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这就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要求教师应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使学习者真正进入教学的真实情境。通过学习者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索与分析探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和进行实验验证,发现规律以及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应用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
  一、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物理“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理论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也不否认外界的引导即教师的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并强调创设真实的物理情景。教学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或有问题使人困惑、或有刺激令人兴奋、或有场景引人入胜、或有悬念引人深思。例如,在《浮力》一节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感受从水中提起一桶装满纯净水的水桶,浸没在水中时非常轻,露出水面后变重了,离开水面后学生很难提动了。真实的物理情景的创设令学生兴奋,促使学生积极提问、带着问题去探究,才能变成其认知结构中的知识 ,使学生真正进入教学的真实情境。
  二、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协作”学习
  教学的环境是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内容的、有力的协作环境。我们主张“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所谓“师生互动”,指的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师生相互交流与影响,所谓“生生互动”,指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包括小组实验、小组讨论、相互评价、相互激励、互帮互学等合作互助,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生生关系。物理知识特别是新课程的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都比较有趣,与生活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物理课正是训练学生合作、发问、讨论、总结、进步的最佳场所。例如,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学生实验中,有些小组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阻值最大后闭合开关,观察到小灯泡不亮。学生提出灯泡坏了时,教师请小组成员讨论:小灯泡不亮有几种可能?怎样确定或排除这种可能?通过教师的引导、生生互动、合作,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相互的思维撞击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深刻的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要相信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任务是把它们开发出来,就是说我们应着力使我们的教学形式具有开放性。
  三、以物理课堂为阵地进行“会话”商讨
  要使学习者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就必须为学习者的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多元化学习、“会话”学习提供信息资源。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使之感到物理课堂教学是轻松的、有趣的,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索、积极参与、发表意见、交流信息、相互启发、畅所欲言,在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构建。例如,在《力与运动的关系》一节的教学中,学生由于生活中常见到“风吹树摇,风停树静”而认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课堂上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争论,在师生平等交流的氛围中,有的学生持“支持”观点,有的学生持“反对”观点,各自有各自的理由,在互相质疑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实验。通过实验学生得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如果阻力减小到零呢?学生能得到猜想小车永远直线运动下去。教师进而提出小车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怎样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通过会话、协作使学生建构起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去拿来老师现成的结论。在物理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发言和争论,教师要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学生思维的差异、特点、方法和过程,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指导。“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以创新为目标进行“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启示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我们的长期存在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灌输式教学把学生当作是接受的主体,而不是创建的主体;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教师给出结果,是教师在代替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而不是学生自己建立知识体系。这样培养的学生欠缺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的能力,更缺乏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在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理念,大胆创新,积极开发学习资源,探索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形成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转变为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过程,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理念,为教学改革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林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9(3)
  [2]薛国风.建构主义教学 理论的实践影响及效果分析,外国教育研究,2003(11)
  [3]章泽渊.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
其他文献
1997-98赛季进行到一半时。皮彭重新回到了赛场,公牛队再次成为攻无不破的球队。皮彭因伤缺阵意味着这个赛季的前半段耗费了乔丹太多的能量。而皮彭缺阵的另一方面是他得到了
为避免基质吸力量测所带来的困难,通过寻找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与含水率w之间的关系,建立类似于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公式,对实际工程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在制件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
介绍了在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运输系统、风巷等地点利用不同的防尘技术对粉尘进行防治的情况,指出综放工作面防尘工作是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和降低职工患矽肺病风险的重要保障
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室内干湿循环试验获得的膨胀土试样的表面裂隙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了裂隙网络的几何结构和形态特征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基于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
概括了情报学产生的根源与作用。从情报学发展的5个阶段探讨了情报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并对情报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 教者不断关注地理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努力寻找新教学规律,探索新思路。只有转变教学思想,认真学习高中地理新教材, 领会课改精神, 才能正确把握好教材的深度、难度和广度, 做到有的放矢。为此,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整合几种版本教材,树立新的教材观,解决“用教材”还是“教教材”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这个理论兼收并蓄多家
以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例,分析了其依据本部教学资源的优势、适时调整学校的发展策略及采取的一系列创新措施,指出了一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从树立正确的馆藏建设新理念、围绕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特色馆藏、加大电子文献的收藏比例、集中力量建设特色数据库等方面探讨了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方法和途径。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问题。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应当学会进行自我调节,学会自我激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现在普遍认为,弗雷格就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弗雷格在数学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他首次提出了概念文字,也就是把莱布尼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有着这样的一种倾向,教师一般着重传授知识,解决疑难,而对学生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不够重视,对语文学习差的学生仅仅采用多背、多写的强化训练或者就是批评惩罚的消极手段,这样,得到的收效还是很微小的,因而也忽略了情感教育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之深。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成功与否,并不是仅仅依靠学生的记忆、思维等智力因素,还要取决于学生的情绪、积极性、动力等情感因素。  据我了解,我班的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