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
先别把他当坏人
文/秦德龙
(1)其实,那条影子一跟上她,她就察觉了。她快他也快,她慢他也慢。她拐了几个弯儿,也没能甩掉他。
(2)她意识到危险了。
(3)半年前,也是在这条街上,也是一个路灯忽明忽暗的夜晚。一个男人,魔幻般闪到了她面前:“小姐,陪我走走好吗?”男人油嘴滑舌,身上散发着一种奇特的香味。
(4)幸好,这时候,有个骑自行车的汉子过来了。她急中生智,对着汉子喊道:“你怎么才来呀?!”汉子听见了她的喊话,下了车子,就朝她这边走过来了。那个浑身散发香气的男人,一转眼就跑掉了。
(5)她对那汉子说:“吓死我了,谢谢您!”汉子笑了笑,没说什么,骑上车子走了。
(6)今天晚上,她逛夜市逛得太晚了,从夜市一出来,身后就多了一条影子。她知道,这条影子,和半年前那家伙是一丘之貉。她望望四周,几乎不可能出现任何可以帮助她的人,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怖感袭上了她的心头。
(7)但不知为什么,她突然冷静下来了。
(8)影子从后面闪到了她的身边:“小姐,借个光,请问,几点啦?”
(9)“你不是戴着手表嘛。”她看也不看他,只顾朝前走路。
(10)“啊,我忘了。瞧,十一点一刻了。对不起,能告诉我到石岗大街怎么走吗?”
(11)“你不是已经在石岗大街上走着嘛。”她仍旧昂着头走路。
(12)她一眼都不睨他。
(13)影子咯咯地笑了起来:“小姐,我逗你玩呢!”影子更加得寸进尺,“小姐,你一个人走路,不寂寞吗?”
(14)“寂寞什么,天上有月亮,人间有路灯,满世界都是不眠的眼睛!”她这么说着,还是没正眼瞧身边的影子。
(15)“小姐还会做诗呢。你是个文化人吧?”影子又笑了起来,“你教我识字吧,让我当你的学生!”
(16)“我没扫盲的义务。”说到这里,她终于扭过头来,打量了一眼影子。“你贫不贫哪?我就不相信你没文化!当然,你那点文化,早就落后于时代了!”
(17)“什么,你敢说我落后?我告诉你,总统套房我都睡过,我想办的事情,绝对心想事成!”影子得意地说着,脸上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18)“是吗?可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怀疑你到底有没有文化了。我说你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你承认不承认?”她这么说着,居然有一种聊天的感觉了。
(19)“你这不是小瞧我嘛,我跟你说了半天话了,我是用嘴放屁呀?”听他的口气,嚣张中有几分虚弱。
(20)“你别不服气。你知道不知道,21世纪的人,不会英语,不会电脑,那就是文盲,那就是没文化!”她的语气,好像是在同熟人争吵。
(21)“嘿,你有理。大小姐,你说得真有理!”影子又笑了起来,笑声却显得十分僵硬,“我说,大黑夜的,小姐一个人走路,真的就不害怕吗?”
(22)“有你护送着,我怕什么!”她不亢不卑地说。“我弟弟也像你似的,总是和姐姐油嘴滑舌。喂,你有姐姐吗?你这个调皮的家伙,是不是也经常拿你姐姐开心?”这么说着,她居然笑了起来。
(23)影子站住了。
(24)影子听她这么说,就站住了。
(25)她也站住了。
(26)“你这个人可真有意思。我还是头一回遇到你这样的女士。不过,今天晚上,我挺高兴。再见啦。Bye bye!可别认为我不会说英语呀!”
(27)影子说完,身子一闪,消失在夜幕中了。
(28)她拿出手帕,擦去了额头上的冷汗。她想,也许,刚才没把他当成纯粹的坏人,才唤醒了他的廉耻感,才遏制住了他那邪恶的心思。
[阅读指引]
“逼”人使坏不可为
——《先别把他当坏人》整体理解
这是一个自救的故事,又是一个救人的故事。
这天晚上,她又被跟踪了。她望了望四周,几乎不可能出现可以帮助她的人,一种从未有过的悲壮的感觉袭上了她的心头。可是,她突然冷静了下来。那个“黑影”一直跟着她,向她问时间,向她问路,她有心无心地答着。“黑影”要拜她为师,她嫌“黑影”没文化,他们一直这么说话,说着说着,她恍若有种聊天的感觉,就像和一个熟人聊天一样。她突然主动开口了:“我有个弟弟和你一样,爱和姐姐油腔滑调。你有姐姐吗?你是不是也经常逗她开心?”“黑影”心底深处的弦被拨动了,中止了犯罪的念头,和她道了一句普通的拜拜后,就走了。
我们听过许多女孩被坏人跟踪的故事,她们大多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获得安全,或是大声呼救,或是假装和某个路过的人是老朋友,或是钻进人多的地方才甩掉那双可怕的眼睛,而文中的女孩却与众不同,她以自己的力量与“黑影”周旋聊天,给“黑影”一种廉耻感,既拯救了自己,又拯救了罪恶的灵魂,至少让“黑影”中止了眼前的作恶举动。
凡事都是必然与偶然的统一,坏人使坏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面对一个意欲作恶的“坏人”,英勇斗争,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固然可敬;但是,先不把坏人当坏人,用“尊重”唤醒他的廉耻之心,让他不知不觉停止使坏的念头,这也不失为一种对付“坏人”的策略,而且是一种更为高明的策略,因为这种做法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促使“坏人”悬崖勒马,止犯罪于中途。危楼将倾,设法稳固之,维护之,让其存在而发挥作用,功德无量,而顺手推它一把,必然人楼俱毁,两败俱伤。一位“打黑”英雄说过:“一个社会,‘打黑’英雄过多,未必是好事。”道理也在这里。
近年来,“坏人推断论”盛行。人流如潮的火车站里,常见这样的“提示”:“各位旅客请注意,为了您的旅途安全,请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走进一家便利店,服务员齐刷刷地站在一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你看,生怕你把东西藏包里似的,真让人受不了。而 “彭宇案”的宣传报道,更助长了“坏人推断论”的风行。一个社会要切实减少犯罪,不仅需要我们每个人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更需要人际间的信任和友善。人们崇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处世哲学,其实,我们还可以再加一句,那就是救人之心不可缺,或者是逼人使坏不可为!
放眼眼下的中国社会,读了秦德龙的这篇小小说,我们能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细腻真实的过程展示
——《先别把他当坏人》细节揣摩
一、开端(1至6节):夜行遇险,倍感恐惧
第(1)节,通过主人公的心理,展现其处境:“其实,那条影子一跟上她,她就察觉了。她快他也快,她慢他也慢。她拐了几个弯儿,也没能甩掉他。”笔墨简省,而又扣人心弦。
第(2)节,“她意识到危险了”七字成句,单独成段,点明主人公“她”的清醒和危险,又自然过渡到往事的回忆。
第(3)至(6)节,回忆半年前遇险和脱险的经过。“也是在这条街上,也是一个路灯忽明忽暗的夜晚”,既是写当时,也是写今晚,一笔而二用。相同的地点,相同的环境,遇上“相同的男人”,不同的是,那天正好有骑自行车的汉子过来,她急中生智,向那汉子喊话,得以自救,而今天几乎不可能出现任何可以帮助她的人,两相比较,强化了险情,增强了悬念感。
第(6)节的末一句特别巧妙,“她望望四周,几乎不可能出现任何可以帮助她的人,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怖感袭上了她的心头”,既点明了情况的危险,又把回忆的思绪拉回到现场,使故事紧凑而不脱节。
二、发展(7至14节):巧妙周旋,不亢不卑
“但不知为什么,她突然冷静下来了”一句颇值得玩味。从上次处理危机的经过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智慧的姑娘,不应该“无缘无故”地冷静下来。 对于一个智慧的人来说,突然遇到险情,与其惊慌失措,呼天抢地,不如冷静观察,以静待动。作者不是不知“为什么”她会突然冷静下来,而是不愿什么都说出来,剥夺读者思考的权力;同时也是为了减省笔墨,剪裁枝叉,推动情节发展。
“小姐,借个光,请问,几点啦?”影子的问话虽然是故意搭讪,在借机接近,寻机下手,问话本身却也很得体,并无值得指责的地方。“你不是戴着手表嘛。”她的回答不亢不卑,同样得体:虽然明知他是坏人,但人家没有伤害你,你也不应该伤害人家;对于异性的主动亲近,哪怕他并无歹意,一个有尊严的女性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影子”又问石岗大街怎么走,“她”以“你不是已经在石岗大街上走着嘛”作答,既回答了他的问话,不直接对抗,却又显出不易“就范”的性格。她一边应酬着“影子”的问话,一边只顾走路,而不主动看他一眼,与其说是要迅速“逃离”险境,不如说是一个大方的女孩子应有的分寸感:既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又不让人贴近自己。
“影子”关于“你一个人走路,不寂寞吗?”的问话,不只是得寸进尺,简直有挑逗的意味,她的回答则更显出水平:“寂寞什么,天上有月亮,人间有路灯,满世界都是不眠的眼睛!”既向对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不接受你的勾引,同时又警告对方,人在做,天在看,收起你邪恶之心吧,含蓄而坚定,不给对方任何口实和把柄。同时,这句充满诗意的回答也为引出下文关于文化的话题作了情节上的铺垫,有力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三、高潮(15至20节):主动出击,刺其心痛
如果说7至14节的周旋还是一种被动的表现的话,那么从15节开始,她则转入了强有力的攻势。
一句“你贫不贫哪?我就不相信你没文化!当然,你那点文化,早就落后于时代了!” 先指责,再肯定,最后再否定,既打又揉,用诚恳和鄙夷的双重目光审视他,指出他在文化方面的欠缺,终于使他灵魂有所触动。经过几个回合的继续“较量”,“影子”终于败下阵来:“你这不是小瞧我嘛,我跟你说了半天话了,我是用嘴放屁呀?”莫看他气势汹汹,其实他嘴硬而心气不足了,这是败退的开始。
我们还注意她的动作和表情。在起初阶段,她只顾走路,并不抬头看他一眼,现在她终于扭过头来,打量了影子,这扭头打量实在是好。它显示的是她对“影子”的尊重,蔑视中的尊重,表明“居高临下”的她还是把影子当人看待的。同样,她对影子的指责让人觉得是在与人聊天,语气是与熟人在争吵,而不是义士对歹徒的谴责,这也同样显示了谴责中的尊重。这时去夸赞“影子”自然是虚伪,义正词严,慷慨陈辞,只能把对方逼上“抗争”之路。我就是一个无赖,看你奈我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把你当人看待,你自己还能不把自己当人吗?
一段有没有文化引发的对话触动了“影子”的软肋,也把故事推向了高潮。坏人也是人,是人就总会有人性。把坏人当人,用温暖的人性拨动其心弦,要比居高临下的批判更有力,更能触动其灵魂。
四、结局(21至结尾):化险为夷,心有所悟
质变始于量变,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一系列对话,“影子”的质变终于发生。当她以“你有姐姐吗?你这个调皮的家伙,是不是也经常拿你姐姐开心?”相问的时候,她居然笑了起来,影子站住了,随即以“Bye bye!”相调侃,消失在夜幕中。
“影子站住了。”只有五个字的一句话,单独成段,醒目,突出,强化了她的那句话在影子心灵上引起的震撼。为了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运用反复的手法,以“影子听她这么说,就站住了”再次独立成段。一个“站住了”,两次重复表达,并且再跟一句“她也站住了”,也独立成段。由原来的“她快他也快,她慢他也慢”,到对方的“主动”站住再到她的“跟着”站住,象征了关系的缓和,紧张的解除。影子的最后一句话,虽然长了点,却是不可或缺的。“你这个人可真有意思。我还是头一回遇到你这样的女士。不过,今天晚上,我挺高兴。”这是真诚的心声,是彻底被征服的表白。而“再见啦。Bye bye!可别认为我不会说英语呀!”只让他说两个英语单词,而不是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既说明他就会那两个单词,确实“没文化”,又说明他对“没文化”是那样在乎,说明他心中已经有了廉耻感,并且正是这样的廉耻感使他中止了使坏的行径。
“影子说完,身子一闪,消失在夜幕中了。”文章至此,本可作结,可作者结尾却描写了她的举动和感想。这看似画蛇添足,其实很有必要。拿手帕,擦冷汗的动作描写,既照应了开头“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怖感袭上了她的心头”,又提醒读者,刚才一幕可不是男女青年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而是一场殊死的较量。而“她想,也许,刚才没把他当成纯粹的坏人,才唤醒了他的廉耻感,才遏制住了他那邪恶的心思”一语,则借情节点明主题,卒章显志,使人读完故事顿生豁然开朗之感,不至于在黑暗中摸索。
独具匠心的艺术谋划
——《先别把他当坏人》艺术特色赏析
一、独到深刻的主题设置
近年来,人们的安全意识大增,甚至增加到公开提倡“不与陌生人说话”的地步。对陌生人谨慎一点,可以防范一些心存不轨之徒,但这样的教育也在无形中也徒增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有的人甚至到了把自己封闭到有人问路都会拒绝的地步。在这样的舆论氛围里,作者通过小说,却提出了先不把“坏人”当坏人的主张,倡导用人格上的尊重去唤醒“坏人”的廉耻感,减少罪犯的发生,真是独发异响,发人深省。意者,文之帅也。文章立意首先要正确,但正确而老生常谈,千人一面,千部一腔,难逃平庸之嫌。去陈言,求新意,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文章才能有高品位,高境界,《先别把他当坏人》就是一篇高品位、高境界的文章。
二、缓急有致的情节安排
本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总是很有特色的。一开篇,小说抛开静态的环境描写,一下子把人带进紧张的氛围。可正当人们进一步关心事态发展的时候,作品进入一段往事的回忆,紧张的气氛得以舒缓。前次遇险中途出现骑车汉子,这次无人可帮,她将如何逃过此劫?前后对比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悬念感。在经过一段较为平缓的对话之后,她突然转守为攻,说“影子”没有文化,岂不是老虎头上拔毛?不由得为她捏了一把汗。果然,影子动怒了:“你这不是小瞧我嘛,我跟你说了半天话了,我是用嘴放屁呀?”然而在这貌似嚣张的发话之后,在一声“你有姐姐吗?”的相问中,影子偃旗息鼓,悄然退场。小说就这样在缓急有致、张驰有度中展开情节,扣人心弦。
三、简洁传神的人物刻画
小说刻画人物简洁传神。我们来看她与影子最初的两句答话,一句是:“你不是戴着手表嘛。”再一句是:“你不是已经在石岗大街上走着嘛。” 两句明明都是反问句,可末尾又都是句号,而不是问号。这看似疏忽,却十分准确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面对这个不存好心的家伙,在他没有作恶之前,她不能把他当坏人,拒之于千里之外,她必须理睬他;但是,她又不能对他过于热情,这不只是出于防范的需要,还出于一个女孩子维护尊严的需要。正是这样的内心世界,决定了她说话的语气,理睬他但不亲近他,反问句后面的句号,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这样的语气,精确地反映了她的内心世界。其实,像这样简洁而精准的人物语言还很多,这里不一一举例,请同学们细心体会。
(作者:刘步兰,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先别把他当坏人
文/秦德龙
(1)其实,那条影子一跟上她,她就察觉了。她快他也快,她慢他也慢。她拐了几个弯儿,也没能甩掉他。
(2)她意识到危险了。
(3)半年前,也是在这条街上,也是一个路灯忽明忽暗的夜晚。一个男人,魔幻般闪到了她面前:“小姐,陪我走走好吗?”男人油嘴滑舌,身上散发着一种奇特的香味。
(4)幸好,这时候,有个骑自行车的汉子过来了。她急中生智,对着汉子喊道:“你怎么才来呀?!”汉子听见了她的喊话,下了车子,就朝她这边走过来了。那个浑身散发香气的男人,一转眼就跑掉了。
(5)她对那汉子说:“吓死我了,谢谢您!”汉子笑了笑,没说什么,骑上车子走了。
(6)今天晚上,她逛夜市逛得太晚了,从夜市一出来,身后就多了一条影子。她知道,这条影子,和半年前那家伙是一丘之貉。她望望四周,几乎不可能出现任何可以帮助她的人,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怖感袭上了她的心头。
(7)但不知为什么,她突然冷静下来了。
(8)影子从后面闪到了她的身边:“小姐,借个光,请问,几点啦?”
(9)“你不是戴着手表嘛。”她看也不看他,只顾朝前走路。
(10)“啊,我忘了。瞧,十一点一刻了。对不起,能告诉我到石岗大街怎么走吗?”
(11)“你不是已经在石岗大街上走着嘛。”她仍旧昂着头走路。
(12)她一眼都不睨他。
(13)影子咯咯地笑了起来:“小姐,我逗你玩呢!”影子更加得寸进尺,“小姐,你一个人走路,不寂寞吗?”
(14)“寂寞什么,天上有月亮,人间有路灯,满世界都是不眠的眼睛!”她这么说着,还是没正眼瞧身边的影子。
(15)“小姐还会做诗呢。你是个文化人吧?”影子又笑了起来,“你教我识字吧,让我当你的学生!”
(16)“我没扫盲的义务。”说到这里,她终于扭过头来,打量了一眼影子。“你贫不贫哪?我就不相信你没文化!当然,你那点文化,早就落后于时代了!”
(17)“什么,你敢说我落后?我告诉你,总统套房我都睡过,我想办的事情,绝对心想事成!”影子得意地说着,脸上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18)“是吗?可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怀疑你到底有没有文化了。我说你不会说话,也不会写字,你承认不承认?”她这么说着,居然有一种聊天的感觉了。
(19)“你这不是小瞧我嘛,我跟你说了半天话了,我是用嘴放屁呀?”听他的口气,嚣张中有几分虚弱。
(20)“你别不服气。你知道不知道,21世纪的人,不会英语,不会电脑,那就是文盲,那就是没文化!”她的语气,好像是在同熟人争吵。
(21)“嘿,你有理。大小姐,你说得真有理!”影子又笑了起来,笑声却显得十分僵硬,“我说,大黑夜的,小姐一个人走路,真的就不害怕吗?”
(22)“有你护送着,我怕什么!”她不亢不卑地说。“我弟弟也像你似的,总是和姐姐油嘴滑舌。喂,你有姐姐吗?你这个调皮的家伙,是不是也经常拿你姐姐开心?”这么说着,她居然笑了起来。
(23)影子站住了。
(24)影子听她这么说,就站住了。
(25)她也站住了。
(26)“你这个人可真有意思。我还是头一回遇到你这样的女士。不过,今天晚上,我挺高兴。再见啦。Bye bye!可别认为我不会说英语呀!”
(27)影子说完,身子一闪,消失在夜幕中了。
(28)她拿出手帕,擦去了额头上的冷汗。她想,也许,刚才没把他当成纯粹的坏人,才唤醒了他的廉耻感,才遏制住了他那邪恶的心思。
[阅读指引]
“逼”人使坏不可为
——《先别把他当坏人》整体理解
这是一个自救的故事,又是一个救人的故事。
这天晚上,她又被跟踪了。她望了望四周,几乎不可能出现可以帮助她的人,一种从未有过的悲壮的感觉袭上了她的心头。可是,她突然冷静了下来。那个“黑影”一直跟着她,向她问时间,向她问路,她有心无心地答着。“黑影”要拜她为师,她嫌“黑影”没文化,他们一直这么说话,说着说着,她恍若有种聊天的感觉,就像和一个熟人聊天一样。她突然主动开口了:“我有个弟弟和你一样,爱和姐姐油腔滑调。你有姐姐吗?你是不是也经常逗她开心?”“黑影”心底深处的弦被拨动了,中止了犯罪的念头,和她道了一句普通的拜拜后,就走了。
我们听过许多女孩被坏人跟踪的故事,她们大多借助别人的力量才获得安全,或是大声呼救,或是假装和某个路过的人是老朋友,或是钻进人多的地方才甩掉那双可怕的眼睛,而文中的女孩却与众不同,她以自己的力量与“黑影”周旋聊天,给“黑影”一种廉耻感,既拯救了自己,又拯救了罪恶的灵魂,至少让“黑影”中止了眼前的作恶举动。
凡事都是必然与偶然的统一,坏人使坏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面对一个意欲作恶的“坏人”,英勇斗争,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固然可敬;但是,先不把坏人当坏人,用“尊重”唤醒他的廉耻之心,让他不知不觉停止使坏的念头,这也不失为一种对付“坏人”的策略,而且是一种更为高明的策略,因为这种做法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促使“坏人”悬崖勒马,止犯罪于中途。危楼将倾,设法稳固之,维护之,让其存在而发挥作用,功德无量,而顺手推它一把,必然人楼俱毁,两败俱伤。一位“打黑”英雄说过:“一个社会,‘打黑’英雄过多,未必是好事。”道理也在这里。
近年来,“坏人推断论”盛行。人流如潮的火车站里,常见这样的“提示”:“各位旅客请注意,为了您的旅途安全,请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走进一家便利店,服务员齐刷刷地站在一边,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你看,生怕你把东西藏包里似的,真让人受不了。而 “彭宇案”的宣传报道,更助长了“坏人推断论”的风行。一个社会要切实减少犯罪,不仅需要我们每个人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更需要人际间的信任和友善。人们崇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处世哲学,其实,我们还可以再加一句,那就是救人之心不可缺,或者是逼人使坏不可为!
放眼眼下的中国社会,读了秦德龙的这篇小小说,我们能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细腻真实的过程展示
——《先别把他当坏人》细节揣摩
一、开端(1至6节):夜行遇险,倍感恐惧
第(1)节,通过主人公的心理,展现其处境:“其实,那条影子一跟上她,她就察觉了。她快他也快,她慢他也慢。她拐了几个弯儿,也没能甩掉他。”笔墨简省,而又扣人心弦。
第(2)节,“她意识到危险了”七字成句,单独成段,点明主人公“她”的清醒和危险,又自然过渡到往事的回忆。
第(3)至(6)节,回忆半年前遇险和脱险的经过。“也是在这条街上,也是一个路灯忽明忽暗的夜晚”,既是写当时,也是写今晚,一笔而二用。相同的地点,相同的环境,遇上“相同的男人”,不同的是,那天正好有骑自行车的汉子过来,她急中生智,向那汉子喊话,得以自救,而今天几乎不可能出现任何可以帮助她的人,两相比较,强化了险情,增强了悬念感。
第(6)节的末一句特别巧妙,“她望望四周,几乎不可能出现任何可以帮助她的人,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怖感袭上了她的心头”,既点明了情况的危险,又把回忆的思绪拉回到现场,使故事紧凑而不脱节。
二、发展(7至14节):巧妙周旋,不亢不卑
“但不知为什么,她突然冷静下来了”一句颇值得玩味。从上次处理危机的经过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有智慧的姑娘,不应该“无缘无故”地冷静下来。 对于一个智慧的人来说,突然遇到险情,与其惊慌失措,呼天抢地,不如冷静观察,以静待动。作者不是不知“为什么”她会突然冷静下来,而是不愿什么都说出来,剥夺读者思考的权力;同时也是为了减省笔墨,剪裁枝叉,推动情节发展。
“小姐,借个光,请问,几点啦?”影子的问话虽然是故意搭讪,在借机接近,寻机下手,问话本身却也很得体,并无值得指责的地方。“你不是戴着手表嘛。”她的回答不亢不卑,同样得体:虽然明知他是坏人,但人家没有伤害你,你也不应该伤害人家;对于异性的主动亲近,哪怕他并无歹意,一个有尊严的女性应当保持一定的距离。“影子”又问石岗大街怎么走,“她”以“你不是已经在石岗大街上走着嘛”作答,既回答了他的问话,不直接对抗,却又显出不易“就范”的性格。她一边应酬着“影子”的问话,一边只顾走路,而不主动看他一眼,与其说是要迅速“逃离”险境,不如说是一个大方的女孩子应有的分寸感:既不拒人于千里之外,又不让人贴近自己。
“影子”关于“你一个人走路,不寂寞吗?”的问话,不只是得寸进尺,简直有挑逗的意味,她的回答则更显出水平:“寂寞什么,天上有月亮,人间有路灯,满世界都是不眠的眼睛!”既向对方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不接受你的勾引,同时又警告对方,人在做,天在看,收起你邪恶之心吧,含蓄而坚定,不给对方任何口实和把柄。同时,这句充满诗意的回答也为引出下文关于文化的话题作了情节上的铺垫,有力地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三、高潮(15至20节):主动出击,刺其心痛
如果说7至14节的周旋还是一种被动的表现的话,那么从15节开始,她则转入了强有力的攻势。
一句“你贫不贫哪?我就不相信你没文化!当然,你那点文化,早就落后于时代了!” 先指责,再肯定,最后再否定,既打又揉,用诚恳和鄙夷的双重目光审视他,指出他在文化方面的欠缺,终于使他灵魂有所触动。经过几个回合的继续“较量”,“影子”终于败下阵来:“你这不是小瞧我嘛,我跟你说了半天话了,我是用嘴放屁呀?”莫看他气势汹汹,其实他嘴硬而心气不足了,这是败退的开始。
我们还注意她的动作和表情。在起初阶段,她只顾走路,并不抬头看他一眼,现在她终于扭过头来,打量了影子,这扭头打量实在是好。它显示的是她对“影子”的尊重,蔑视中的尊重,表明“居高临下”的她还是把影子当人看待的。同样,她对影子的指责让人觉得是在与人聊天,语气是与熟人在争吵,而不是义士对歹徒的谴责,这也同样显示了谴责中的尊重。这时去夸赞“影子”自然是虚伪,义正词严,慷慨陈辞,只能把对方逼上“抗争”之路。我就是一个无赖,看你奈我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把你当人看待,你自己还能不把自己当人吗?
一段有没有文化引发的对话触动了“影子”的软肋,也把故事推向了高潮。坏人也是人,是人就总会有人性。把坏人当人,用温暖的人性拨动其心弦,要比居高临下的批判更有力,更能触动其灵魂。
四、结局(21至结尾):化险为夷,心有所悟
质变始于量变,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一系列对话,“影子”的质变终于发生。当她以“你有姐姐吗?你这个调皮的家伙,是不是也经常拿你姐姐开心?”相问的时候,她居然笑了起来,影子站住了,随即以“Bye bye!”相调侃,消失在夜幕中。
“影子站住了。”只有五个字的一句话,单独成段,醒目,突出,强化了她的那句话在影子心灵上引起的震撼。为了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作者运用反复的手法,以“影子听她这么说,就站住了”再次独立成段。一个“站住了”,两次重复表达,并且再跟一句“她也站住了”,也独立成段。由原来的“她快他也快,她慢他也慢”,到对方的“主动”站住再到她的“跟着”站住,象征了关系的缓和,紧张的解除。影子的最后一句话,虽然长了点,却是不可或缺的。“你这个人可真有意思。我还是头一回遇到你这样的女士。不过,今天晚上,我挺高兴。”这是真诚的心声,是彻底被征服的表白。而“再见啦。Bye bye!可别认为我不会说英语呀!”只让他说两个英语单词,而不是一个完整的英语句子,既说明他就会那两个单词,确实“没文化”,又说明他对“没文化”是那样在乎,说明他心中已经有了廉耻感,并且正是这样的廉耻感使他中止了使坏的行径。
“影子说完,身子一闪,消失在夜幕中了。”文章至此,本可作结,可作者结尾却描写了她的举动和感想。这看似画蛇添足,其实很有必要。拿手帕,擦冷汗的动作描写,既照应了开头“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怖感袭上了她的心头”,又提醒读者,刚才一幕可不是男女青年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而是一场殊死的较量。而“她想,也许,刚才没把他当成纯粹的坏人,才唤醒了他的廉耻感,才遏制住了他那邪恶的心思”一语,则借情节点明主题,卒章显志,使人读完故事顿生豁然开朗之感,不至于在黑暗中摸索。
独具匠心的艺术谋划
——《先别把他当坏人》艺术特色赏析
一、独到深刻的主题设置
近年来,人们的安全意识大增,甚至增加到公开提倡“不与陌生人说话”的地步。对陌生人谨慎一点,可以防范一些心存不轨之徒,但这样的教育也在无形中也徒增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有的人甚至到了把自己封闭到有人问路都会拒绝的地步。在这样的舆论氛围里,作者通过小说,却提出了先不把“坏人”当坏人的主张,倡导用人格上的尊重去唤醒“坏人”的廉耻感,减少罪犯的发生,真是独发异响,发人深省。意者,文之帅也。文章立意首先要正确,但正确而老生常谈,千人一面,千部一腔,难逃平庸之嫌。去陈言,求新意,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文章才能有高品位,高境界,《先别把他当坏人》就是一篇高品位、高境界的文章。
二、缓急有致的情节安排
本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总是很有特色的。一开篇,小说抛开静态的环境描写,一下子把人带进紧张的氛围。可正当人们进一步关心事态发展的时候,作品进入一段往事的回忆,紧张的气氛得以舒缓。前次遇险中途出现骑车汉子,这次无人可帮,她将如何逃过此劫?前后对比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悬念感。在经过一段较为平缓的对话之后,她突然转守为攻,说“影子”没有文化,岂不是老虎头上拔毛?不由得为她捏了一把汗。果然,影子动怒了:“你这不是小瞧我嘛,我跟你说了半天话了,我是用嘴放屁呀?”然而在这貌似嚣张的发话之后,在一声“你有姐姐吗?”的相问中,影子偃旗息鼓,悄然退场。小说就这样在缓急有致、张驰有度中展开情节,扣人心弦。
三、简洁传神的人物刻画
小说刻画人物简洁传神。我们来看她与影子最初的两句答话,一句是:“你不是戴着手表嘛。”再一句是:“你不是已经在石岗大街上走着嘛。” 两句明明都是反问句,可末尾又都是句号,而不是问号。这看似疏忽,却十分准确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面对这个不存好心的家伙,在他没有作恶之前,她不能把他当坏人,拒之于千里之外,她必须理睬他;但是,她又不能对他过于热情,这不只是出于防范的需要,还出于一个女孩子维护尊严的需要。正是这样的内心世界,决定了她说话的语气,理睬他但不亲近他,反问句后面的句号,恰到好处地传达了这样的语气,精确地反映了她的内心世界。其实,像这样简洁而精准的人物语言还很多,这里不一一举例,请同学们细心体会。
(作者:刘步兰,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