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新立异者活得更好
很多人都相信,对中国家电业来说,2000年是一个“转折”的年份。这个行业的两个主要利润来源——彩电和空调——都进入了微利时代。结局是:在年底上报给主管部门的统计报表中,各厂商利润的大幅下降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且有不少进入亏损行列。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彻底的行业就这样进入“冰河期”吗?是产品周期的由盛转衰,还是创新智慧的集体枯竭?
就是在家电业中,也有“逆潮流而动者”。本期出现的海信即是。
在2000年“中国企业赢家”的挑选中,我们排除了大多数成名的“英雄”。这不是一个巨头排行榜,而是在2000年真正实现了市场跳跃的新锐组合。在他们之外,还有无数的成功者——巨头们只要不犯错误就能延续过去的成功。但只有这些锐气十足的企业才最鲜明地体现了创新。与他们的同行相比,他们堪称是一群“标新立异者”。因此,在过去的一年,他们活得很好。
唯有创新才能生存,这已成了不少企业的口头禅。但是,到底有多少企业有愿望、有能力打破行业规则和观念,不在原有框架中思考问题,成为旧的市场格局的颠覆者?显然,我们挑选出来的企业绝非尽善尽美,在市场的地位也绝非“江山稳固”。我们唯一希望的是,当他们也成为行业巨头的时候,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创新的活力。否则,他们会被新的创新者所取代。在一切都在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创新将不再是一个让你一劳永逸的“敲门砖”,而是贯穿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基本生存方式”。
寻找“新鲜的经验”
创新需要企业不断涌现“新鲜的经验”。对于习惯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的企业来说,创新是件艰难的事。新的游戏规则应该是:向“未来的经验”学习,想像你不曾体验过的东西,然后从中学习。去梦想未来的消费者,在心中描绘他们,跳跃的灵感往往从中产生。
在美国,“无品牌”消费开始流行,这让可口可乐、宝洁等品牌商——品牌几乎是他们全部的资产——开始恐慌。有谁能从过去的经验里寻找到对策?没有。对戴尔电脑的直销模式,大多数对手最初的反应是:这可能是个好东西,但先让这个小子为大家积累经验吧——他们实在是太习惯于从“现存”的经验里学习了,他们自信在戴尔证明了直销的可行之后,他们能把它改进得更好。其实,戴尔的经验不是在他的企业开始运转之后,而是之前。他在正式开张他的企业之前,就已在脑子里“储存”了几乎全部的“经验”——虽然是想像的经验。但在此后的运作中,这种想像的东西与现实分毫不差。
这个小秘密还不为大多数企业所了解。他们知道“学习型企业”,知道“第5项修炼”,知道一切时髦的企业学习概念,甚至也在卖力地学习。但是,他们往往学错了方向。
所以,虽然我们推出了8个2000年最有创新力的企业,但绝不是树一个学习的样板。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你只能向你心目中的未来去学习。当新的学习习惯培养起来,新的洞察力就将应运而生。
从思想到行动的时间有多长?
我们挑选的虽然是一群“标新立异”者,但并不是单纯的梦想家。他们的“胡思乱想”都经过了市场的残酷检验,是能够生存的“新鲜检验”。
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在很多企业发现了更多的好思路。但它们“就像一根细细蜡烛的微弱烛光,一阵小风就把它吹灭了”。即使有幸存活的新思维,它们又该如何到达每一级管理层?
这需要的已不是智慧,而是勇气。□
很多人都相信,对中国家电业来说,2000年是一个“转折”的年份。这个行业的两个主要利润来源——彩电和空调——都进入了微利时代。结局是:在年底上报给主管部门的统计报表中,各厂商利润的大幅下降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且有不少进入亏损行列。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彻底的行业就这样进入“冰河期”吗?是产品周期的由盛转衰,还是创新智慧的集体枯竭?
就是在家电业中,也有“逆潮流而动者”。本期出现的海信即是。
在2000年“中国企业赢家”的挑选中,我们排除了大多数成名的“英雄”。这不是一个巨头排行榜,而是在2000年真正实现了市场跳跃的新锐组合。在他们之外,还有无数的成功者——巨头们只要不犯错误就能延续过去的成功。但只有这些锐气十足的企业才最鲜明地体现了创新。与他们的同行相比,他们堪称是一群“标新立异者”。因此,在过去的一年,他们活得很好。
唯有创新才能生存,这已成了不少企业的口头禅。但是,到底有多少企业有愿望、有能力打破行业规则和观念,不在原有框架中思考问题,成为旧的市场格局的颠覆者?显然,我们挑选出来的企业绝非尽善尽美,在市场的地位也绝非“江山稳固”。我们唯一希望的是,当他们也成为行业巨头的时候,还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创新的活力。否则,他们会被新的创新者所取代。在一切都在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创新将不再是一个让你一劳永逸的“敲门砖”,而是贯穿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基本生存方式”。
寻找“新鲜的经验”
创新需要企业不断涌现“新鲜的经验”。对于习惯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的企业来说,创新是件艰难的事。新的游戏规则应该是:向“未来的经验”学习,想像你不曾体验过的东西,然后从中学习。去梦想未来的消费者,在心中描绘他们,跳跃的灵感往往从中产生。
在美国,“无品牌”消费开始流行,这让可口可乐、宝洁等品牌商——品牌几乎是他们全部的资产——开始恐慌。有谁能从过去的经验里寻找到对策?没有。对戴尔电脑的直销模式,大多数对手最初的反应是:这可能是个好东西,但先让这个小子为大家积累经验吧——他们实在是太习惯于从“现存”的经验里学习了,他们自信在戴尔证明了直销的可行之后,他们能把它改进得更好。其实,戴尔的经验不是在他的企业开始运转之后,而是之前。他在正式开张他的企业之前,就已在脑子里“储存”了几乎全部的“经验”——虽然是想像的经验。但在此后的运作中,这种想像的东西与现实分毫不差。
这个小秘密还不为大多数企业所了解。他们知道“学习型企业”,知道“第5项修炼”,知道一切时髦的企业学习概念,甚至也在卖力地学习。但是,他们往往学错了方向。
所以,虽然我们推出了8个2000年最有创新力的企业,但绝不是树一个学习的样板。就像上面所说的那样,你只能向你心目中的未来去学习。当新的学习习惯培养起来,新的洞察力就将应运而生。
从思想到行动的时间有多长?
我们挑选的虽然是一群“标新立异”者,但并不是单纯的梦想家。他们的“胡思乱想”都经过了市场的残酷检验,是能够生存的“新鲜检验”。
在寻找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在很多企业发现了更多的好思路。但它们“就像一根细细蜡烛的微弱烛光,一阵小风就把它吹灭了”。即使有幸存活的新思维,它们又该如何到达每一级管理层?
这需要的已不是智慧,而是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