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童走进戏剧表演游戏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幼儿创设自主情境,是使幼儿体验幸福感的有效举措,也是教育者应尽的职责。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戏剧游戏区更是给了幼儿一个自主创造的窗口。幼儿园有层次、有步骤地创设戏剧游戏区,特别是戏剧表演游戏区,不仅能为幼儿提供自主成长的平台,还能为幼儿走向戏剧表演的舞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情境;戏剧游戏区;戏剧表演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3-21
  作者简介:邓腊梅(1972—),女,湖南衡阳人,广东省深圳实验幼儿园副园长,一级教师,本科。
  一、 什么是戏剧表演游戏
  幼儿园的戏剧游戏包含角色游戏和戏剧表演游戏两项。戏剧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自编或成品)的内容和情节、引入剧场的概念和规则而展开的游戏活动,虽然它和角色游戏一样都是以装扮为手段的游戏,但表演游戏结构性较强,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要借助文学作品的框架,还要遵循舞台和剧场的规则;而角色游戏结构性较弱,角色主题转换发挥的空间较大。
  戏剧表演游戏也不同于戏剧表演。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表演游戏以游戏性为其本质,虽然有一些“给别人看”的意识,但自娱的成分大大高于戏剧表演。此外,表演游戏不刻意传达某种思想观念,而戏剧表演恰恰是追求某种价值观的体现。
  二、园本戏剧表演游戏的特点
  广东省深圳实验幼儿园在多年戏剧表演游戏的实践研究中发现,幼儿园戏剧表演游戏在不同年龄段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开展。即以自我欣赏为主的小班歌舞表演游戏,以表现故事为主的中班故事表演游戏,以体验完整戏剧经验为主的大班戏剧表演游戏。也就是说,幼儿可以从小班开始,通过唱唱跳跳的低规则的表演游戏行为构建有效的经验,再经过中班、大班学段设置的游戏方式得到丰富与提升,形成能面向社会的戏剧表演。例如,在小班日常歌舞游戏中,幼儿会积累起表演的兴趣和经验;在中班的故事表演中,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扮演成“他人”,体验到角色的变化和扮演的技巧;大班的幼儿在角色理解、胆量、自信心、合作能力各方面都较成熟,可以胜任起完整的戏剧表演。许多幼儿园会在大班毕业季排练童话剧,让幼儿站上真正的舞台,获得一次真实体验,留下美好的记忆。因此,幼儿园的戏剧表演游戏不仅能使幼儿体验到真正的戏剧艺术,而且能让幼儿完成一个从幼稚到成熟、从感性到理性、从想象到现实的戏剧经验的建构过程。
  1.以自我欣赏为主的小班歌舞表演游戏
  小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戏剧”一开始必然是娱己的成分大于娱人的成分。因此,幼儿园需将小班的表演游戏定位在自我欣赏的歌舞表演层面,因地制宜为幼儿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表演。教师不仅可以提供播音设备让幼儿自行播放音乐,还可以提供不同风格的舞蹈服装或纱巾、头饰等供幼儿装扮,让幼儿利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同伴伴奏。另外,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提供平板电脑让幼儿互相拍摄,并欣赏自己或同伴的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或是再现了日常教学活动所习得的歌舞,或是欣赏自己的创造,不仅获得了自我满足和表现能力的提升,还获得了自信与成就感,进而为进行更高层次的戏剧表演活动打下基础。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可以进行情节简单的故事表演了,进一步证实了幼儿发展的巨大潜力。
  2.以表现故事为主的中班故事表演游戏
  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随着幼儿表演能力的发展,他们不再满足于自娱自乐的歌舞表演,而是更加欣赏有人物合作、有情节变化、有戏剧冲突的故事性表演,并期待在表演过程中的享受。中班幼儿不仅能表演大家都熟悉的故事,也會创编自己的故事并即兴表演。这个阶段的核心词是“故事”,所有的幼儿都在故事框架下,遵循故事提供的线索和规则合作表演。在表演的形式上,教师不仅可增加打击乐器的使用,让乐器与舞台演员相互配合,还可以把故事音频进行处理,将对白部分空出来,让扮演者自己说。久而久之,这可以锻炼幼儿大声说台词的勇气,获得更真实的戏剧体验。
  3.以体验戏剧经验为主的大班戏剧表演游戏
  戏剧表演的基本要素有导演、演员、故事、观众和剧场。教师将这些要素引入大班的表演区,创造机会让幼儿从事戏剧管理工作,体验与戏剧相关的多种工作(如剧务、化妆师、灯光师、音响师、广告设计等),最终建构完整的戏剧经验雏形。多种戏剧工作的提供使幼儿在演员之外,多了可选择的机会;而观众角色的参与,则使表演游戏更具挑战性……尽管是以故事表演为核心的,但是在这个游戏中,舞台表演已不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围绕着它的是对一个剧场文化雏形的最初理解和探讨,也是对幼儿探索戏剧文化热情的激发与促进。
  三、戏剧表演游戏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戏剧表演游戏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主化的情境。在戏剧表演游戏中,由于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表演的故事、担任的角色、装扮的方式以及表演的方式,所以幼儿的玩伴多了、可参与的角色多了、内容丰富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幼儿学习的范畴。同时,在表演游戏中,教师直接指导的成分少了,幼儿更多是通过与同伴互动、与环境互动、与参与的成人互动,因此,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下面笔者将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幼儿在戏剧表演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
  1.戏剧表演游戏中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戏剧表演游戏是一项群体性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可避免地要与其他幼儿进行交往、互动,要面对角色分配、道具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矛盾,以及表演过程中与他人的协调、配合等。
  【例一】
  情境发生地:小班表演区
  背景:准备演“小兔乖乖”,两个幼儿都想演“兔妈妈”(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对话)。
  对话过程:
  甲:我们俩轮流演好不好?
  乙:我不,我现在要演。   甲:那我们猜拳决定好不好?
  乙:不行。
  甲(想了想):那你出剪刀我出锤子好不好?
  乙:好吧(她可能觉得这样比较简单)。
  (甲出锤子,乙出剪刀,乙输了,甲顺利演上了“兔妈妈”)
  点评:不要管甲的“狡猾”是不是有意的,但我们看到了幼儿在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例二】
  情境发生地:中班表演区
  背景:表演故事“咕咚来了”
  过程:台上扮演小狐狸的幼儿不肯出场,旁边的小朋友催促他:“快点,该你了。”他说:“音乐还没响呢!”(原来在他出场时,配乐的小朋友要发出声音)
  点评: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配乐组要相互配合,这是幼儿们协作能力的最好锻炼。每次“咕咚”来了的时候,配乐组的幼儿都要配上这个声音,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自主情境中,群体的规则建立尤为重要。比如,中班的幼儿自发地制定出了一些规则:表演时要按顺序登场;没有表演的演员要在后台等候;遇到困难要主动帮助。大班幼儿的规则是演出时不能随意讲话和到处乱跑;要完成一定场次的演出;如果因为自己“工作”的失职影响“演出”的顺利进行,要向全体参与该游戏的幼儿道歉……这些规则,有的是幼儿自发制定的,有的是借鉴了成人世界的规则,无论规则来自哪里,只要幼儿认真遵守,久而久之,他们都会形成遵守规则的习惯,而规则意识是幼儿社会化行为的重要标志。
  在自主情境的戏剧表演游戏中,幼儿更容易找到积极的自我认同感,从而树立起自信心。当幼儿发现自己的声音与身体能创造出丰富的变化,自己的想法与感觉能完整地被接受与认同,他们对自己的信赖感就会油然而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就会得以增强。此外,幼儿在这里完全可以完成现实中无法胜任的任务,如战胜强大的“怪兽”、赶走凶恶的大灰狼等,这些经历能够使幼儿们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幼儿们的自我效能感,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2.戏剧表演游戏中幼儿认知的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戏剧表演游戏活动的丰富情境、多人参与、合作交流的特点为认知建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例三】
  情境发生地:大班表演游戏区
  背景:演出前,一个亲子班的家长带着孩子来“买票”,家长给了扮演售票员的幼儿一张一百元面额的“钞票”,售票员幼儿应找80元(我们只提供了100元和5元面额的代用券,也就是说需要找16张5元面额的代用券)
  过程:
  家长:“你应该找我16张5元的。”
  幼儿:……
  家长:“快点找钱给我,演出快要开始了。”
  幼儿:“……你才给我一张,我要给你这么多张。不行的。”
  家长:“你这就不对了,哪有收了钱不找零的?”
  幼儿:“那……那就不要钱。”(把百元钞还给家长)
  家长:“今天免费?”
  幼儿:“嗯……”
  这个幼儿宁愿免费,也不愿收下这张百元大钞。这是幼儿们在建构数字概念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抽象的数字常常被眼前具体可见的事物所干扰。但是随着游戏的反复开展和深入,幼儿们的错误概念会慢慢得到纠正。
  另外,在大班的表演游戏区里,幼儿为座位编号是一件“艰深”的工作,他们要商量好摆几排,每排几张,还要写上排次、座次,并贴在相应的地方,最后,还要把这些票卖出去,并帮助来观看的人对号入座。幼儿们是在自主生动的情境下,通过讨论、操作、验证等,完成了这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并使序数的概念得以加深。
  3.戏剧表演游戏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游戏区里,幼儿经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创编故事,其必须先在头脑里有一个蓝图和想象,这就是一种抽象思维模式的雏形。
  在戏剧游戏活动中,幼儿具有创造性的表演会得到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形成一种价值的导向,使参加游戏的其他幼儿也积极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活动。
  【例四】
  情境发生地:小班表演区
  背景:表演“小兔乖乖”
  过程:扮演大灰狼的幼儿大摇大摆地出来了,却对小兔子视而不见。
  师:“你怎么啦?”
  幼:“我刚刚吃饱了,现在不饿!”
  这样回答正是幼儿创造力和童趣的体现。在游戏中,我们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用多样的方式来进行语言、动作的表现,甚至是改变情节的发展,哪怕是反常规的方式都不会轻易被干预。总之,我们要尽量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4.戏剧表演游戏中幼儿情绪情感的体验与表达
  戲剧表演游戏使幼儿体会到故事中各种角色的不同情绪情感,这不但丰富了幼儿的情感,还为其提供了一种合理宣泄情绪的途径。对幼儿们来说,无论扮演的角色是善还是恶,他们都会很兴奋,他们在激烈的故事冲突之中,感受着美丽与丑恶、高尚和鄙陋。同时,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以一种健康的方式释放着情绪。例如,在“三只小猪”的扮演过程中,当大灰狼掉进烟囱极力挣扎的时候,扮演小猪的幼儿情绪达到了高潮。他们用喊叫、拍手,甚至以在地上打滚的方式,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情绪。表演游戏还有缓解负面情绪的作用,例如,一个非常惧怕牙医的幼儿,他可能会在扮演牙医的过程中,使恐惧的情绪得到缓解,因为他把现实中很难控制的事情,在游戏加以了解决和克服。
  5.戏剧表演游戏中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
  幼儿为了创造出自己的戏剧表演,不仅要调动思维,也要调动体能。戏剧活动中包含着丰富多样的身体运动。为了创造舞台背景,幼儿要搬动道具;为了表现角色行为,他们要舞动、奔跑、蹦跳、爬行,有时还要较长时间地保持一个姿势。
  【例五】
  情境发生地:中班表演区
  背景:表演“一千零一个喷嚏”
  过程:
  师:“圆圆,你今天扮演什么角色。”
  幼:“我演一棵大树。”
  师:“你是怎么演的?”
  幼:“我一直站在那里,这样(双手举起)。”
  师:“那你还做了什么动作?”
  幼:“没有了,一直这样。”
  师:“这样累吗?”
  幼:“很累,手都酸了。”
  师:“圆圆小朋友真了不起,这么累都坚持下来了。下次你要不要换一个角色?”
  幼:“不用,我喜欢演树。”
  幼儿演一棵一直不动的树,不仅需要体力,还需要毅力,这个小朋友长大后参加军训时一定表现很突出。
  在这些亦动亦静的活动中,幼儿们释放能量,身体的协调性得到发展,身体素质得到锻炼和增强。
  6.戏剧表演游戏能促进五大领域的发展
  戏剧表演游戏区与幼儿的五大学习领域也有着明确的指向和紧密的联系。幼儿在参与戏剧游戏的过程中,发展了语言、提升了经验、丰富了认知,从而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戏剧表演游戏中,教师整合了戏剧的本质特性与游戏活动的优势,通过情境的创设和幼儿的自主参与,最大范围地综合各类领域知识、最大密度地体现各种教育功能、最大幅度地展示幼儿的自我表达,使幼儿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 焱,李 霞,朱丽梅.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3):32-36.
  [2]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探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培训是美丽的遇见,一堂高品质的培训课能给参培者带来有效的影响与改变。高品质的培训课应该具备“五有”特征,即有思考、有共鸣、有生成、有生长、有行动。文章作者以《优质培训授课“八字真经”》为例,品味高品质的培训课带来的反思与改变。  遇见一位优质的培训师、参加一次高品质的培训是人生之幸运。在人间四月天,美丽的桂子山下,2016届湖南省初中精英教师有幸聆听了湖南省国培办主任黄佑生教授带来的《优质
摘 要:针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更多偏向于理论而弱化实践的现状,淮南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实践类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主要措施有以职业岗位能力的提升为本位构建实践类课程教学目标,构建丰富的实践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全面的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章制度和条件保障体系,实践教学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
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金月完小坐落在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脚下。为落实“教育强区”发展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3年南岳区委区政府投资50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对学校进行全面扩建,2015年秋季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学校共有34个教学班,1800余名学生,在校教职工92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中心、以特色树品牌、以项目为抓手”的办学方针,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办学理念,践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实践力列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并提倡着力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爱国情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载体。四川省宜宾市兴文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文章结合新课程改革,以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分析了以培养地理实践力为目的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  关键词: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乡土课程资源;地理实践力  中图分类
摘 要:大学生是当前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而学习动力则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保证大学生具有充足的学习动力,才能促使其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成为综合型人才。基于此,文章从当前的大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入手,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合理进行分析,明确其学习动机的内涵与构成,提出有效的动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学习动力;影响因素  一、引言  学习动力直接体现出大学生的实际生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102-01收稿日期:2015-09-16  信息社会,家校联系方式很多,传统的登门式家访被很多学校、老师摒弃了。但是,长沙汽车工业学校(以下简称“长汽”)一直坚守着登门家访这一常规工作。长汽的老师说:“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是不一样的。”长汽的老师还说:“家访是走进学生心灵的一条捷径。”是啊,沟通从心灵开始,心灵的距离有时
摘要:我国政治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大多数家庭的青壮年向城市转移,因此,广大农村的儿童教育关爱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话和心理问题成了社会性问题,也是农村基础教育需要重点改善的方面。  关键词:留守儿童;科学素养;教育关爱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09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29-0114-02  笔者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梅花镇
摘 要: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是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是教学工作的行动指南,意义重大。文章先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和特色,然后结合财务管理课程,探索了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和措施,以期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成效。  关键词:高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
摘要: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以其新颖活泼的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本文通过对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微课在高职学校计算机课程中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教学;办公自动化;教学方法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2-0058-01收稿日期:2015-09-28  
随着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直接与就业挂钩的高职院校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职业理论与道德品质,还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全力塑造实践性的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传统的“学校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调整自身教育结构,抓住学校与社会需求的切合点,努力实践“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教育或人才培养模式,让高职学生学到“出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