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游记散文,无论采取何种写法,都回避不了描写游览之地的景物。而绝大多数的文言游记散文,不单单是记游、写景,还常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说理。写景、记游往往不是作者的目的,言志、抒情、说理才是作者真正的意图。“景”是“志”“情”“理”的载体,“志”“情”“理”是“景”的内核。因此,景物与理趣的融合,是文言游记散文的显著特征。这样的游记散文,物中寓怀、景中寓情,事中寓理。物与志、景与情,事与理,彼此的融合与渗透,必然有其对接点。这个对接点,表现在物象特征、景物意境、事件意义上。这就为我们阅读理解、快速答题,提供了契机。
下面以苏轼的《放鹤亭记》为例,说明文言游记散文阅读解题策略。本文作于苏轼知徐州时,文章重点不在记游,而在于写景、议事,是典型的借题发挥之作。文章重点描写了放鹤亭周围的景色,塑造了仙鹤的形象。因此,放鹤亭的意境、仙鹤的形象特征、议鹤的意义,就成了山水景物与理趣的对接点。那么,如何抓住这些对接点,快速阅读理解文章呢?
首先,抓住景物特征,理解意境蕴涵的理趣。抓住景物特征是理解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关键。景物的特征是意境的外化形式,与意境呼应、对接。有什么样的景物特征,就有什么样的意境。放鹤亭封闭、清净,超然于尘世之外,其景色娴静、幽雅、恬适,与放鹤亭和仙鹤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闲适、恬淡、静谧的意境图。理解了意境之后,再分析作者营造意境的目的。原来,这幅意境图描写的正是山人隐居之地,正好与山人清远闲放的志趣、独立自由的性格和谐一致。它寄予了作者对清远闲放、逍遥自在的隐士生活的向往。由景物特色,到意境内涵,到意境寄予的理趣,这样,很快就把握了作者写景的目的。
其次,抓住物象特征,理解物象寄予的理趣。物象特征与作者寄托的志趣是密切相连的,可以说物象特征是作者志趣的外在表现。抓住物象特征,理解物象蕴涵的意义,从而揣摩作者寄托的志趣。写放鹤亭,作者为什么要对仙鹤进行浓墨重彩呢?分析鹤的形象特征就释然了。鹤,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清新俊美,飘逸脱俗;停则亭亭玉立,飞则高蹈尘外。鹤,独立、高蹈、脱俗的形象,与如鹤独立、如鹤高飞的自由人格对接。由鹤而人,自然会联想到,鹤代表着冰清玉洁,超凡脱俗,云游世外的风神与情趣,自由洒脱的隐士形象,从而理解了鹤寄托的作者的自由人格、自由精神的理趣。
最后,抓住事件的意义,理解事件蕴藉的理趣。文言游记散文中的叙事往往是引经据典,借题发挥,以此说理明志。而这个借题发挥所借的“题”就是山水景物,所以叙事其实是对山水景物意义的延伸与补充。作者由写放鹤、放鹤亭,引出议鹤。通过引古证今,对比烘托,言说君王之乐与隐士之乐的不同,从而歌颂如鹤之隐逸者之乐趣。作者以歌咏仙鹤清远闲放,自由自在,来歌咏一种像仙鹤一样独来独往,逍遥自在的隐士风采。文章由亭而鹤,由鹤而人,山水景物与人格精神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从景物与理趣的融合处入手,可以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从而为解题作铺垫。
实战演练
放鹤亭记
文/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①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①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①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
5.《放鹤亭记》是一篇游记散文,为什么作者要把重点放在写鹤、谈鹤上?
答:
解法透视
第一题,选项A、D明显正确,选项B、C,则要根句子描述的情景与它包含的理趣推断进行判断。选项B引述《易》《诗》是为了说明鹤的清远闲放,该句能表现鹤清远闲放的重点词是“和”,两只鹤相向而鸣,一唱一和,悠闲自在,是为清远闲放的最好诠释。故,“和”应为“应和”的意思。同样的道理,选项C表现的是隐逸者之乐,而这种乐趣缘于“狎”与“玩”,故“狎”为“亲近”。故选B。
第二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与意义。从句式特征与语意关系上分析,选A“以”后省略了“之”,由此判断“以”是介词,“用”的意思。选项B,前者是代词,代指鹤;后者用在反问句句首,表反问语气,是“难道”的意思。选项C,两个“而”表示的语意关系不同,前者表示转折关系,后者表示修饰关系。选项D,两个“于”根据所接的宾语的不同,前者解释为“在”,后者解释为“从”。因此选A。
第三题,根据对文章内容层次的理解,选项A、B、C,显然是正确的。而选项D则可根据放鹤、招鹤之歌包含的理趣进行推断。放鹤、招鹤之歌,是借鹤清远闲放、自由自在,来歌咏像鹤一样独来独往、逍遥自在的隐士风采,表达作者表达了作者向往隐逸,醉心山水的浓郁情怀。作者借放鹤、招鹤之歌以明志,是作者所作。故,选项D错误。
第四题,翻译这两个句子,主要是对关键词“乐”“真”的理解。根据句子表达的理趣推断关键词的用法与意义。第①句描述与山人醉心山水,开怀畅饮的情景。这种自由自在、超脱放达的生活,正是作者所向往的。“乐”是山水与理趣的结合点,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译作“以……为乐”第②句,“真”是对隐士“狎而玩之”之本性的概括,是修心养性、娱情怡志之真性、本真。翻译:(1)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2)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第五题,解答此题,要从山水景物与理趣的融合处入手。鹤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清新俊美、飘逸脱俗,自由自在,它代表着冰清玉洁,超凡脱俗,云游世外的风神与情趣,是清闲洒脱,自由自在的隐士形象的写照。鹤是作者人格精神的化身。所以作者写鹤、议鹤、作鹤之歌,借以表达对独立、自由精神的向往。答案略。
下面以苏轼的《放鹤亭记》为例,说明文言游记散文阅读解题策略。本文作于苏轼知徐州时,文章重点不在记游,而在于写景、议事,是典型的借题发挥之作。文章重点描写了放鹤亭周围的景色,塑造了仙鹤的形象。因此,放鹤亭的意境、仙鹤的形象特征、议鹤的意义,就成了山水景物与理趣的对接点。那么,如何抓住这些对接点,快速阅读理解文章呢?
首先,抓住景物特征,理解意境蕴涵的理趣。抓住景物特征是理解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关键。景物的特征是意境的外化形式,与意境呼应、对接。有什么样的景物特征,就有什么样的意境。放鹤亭封闭、清净,超然于尘世之外,其景色娴静、幽雅、恬适,与放鹤亭和仙鹤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闲适、恬淡、静谧的意境图。理解了意境之后,再分析作者营造意境的目的。原来,这幅意境图描写的正是山人隐居之地,正好与山人清远闲放的志趣、独立自由的性格和谐一致。它寄予了作者对清远闲放、逍遥自在的隐士生活的向往。由景物特色,到意境内涵,到意境寄予的理趣,这样,很快就把握了作者写景的目的。
其次,抓住物象特征,理解物象寄予的理趣。物象特征与作者寄托的志趣是密切相连的,可以说物象特征是作者志趣的外在表现。抓住物象特征,理解物象蕴涵的意义,从而揣摩作者寄托的志趣。写放鹤亭,作者为什么要对仙鹤进行浓墨重彩呢?分析鹤的形象特征就释然了。鹤,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清新俊美,飘逸脱俗;停则亭亭玉立,飞则高蹈尘外。鹤,独立、高蹈、脱俗的形象,与如鹤独立、如鹤高飞的自由人格对接。由鹤而人,自然会联想到,鹤代表着冰清玉洁,超凡脱俗,云游世外的风神与情趣,自由洒脱的隐士形象,从而理解了鹤寄托的作者的自由人格、自由精神的理趣。
最后,抓住事件的意义,理解事件蕴藉的理趣。文言游记散文中的叙事往往是引经据典,借题发挥,以此说理明志。而这个借题发挥所借的“题”就是山水景物,所以叙事其实是对山水景物意义的延伸与补充。作者由写放鹤、放鹤亭,引出议鹤。通过引古证今,对比烘托,言说君王之乐与隐士之乐的不同,从而歌颂如鹤之隐逸者之乐趣。作者以歌咏仙鹤清远闲放,自由自在,来歌咏一种像仙鹤一样独来独往,逍遥自在的隐士风采。文章由亭而鹤,由鹤而人,山水景物与人格精神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从景物与理趣的融合处入手,可以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从而为解题作铺垫。
实战演练
放鹤亭记
文/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阴:北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①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①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①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
5.《放鹤亭记》是一篇游记散文,为什么作者要把重点放在写鹤、谈鹤上?
答:
解法透视
第一题,选项A、D明显正确,选项B、C,则要根句子描述的情景与它包含的理趣推断进行判断。选项B引述《易》《诗》是为了说明鹤的清远闲放,该句能表现鹤清远闲放的重点词是“和”,两只鹤相向而鸣,一唱一和,悠闲自在,是为清远闲放的最好诠释。故,“和”应为“应和”的意思。同样的道理,选项C表现的是隐逸者之乐,而这种乐趣缘于“狎”与“玩”,故“狎”为“亲近”。故选B。
第二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与意义。从句式特征与语意关系上分析,选A“以”后省略了“之”,由此判断“以”是介词,“用”的意思。选项B,前者是代词,代指鹤;后者用在反问句句首,表反问语气,是“难道”的意思。选项C,两个“而”表示的语意关系不同,前者表示转折关系,后者表示修饰关系。选项D,两个“于”根据所接的宾语的不同,前者解释为“在”,后者解释为“从”。因此选A。
第三题,根据对文章内容层次的理解,选项A、B、C,显然是正确的。而选项D则可根据放鹤、招鹤之歌包含的理趣进行推断。放鹤、招鹤之歌,是借鹤清远闲放、自由自在,来歌咏像鹤一样独来独往、逍遥自在的隐士风采,表达作者表达了作者向往隐逸,醉心山水的浓郁情怀。作者借放鹤、招鹤之歌以明志,是作者所作。故,选项D错误。
第四题,翻译这两个句子,主要是对关键词“乐”“真”的理解。根据句子表达的理趣推断关键词的用法与意义。第①句描述与山人醉心山水,开怀畅饮的情景。这种自由自在、超脱放达的生活,正是作者所向往的。“乐”是山水与理趣的结合点,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译作“以……为乐”第②句,“真”是对隐士“狎而玩之”之本性的概括,是修心养性、娱情怡志之真性、本真。翻译:(1)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2)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第五题,解答此题,要从山水景物与理趣的融合处入手。鹤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清新俊美、飘逸脱俗,自由自在,它代表着冰清玉洁,超凡脱俗,云游世外的风神与情趣,是清闲洒脱,自由自在的隐士形象的写照。鹤是作者人格精神的化身。所以作者写鹤、议鹤、作鹤之歌,借以表达对独立、自由精神的向往。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