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偿献血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广受热爱公益的各界社会人士的支持和赞许。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也从法理上奠定了无偿献血的地位。无偿献血事业的逐渐发展也具备一定的规模并形成特色的无偿献血文化,以鼓励社会民众关爱生命,无偿献血。本文主要是基于文化精神的概念去诠释血站的发展,并在实践操作中诠释新时代下的无偿献血文化,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血站文化;无偿献血;单位文化精神
目前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步入正轨,为了加强对血站的有效管理,保证无偿献血工作的有效开展,血站应该在今后的管理中融入人文管理的理念,尊重人的个性和价值,以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保证血站的有序管理,进一步促进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的发展。
1.单位文化精神的定义
单位文化精神主要是指单位的管理,主要是对单位员工的管理,也称之为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管理永远是单位管理的核心问题,而人本化管理是近年来核心管理理念,主要是指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化需求以及个体的能力,在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加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为单位的发展共同奋进,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益。而做好单位管理的关键在于成员共同认可的文化内涵,单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融合员工的向心力,明确员工的奋斗目标,更是约束员工的规范和准则。
2.血站的文化精神
基于单位文化精神的丰富内涵,血站作为一个公益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组织文化。首先,无偿献血工作是属于公益性质,更关注于献血者的需求,人文关怀更为浓厚,因此血站的环境必须进一步优化,包括献血车的基本配备和外在装饰,能够以温情的理念进行设置,使每一位献血者都能够感受到血站所传递的温暖和关心;其次是精神方面的优化,由于支持无偿献血事业的还并不是所有人,如何让广大群众都能够支持和赞许这项事业,让大众知道无偿献血的价值和意义,在不损害献血者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能够惠及他人,挽救他人生命,因此宣传非常重要。城市的街道传单、商场的宣传视频以及广场的广告牌等,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十分必要。另外也可以以一系列亲民的文化活动来进行进一步渲染,包括宣传进校园等活动,向在校大学生宣传义务献血的意义,并伴随着歌曲绘画等类别活动,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度;最后血站职工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应该关注其工作和生活状况,将血站的文化融入到日常的员工管理中,包括对员工的职业培训,鼓励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并将其整理成册进行宣传。
血站不仅要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生活文化的宣传和深化,也应该关注血站的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无规矩不成方圆”,血站的发展也需要完善的制度文化,制度建设不仅涉及到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也应该涉及到组织总体的管理制度,而对于员工的权责规范主要是对其进行培训,以确保献血者的生命安全和血液安全。血站的管理也就是对站内职工的管理,包括其职位升迁、薪酬管理、奖惩管理、档案管理以及职业培训等相关管理工作,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更积极有效,使血站的管理文化更加积极向上。当血站具备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员工的团结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够将全体成员“拧成一股绳”,使其能够成为优秀的工作团队,形成大家都共同认可的团队文化和团队理念。
总体而言,血站的文化建设就是对血站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的宣传,对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的贯彻,以及对团队文化的深入,使员工更能够融入集体,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为无偿献血事业服务,保证无偿献血事业的有效发展。
3.血站文化精神发展的意义
血站文化精神的发展其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宣传力度下的民众支持度,血站关注精神文化和生活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广告宣传,使无偿献血能够进一步为人们所知,另外对无偿献血知识和血液知识的普及,也广受人们好评;第二,民众支持度下的参与度,由于对血液知识的普及和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使人们提高对无偿献血的接受度,在不影响献血者的身体状况下,民众的参与率也就大大提高了;第三,民眾参与度下的民众满意度,当血站在进行物质设备方面的更新和改善时,温情和暖色系的血站更容易让献血者感受到温暖和舒适,而血站员工的服务态度和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是民众满意度提高的关键。
4.小结
血站文化精神主要是根据精神文明的内涵而发展和推进,主要是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以及团队文化进一步宣传和提炼。血站文化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民众支持度、民众参与度和民众满意度上,民众的广泛参与能够为临床用血进行100%的供给,而血站职工在文化上、团队意识上、权责明确上、以及工作技能上的进一步培训,保证了献血者的安全和用血者的安全,也能够极大促进血站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丽娟.论血站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J].科技创新导报,2013,25:177-178.
[2]王蓉感.关于血站的文化建设研究——以重庆市血液中心为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2:3079-3080.
[3]梁洁贞,陈志忠.创建血站品牌与文化,树立血站良好公众形象[J].中国医学创新,2013,11:132-134.
【关键词】血站文化;无偿献血;单位文化精神
目前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步入正轨,为了加强对血站的有效管理,保证无偿献血工作的有效开展,血站应该在今后的管理中融入人文管理的理念,尊重人的个性和价值,以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保证血站的有序管理,进一步促进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的发展。
1.单位文化精神的定义
单位文化精神主要是指单位的管理,主要是对单位员工的管理,也称之为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管理永远是单位管理的核心问题,而人本化管理是近年来核心管理理念,主要是指尊重人的个体差异化需求以及个体的能力,在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加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为单位的发展共同奋进,为单位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益。而做好单位管理的关键在于成员共同认可的文化内涵,单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融合员工的向心力,明确员工的奋斗目标,更是约束员工的规范和准则。
2.血站的文化精神
基于单位文化精神的丰富内涵,血站作为一个公益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组织文化。首先,无偿献血工作是属于公益性质,更关注于献血者的需求,人文关怀更为浓厚,因此血站的环境必须进一步优化,包括献血车的基本配备和外在装饰,能够以温情的理念进行设置,使每一位献血者都能够感受到血站所传递的温暖和关心;其次是精神方面的优化,由于支持无偿献血事业的还并不是所有人,如何让广大群众都能够支持和赞许这项事业,让大众知道无偿献血的价值和意义,在不损害献血者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能够惠及他人,挽救他人生命,因此宣传非常重要。城市的街道传单、商场的宣传视频以及广场的广告牌等,多样化的宣传手段十分必要。另外也可以以一系列亲民的文化活动来进行进一步渲染,包括宣传进校园等活动,向在校大学生宣传义务献血的意义,并伴随着歌曲绘画等类别活动,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度;最后血站职工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应该关注其工作和生活状况,将血站的文化融入到日常的员工管理中,包括对员工的职业培训,鼓励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并将其整理成册进行宣传。
血站不仅要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生活文化的宣传和深化,也应该关注血站的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无规矩不成方圆”,血站的发展也需要完善的制度文化,制度建设不仅涉及到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也应该涉及到组织总体的管理制度,而对于员工的权责规范主要是对其进行培训,以确保献血者的生命安全和血液安全。血站的管理也就是对站内职工的管理,包括其职位升迁、薪酬管理、奖惩管理、档案管理以及职业培训等相关管理工作,应该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更积极有效,使血站的管理文化更加积极向上。当血站具备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员工的团结力、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够将全体成员“拧成一股绳”,使其能够成为优秀的工作团队,形成大家都共同认可的团队文化和团队理念。
总体而言,血站的文化建设就是对血站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的宣传,对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的贯彻,以及对团队文化的深入,使员工更能够融入集体,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为无偿献血事业服务,保证无偿献血事业的有效发展。
3.血站文化精神发展的意义
血站文化精神的发展其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宣传力度下的民众支持度,血站关注精神文化和生活文化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广告宣传,使无偿献血能够进一步为人们所知,另外对无偿献血知识和血液知识的普及,也广受人们好评;第二,民众支持度下的参与度,由于对血液知识的普及和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使人们提高对无偿献血的接受度,在不影响献血者的身体状况下,民众的参与率也就大大提高了;第三,民眾参与度下的民众满意度,当血站在进行物质设备方面的更新和改善时,温情和暖色系的血站更容易让献血者感受到温暖和舒适,而血站员工的服务态度和职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是民众满意度提高的关键。
4.小结
血站文化精神主要是根据精神文明的内涵而发展和推进,主要是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以及团队文化进一步宣传和提炼。血站文化建设的成效主要体现在民众支持度、民众参与度和民众满意度上,民众的广泛参与能够为临床用血进行100%的供给,而血站职工在文化上、团队意识上、权责明确上、以及工作技能上的进一步培训,保证了献血者的安全和用血者的安全,也能够极大促进血站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丽娟.论血站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J].科技创新导报,2013,25:177-178.
[2]王蓉感.关于血站的文化建设研究——以重庆市血液中心为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2:3079-3080.
[3]梁洁贞,陈志忠.创建血站品牌与文化,树立血站良好公众形象[J].中国医学创新,2013,11: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