水面上姣好的面容,纯纯的微笑……而从诗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流,捞取的意思),可以确定是在劳作,在捞取、洗濯一种可以食用的水草,美丽勤劳的女子形象一下子就闯进了青年男子的心里。“为什么不是别的形象?还可以是什么形象呢?”一语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一起归纳出:劳动的形象最美丽,更符合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或者说对于爱情与婚姻的价值取向。像西施,也不过是“浣纱女”出身,因了“天生丽质难自弃”,才有了“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的平步青云,也才引出了诗人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无限想象。
我们接着讨论。“这一形象说明了什么?尤其是后来的故事,又让我们看到了男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同学们认为“采荇菜女”(姑且这么称呼)衬托出了男子痴情的一面,是对健康与美的追求。这不仅仅是暗恋,对美,对美好事物的一种纯粹,乃至对美丽女子条件反射式的暗恋与喜爱,不过是“人皆有之”的天性罢了。对于这位“窈窕淑女”,男子没有热烈表白,更没有纠缠,而是日夜思念,“辗转反侧”,以致夜不能寐,使得主人公对那位女子“含蓄”的爱情中多了一份凄美,多了一份深情。
三、想即想象,勾勒并构建诗中的含蓄美
为了很好地诠释《蒹葭》的意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感受、揣摩诗中对于追求“伊人”的含蓄美,我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开篇就展示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漫天的雪花、空旷的山谷、落寞的倩影,构成了一幅凄美的图画,“像音乐一样缥缈,像雪山一样沉静”,给人无限的遐想、落寞与怀恋。“我”与她擦肩而过,很“含蓄”地看着她,却并没有任何言语。一如《蒹葭》中的主人公,只是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然后化作行动,时而“溯洄从之”,时而“溯游从之”,却若即若离,撩人情愫。然后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勾勒人物形象,描绘诗的情节,将这种对于爱情的“含蓄”写出来、读出来。
四、展即拓展延伸,践行诗中的含蓄美
对于《关雎》的格调,孔子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揣浅陋,窃以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蒹葭》一诗。它们都写到了主人公对爱情追求不得的相思之苦,可谓“含情脉脉”;同时,又不囿于难于自拔的忧伤哀吟,谓之“哀而不伤”。可班上发生的几起早恋事件,却使我“哀而又傷”。她们正是缺乏这样一种“含蓄美”,以致误人误己。于是,我以这堂课为契机,“借题发挥”引导大家从诗中去感受全新的力量,转而“含情脉脉”地对待散发着墨香的书本,去收获与学习的“爱情”。◆(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古竹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邓 钰
《关雎》是九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却是《诗经》的第一首爱情诗,讲述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之苦,以致“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进而在梦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感情健康淳朴;而《蒹葭》一文也是一首爱情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景色朦胧,所谓“伊人”的形象亦朦胧,越发衬出主人公对于爱情追求的朦胧、含蓄之美。诗的意境,以及诗中所传递出的含蓄美,很值得我们“咂摸”,因此,如何用现代人的眼光引导学生正确解读、阐述、理解爱情,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为此,笔者主要采取以下“读、论、想、展”四步法,试着和学生一起感受诗歌带给我们的快乐与启迪。
一、读即诵读,反复咀嚼诗中的含蓄美
在引导学生疏通字词之后,我们采取了个别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方法,感觉还是不够顺畅。于是,在指导同学们读《关雎》一诗的时候,引导大家思考第一节诗前四句,点出主人公遇见了“窈窕淑女”时喜不自禁的样子,读起来应该高兴,节奏明快;而第二节的那八句,刻画的是求而不得的痛苦和内心压抑,读起来应节奏低缓,要想象那种越是追求不到,就越觉得可贵,追求的热望与焦虑的心情纠结在心头的镜头。到了最后一节,同学们纷纷说,这是想象结婚时的情景,钟鼓齐鸣,琴瑟和谐,自然一片欢喜,读起来语气中都要含着笑。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蒹葭》也一样,只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而又无限怅惘的心情,就能处理好语调,感受到诗歌淡淡的味道。
二、论即讨论,畅谈诗中的含蓄美
在教学《关雎》时,我问学生:“青年男子在河边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女子?她在干什么?”学生们纷纷答道:“窈窕淑女。”课文对“窈窕”的解释是文静美好的样子,其实还应该有曼妙的身材以及“淑女”倒映在水面上姣好的面容,纯纯的微笑……而从诗中“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流,捞取的意思),可以确定是在劳作,在捞取、洗濯一种可以食用的水草,美丽勤劳的女子形象一下子就闯进了青年男子的心里。“为什么不是别的形象?还可以是什么形象呢?”一语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一起归纳出:劳动的形象最美丽,更符合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或者说对于爱情与婚姻的价值取向。像西施,也不过是“浣纱女”出身,因了“天生丽质难自弃”,才有了“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的平步青云,也才引出了诗人王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无限想象。
我们接着讨论。“这一形象说明了什么?尤其是后来的故事,又让我们看到了男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同学们认为“采荇菜女”(姑且这么称呼)衬托出了男子痴情的一面,是对健康与美的追求。这不仅仅是暗恋,对美,对美好事物的一种纯粹,乃至对美丽女子条件反射式的暗恋与喜爱,不过是“人皆有之”的天性罢了。对于这位“窈窕淑女”,男子没有热烈表白,更没有纠缠,而是日夜思念,“辗转反侧”,以致夜不能寐,使得主人公对那位女子“含蓄”的爱情中多了一份凄美,多了一份深情。
三、想即想象,勾勒并构建诗中的含蓄美
为了很好地诠释《蒹葭》的意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感受、揣摩诗中对于追求“伊人”的含蓄美,我先播放了一段视频。开篇就展示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漫天的雪花、空旷的山谷、落寞的倩影,构成了一幅凄美的图画,“像音乐一样缥缈,像雪山一样沉静”,给人无限的遐想、落寞与怀恋。“我”与她擦肩而过,很“含蓄”地看着她,却并没有任何言语。一如《蒹葭》中的主人公,只是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然后化作行动,时而“溯洄从之”,时而“溯游从之”,却若即若离,撩人情愫。然后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勾勒人物形象,描绘诗的情节,将这种对于爱情的“含蓄”写出来、读出来。
四、展即拓展延伸,践行诗中的含蓄美
对于《关雎》的格调,孔子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不揣浅陋,窃以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蒹葭》一诗。它们都写到了主人公对爱情追求不得的相思之苦,可谓“含情脉脉”;同时,又不囿于难于自拔的忧伤哀吟,谓之“哀而不伤”。可班上发生的几起早恋事件,却使我“哀而又傷”。她们正是缺乏这样一种“含蓄美”,以致误人误己。于是,我以这堂课为契机,“借题发挥”引导大家从诗中去感受全新的力量,转而“含情脉脉”地对待散发着墨香的书本,去收获与学习的“爱情”。◆(作者单位:江西省余干县古竹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邓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