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设计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内涵发展的今天,教学设计已经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优化教学设计体现课程特点的开放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培养
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更进一步理解了课标中所阐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解决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等理念。这些观点都充分说明了新课标的重要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避免课堂上少、慢、差、费的局面,体现课程标准的特点。下面就优化教学设计如何体现课程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教学设计应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有法无定法”。新课程最有意义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把学生作为新知识的建构者,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新知。在教学方法设计时,要对学生知、能情况准确把握,对学生个体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予以牵引,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够完成的问题搭建平台,对学生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行澄清,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既要体现完整性,又要体现灵活性,要将课堂中估计出现的学习状况考虑全面,何时用讲解,何时用启发,何处用训练,何处用实验等等胸有成竹。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处理随机问题,合理解决设计与实践的冲突,才能实现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程特点。
二、 教学设计应注意体现开放创造性的学习方法
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创造性是世界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与思维能力,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由统计学生的出生日期想到了小朋友们最感兴趣而又喜欢过生日,于是在教学时就设计了一个“集体生日活动方案”,并由学生自行解决生日时遇到的诸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吃些什么”、“生日礼物”等一系列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将数学课与实践活动课整合到一起,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 教学设计应注重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思维的时空,让他们主动探索,独立、合作、互动地学习和活动。注重开发教材,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如在“统计”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上,我首先精心选择素材,课前让学生统计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成为被统计者;同时又让每个学生参与数据的整理,成为统计者。完成任务后,课内先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表,提出问题;然后分组交流、评价;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评议。在这一环节中,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表所阐述的“在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新的理念。
四、 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师要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思考,勇于质疑。由于学生的创新想法往往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而兴趣和好奇心又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要有意识的设疑才能使学生积极的创新。比如在“分类”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我先提出了按什么标准分类;然后让学生观察学具并交流想法,结果学生想出了十几种分类方法。有:1. 按铅笔的长短进行分类;2. 按铅笔的颜色进行分类;3. 按铅笔有棱没棱进行分类;4. 按铅笔是否削过进行分类;5. 按铅笔有没有橡皮头进行分类;6. 按笔杆上的花纹进行分类等等。学生分铅笔的方法之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使学生的思路得以拓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小学数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我在教学时通过现实生活中学生熟知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中,我首先课前給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用画图的形式表现自己快乐的周末,起床、作业、玩耍等的时间;然后课内交流自己是怎样认识钟表的。这样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在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点,既尊重了教材,又不限于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灵活使用教材。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作为新课标的实践者,我们应尽量落实新课标的理念,体会其精髓,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设计来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津.基于学习路径优化的教学设计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王志红,陈新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1,(01):55-56.[2017-09-26].
作者简介:
杨清梅,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長丰县下塘镇中心学校。
关键词: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培养
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往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更进一步理解了课标中所阐述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解决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等理念。这些观点都充分说明了新课标的重要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避免课堂上少、慢、差、费的局面,体现课程标准的特点。下面就优化教学设计如何体现课程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教学设计应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有法无定法”。新课程最有意义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把学生作为新知识的建构者,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新知。在教学方法设计时,要对学生知、能情况准确把握,对学生个体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予以牵引,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够完成的问题搭建平台,对学生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行澄清,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既要体现完整性,又要体现灵活性,要将课堂中估计出现的学习状况考虑全面,何时用讲解,何时用启发,何处用训练,何处用实验等等胸有成竹。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准确处理随机问题,合理解决设计与实践的冲突,才能实现教学设计中体现新课程特点。
二、 教学设计应注意体现开放创造性的学习方法
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创造性是世界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与思维能力,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主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发展求异思维。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由统计学生的出生日期想到了小朋友们最感兴趣而又喜欢过生日,于是在教学时就设计了一个“集体生日活动方案”,并由学生自行解决生日时遇到的诸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吃些什么”、“生日礼物”等一系列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创造能力,并将数学课与实践活动课整合到一起,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 教学设计应注重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思维的时空,让他们主动探索,独立、合作、互动地学习和活动。注重开发教材,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如在“统计”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上,我首先精心选择素材,课前让学生统计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提供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成为被统计者;同时又让每个学生参与数据的整理,成为统计者。完成任务后,课内先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表,提出问题;然后分组交流、评价;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集体评议。在这一环节中,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表所阐述的“在学生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新的理念。
四、 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首先就要求教师要创设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思考,勇于质疑。由于学生的创新想法往往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心和兴趣,而兴趣和好奇心又来自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要有意识的设疑才能使学生积极的创新。比如在“分类”这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我先提出了按什么标准分类;然后让学生观察学具并交流想法,结果学生想出了十几种分类方法。有:1. 按铅笔的长短进行分类;2. 按铅笔的颜色进行分类;3. 按铅笔有棱没棱进行分类;4. 按铅笔是否削过进行分类;5. 按铅笔有没有橡皮头进行分类;6. 按笔杆上的花纹进行分类等等。学生分铅笔的方法之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使学生的思路得以拓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小学数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我在教学时通过现实生活中学生熟知的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设计中,我首先课前給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用画图的形式表现自己快乐的周末,起床、作业、玩耍等的时间;然后课内交流自己是怎样认识钟表的。这样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在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点,既尊重了教材,又不限于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灵活使用教材。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作为新课标的实践者,我们应尽量落实新课标的理念,体会其精髓,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设计来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津.基于学习路径优化的教学设计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2]王志红,陈新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1,(01):55-56.[2017-09-26].
作者简介:
杨清梅,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長丰县下塘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