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因此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产生惧怕的心理,感觉写作比等天还难,无从下手,面对这个令人头疼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让他们在写作中找到乐趣,而不是把写作当做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呢?以下浅谈我个人的几点经验:
1、想方设法诱发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作文,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些什么,写些什么,当我教学第一节课时,要求写观察作文:写一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在写作之前,我先让学生懂得什么叫作文,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的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文文字表达出来。我鼓励学生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接着用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猫当例子,用直观的手法教学生学会观察,启发引导学生把小猫的“外形(样子)”按顺序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注意把话说通順),然后把自己说话的写小来。就这样,学生们的第一篇不同程度的习作就轻松地完成了,通过直观的作文教学,是学生感受到原来作文并不难,只是用笔代人说话,从而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2、让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好的习作题材来自生活的孕育和对生活的热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过不停。”他的话深刻地揭示了作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如何让学生获取生活的材料,参与自主写作,并且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呢
2.1首先让学生学会观察,留心生活。
我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如书包,文具盒、储蓄罐、玩具等,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以“文具盒”为例,我在指导观察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先提出要求:让学生按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顺序,仔细、认真地观察文具盒的特点,再详细描述文具盒的形状、图案、内部结构和作用,指导学生自觉地,有目的的从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观察,帮助学生把个别、部分的认识加以综合,把各个部分连起来说。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就能举一反三,积累的素材也就增多了。
2.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中的优美词句和好的片段,书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生活实际,学生通过读书,就可以间接地看到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感情,丰富了他们的语言。
3、引发学生创作情感。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作文才显充实,富有内涵,因此,教师在写作文时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因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我想跟xx说心里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尽情倾诉他们的喜怒哀乐……,让他们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让学生真实写作。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改编课文或续写课文。
4、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
学生自己会修改作文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以往都是学生写作文,老师批改,现在我通过鼓励学生修改作文,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每次作文之后,鼓励学生来做“小老师”先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批改同学的作文,前后左右桌的同学互相批改,找出对方的不足之处,使书写更加规范,使语气更加通顺。
5、以鼓励的方式讲评。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小学生多获得成功或对能带来的愉快的事情感兴趣,就会对这件事更加关心,想再试一试,因此在作文讲评课时,我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与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鼓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作文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稍差的哪怕是用上了一个好词、一句佳句也要及时表扬。在课堂上评改,表扬好的思想,选材,词句,指出不足之处,再让学生自己修改,写得不好的还要重写,最后誊写在上交的作文本里。教师再认真批改、讲评。再次讲评,着重表扬改后有进步的同学。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乐于写作。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的语文水平影响大,而且还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品质等方面。让我们时刻牢记陶行知“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让作文教育这片天地充满阳光。
1、想方设法诱发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作文,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更不知道些什么,写些什么,当我教学第一节课时,要求写观察作文:写一种动物的外形特征。在写作之前,我先让学生懂得什么叫作文,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的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文文字表达出来。我鼓励学生看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接着用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猫当例子,用直观的手法教学生学会观察,启发引导学生把小猫的“外形(样子)”按顺序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注意把话说通順),然后把自己说话的写小来。就这样,学生们的第一篇不同程度的习作就轻松地完成了,通过直观的作文教学,是学生感受到原来作文并不难,只是用笔代人说话,从而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2、让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好的习作题材来自生活的孕育和对生活的热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水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过不停。”他的话深刻地揭示了作文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如何让学生获取生活的材料,参与自主写作,并且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呢
2.1首先让学生学会观察,留心生活。
我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如书包,文具盒、储蓄罐、玩具等,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以“文具盒”为例,我在指导观察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先提出要求:让学生按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顺序,仔细、认真地观察文具盒的特点,再详细描述文具盒的形状、图案、内部结构和作用,指导学生自觉地,有目的的从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观察,帮助学生把个别、部分的认识加以综合,把各个部分连起来说。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就能举一反三,积累的素材也就增多了。
2.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中的优美词句和好的片段,书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生活实际,学生通过读书,就可以间接地看到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不曾学过的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识,陶冶了他们的感情,丰富了他们的语言。
3、引发学生创作情感。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作文才显充实,富有内涵,因此,教师在写作文时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因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我想跟xx说心里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尽情倾诉他们的喜怒哀乐……,让他们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让学生真实写作。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改编课文或续写课文。
4、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
学生自己会修改作文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以往都是学生写作文,老师批改,现在我通过鼓励学生修改作文,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每次作文之后,鼓励学生来做“小老师”先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批改同学的作文,前后左右桌的同学互相批改,找出对方的不足之处,使书写更加规范,使语气更加通顺。
5、以鼓励的方式讲评。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小学生多获得成功或对能带来的愉快的事情感兴趣,就会对这件事更加关心,想再试一试,因此在作文讲评课时,我尽可能利用一切机会激励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与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鼓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作文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稍差的哪怕是用上了一个好词、一句佳句也要及时表扬。在课堂上评改,表扬好的思想,选材,词句,指出不足之处,再让学生自己修改,写得不好的还要重写,最后誊写在上交的作文本里。教师再认真批改、讲评。再次讲评,着重表扬改后有进步的同学。对于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乐于写作。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的语文水平影响大,而且还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品质等方面。让我们时刻牢记陶行知“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让作文教育这片天地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