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不停改革,但在实际教学现状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读书时间越长,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为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教师应多点技巧,“不拘一格”构筑语文课堂。
【关键词】教学现状 技巧 不拘一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语文课堂应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可靠保障。
那么,如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呢?新课改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又提出现在的教师不仅要备课,还要备生(备学生),专家们一味提出课怎么上,但却忽视了课堂的主体,当然对于一些语文素养好的学生,专家说的那种语文味很强的语文课是值得提倡的,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就有限,语文味很强的语文课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枯燥单调而提不起精神了。况且时代在改变,现在的学生再不是私塾时代那种背不出书可以被先生打手心的学生了,书本教导我们“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教学改革亦是如此。
据调查,现在的学生对语文提不起精神,主要在两方面原因:
客观原因:①语文学科太枯燥,尤其是高中语文复习课,字音、字形、标点、病句、文言文等,难以吸引富有现代气息的“喜新厌旧”的学生;②考试的效度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很多学生说,语文考试靠运气,语文成绩靠发挥;③学习语文没有成就感,没有数理化解题时的快感。
主观原因:①老师秉承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居高临下,不愿放下“师道尊严”,不能和学生平等对话,难以和学生打成一片;②教师课堂上缺乏激情,教学观念陈旧,甚至有的认为高中语文尤其是专题复习课,无需技巧,结果造成课堂气氛沉闷;③考试指挥棒下应试教育的沿袭,使大多数老师仍然认为应试教育实在而摒弃素质教育,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语文课。
那么,怎样搞活课堂,吸引学生眼球,甚至是吸引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学生呢?
一、“表演法”
表演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原因就是有时候文本显得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进入,并且融入自己的情感,最好的方式就是表演。如在学习《祝福》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祥林嫂的不同时期的境遇,笔者让学生表演祥林嫂几次到鲁四老爷家的情景。结果学生根据文本,自己编写台词,还用了不同的道具,表演的技巧虽然有些稚嫩,但课堂气氛却出奇活跃,给学生,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至今记得2007届学生李燕表演的最后一次出场的“祥林嫂”——绝望、凄怆、孤独。简直把我们心中的祥林嫂复活了,说明学生在表演人物的时候,是多次揣摩文本的,而在对表演进行评价时,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对文本的思考,不仅如此,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文本,达到单一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所不曾有过的效果。也许有专家,会批评这样的课“假热闹”,不知把学生带到何处,把语文带向何方。在此,笔者没有深沉的大道理可言,但多次的实践告诉我,很多时候这种教学方式是可行的,学生是认可的,他们在周记中写到:没有想到语文课竟然可以这样上,让我们的眼前一亮!
二、“绅士”辩论法
语文课堂是平等对话的课堂,学生也需要这样的“平等”,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他们不够自信,对于自己的观念、思想,常常不敢在课堂真实地表达,不敢跟老师,跟成绩好的学生产生异议,所以,逐渐从有主见到了没有主见,从有思想到了没有思想,但是语文课堂不培养精神的奴隶。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们可以找个平台来交流,不同思想的碰撞,就自然有了“辩论”,但我们的“辩论”,必须是绅士的,懂的在课堂文明的辩论中,吸收不同的思想,成为自己的。比如我们在学过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之后,又学了屈原的《渔父》,很多同学在理解司马迁不死的精神实质后,却认为屈原是个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的人,这的确是个问题,于是笔者就屈原的死让学生就屈原的品格展开辩论。正方:屈原是个有担当的爱国志士;反方:屈原是个不负责任的逃避者。赞同正方的同学做正方代表,赞同反方的同学做反方代表,结果,反方学生占了大多数,他们认为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在国家灭亡的时候,弃楚国老百姓于不顾,只身投海,做了无用功,应该向司马迁那样,忍辱负重,最大发挥自身的力量,伺时而动,光大楚国。正方代表则一味坚持屈原用死捍卫自己的爱国情怀。正反两方辩的不亦说乎,课堂气氛异常火热,就连最不爱讲话的同学都参与进来了。最后,笔者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去分析人物,司马迁和屈原所处的时代不同,虽然司马迁己身遭到不幸,但他所处的那个大时代是和平的,可以给他条件去完成使命。但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面对国家政治混乱,面对庸君的治国无能,他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而他又深爱他的国家,让他眼睁睁看着国家被一天天削割,君主含恨客死秦国,他不忍又无能为力;让他附庸子兰之流,随波逐流,目睹楚国这艘大船的沉没,他不能却又无能为力,他只能用他的能力范围内的方式去爱他的国家,所以他选择了死。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国志士。我们不能用今人的思想来揣度或者要求古人。辩论结束了,学生的水平虽然有限,课堂似乎又显得有些无序,但通过辩论,他们学会了分析,在辩论之后,思考之后,就更能理解人物了,思考问题也不再停留在简单层面。比一味的接受老师的“强灌”来的强。
三、自由发表言论小讲台
课堂每天为学生提供3~6分钟小讲台活动,不限具体内容,只要积极向上皆可,目的就是让学生多观察身边事,多锻炼自己的胆,多发掘自己的情感。生活即是语文,语文就在我们的点滴生活中。在小讲台上有同学追述童年乐事,引得大家捧腹大笑;有同学介绍自己的同桌,让大家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友谊;有同学讲述名人轶事,鼓舞大家的斗志;有同学感恩父母,让大家得到了共鸣;有同学在考试失利后,为自己打气;有同学通过小讲台向同学道歉,重获友谊……总之,每天的小讲台看似跟当天的语文课堂无关,我们也确非培养演讲人才,但却逐渐成了学生的最爱,学生从一开始的小讲台不敢说,到后来的一上讲台滔滔不绝,或许这就是设立小讲台的意义所在,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对语文的兴趣。
四、“反串法”
在我们的课堂,每一位学生随时都会成为一名老师,只要他们愿意。手执粉笔,走上讲台,师生位置互换,学生感觉到了挑战和激情,准备工作也做得很到位。一般这样的课,我们会事先分成组,每组皆有任务,包括这部分的讲解任务。具体操作就一篇文言文而言,第一步:学生分组,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合作完成整篇的翻译、重点字词、句式的理解,甚至包括文章的析意。第二步:每组分配到文章具体的一部分,由本组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板演重点字词、句式,没板演的学生主动进行翻译、讲解。第三步:各组互相纠错。教师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绝大部分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了,无需老师干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老师”出错了,同学们也会用宽容的掌声鼓励他,因此课堂没有僵硬的师生对峙,显得轻松而有序,重要的是课堂效率提高了,没有人开小差了。而且学生在反串教师的角色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自信。而教师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解放自己,救活课堂。
叶圣陶先生说:教无定法。毕竟课堂是基于学生而存在。我们应该眼中有人,心中有人,因生施教,让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以提高,“让每个孩子心灵的天空,都飞翔着梦想的精灵。”
“不拘一格”构筑语文课堂,将是我们永恒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甘泉中学)
【关键词】教学现状 技巧 不拘一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语文课堂应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基本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学目的的可靠保障。
那么,如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呢?新课改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又提出现在的教师不仅要备课,还要备生(备学生),专家们一味提出课怎么上,但却忽视了课堂的主体,当然对于一些语文素养好的学生,专家说的那种语文味很强的语文课是值得提倡的,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就有限,语文味很强的语文课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枯燥单调而提不起精神了。况且时代在改变,现在的学生再不是私塾时代那种背不出书可以被先生打手心的学生了,书本教导我们“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教学改革亦是如此。
据调查,现在的学生对语文提不起精神,主要在两方面原因:
客观原因:①语文学科太枯燥,尤其是高中语文复习课,字音、字形、标点、病句、文言文等,难以吸引富有现代气息的“喜新厌旧”的学生;②考试的效度影响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很多学生说,语文考试靠运气,语文成绩靠发挥;③学习语文没有成就感,没有数理化解题时的快感。
主观原因:①老师秉承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居高临下,不愿放下“师道尊严”,不能和学生平等对话,难以和学生打成一片;②教师课堂上缺乏激情,教学观念陈旧,甚至有的认为高中语文尤其是专题复习课,无需技巧,结果造成课堂气氛沉闷;③考试指挥棒下应试教育的沿袭,使大多数老师仍然认为应试教育实在而摒弃素质教育,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语文课。
那么,怎样搞活课堂,吸引学生眼球,甚至是吸引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学生呢?
一、“表演法”
表演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原因就是有时候文本显得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进入,并且融入自己的情感,最好的方式就是表演。如在学习《祝福》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祥林嫂的不同时期的境遇,笔者让学生表演祥林嫂几次到鲁四老爷家的情景。结果学生根据文本,自己编写台词,还用了不同的道具,表演的技巧虽然有些稚嫩,但课堂气氛却出奇活跃,给学生,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至今记得2007届学生李燕表演的最后一次出场的“祥林嫂”——绝望、凄怆、孤独。简直把我们心中的祥林嫂复活了,说明学生在表演人物的时候,是多次揣摩文本的,而在对表演进行评价时,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对文本的思考,不仅如此,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文本,达到单一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所不曾有过的效果。也许有专家,会批评这样的课“假热闹”,不知把学生带到何处,把语文带向何方。在此,笔者没有深沉的大道理可言,但多次的实践告诉我,很多时候这种教学方式是可行的,学生是认可的,他们在周记中写到:没有想到语文课竟然可以这样上,让我们的眼前一亮!
二、“绅士”辩论法
语文课堂是平等对话的课堂,学生也需要这样的“平等”,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他们不够自信,对于自己的观念、思想,常常不敢在课堂真实地表达,不敢跟老师,跟成绩好的学生产生异议,所以,逐渐从有主见到了没有主见,从有思想到了没有思想,但是语文课堂不培养精神的奴隶。有了自己的思想,我们可以找个平台来交流,不同思想的碰撞,就自然有了“辩论”,但我们的“辩论”,必须是绅士的,懂的在课堂文明的辩论中,吸收不同的思想,成为自己的。比如我们在学过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之后,又学了屈原的《渔父》,很多同学在理解司马迁不死的精神实质后,却认为屈原是个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的人,这的确是个问题,于是笔者就屈原的死让学生就屈原的品格展开辩论。正方:屈原是个有担当的爱国志士;反方:屈原是个不负责任的逃避者。赞同正方的同学做正方代表,赞同反方的同学做反方代表,结果,反方学生占了大多数,他们认为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在国家灭亡的时候,弃楚国老百姓于不顾,只身投海,做了无用功,应该向司马迁那样,忍辱负重,最大发挥自身的力量,伺时而动,光大楚国。正方代表则一味坚持屈原用死捍卫自己的爱国情怀。正反两方辩的不亦说乎,课堂气氛异常火热,就连最不爱讲话的同学都参与进来了。最后,笔者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去分析人物,司马迁和屈原所处的时代不同,虽然司马迁己身遭到不幸,但他所处的那个大时代是和平的,可以给他条件去完成使命。但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面对国家政治混乱,面对庸君的治国无能,他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而他又深爱他的国家,让他眼睁睁看着国家被一天天削割,君主含恨客死秦国,他不忍又无能为力;让他附庸子兰之流,随波逐流,目睹楚国这艘大船的沉没,他不能却又无能为力,他只能用他的能力范围内的方式去爱他的国家,所以他选择了死。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国志士。我们不能用今人的思想来揣度或者要求古人。辩论结束了,学生的水平虽然有限,课堂似乎又显得有些无序,但通过辩论,他们学会了分析,在辩论之后,思考之后,就更能理解人物了,思考问题也不再停留在简单层面。比一味的接受老师的“强灌”来的强。
三、自由发表言论小讲台
课堂每天为学生提供3~6分钟小讲台活动,不限具体内容,只要积极向上皆可,目的就是让学生多观察身边事,多锻炼自己的胆,多发掘自己的情感。生活即是语文,语文就在我们的点滴生活中。在小讲台上有同学追述童年乐事,引得大家捧腹大笑;有同学介绍自己的同桌,让大家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友谊;有同学讲述名人轶事,鼓舞大家的斗志;有同学感恩父母,让大家得到了共鸣;有同学在考试失利后,为自己打气;有同学通过小讲台向同学道歉,重获友谊……总之,每天的小讲台看似跟当天的语文课堂无关,我们也确非培养演讲人才,但却逐渐成了学生的最爱,学生从一开始的小讲台不敢说,到后来的一上讲台滔滔不绝,或许这就是设立小讲台的意义所在,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自信,也找到了对语文的兴趣。
四、“反串法”
在我们的课堂,每一位学生随时都会成为一名老师,只要他们愿意。手执粉笔,走上讲台,师生位置互换,学生感觉到了挑战和激情,准备工作也做得很到位。一般这样的课,我们会事先分成组,每组皆有任务,包括这部分的讲解任务。具体操作就一篇文言文而言,第一步:学生分组,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合作完成整篇的翻译、重点字词、句式的理解,甚至包括文章的析意。第二步:每组分配到文章具体的一部分,由本组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板演重点字词、句式,没板演的学生主动进行翻译、讲解。第三步:各组互相纠错。教师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绝大部分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了,无需老师干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老师”出错了,同学们也会用宽容的掌声鼓励他,因此课堂没有僵硬的师生对峙,显得轻松而有序,重要的是课堂效率提高了,没有人开小差了。而且学生在反串教师的角色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和自信。而教师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解放自己,救活课堂。
叶圣陶先生说:教无定法。毕竟课堂是基于学生而存在。我们应该眼中有人,心中有人,因生施教,让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以提高,“让每个孩子心灵的天空,都飞翔着梦想的精灵。”
“不拘一格”构筑语文课堂,将是我们永恒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甘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