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探析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zhao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推进高校钢琴课程思政建设,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演奏水平启迪学生、用乐于奉献的精神影响学生;学校层面应完善钢琴课程思政体系、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高校钢琴课中引入课程思政,其本质是为了立德树人,培养出德艺双全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校钢琴课  德艺双全  途径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096-03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有很多高校教师甚至有一些学校管理者对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对在专业课中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显得无所适从。顺应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课程思政进入各门各类专业课已势在必行,高校钢琴课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有必要从概念上厘清课程思政的內涵与外延,有必要从思想上梳理清楚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重要意义,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途径。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外延
   (一)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发展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14年,是上海市在《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这份试点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的。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6年)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
   此后几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陆续印发了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一系列文件,文件明确提出要在“全国高校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尤其是在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等八部门于2020年4月22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响亮提出要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由此,我国高等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进入了全面推广与细化实施阶段。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一个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也就是概念的内容。“课程思政”的内涵是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递给学生。课程思政是润物无声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做人做事的道理融入专业教学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课程思政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
   (三)课程思政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就是具体的、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那些事物,是适合这个概念的一切对象的范围。将课程思政延伸到我国高校的所有课程中去,就是高校课程思政的外延。“课程思政”是一个属概念,“高校钢琴课程思政”是一个种概念,正如“中国人”是一个属概念,而“四川人”是一个种概念一样。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是其基本外延之一,也正如课程思政进入大学语文、大学英语、高校教育心理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等课程一样。
   “高校钢琴课程思政”就是按照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钢琴课教学中既注重钢琴专业课的教学,又在润物无声中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类人才。
  二、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进入高校专业课课堂是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可以鼓舞学生自信、激励学生担当、感动学生心灵、增强学生本领,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高校是一个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高校钢琴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钢琴课虽然专业性强、技巧性强,但依然需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高校钢琴教育才会有自己的灵魂;否则就只是一些技巧和技能的训练,就会失去高等教育的意义。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高校钢琴教育,有利于在高校钢琴课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钢琴教育有机结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实践行为。
   (二)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是对“两个所有”要求的具体落实
   最近,教育部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明确提出了“两个所有”的要求,即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两个所有”要求高校的所有教师都担负起育人职责,高校的所有课程都发挥好育人功能。在此背景下,要求高校教师在做好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要做好育人工作。高校钢琴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正是对教育部提出的“两个所有”要求的具体落实。
   (三)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有利于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人才
   钢琴课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课,教师必须运用渊博的音乐学知识、科学的演奏方法和娴熟的演奏技巧教授学生学习和指导学生练习。与此同时在高校钢琴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好的影响,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动力。高校钢琴课教学中,“课程思政”是“道”,“演奏技巧”是术。古语云“有道无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在高校钢琴课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使之产生家国情怀、可以激发学生灵感使之产生精神力量。总之,在高校钢琴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提升高校钢琴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人才。   三、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途径
   如何顺应趋势推动钢琴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钢琴课教师及其管理者近期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推进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建设,可以从教师和学校两个层面着手共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对学生要做到潜移默化,在润物无声之中产生出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学校和教师则要提出明确要求,安排具体任务,制定出路线图和行动表以大力推进。具体来说,可以从注重师德师风、锤炼专业技能、完善教学体系、健全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首先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引路人。作为一名高校钢琴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立德树人是每一位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与职责担当,师德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方面,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风就是教师的行为作风,主要体现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等方面,是教师应有的风范和操守。钢琴教师应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职業道德规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课堂上宣传正能量,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品德高尚、乐于奉献、专业过硬的优秀人才。
   (二)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启迪学生
   作为一名高校钢琴教师,在专业上除了要有高超的弹奏水平之外,更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积极引导学生领会乐曲中蕴藏的深邃意境和民族精神。比如《绣金匾》曲目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爱,以及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意,体现了陕甘宁边区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后对党的感激之情,教师应将这种故事和创作背景讲给学生听,然后再给学生分析讲解此曲的弹奏技巧。该曲的曲调来自于陕北民歌《绣荷包》,作曲家将其改编成钢琴作品时,不仅保留了原民歌朴素而优美的旋律,同时融入了西方音乐织体的写作技巧,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现代钢琴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该曲从曲式结构上可划分为三段,演奏时乐曲三段的技巧有所不同:乐曲前段要弹奏出流畅、亲切的效果,装饰音和旋律音在弹奏力度方面要有区别,旋律音要弹得流畅而亲切,装饰音应轻柔地美化旋律音;乐曲中段应弹奏的轻巧、充满颗粒感,烘托热情欢快的气氛;曲目后段的弹奏应渐慢,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钢琴教师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启迪学生,把钢琴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融入到钢琴教育中,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认知水平。
   (三)用乐于奉献的精神影响学生
   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在钢琴教学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每个曲目的弹奏技巧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样。例如有些学生手指的跑动能力欠佳,但爆发力比较好,就不适合演奏莫扎特奏鸣曲之类的小巧、灵动的作品,同为古典主义时期的另一位音乐巨匠——贝多芬的作品就更加适合这类学生练习;相反有些学生的手指跨度小,弹八度和大和弦都比较费力,那么钢琴教师也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练习一些诸如肖邦圆舞曲或舒伯特的小品。高等教育中教师要因材施教,鼓励每一位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到“让每一朵花都开放,每一只小鸟都唱歌”。钢琴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相互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充分利用微信视频、慕课堂等现代教育手段给予学生课后专业指导,使接受程度慢的学生尽快迎头赶上,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演奏技巧,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乐于奉献的精神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完善钢琴课程思政体系
   推进钢琴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由钢琴教师团队潜心研究,广泛挖掘思政元素,设计并建立完善的钢琴课程思政体系,尽量避免钢琴教师各自为阵、随心施教、收效不佳的局面。首先,从学校层面可以建立完善课程思政工作机制。各个高校除了狠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还应该把各门课程都作为思想教育的阵地,加强管理,层层落实,抓成效树典型,引导广大教师把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所授课程。其次,各基层教学组织层面要完善细化课程思政体系设计。作为钢琴教研室,把思想教育引入钢琴课堂,就必须要修订现有的钢琴教学大纲,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中应体现思政教育特点,建立完善的钢琴课程思政体系,恰如其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钢琴教育,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五)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钢琴课程思政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校期间为了评价钢琴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效果,把钢琴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应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建议各高校钢琴教研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改革钢琴教学考核办法,在学生的钢琴考核中增加思政教育内容。钢琴教师可以将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考核与经典曲目创作背景及其体现的精神价值介绍相结合,比如对《黄河钢琴协奏曲》《解放区的天》《翻身道情》等我国著名钢琴曲目精神价值的理解进行考核,对演奏技巧与理解介绍按分值比例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在钢琴学习中不但注重掌握演奏技巧,更应注重自身品行修炼,为我国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通过量化考核,督促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课程思政的内容,真正把课程思政的内容落到实处。
  四、结语
   高校的所有教师和所有课程都要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来,钢琴课也不例外。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类人才。课程思政进入高校钢琴课的途径,从教师层面来说主要是用高尚的师德师风引领学生、用广博的专业知识启迪学生、用乐于奉献的精神影响学生;从学校层面来说主要是用完善的课程思政体系系统地培养学生、用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督促、引导学生。高校钢琴课程思政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德艺双全的艺术人才,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陈宝鹏.“课程思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实践价值[J].沈阳干部学刊,2020(12).
  [2]张潇丹.“课程思政”内涵及实践探索[J].商情,2020(15).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06-06.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由人类所创作,又服务于人类,但对于音乐是如何产生的却无从得知。正因为没有确切答案便在学术界引起无数争辩,自古以来对于音乐是如何产生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内容大多都是从一位作曲家或一种音乐体裁为切入点进行论述,但这样得出的结论未免有些狭隘。本文有别于这一主题的其他论文,主要从心理学、中外音乐美学等学科来看待这一问题,故形成“音乐的产生源于感性”这一观点。  关键词:音乐起源 音乐形
摘要:演唱者在声乐演唱时不仅需要充分掌握作品的节奏、音准及对歌词的理解,还需要穿透乐谱了解作品的背景和故事,将自己彻底融入到作品之中,感受作品,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诠释作品灵魂,使之成为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品。只有这样,歌曲的演唱才能够将其内蕴的情感和故事通过歌词和音符完整传达给听众,将乐谱转化为可以为听眾带来视听感受的艺术形式。本文从声乐演唱基本要点入手,分析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和情感
部编版教材中的“长课文”明显增加了,这些“长课文”的一个显著特质就是“文字多”“篇幅长”“容量大”。应该说,“长课文”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小学语文“长课文”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力、信息提取力、抽象概括力等语文重要学力。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寻“长课文”的教学策略,探寻“长课文”教学路径。  一、抓住长课文“主干”,
期刊
摘要:黄河号子是中原人的文化艺术,是国家的艺术瑰宝之一。作为九曲黄河的黄河文化,它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品格和“文化自信”,但现在黄河号子出现了传承人少、传承人年长、传承环境困难等问题,社会的快速发展反而制约着传承,具体操作更加困难。本文针对黄河号子的传承新的探索,通过学习昆曲、河南坠子等好的传承方式,借鉴学习好的方法,试图将黄河文化带入黄河沿岸的河南地区高校做试点运行。从青年学生做起,从黄河号子的
摘要: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丰富的艺术元素、变幻莫测的演奏技巧,是奏响美妙琴音的重要载体,而钢琴演奏的音乐张力、表达力生成是钢琴演奏技巧的生动展现。在钢琴演奏中,要注重演奏技巧的培养及灵活应用,才能保证钢琴演绎的丰富性及艺术性。充分立足于钢琴演奏的艺术特点,分析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的关系,得出了演奏技巧对音乐表现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钢琴演奏中演奏技巧的培养措施,以及钢琴演奏中音
摘要:本文以陕西筝曲《云裳诉》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它的创作背景、音乐本体以及乐曲演奏等三个角度来论述分析本曲。第一章部分包括对于作者周煜国先生基本情况的介绍以及《云裳诉》的音乐素材来源,即陕西民间戏曲“秦腔”的基本介绍。第二部分音乐本体先是分析了总体的音乐结构,然后分段、分部分介绍和分析了整首筝曲。第三部分则是结合了周煜国先生的讲学和笔者自身在古筝演奏和教学中的经验,论述总结了《云裳诉》演奏过程中
当代中国国家青年亚文化与主流社会文化的风格和特征本来存在差异,但在新媒体发展环境下,两种文化活动开始互动和融合.本研究中,我们一方面介绍了中国主流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更高,钢琴作为一门高端艺术,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因此得到了很多人员的青睐。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高校钢琴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迎接时代发展的新机遇,并紧跟人们的需求开展钢琴教学成为了高校亟待探索的问题。虽然当前我国地方普通高校钢琴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明显进步,但是钢琴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摘要:《火把节之夜》为吴俊生先生创作,描绘了彝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节日的欢乐情景。本文将从创作背景、旋律结构及演奏技巧等方面入手,分析乐曲的创作特点、音乐形象及情绪变化,希望能帮助演奏者更好地诠释作品。  关键词:创作背景 结构特点 演奏诠释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5-0075-03  一、创作背景及作品特点概述  “琵琶是一件在中国传
摘要:陕西的民间音乐独具特色,种类繁多,由陕西民间音乐元素改编创作的钢琴作品更是脍炙人口,较多作品已选入高校钢琴教材与考级教材之中。这些作品无不体现着陕西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和发展。由于目前我国高校钢琴教材及曲目的选择过多偏重于西方作曲家创作的钢琴作品,对我们本土的钢琴音乐重视不足,为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应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融入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