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然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现实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教育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本文将以环境保护问题为例,通过中日环境保护的对比,对环境问题与教育的内在联系进行阐述。
关键词:教育;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认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01-02
一、教育的起源与定义
“教育”出自《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在20世纪之前的文献记载中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20世纪初,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教育”一词取代传统的“教”与“学”,即现代教育学这个基本概念。又及,广义通俗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还是零碎的,都可以称为教育。与此相对应,狭义的教育指代的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而我们在生活中,通常将教育更为狭义地定义为思想道德教育。本文中所指的教育是在传统广义的“教育”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拔高,将教育定义为:以增进人类更多地了解宇宙真相,促进个体进一步地了解万物规律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经济经历了一个飞跃发展的阶段。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些成果固然可喜,然而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现实问题,比如环境问题、个人诚信问题、国民普遍创造力低下问题等,乃至生产产业链上的实体经济疲软等[1]。本文认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教育问题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本文也将以我国的环境问题为例,通过与日本的环境保护进行对比,对环境问题与教育问题的内在联系进行阐述。
三、教育与环境保护的内在联系
教育心理学上普遍认为人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认识将贯穿整个青少年时期在影响人进行的一切行为活动。如果意识启蒙过程中没有充分地接触大自然,认识不到大自然中正常的空气和水、阳光和河流是一切生命之源,成长过程中环境意识淡薄将在所难免,如果对河流干涸、空气污染视若无睹,体会不到切肤之痛,将很难将节约资源的概念贯彻在一切生活行为中。国学经典《大学》中有著名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人修己储备能量以谋得将自身价值体现于社会活动中的前提条件,那么,我们可以说教育的目的正在于促使人这个单一个体与外在世界取得联系。格物——研究、认识世间万物,而后致其知,让自己得到知识和智慧……在该循序渐进获得知识以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如果教育者(家庭、学校)在传授环境概念时用的是应试教育的老一套“填鸭式”灌输,没有将人与大自然的直接联系用被教育者所能够接受的方式進行传导,那么在被教育者的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爱护大自然的倡导不过是口号标语罢了。这样,就会导致概念与目的的偏差,即便知道要响应节约、讲卫生等口号,也会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结果。比方说会知道不乱扔果皮纸屑与环境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却不会把少用洗衣液、沐浴液、洗发膏这些有潜在联系的想法植入下意识中。教育与社会问题之间的认知关系如图1所示。
更则,有很多人即便心里有爱护环境的意识,也难以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坚持以牺牲自己的暂时便利为代价的节能行为,比如低碳出行、携带环保购物袋等。虽然,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较直观的低素质行为——乱扔垃圾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通过“扔垃圾”这一视点,我们也了解到了日本进行了长达50年的环保教育的结果。众所周知,日本人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的态度可谓是一丝不苟。我们通过《岩松看日本》这一节目了解到,日本垃圾分类的详细执行情况,感受到了日本人在环保上的高度自觉性,同时也更进一步地体会了日本人在环保细节上的执念。日本人在面对“扔垃圾”这一必修科目时,展现出了一种从骨髓里透露出来的环保理念。垃圾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垃圾,这几类再分为若干细的项目,每个子项目又有子项目。横滨市把垃圾分类的标准分得更加的细致,并且给每个市民分发了一份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00多项。这样细致的分类无疑表现了日本对垃圾回收、对资源再利用的重视,不是挂在嘴上用来教育别人的概念,而是深入人心的习惯。在日本,假如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扔什么样的垃圾,估计就会贻笑大方了。为什么在日本会有这种社会现象呢?因为日本是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大自然只能给予极为有限的资源和能源。近代在日本列岛上生活的日本人从小就被教育:如果想把更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那就必须最大限度的爱护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厉行节约。所以在现代文明不可遏止的飞速发展的同时,政府和人民都会努力去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环境税的征收、包装简化等政府政策和民间行为都得以深刻贯彻到社会运作的方方面面。如果细心发现不难察觉到,在日本极少有剩饭现象,这与我国普遍的餐桌浪费现象恰好反映出了两国人民环境概念的差距。自明治维新到现在,日本是世界上最为重视教育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实现国民义务教育的国家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在启蒙教育阶段没有使被教育者充分认识到:在没有外星球可以移民之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方式。如果我们的教育者能够在进行其他思想技能教育之前,让被教育的个体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如果地球上没有干净的空气和水,有再多其他的东西也没有用。”
如本文开篇说明的,笔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万物规律,更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这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与环保意识的产生关系如图2所示。通过何种手段能够达到这种教育目的虽然不是本篇的论述内容,但是笔者认为如果教育能够起到如古代先贤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目的,那么环境问题,这一与科技发展相辅相成的、人类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将会被更多的人深刻关注,引发更深刻、更具有前瞻性的思考。
致谢:本论文受以下基金项目支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级教改项目(Q2015025)。
参考文献:
[1]董泽芳.社会问题与教育约制[J].教育科学研究,2009,(7).
关键词:教育;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认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001-02
一、教育的起源与定义
“教育”出自《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在20世纪之前的文献记载中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20世纪初,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教育”一词取代传统的“教”与“学”,即现代教育学这个基本概念。又及,广义通俗的教育是指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还是零碎的,都可以称为教育。与此相对应,狭义的教育指代的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而我们在生活中,通常将教育更为狭义地定义为思想道德教育。本文中所指的教育是在传统广义的“教育”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拔高,将教育定义为:以增进人类更多地了解宇宙真相,促进个体进一步地了解万物规律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经济经历了一个飞跃发展的阶段。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中国的综合实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些成果固然可喜,然而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现实问题,比如环境问题、个人诚信问题、国民普遍创造力低下问题等,乃至生产产业链上的实体经济疲软等[1]。本文认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教育问题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本文也将以我国的环境问题为例,通过与日本的环境保护进行对比,对环境问题与教育问题的内在联系进行阐述。
三、教育与环境保护的内在联系
教育心理学上普遍认为人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认识将贯穿整个青少年时期在影响人进行的一切行为活动。如果意识启蒙过程中没有充分地接触大自然,认识不到大自然中正常的空气和水、阳光和河流是一切生命之源,成长过程中环境意识淡薄将在所难免,如果对河流干涸、空气污染视若无睹,体会不到切肤之痛,将很难将节约资源的概念贯彻在一切生活行为中。国学经典《大学》中有著名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人修己储备能量以谋得将自身价值体现于社会活动中的前提条件,那么,我们可以说教育的目的正在于促使人这个单一个体与外在世界取得联系。格物——研究、认识世间万物,而后致其知,让自己得到知识和智慧……在该循序渐进获得知识以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如果教育者(家庭、学校)在传授环境概念时用的是应试教育的老一套“填鸭式”灌输,没有将人与大自然的直接联系用被教育者所能够接受的方式進行传导,那么在被教育者的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爱护大自然的倡导不过是口号标语罢了。这样,就会导致概念与目的的偏差,即便知道要响应节约、讲卫生等口号,也会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结果。比方说会知道不乱扔果皮纸屑与环境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却不会把少用洗衣液、沐浴液、洗发膏这些有潜在联系的想法植入下意识中。教育与社会问题之间的认知关系如图1所示。
更则,有很多人即便心里有爱护环境的意识,也难以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坚持以牺牲自己的暂时便利为代价的节能行为,比如低碳出行、携带环保购物袋等。虽然,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较直观的低素质行为——乱扔垃圾现象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通过“扔垃圾”这一视点,我们也了解到了日本进行了长达50年的环保教育的结果。众所周知,日本人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的态度可谓是一丝不苟。我们通过《岩松看日本》这一节目了解到,日本垃圾分类的详细执行情况,感受到了日本人在环保上的高度自觉性,同时也更进一步地体会了日本人在环保细节上的执念。日本人在面对“扔垃圾”这一必修科目时,展现出了一种从骨髓里透露出来的环保理念。垃圾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类垃圾,这几类再分为若干细的项目,每个子项目又有子项目。横滨市把垃圾分类的标准分得更加的细致,并且给每个市民分发了一份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00多项。这样细致的分类无疑表现了日本对垃圾回收、对资源再利用的重视,不是挂在嘴上用来教育别人的概念,而是深入人心的习惯。在日本,假如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扔什么样的垃圾,估计就会贻笑大方了。为什么在日本会有这种社会现象呢?因为日本是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大自然只能给予极为有限的资源和能源。近代在日本列岛上生活的日本人从小就被教育:如果想把更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那就必须最大限度的爱护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厉行节约。所以在现代文明不可遏止的飞速发展的同时,政府和人民都会努力去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环境税的征收、包装简化等政府政策和民间行为都得以深刻贯彻到社会运作的方方面面。如果细心发现不难察觉到,在日本极少有剩饭现象,这与我国普遍的餐桌浪费现象恰好反映出了两国人民环境概念的差距。自明治维新到现在,日本是世界上最为重视教育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实现国民义务教育的国家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在启蒙教育阶段没有使被教育者充分认识到:在没有外星球可以移民之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方式。如果我们的教育者能够在进行其他思想技能教育之前,让被教育的个体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如果地球上没有干净的空气和水,有再多其他的东西也没有用。”
如本文开篇说明的,笔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万物规律,更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这密不可分的联系,教育与环保意识的产生关系如图2所示。通过何种手段能够达到这种教育目的虽然不是本篇的论述内容,但是笔者认为如果教育能够起到如古代先贤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目的,那么环境问题,这一与科技发展相辅相成的、人类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将会被更多的人深刻关注,引发更深刻、更具有前瞻性的思考。
致谢:本论文受以下基金项目支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级教改项目(Q2015025)。
参考文献:
[1]董泽芳.社会问题与教育约制[J].教育科学研究,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