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警告式新闻标题,就是将警告的特征、功能、作用等移植到新闻标题中,使新闻标题富有一种警醒、告诫作用。警告式新闻标题,常以发人深省的内涵、庄重沉稳的笔调、犀利刚直的语言给读者(听众)视觉、心理强烈的警示、提醒,从而达到为文的目的。警告式新闻标题,因其具有威严、警醒、震慑等作用而格外被新闻写作者所青睐和追捧。然而,警告式新闻标题并非“万精油”,随处都可揩一点,也有当用与不当用的时候。运用得当,则能使标题顿然生辉,起到其他标题无法替代的作用。运用欠当的话,很容易使人反感或引起官司。因此,使用警醒式新闻标题应小心慎重,注意“出手艺术”,决不可草率。那么,警告式新闻标题应何时出手、如何出手呢?
疾于出手:威慑“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台独势力。疾于出手,是指出手要快、要猛、要狠。近年来,以陈水扁、李登辉为代表的“台独分子”,凭借美日等国的卵冀、庇护,企图将台湾从祖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实现其“总统”梦。那么,面对这一小撮台独分子,舆论宣传攻势应该是凌厉的、无情的,像一支支利箭,如一发发炮弹,从视觉、听觉、心理等全方位、多角度警告之、震撼之、威慑之。如:2002年8月6日,《中国国防报》在头版头条以异常醒目的字体登载了一则意在警告陈水扁之流不要恣意妄为的消息。标题为: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指出——(引)
陈水扁是将台湾引向灾难(主)
罔顾民意,鼓吹台独,把极少数顽固“台独”分子的图谋强加给广大台湾人民,受到影响的是台湾经济,受到损害的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
我们严正警告台湾分裂势力,不要错判形势,立即悬崖勒马,停止一切分裂活动。(副)
标题从政府的角度,以官方的立场、态度表明:陈水扁搞“台独”,是将台湾引向灾难。副题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出了“台独”造成的严重后果;二是提出了我方的严正警告。标题针锋相对,义正词严,振聋发聩,具有很强的威慑力。
敢于出手:警告腐败分子“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作为社会监督的新闻媒体,对腐败现象应有一种“铁肩担道义”的正义感。因此,反映这类题材的新闻作品的标题,应是长鸣的警钟,令其醒悟。所以,拟制这类新闻作品的标题,警醒式标题是最佳选择。2001年4月26日《南方周末》第21版登载了一则综合消息:4000名疑犯卷走国家财产50个亿。面对国家财产即将遭到损失的时候,怎么办?这是每个具有良知、正义感的公民所首先必须考虑的事。那么,标题很好地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4000名疑犯卷走国家财产50个亿,追》,一个“追”字,虽是“亡羊”后“补牢”的无奈之举,却也反映了政府对国家财产保护的决心、毅力、恒心,反映了执法部门执法的速度与效率。同时,对那些侵吞国家财产的腐败分子更是一种强有力的震慑——你认为携款逃跑就能一走了之,就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你有逃法,国家就有“追”策。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会将你一“追”到底,直到绳之以法。标题以贪污分子4000名、贪污金额50个亿的具体数据组成,触目惊心,说明腐败已到了异常严峻、甚至极其危险的地步,令人深思。“卷走”与“追”,形成对比,交待“走”、“追”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两个动词的运用,动态十足,仿佛给读者(听众)提供了一幅追逃图:贪污分子拼命逃亡,执法人员奋起直追,画面感、现实感很强。整个标题语言简洁、凝练、干脆利落、掷地有声,很有威慑感、震撼力,令腐败分子惶惶不可终日。
善于出手:正告包工头不要拖欠民工工资。善于出手,意味着“出手”要讲究策略、讲究方式方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及农民工纷纷拥进城市,或成为没有户口的“市民”、或进城务工挣钱。他们相对城市的“原居民”而言,是弱势群体,没有享受到真正市民的待遇。其中,发包方或包工头拖欠民工工资或少给、不给民工工资的现象非常严重,给社会治安留下了极其危险的隐患,严重妨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10月28日,新华社播发了孙杰、黄豁撰写的通讯《总理为农民追工钱》,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追还工资活动。这篇通讯的标题,质朴自然,简洁凝练,却又十分醒目、新颖,强烈冲击人们的眼球,撞击人们的心理。题中一个“追”字,生动形象,动感十足,增强了标题的艺术感染力。
再如:1999年8月24日的《大河报》和1999年10月13日的《大河报》分别以“赖账?关你!”和“随意停发工资,告你!”为标题对拖欠、停发工资等侵犯民工利益的现象提出了严厉警告,其声之威严,振聋发聩;其行之果断,雷厉风行。我想,这样的新闻标题,对那些不讲诚信、不遵纪守法而拖欠民工工资的包工头们来说,确是一颗重磅炸弹,令其寝食难安,不得不有所收敛。这样的新闻标题确实起到了弘扬正气、鞭挞邪恶的舆论监督作用。
勤于出手:劝告人们摒除陋习。2000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陋习。这些陋习虽没有触犯法律法规,但在某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其负面作用不容低估。故此,新闻媒体应勤于出手,经常提醒、告诫人们摒除陋习,譬如:吸烟对人体有害,这是全社会的共识。这种陋习不仅有损吸烟人的身体健康,更有损社会公德。针对这种陋习,1994年4月15日的《人民日报》予以报道,标题为:
德联邦医生协会公布报告(引)
滴答十三秒 呜呼一烟民(主)
这则消息对烟民进行了劝告:每隔十三秒钟,世界上就有一烟民死于肺癌或心脏病等疾病。主标题陈述事实的同时不失幽默风趣。“滴答”与“呜呼”相对应,说明死亡率之高,告诫烟民绝不可掉以轻心。
慎于出手:忠告人们不要贪图便宜。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因为出于私心、贪心,好占便宜,而导致一幕幕人间悲剧。新闻记者应凭着职业的敏锐,及时捕捉与之相关的信息,忠告人们洁身自好,不要贪图便宜。1992年12月2日《人民日报》登载了一幅图片新闻,其标题为:《别吃出毛病来!》,图片显示:江苏省运河航运公司淮阴市淮海南路广园饭店张挂着“大吃特吃赢巨奖二十万元”的巨幅广告。店外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生意火爆。标题正是针对这种大吃特吃的现象而制作的。“别吃出毛病来”,隐含着作者的良苦用心,既是正面劝告,也是善意批评。可谓话少意浓,语轻情重,柔中带刚,说得轻松,却掷地有声。
警告式新闻标题能够起到提醒、劝戒、触动、震慑等作用,我们在揭露、报道错误或不正当行为、现象的时候,警告式新闻标题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不妨一试。不过,选择此类标题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注意根据新闻内容表达的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警告式标题。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编校:郑 艳
疾于出手:威慑“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台独势力。疾于出手,是指出手要快、要猛、要狠。近年来,以陈水扁、李登辉为代表的“台独分子”,凭借美日等国的卵冀、庇护,企图将台湾从祖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实现其“总统”梦。那么,面对这一小撮台独分子,舆论宣传攻势应该是凌厉的、无情的,像一支支利箭,如一发发炮弹,从视觉、听觉、心理等全方位、多角度警告之、震撼之、威慑之。如:2002年8月6日,《中国国防报》在头版头条以异常醒目的字体登载了一则意在警告陈水扁之流不要恣意妄为的消息。标题为: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指出——(引)
陈水扁是将台湾引向灾难(主)
罔顾民意,鼓吹台独,把极少数顽固“台独”分子的图谋强加给广大台湾人民,受到影响的是台湾经济,受到损害的是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
我们严正警告台湾分裂势力,不要错判形势,立即悬崖勒马,停止一切分裂活动。(副)
标题从政府的角度,以官方的立场、态度表明:陈水扁搞“台独”,是将台湾引向灾难。副题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出了“台独”造成的严重后果;二是提出了我方的严正警告。标题针锋相对,义正词严,振聋发聩,具有很强的威慑力。
敢于出手:警告腐败分子“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作为社会监督的新闻媒体,对腐败现象应有一种“铁肩担道义”的正义感。因此,反映这类题材的新闻作品的标题,应是长鸣的警钟,令其醒悟。所以,拟制这类新闻作品的标题,警醒式标题是最佳选择。2001年4月26日《南方周末》第21版登载了一则综合消息:4000名疑犯卷走国家财产50个亿。面对国家财产即将遭到损失的时候,怎么办?这是每个具有良知、正义感的公民所首先必须考虑的事。那么,标题很好地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4000名疑犯卷走国家财产50个亿,追》,一个“追”字,虽是“亡羊”后“补牢”的无奈之举,却也反映了政府对国家财产保护的决心、毅力、恒心,反映了执法部门执法的速度与效率。同时,对那些侵吞国家财产的腐败分子更是一种强有力的震慑——你认为携款逃跑就能一走了之,就能逃脱法律的制裁,你有逃法,国家就有“追”策。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就是逃到“天涯海角”,也会将你一“追”到底,直到绳之以法。标题以贪污分子4000名、贪污金额50个亿的具体数据组成,触目惊心,说明腐败已到了异常严峻、甚至极其危险的地步,令人深思。“卷走”与“追”,形成对比,交待“走”、“追”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两个动词的运用,动态十足,仿佛给读者(听众)提供了一幅追逃图:贪污分子拼命逃亡,执法人员奋起直追,画面感、现实感很强。整个标题语言简洁、凝练、干脆利落、掷地有声,很有威慑感、震撼力,令腐败分子惶惶不可终日。
善于出手:正告包工头不要拖欠民工工资。善于出手,意味着“出手”要讲究策略、讲究方式方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及农民工纷纷拥进城市,或成为没有户口的“市民”、或进城务工挣钱。他们相对城市的“原居民”而言,是弱势群体,没有享受到真正市民的待遇。其中,发包方或包工头拖欠民工工资或少给、不给民工工资的现象非常严重,给社会治安留下了极其危险的隐患,严重妨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3年10月28日,新华社播发了孙杰、黄豁撰写的通讯《总理为农民追工钱》,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追还工资活动。这篇通讯的标题,质朴自然,简洁凝练,却又十分醒目、新颖,强烈冲击人们的眼球,撞击人们的心理。题中一个“追”字,生动形象,动感十足,增强了标题的艺术感染力。
再如:1999年8月24日的《大河报》和1999年10月13日的《大河报》分别以“赖账?关你!”和“随意停发工资,告你!”为标题对拖欠、停发工资等侵犯民工利益的现象提出了严厉警告,其声之威严,振聋发聩;其行之果断,雷厉风行。我想,这样的新闻标题,对那些不讲诚信、不遵纪守法而拖欠民工工资的包工头们来说,确是一颗重磅炸弹,令其寝食难安,不得不有所收敛。这样的新闻标题确实起到了弘扬正气、鞭挞邪恶的舆论监督作用。
勤于出手:劝告人们摒除陋习。2000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陋习。这些陋习虽没有触犯法律法规,但在某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其负面作用不容低估。故此,新闻媒体应勤于出手,经常提醒、告诫人们摒除陋习,譬如:吸烟对人体有害,这是全社会的共识。这种陋习不仅有损吸烟人的身体健康,更有损社会公德。针对这种陋习,1994年4月15日的《人民日报》予以报道,标题为:
德联邦医生协会公布报告(引)
滴答十三秒 呜呼一烟民(主)
这则消息对烟民进行了劝告:每隔十三秒钟,世界上就有一烟民死于肺癌或心脏病等疾病。主标题陈述事实的同时不失幽默风趣。“滴答”与“呜呼”相对应,说明死亡率之高,告诫烟民绝不可掉以轻心。
慎于出手:忠告人们不要贪图便宜。现实生活中,一部分人因为出于私心、贪心,好占便宜,而导致一幕幕人间悲剧。新闻记者应凭着职业的敏锐,及时捕捉与之相关的信息,忠告人们洁身自好,不要贪图便宜。1992年12月2日《人民日报》登载了一幅图片新闻,其标题为:《别吃出毛病来!》,图片显示:江苏省运河航运公司淮阴市淮海南路广园饭店张挂着“大吃特吃赢巨奖二十万元”的巨幅广告。店外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生意火爆。标题正是针对这种大吃特吃的现象而制作的。“别吃出毛病来”,隐含着作者的良苦用心,既是正面劝告,也是善意批评。可谓话少意浓,语轻情重,柔中带刚,说得轻松,却掷地有声。
警告式新闻标题能够起到提醒、劝戒、触动、震慑等作用,我们在揭露、报道错误或不正当行为、现象的时候,警告式新闻标题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择,不妨一试。不过,选择此类标题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注意根据新闻内容表达的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警告式标题。
(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中文系)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