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实习基地建设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提出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运作及管理模式的思路和具体方案。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运作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1
实习基地是地方高校的重要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开展的前提。实习基地是校内和校外实习相结合,实行学校院系共管的模式。其中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应与学科建设、科研实验室建设和专业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校外实习基地是实习的关键,是保证学生顺利实习的保障,校外基地建设强调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建立双方平等、互利、互信的合作关系,调动基地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1]
一、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实习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更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从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化的关键所在。实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但是传统的实习基地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更难以满足学校对学生实习的目标。在传统的实习基地模式中,企业只是单方面的付出,导致企业的合作积极性不高;学校采取的“放羊式”管理使得实习管理松懈、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也难以令公司满意;学校对学生实习的质量没有一个完整而有效的评价体系,难以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因此建设一批具有稳定性、创新性、高质量的实习基地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目前许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2]
二、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校内实习条件不充分
过于注重理论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共性。在所调研的高校中,96%的学校一方面会通过举办比赛,邀请企业领导进校授课的方式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但每年也只有3到4次;另一方面,80%的高校也配备少量的沙盘、计算机等实践教学设备,而个别院校的基础设施、实训材料严重不足;同时学校在进行实训时注重手工模拟、忽视计算机模拟,使得学生的实习效果不能满足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企业的需求。但是,由于部分学校的建设经费的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也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校企合作的不稳定性
虽然学校和企业之间有合作,但由于双方目标的不一致导致合作的暂时性:学校希望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企业追求的是超额利润,希望学生在实习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不能让企业满意、优秀的学生实习期满后不愿意留在实习单位等原因降低了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3.实习基地供不应求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进行实习的学生数量逐年递增,而实习基地的资源和硬件设施在人均使用量上却相对逐年减少,实习基地扩建的速度不能满足实习生增长的需要已成常態。
三、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运作及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1.学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转变实习考核方式
实习带教的老师年轻化态势较严重。年轻教师易和学生沟通交流、便于管理使得学校愿意将学生实习的重任交于年轻老师,但是年轻老师的从教从教经验及实习带教的经验不足。因此学校在选择实习指导老师的时候应该采取中青年教师结合、学校教师与企业的技术骨干员工相结合的方式。
对学生实习成果的考核应去除以往只靠实习报告的模式,而是应该结合实习报告、理论考试、现场操作等多元化、全面化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
若想在实习基地方面实现校企长期合作,需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必须从双方长期利益出发,立足于校企之间所拥有的行业优势、区域优势最终实现双赢的目标。学校和企业可以在科研、教学、培训、实习等诸多方面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学校可通过教师进企业的方式为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及员工培训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学校可以为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以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
3.完善实习基地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要实现规范化的实习基地建设及管理,学校和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学校应该制定具体且符合专业发展的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规划、确定实习基地类型以方便后期实习的选择、学校和企业应该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书明确双方在实习基地中的权利和义务。
4.建立校企联系制
校企之间本是简单的合作关系,但是若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领导能在工作之余建立友谊关系,不仅能加强私人感情,提高企业提供实习机会的积极性,更能为后期双方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不定期通过实地考察、电话或邮件的形式对学生的实习现状进行检查,对学生严格监管;学校可定期召开校企实习基地联谊会,为基地之间的联系提供机会和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刘国买,谭轶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4).
[2]郝林毅,覃峰,何壮彬.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实习基地运作及管理模式探讨[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2(3).
作者简介:张亚晴,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2014年安康学院校级教改项目(Jg07220)。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运作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1
实习基地是地方高校的重要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开展的前提。实习基地是校内和校外实习相结合,实行学校院系共管的模式。其中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应与学科建设、科研实验室建设和专业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校外实习基地是实习的关键,是保证学生顺利实习的保障,校外基地建设强调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建立双方平等、互利、互信的合作关系,调动基地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1]
一、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实习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更是经管类专业的学生从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化的关键所在。实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但是传统的实习基地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更难以满足学校对学生实习的目标。在传统的实习基地模式中,企业只是单方面的付出,导致企业的合作积极性不高;学校采取的“放羊式”管理使得实习管理松懈、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也难以令公司满意;学校对学生实习的质量没有一个完整而有效的评价体系,难以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因此建设一批具有稳定性、创新性、高质量的实习基地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目前许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2]
二、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校内实习条件不充分
过于注重理论教学是高校教学的共性。在所调研的高校中,96%的学校一方面会通过举办比赛,邀请企业领导进校授课的方式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但每年也只有3到4次;另一方面,80%的高校也配备少量的沙盘、计算机等实践教学设备,而个别院校的基础设施、实训材料严重不足;同时学校在进行实训时注重手工模拟、忽视计算机模拟,使得学生的实习效果不能满足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企业的需求。但是,由于部分学校的建设经费的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也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校企合作的不稳定性
虽然学校和企业之间有合作,但由于双方目标的不一致导致合作的暂时性:学校希望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企业追求的是超额利润,希望学生在实习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不能让企业满意、优秀的学生实习期满后不愿意留在实习单位等原因降低了企业合作的积极性。
3.实习基地供不应求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进行实习的学生数量逐年递增,而实习基地的资源和硬件设施在人均使用量上却相对逐年减少,实习基地扩建的速度不能满足实习生增长的需要已成常態。
三、经管类专业实习基地运作及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
1.学校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转变实习考核方式
实习带教的老师年轻化态势较严重。年轻教师易和学生沟通交流、便于管理使得学校愿意将学生实习的重任交于年轻老师,但是年轻老师的从教从教经验及实习带教的经验不足。因此学校在选择实习指导老师的时候应该采取中青年教师结合、学校教师与企业的技术骨干员工相结合的方式。
对学生实习成果的考核应去除以往只靠实习报告的模式,而是应该结合实习报告、理论考试、现场操作等多元化、全面化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能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
若想在实习基地方面实现校企长期合作,需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必须从双方长期利益出发,立足于校企之间所拥有的行业优势、区域优势最终实现双赢的目标。学校和企业可以在科研、教学、培训、实习等诸多方面开展多层次的合作。学校可通过教师进企业的方式为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及员工培训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学校可以为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以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
3.完善实习基地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要实现规范化的实习基地建设及管理,学校和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学校应该制定具体且符合专业发展的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规划、确定实习基地类型以方便后期实习的选择、学校和企业应该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书明确双方在实习基地中的权利和义务。
4.建立校企联系制
校企之间本是简单的合作关系,但是若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领导能在工作之余建立友谊关系,不仅能加强私人感情,提高企业提供实习机会的积极性,更能为后期双方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不定期通过实地考察、电话或邮件的形式对学生的实习现状进行检查,对学生严格监管;学校可定期召开校企实习基地联谊会,为基地之间的联系提供机会和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刘国买,谭轶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4).
[2]郝林毅,覃峰,何壮彬.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实习基地运作及管理模式探讨[J].广西教育(职业与高等教育版),2012(3).
作者简介:张亚晴,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2014年安康学院校级教改项目(Jg07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