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
冬天
文/茅盾
诗人们对于四季的感想大概颇不同罢。一般的说来,则为“游春”,“消夏”,“悲秋”,——冬呢,我可想不出适当的字眼来了,总之,诗人们对于“冬”好像不大怀好感,于“秋”则已“悲”了,更何况“秋”后的“冬”!
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幸而冬天有雪,给诗人们添了诗料。甚而至于踏雪寻梅,此时的诗人俨然又是活动家。不过梅花开放的时候,其实“冬”已过完,早又是“春”了。
我不是诗人,对于一年四季无所偏憎。但寒暑数十易而后,我也渐渐辨出了四季的味道。我就觉得冬天的味儿好像特别耐咀嚼。
因为冬天曾经在三个不同的时期给我三种不同的印象。
十一二岁的时候,我觉得冬天是又好又不好。大人们定要我穿了许多衣服,弄得我动作迟笨,这是我不满意冬天的地方。然而野外的茅草都已枯黄,正好“放野火”,我又得感谢“冬”了。
在都市里生长的孩子是可怜的,他们只看见灰色的马路,从没见过整片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地,他们即使到公园里看见了比较广大的草地,然而那是细曲得像狗毛一样的草皮,枯黄了时更加难看,不用说,他们万万想不到这是可以放起火来烧的。在乡下,可不同了。照例到了冬天,野外全是灰黄色的枯草,又高又密,脚踏下去簌簌地响,有时没到你的腿弯上。是这样的草,——大草地,就可以放火烧。我们都脱了长衣,划一根火柴,那满地的枯草就毕剥毕剥烧起来了。狂风着地卷去,那些草就像发狂似的腾腾地叫着,夹着白烟一片红火焰就像一个大舌头似的会一下子把大片的枯草舐光。有时我们站在上风头,那就跟着火头跑;有时故意站在下风,看着烈焰像潮水样涌过来,涌过来,于是我们大声笑着嚷着在火焰中间跳。一转眼,那火焰的波浪已经上前去了,于是我们就又追上送它……
二十以后成了“都市人”,这“放野火”的趣味不能再有了,然而穿衣服的多少也不再受人干涉了,这时我对于冬,理应无憎亦无爱了罢,可是冬天却开始给我一点好印象。二十几岁的我是只要睡眠四个钟头就够了的,我照例五点钟一定醒了;这时候被窝是暖烘烘的,人是神清气爽的,而又大家都在黑甜乡,静得很,没有声音来打扰我,这时候,躲在那里让思想像野马一般飞跑,爱到哪里就到哪里,想够了时,天亮起身,我仿佛已经背着人,不声不响自由自在做完了一件事,也感得一种愉快。那时候,我把“冬”和春夏秋比较起来,觉得“冬”是不干涉人的,她不像春天那样逼人困倦,也不像夏天那样使得我上床的时候弄堂里还有人高唱《孟姜女》,而在我起身以前却又是满弄堂的洗马桶的声音,直没有片刻的安静。而也不同于秋天。秋天是苍蝇蚊虫的世界,而也是疟病光顾我的季节呵!
然而对于“冬”有恶感,则始于最近。拥着热被窝让思想跑野马那样的事,已经不高兴再做了,而又没有草地给我去“放野火”。何况近年来的冬天似乎一年比一年冷,我不得不自愿多穿点衣服,并且把窗门关紧。
不过我也理智地较为认识了“冬”。我知道“冬”毕竟是“冬”,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我又知道“冬”只不过是“冬”,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的不过去。相反的,冬天的寒冷愈甚,就是冬的运命快要告终,“春”已在叩门。
“春”要来到的时候,一定先有“冬”。冷罢,更加冷罢,你这吓人的冬!
(本文写于1933年冬)
阅读指引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冬天》内容赏析
《冬天》写于1933年冬,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犯华北之际,中华大地不仅饱受冬天的浸淫,而且受到外敌的进犯,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陷入了严寒的“冬天”。
对于冬天,我们除了看见自然景物与其它时令不同,人的着装与其它季节不同以外,更多的恐怕是来自一种感觉。文章写冬天,先从冬天对人的感觉写起,却又以春之感受、夏之感受、秋之感受来衬托冬的尴尬——不仅找不到好的字眼来修饰冬,而且对冬是不怀好感的。这是诗人眼中和心中的冬天。
对于作者而言,冬天则是另一番感受。作者不仅不厌恶冬,相反,他还渐渐辨出了四季的味道,而且觉得冬天的味道特别耐咀嚼。冬天的味道为何特别耐咀嚼?这样的叙写别出心裁,不仅富有悬念,而且为下文巧妙铺垫。
接下来,作者分三个时期描写冬天给他的不同印象,具体呈现冬的景致,冬给作者的感受。在少年时代,作者感觉冬天是又好又不好。这种感觉完全是出于少年活泼、自在、好动是少年的天性,他们往往以自身的天性作为审美的标准。觉得冬天不好,是因为冬天寒冷,要穿许多衣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活动的自由,觉得冬天好,是因为冬天“放野火”,给了我们无限的乐趣。冬天的寒冷、抑郁,我丝毫感觉不到,相反却是无比的温暖与畅快。这是乡下的冬天的特色。而城里的冬天,完全是另一番模样,根本就没有“放野火”的乐趣。作者具体描写了“放野火”的情景,风肆意地卷,火苗肆意蹿,人肆意地奔跑、嬉笑、叫喊,是那么的无拘无束,兴趣盎然。这是乡村冬天独特的乐趣。
走过了少年时代,作者变成了城里人,人生的经历不同了,生活的环境改变了,作者对冬天的感受也不同了。这一部分,作者重点描写对城里冬天的体会与感受。城里的冬天,特别是清晨十分安静,不扰人,令人神清气爽。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安静地做事,自由地想象,而不像春天逼人困倦,夏天吵人心烦,秋天苍蝇蚊虫滋扰。作者尤其钟爱冬天,因为他感觉不到寒冷,肃杀,而又不干涉人,能让人沉淀思想,放飞梦想。作者正值人生的春夏,正在追求理想、打拼事业,人生蒸蒸日上,故此现在冬天少了些活跃与轻狂,而多了些沉静、深邃的特点。
最近,作者对冬天的体会与情感完全不同了,开始厌恶起冬天。少年时代的“放野火”的乐趣没有了,青年时代的幻想与激情没有了,冬天竟多了几分苍凉、无奈的味道。作者对冬的寒冷感受越来越强烈,认识越来越理性。冬毕竟是冬,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但是冬天终究会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
冬天再寒冷,又如何?最多不过吓吓人。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冬天》主题探究
作者写冬天,不仅写出冬天的特点,而且写出了人生滋味,更关注着现实社会的严酷斗争,坚信着“春天”的来临。
作者从冬天给人的感受写起,自始至终都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不仅写出冬天的特点,而且写出了人生的味道。少年时代的作者,天真、活泼、无拘无束,并不觉得冬天有什么不好,相反,觉得冬天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在冬天里“放野火”,更是无比的畅快。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绚丽多彩,充满了情趣,是那么的令人向往。即使寒冷的冬天,又何足可畏?只要心年轻,季节永远花开。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由青涩少年变成了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识青年。心中的理想像熊熊燃烧的火,温暖着作者。在一般人眼里,冬天寒冷肃杀,所以他们蛰伏在家里,冬天因此显得更外的沉寂、清静,不打扰人。可对于作者,却是理想的时节。他神清气爽,斗志昂扬,在冬天的清晨,早早地起床,或刻苦攻读,或冥思静想,心里充满了美好的希望,感受着生命赐予的幸福。这时候的冬天沉静、安详,不就像洗去了幼稚与青涩的人生吗?这样的冬天,不仅不可怕,反而还催人上进,使人成熟。
有人说,讨厌冬天,害怕冬天的人,他的人生也到了冬天。冬天是充满了哲理。作者似乎在启示我们只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才能克服困难。心里有梦想在燃烧,还怕冬天来临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对冬天的认识和理解加深了,随之对冬天的感情态度也变了,表现出对冬天的厌恶之情。这不单单是因为自身年龄的增加,身体抵抗力减弱,感觉到冬天的寒气逼人;更主要的是此时中华民族面临着死生危机,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酷的“冬天”。文中写“冬”毕竟是“冬”,它带着北风和霜雪,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这正是对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的写照。作者用冬天来象征苦难的中国社会,鞭打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控诉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
由此看来,作者写冬天,其真正的目的是让读者清醒地认识社会的冬天远比自然的冬天可怕。至此,我们也理解了,作者写少年时代的冬天、成年后的冬天,只不过是一种衬笔,以乡村冬天的乐趣,城市冬天的清静,来反衬如今“冬天”的残酷,暗示我们只有赶走侵略者,在和平的社会里,才能真正体会到冬天的乐趣,才会过上少年时代那样自由快乐的生活。
同时,作者又写道:“冬”只不过是“冬”,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的不过去。作者和告诉我们,敌人再顽固,终究不过是“纸老虎”,最多不过是装腔作势,吓吓人而已,我们不必畏惧,我们的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表现了作者对民族前途的乐观情绪和对“春天”的坚定信心。
这才是《冬天》蕴藉的深刻主旨,写作的真正意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天》技法赏析
文章构思巧妙,新颖独特,以作者对冬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文章随着情感变化组织材料,布局谋篇,既写自然季节的冬天,又写社会形势的冬天,结合自身经历与感悟,具有很浓的抒情性、哲理性和象征性,特色鲜明。
文章下笔,就成欲扬先抑之势,通过写诗人对冬不怀好感,与后文我觉得冬天的味儿好像特别耐咀嚼,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来表达我对冬的深切的感悟。文章这样写,不仅对下文形成了有力地铺垫,还形成了一种跌宕变化之势,曲径通幽之美。
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写我对冬的感悟。用“我就觉得冬天的味儿好像特别耐咀嚼”一句统领全文。冬天的味儿特别耐咀嚼,这味儿一定丰富,一定特别。为了表现这特别的味儿,作者选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时段来描写。“十一二岁的时候,觉得冬天是又好又不好”,不好在于受大人的约束,活动不自在;好在冬天有放野火的乐趣。二十以后成了“都市人”,我有了行动的自由,却没了少年时的乐趣,觉得冬比春夏秋都好。最近,我对冬天有了恶感,对冬有了理智的认识,因此也不畏惧冬的寒冷。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作者是结合自己对人生的滋味的理解与感悟,来表现冬的味儿的。人生丰富而滋味特别,是冬的味儿的内涵。所以作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笔下的冬景,都饱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人生的况味,有成长的快乐,有长大的失落,有年老的沧桑、感慨,更有对民族命运担忧。这时,冬天不仅仅蕴含着个体人生的况味,更饱含着民族危难的气息。
作者用轻松繁密的笔墨,着力描写乡村的冬天的欢乐与情趣,城市的冬天的静谧与舒适,表现出我(抑或我们)在冬天自由、幸福的生活。在描写乡村冬天“放野火”的情景时,作者对我及其景物,进行夸张式的描写,极力渲染我的恣意行为,营造出无拘无束畅快淋漓的气氛,烘托出我的巨大快乐。这与我描写的冬天的寒冷、残酷,摧残嫩芽、带来恐怖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有力地反衬了现实社会的严酷,巧妙地揭露了侵略者的罪恶。
然后作者跳出写实,从自然季节的冬天写到社会形势的冬天。作者巧妙地从冬天的肃杀、严酷与巨大的摧毁性与破坏力,取譬设喻,采用象征的手法,借描写冬天的情景与感受,来象征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危亡的社会现实。文章的结尾,作者巧妙地写道:“冬”毕竟是“冬”,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这一句将自然的冬天升华了,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文章蕴藉主旨的大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冬天
文/茅盾
诗人们对于四季的感想大概颇不同罢。一般的说来,则为“游春”,“消夏”,“悲秋”,——冬呢,我可想不出适当的字眼来了,总之,诗人们对于“冬”好像不大怀好感,于“秋”则已“悲”了,更何况“秋”后的“冬”!
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幸而冬天有雪,给诗人们添了诗料。甚而至于踏雪寻梅,此时的诗人俨然又是活动家。不过梅花开放的时候,其实“冬”已过完,早又是“春”了。
我不是诗人,对于一年四季无所偏憎。但寒暑数十易而后,我也渐渐辨出了四季的味道。我就觉得冬天的味儿好像特别耐咀嚼。
因为冬天曾经在三个不同的时期给我三种不同的印象。
十一二岁的时候,我觉得冬天是又好又不好。大人们定要我穿了许多衣服,弄得我动作迟笨,这是我不满意冬天的地方。然而野外的茅草都已枯黄,正好“放野火”,我又得感谢“冬”了。
在都市里生长的孩子是可怜的,他们只看见灰色的马路,从没见过整片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地,他们即使到公园里看见了比较广大的草地,然而那是细曲得像狗毛一样的草皮,枯黄了时更加难看,不用说,他们万万想不到这是可以放起火来烧的。在乡下,可不同了。照例到了冬天,野外全是灰黄色的枯草,又高又密,脚踏下去簌簌地响,有时没到你的腿弯上。是这样的草,——大草地,就可以放火烧。我们都脱了长衣,划一根火柴,那满地的枯草就毕剥毕剥烧起来了。狂风着地卷去,那些草就像发狂似的腾腾地叫着,夹着白烟一片红火焰就像一个大舌头似的会一下子把大片的枯草舐光。有时我们站在上风头,那就跟着火头跑;有时故意站在下风,看着烈焰像潮水样涌过来,涌过来,于是我们大声笑着嚷着在火焰中间跳。一转眼,那火焰的波浪已经上前去了,于是我们就又追上送它……
二十以后成了“都市人”,这“放野火”的趣味不能再有了,然而穿衣服的多少也不再受人干涉了,这时我对于冬,理应无憎亦无爱了罢,可是冬天却开始给我一点好印象。二十几岁的我是只要睡眠四个钟头就够了的,我照例五点钟一定醒了;这时候被窝是暖烘烘的,人是神清气爽的,而又大家都在黑甜乡,静得很,没有声音来打扰我,这时候,躲在那里让思想像野马一般飞跑,爱到哪里就到哪里,想够了时,天亮起身,我仿佛已经背着人,不声不响自由自在做完了一件事,也感得一种愉快。那时候,我把“冬”和春夏秋比较起来,觉得“冬”是不干涉人的,她不像春天那样逼人困倦,也不像夏天那样使得我上床的时候弄堂里还有人高唱《孟姜女》,而在我起身以前却又是满弄堂的洗马桶的声音,直没有片刻的安静。而也不同于秋天。秋天是苍蝇蚊虫的世界,而也是疟病光顾我的季节呵!
然而对于“冬”有恶感,则始于最近。拥着热被窝让思想跑野马那样的事,已经不高兴再做了,而又没有草地给我去“放野火”。何况近年来的冬天似乎一年比一年冷,我不得不自愿多穿点衣服,并且把窗门关紧。
不过我也理智地较为认识了“冬”。我知道“冬”毕竟是“冬”,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我又知道“冬”只不过是“冬”,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的不过去。相反的,冬天的寒冷愈甚,就是冬的运命快要告终,“春”已在叩门。
“春”要来到的时候,一定先有“冬”。冷罢,更加冷罢,你这吓人的冬!
(本文写于1933年冬)
阅读指引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冬天》内容赏析
《冬天》写于1933年冬,正值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犯华北之际,中华大地不仅饱受冬天的浸淫,而且受到外敌的进犯,中华民族危在旦夕,陷入了严寒的“冬天”。
对于冬天,我们除了看见自然景物与其它时令不同,人的着装与其它季节不同以外,更多的恐怕是来自一种感觉。文章写冬天,先从冬天对人的感觉写起,却又以春之感受、夏之感受、秋之感受来衬托冬的尴尬——不仅找不到好的字眼来修饰冬,而且对冬是不怀好感的。这是诗人眼中和心中的冬天。
对于作者而言,冬天则是另一番感受。作者不仅不厌恶冬,相反,他还渐渐辨出了四季的味道,而且觉得冬天的味道特别耐咀嚼。冬天的味道为何特别耐咀嚼?这样的叙写别出心裁,不仅富有悬念,而且为下文巧妙铺垫。
接下来,作者分三个时期描写冬天给他的不同印象,具体呈现冬的景致,冬给作者的感受。在少年时代,作者感觉冬天是又好又不好。这种感觉完全是出于少年活泼、自在、好动是少年的天性,他们往往以自身的天性作为审美的标准。觉得冬天不好,是因为冬天寒冷,要穿许多衣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活动的自由,觉得冬天好,是因为冬天“放野火”,给了我们无限的乐趣。冬天的寒冷、抑郁,我丝毫感觉不到,相反却是无比的温暖与畅快。这是乡下的冬天的特色。而城里的冬天,完全是另一番模样,根本就没有“放野火”的乐趣。作者具体描写了“放野火”的情景,风肆意地卷,火苗肆意蹿,人肆意地奔跑、嬉笑、叫喊,是那么的无拘无束,兴趣盎然。这是乡村冬天独特的乐趣。
走过了少年时代,作者变成了城里人,人生的经历不同了,生活的环境改变了,作者对冬天的感受也不同了。这一部分,作者重点描写对城里冬天的体会与感受。城里的冬天,特别是清晨十分安静,不扰人,令人神清气爽。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安静地做事,自由地想象,而不像春天逼人困倦,夏天吵人心烦,秋天苍蝇蚊虫滋扰。作者尤其钟爱冬天,因为他感觉不到寒冷,肃杀,而又不干涉人,能让人沉淀思想,放飞梦想。作者正值人生的春夏,正在追求理想、打拼事业,人生蒸蒸日上,故此现在冬天少了些活跃与轻狂,而多了些沉静、深邃的特点。
最近,作者对冬天的体会与情感完全不同了,开始厌恶起冬天。少年时代的“放野火”的乐趣没有了,青年时代的幻想与激情没有了,冬天竟多了几分苍凉、无奈的味道。作者对冬的寒冷感受越来越强烈,认识越来越理性。冬毕竟是冬,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但是冬天终究会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
冬天再寒冷,又如何?最多不过吓吓人。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冬天》主题探究
作者写冬天,不仅写出冬天的特点,而且写出了人生滋味,更关注着现实社会的严酷斗争,坚信着“春天”的来临。
作者从冬天给人的感受写起,自始至终都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不仅写出冬天的特点,而且写出了人生的味道。少年时代的作者,天真、活泼、无拘无束,并不觉得冬天有什么不好,相反,觉得冬天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在冬天里“放野火”,更是无比的畅快。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绚丽多彩,充满了情趣,是那么的令人向往。即使寒冷的冬天,又何足可畏?只要心年轻,季节永远花开。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由青涩少年变成了有理想、有追求的知识青年。心中的理想像熊熊燃烧的火,温暖着作者。在一般人眼里,冬天寒冷肃杀,所以他们蛰伏在家里,冬天因此显得更外的沉寂、清静,不打扰人。可对于作者,却是理想的时节。他神清气爽,斗志昂扬,在冬天的清晨,早早地起床,或刻苦攻读,或冥思静想,心里充满了美好的希望,感受着生命赐予的幸福。这时候的冬天沉静、安详,不就像洗去了幼稚与青涩的人生吗?这样的冬天,不仅不可怕,反而还催人上进,使人成熟。
有人说,讨厌冬天,害怕冬天的人,他的人生也到了冬天。冬天是充满了哲理。作者似乎在启示我们只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才能克服困难。心里有梦想在燃烧,还怕冬天来临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对冬天的认识和理解加深了,随之对冬天的感情态度也变了,表现出对冬天的厌恶之情。这不单单是因为自身年龄的增加,身体抵抗力减弱,感觉到冬天的寒气逼人;更主要的是此时中华民族面临着死生危机,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酷的“冬天”。文中写“冬”毕竟是“冬”,它带着北风和霜雪,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这正是对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的写照。作者用冬天来象征苦难的中国社会,鞭打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控诉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
由此看来,作者写冬天,其真正的目的是让读者清醒地认识社会的冬天远比自然的冬天可怕。至此,我们也理解了,作者写少年时代的冬天、成年后的冬天,只不过是一种衬笔,以乡村冬天的乐趣,城市冬天的清静,来反衬如今“冬天”的残酷,暗示我们只有赶走侵略者,在和平的社会里,才能真正体会到冬天的乐趣,才会过上少年时代那样自由快乐的生活。
同时,作者又写道:“冬”只不过是“冬”,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的不过去。作者和告诉我们,敌人再顽固,终究不过是“纸老虎”,最多不过是装腔作势,吓吓人而已,我们不必畏惧,我们的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表现了作者对民族前途的乐观情绪和对“春天”的坚定信心。
这才是《冬天》蕴藉的深刻主旨,写作的真正意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天》技法赏析
文章构思巧妙,新颖独特,以作者对冬天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文章随着情感变化组织材料,布局谋篇,既写自然季节的冬天,又写社会形势的冬天,结合自身经历与感悟,具有很浓的抒情性、哲理性和象征性,特色鲜明。
文章下笔,就成欲扬先抑之势,通过写诗人对冬不怀好感,与后文我觉得冬天的味儿好像特别耐咀嚼,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来表达我对冬的深切的感悟。文章这样写,不仅对下文形成了有力地铺垫,还形成了一种跌宕变化之势,曲径通幽之美。
然后,作者笔锋一转,写我对冬的感悟。用“我就觉得冬天的味儿好像特别耐咀嚼”一句统领全文。冬天的味儿特别耐咀嚼,这味儿一定丰富,一定特别。为了表现这特别的味儿,作者选了三个有代表性的时段来描写。“十一二岁的时候,觉得冬天是又好又不好”,不好在于受大人的约束,活动不自在;好在冬天有放野火的乐趣。二十以后成了“都市人”,我有了行动的自由,却没了少年时的乐趣,觉得冬比春夏秋都好。最近,我对冬天有了恶感,对冬有了理智的认识,因此也不畏惧冬的寒冷。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作者是结合自己对人生的滋味的理解与感悟,来表现冬的味儿的。人生丰富而滋味特别,是冬的味儿的内涵。所以作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笔下的冬景,都饱含着作者的主观情感,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人生的况味,有成长的快乐,有长大的失落,有年老的沧桑、感慨,更有对民族命运担忧。这时,冬天不仅仅蕴含着个体人生的况味,更饱含着民族危难的气息。
作者用轻松繁密的笔墨,着力描写乡村的冬天的欢乐与情趣,城市的冬天的静谧与舒适,表现出我(抑或我们)在冬天自由、幸福的生活。在描写乡村冬天“放野火”的情景时,作者对我及其景物,进行夸张式的描写,极力渲染我的恣意行为,营造出无拘无束畅快淋漓的气氛,烘托出我的巨大快乐。这与我描写的冬天的寒冷、残酷,摧残嫩芽、带来恐怖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有力地反衬了现实社会的严酷,巧妙地揭露了侵略者的罪恶。
然后作者跳出写实,从自然季节的冬天写到社会形势的冬天。作者巧妙地从冬天的肃杀、严酷与巨大的摧毁性与破坏力,取譬设喻,采用象征的手法,借描写冬天的情景与感受,来象征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蹂躏、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危亡的社会现实。文章的结尾,作者巧妙地写道:“冬”毕竟是“冬”,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这一句将自然的冬天升华了,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文章蕴藉主旨的大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