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实现高效化学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kyky66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教育教学的创新是由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推动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渐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既让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又让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创设情境教学是近几年新课程改革中运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主要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模式,带领学生走进课堂,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了兴趣,对学生的想象力也有所开发,在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下,带动学生不断深入探索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的运用中打造了高效化学课堂。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教学情境 高效课堂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知识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让学习者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所学的内容,并增加知识储备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化学知识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而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则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好的教学环境,带着学生走进课堂,从而让学生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学生在课堂上张扬个性,能够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并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将生活体验与教学情境相结合
  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初中化学教学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只是人们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也不与教材知识联系而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让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让学生发现化学学科有趣的地方,从而对其产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生活中做有心人,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从而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化学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1]。
  教师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探讨。比如:教师:“大家有没有在吃苹果的时候发现一种现象,把削了皮的苹果放一会儿后,它的颜色会变黄。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现象?”学生:“遇到过,有时吃得慢了也会出现苹果颜色变化的情况。”教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自己有没有观察过苹果颜色的变化过程呢?”在教师的提问中,学生会回想起自己看到苹果颜色变化后的困惑与不解的画面,在教师再次提起的情况下,他们对苹果颜色变化产生好奇心,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苹果颜色变黄的原因。苹果中含有二价亚铁离子,是一种黄绿色,铁离子与空气中的氧气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变成了三价铁离子,因而成了棕黄色。教师除让学生明白了苹果的颜色变化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铁生锈的原因,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与铁有关的化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中带着好奇心学习,那么课堂教学质量就会不知不觉提高。
  二、将化学教学与实验操作紧密联系
  化学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教学,能够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化学知识的利用率[2]。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体验化学实验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思考。
  比如:在学习酸与碱时,教师给学生讲明白酸与碱的性质及酸碱之间的反应后,与学生一起对“溶液酸碱性检测”实验进行操作,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人数,将学生平均分成三个小组,对每个小组进行编码,然后给每一小组安排一个任务,让三个小组分别准备三种溶液:食醋、石灰水、盐酸溶液,两个小容器,为了与学生距离更近,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准备比较有难度的实验材料,一切材料准备好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首先由教师给学生演示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加入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溶液后的反应,然后在教师的讲解下,三个小组的学生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最后的结果显示:食醋和盐酸在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变成了红色,而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不变色;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变为蓝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为红色。面对出现的结果,教师可以借助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对溶液的性质进行总结判断,教师将食醋和盐酸、石灰水和氢氧化钠分别放在一起,再一一介绍出现这种反应结果的原因,然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酸碱溶液的性质:酸性溶液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后变成了红色,而与无色酚酞溶液反应后不变色;碱性溶液于紫色石蕊溶液反应后变蓝色,与无色酚酞溶液反应后变成了红色[3]。根据这一原理,学生可以借助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检测雨水溶液的酸碱性,从而分析大气环境的质量。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呈现逼真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还能让化学教学跳出课堂之外。化学是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学科,但是,由于学校教学设备的不足,再加上教师对有些高难度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得不是很熟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会使得实验教学比较短缺,为了化学教学的安全性和化学教学的丰富性,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有利于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让学生清楚观察化学反应的全过程[4]。
  比如:在演示铁生锈的实验时,由于铁生锈是一个时间比较长的过程,在课堂上无法操作,那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将铁生锈的过程一一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幻灯片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小视频的形式,最好的方法是幻灯片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效果更佳。先将视频播放一遍,让学生熟悉实验所需的材料,然后教师给学生讲解,课件显示的内容为:首先,实验操作者准备了四个试管,并给每个试管编了号,分别为①、②、③、④;第二,将①试管中的空气用工具吹干后迅速放入一枚小铁钉,并立即用塞子将口塞住,然后用蜡烛溶液将口密封,让①试管与外部无法接触;第三,在②试管内装满煮沸后的纯净水,也放入一枚小铁钉,并让小铁钉完全沉浸于纯净水中。用塞将口塞住,用同样的方法密封瓶口;第四,在③试管内装入的水只能淹没铁钉的一部分,并且不封试管口,让试管内的水和铁钉与外部空气充分接触;第五,在④试管中加入一部分盐水,让铁钉的一部分浸泡在盐水中,而另一部分与空气充分接触,同样不封试管口。然后将四个试管按照顺序放好,预期观察一周,实验操作者对每天观察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由于是视频实验,因此,教师在视频中加了许多问题,让学生观看第二遍的时候,每一个步骤中会有相关的问题,提示学生在观察中不断思考。   最后的实验现象是:每一个试管中铁钉的变化情况越来越明显,最后,一周时间过后,集中观看七天的变化结果,最后结果是①、②两个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而③、④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了,并且④中的铁钉生锈的速度比③中的快,综合上述实验,可以说明在只有水或只有氧气的环境中,铁不生锈;而在水和氧气中生锈,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而盐能够对铁生锈的速度起到推动作用。教师通过给学生播放铁生锈的视频,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最后能够更进一步加深对铁生锈的理解。
  四、运用化学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故事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童年不可缺少的东西。化学教学中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教材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故事课堂,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增强一些用语言无法描述的视觉效果,让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
  比如:教师讲解关于维生素的知识时,由于在生活中学生对维生素相当熟悉,如果教师再运用常规的教学模式讲解,学生就会对维生素产生先入为主的思想,他们认为自己对维生素十分了解,对课堂不会感兴趣。但是,如果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维生素,并用设置悬念的方式讲解,那么不但让学生对教师讲解的事物感兴趣,而且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化学学习成绩。
  教师讲故事的情境设置在很早的航海远行中,由于那个时候人们不知道水果中有维生素,他们在远出航行的时候只能吃食物(播放事物图片),由于长期缺乏蔬菜和水果,船员们经常生病(船员生病的图片),面对这么多的生病船员,无法保证航船继续航行,最后,航船被迫将生病的船员留放在一个荒岛上(岛屿的生存环境恶劣的图片),他们在非常饥饿的情况采摘荒岛上红红绿绿的野果充饥(颜色鲜艳的野果图片),过了几天,奇迹出现了,那些生病的船员又恢复了健康(船员健康的图片)。教师结合图片讲完故事之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船员的病在没有医药治疗的情况下会好起来,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教师给学生公布答案,是维生素C的作用。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化学教学形式不再拘泥于课堂,也不再全部通过教材教学,而是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共同处于轻松愉悦的情境下捕捉化学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五、结语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模式,能够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在一种特有的情境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利用创设教学法的基础上,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带入课堂中,让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化学课堂利用创设情境法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从整体而言有利于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周鸿霞.创设化学教学情境实现高效化学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16,01:58.
  [2]刘海峰.以情境创设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J].高中数理化,2014,08:56.
  [3]韩美令.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技巧探究[J].吉林教育,2014,08:17.
  [4]陆建军,赵铭,赵华.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改进策略[J].化学教育,2014,09:9-12.
其他文献
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很多框题内容繁杂,安排课时少,为了每节课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教师往往采取灌输式教学,使高中政治课教学缺乏趣味性和实效性。新课改下,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就必须优化政治课教学各环节,想方设法增强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下面,我就此主题谈一下自己这几年教学的体会。  一、扎实备课,使教学内容熟知于心  课备得扎实不扎实,直接决定本节课的效果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和实际紧密相连的技术。通过学习VB程序设计语言,了解可视化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及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具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及可视化编程能力;通过上机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独立编写简单基本程序,并且能够结合相关技术如数据库,实现基本项目的设计与实践。  一、目的和作用  本课程目标是要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讨区位因素分析法的构建与区位问题考查的特点和应试对策。  关键词: 区位因素分析法 构建 应用  人文地理内容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与影响因素(区位因素分析),二是地域类型,三是可持续发展。可见,区位因素分析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地理环境中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布局,如农业、工业、城市、交通运输点和线的分布等。区位因素分析这部分内
每年都有无辜的生命和无数的财产损失在熊熊森林大火当中。为了减少类似惨剧的重复上演,机械设计师Jordan Guelde和Daniel ShanklandⅡ共同设计了一款概念森林防火机器人——
摘 要: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门理性思维很强的学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物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还要把基本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所以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在一些物理教学难点上进行有效的突破,这些物理教学难点问题解决得好对提高学生物理成绩至关重要。作者针对初中物理教学难点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摘 要: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学生了解人口、资源、环境及发展等问题的重要学科。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常常采取的是灌输式学习模式,导致大部分学生都在被动地学习,根本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构建真正高效的地理课堂,进而为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 高中地理 高效课堂
2004年好莱坞电影《机器公敌》曾经描绘过一个科幻故事:一名警察通过调查一起谋杀案发现,高智能的机器人已经摆脱人类控制,对人类构成了威胁。目前,一切正走向现实。一些国家正在组建机器人部队,一些军队的机器人已开始执行侦察和监视任务,替代士兵站岗放哨、排雷除爆。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夏基认为,机器人的成本仅是士兵的1/10,它替人类厮杀疆场的情景,可能在10年内变成现实。    美军18种机器人
随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且在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高中物理是一门重点科目,也是一门难点科目,由于
摘 要: 本文从一道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的习题入手,通过不断改变题设,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对不同问法进行逐一解决,展现“举一反三”学习法的学习思路与优势,并对该学习法的习惯养成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中物理 举一反三学习法 整体法 隔离法 习惯养成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如果他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介绍一种风光互补抽水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提出了一种新型抽水控制方法,在系统中用到了两个水泵,一个大功率水泵,一个小功率水泵。设计通过智能芯片对太阳能光电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