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持续深入推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成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分别为培养运动兴趣,激发学生运动的内在动力;善于创设情境,增进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参与度;能够持之以恒,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策略;教学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成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与思考,对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谈一些策略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培养运动兴趣,激发学生运动的内在动力
核心素养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如果不能培养出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激发其内在动力,则也就谈不上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内心需求,基于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合理方式加强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内在动力。举个笔者自身的例子,在教授田径课“快速跑与补偿性体能练习”时候,笔者了解到很多学生认为田径课枯燥乏味,因之缺乏运动兴趣,于是为求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笔者基于快速跑的技术结构(起跑、起跑接加速跑、途中跑、比赛)来引入“看谁反应快”“反应能力挑战”“各种方式的反应接加速跑”等游戏性质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还通过“穿越雷区”“师生对抗”“快速拼地图”等游戏练习发展学生途中跑的能力,使学生在游戏性的比赛中进一步掌握“快速跑”步频、步幅的动作要领,同时在“我爱祖国”拼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版图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渗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多数学生都忘我地投入了进来,在学习、练习、比赛中实现了运动能力的提升(快速跑的方法与能力提升)、健康行为的培养(如何有效热身放松以及运动负荷的调整)、体育品德的渗透(在游戏比赛中渗透规则意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输与赢的过程中培养了抗挫能力等),从而很好地进行了核心素养的渗透,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善于创设情境,增进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参与度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高中体育课向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往往都是“整队集合——简单准备活动——学生自由活动”的“放羊教学”,这种一成不变、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既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發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身潜能,也不利于增进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参与度,自然也就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创设适宜学生的、结构化的真实运动比赛情境,从而革新和优化传统的单一传授式教学,从而实现由“如何教”向“如何学”、由被动练习向主动体悟的有效转变。事实上,这个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即体育教师要减弱体育教学的灌输色彩,引导学生在热烈活跃的课堂情境去学习技能并获得深刻的体验,形成深刻的感悟。例如在篮球传切配合的教学中,笔者在一开始迅速进入主题,引导学生在比赛情境中学习和体会,从结合课堂主教材的篮球热身游戏,到专项辅助的情境比赛,再到积极防守的对抗比赛,最后是全攻全守的真实情境比赛。这样一来,学生也就一直在真实的具体的比赛情境中保持主动学习的姿态,实现了深度参与课堂的效果。
三、能够持之以恒,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个长期而不间断的过程,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并能持之以恒,将其落实于日常课堂中去。概括来说,体育教学中应首先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孤立任何一名学生;其次,技能的学习一定要建立在良好的体能发展的基础上,因此课程设计应让技能学习与体能同步发展;教学活动应尽量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线,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由泛化、分化到固化而完成动作学习,并且要善于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与同学和老师的积极互动中发挥自身潜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只有如此,我们的体育课堂才能生机勃勃,我们的教学也才会更有乐趣。此外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要有宏观的视野,从教学的整体规划出发去落实新的理念,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从内容、实施目标、方法策略到实践体验都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落实全面育人的理念。比如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教育要求,要体现立德树人,要符合学生的成长阶段实际,要以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前提标准,同时课堂中的所有活动项目运动负荷要科学有效,能够促进学生体能发生有益的提升变化,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综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分别为培养运动兴趣,激发学生运动的内在动力;善于创设情境,增进学生课堂的体验和参与度;能够持之以恒,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当然,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需要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一己所得,愿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缪宏卫. 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 新课程导学,2017,000(007):P.29-29.
[2]张小威.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02(013):182,184.
★ 2020年度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YKT2020179
关键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培育策略;教学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成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与思考,对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谈一些策略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培养运动兴趣,激发学生运动的内在动力
核心素养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如果不能培养出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激发其内在动力,则也就谈不上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内心需求,基于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合理方式加强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内在动力。举个笔者自身的例子,在教授田径课“快速跑与补偿性体能练习”时候,笔者了解到很多学生认为田径课枯燥乏味,因之缺乏运动兴趣,于是为求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笔者基于快速跑的技术结构(起跑、起跑接加速跑、途中跑、比赛)来引入“看谁反应快”“反应能力挑战”“各种方式的反应接加速跑”等游戏性质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还通过“穿越雷区”“师生对抗”“快速拼地图”等游戏练习发展学生途中跑的能力,使学生在游戏性的比赛中进一步掌握“快速跑”步频、步幅的动作要领,同时在“我爱祖国”拼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版图意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渗透。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多数学生都忘我地投入了进来,在学习、练习、比赛中实现了运动能力的提升(快速跑的方法与能力提升)、健康行为的培养(如何有效热身放松以及运动负荷的调整)、体育品德的渗透(在游戏比赛中渗透规则意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在输与赢的过程中培养了抗挫能力等),从而很好地进行了核心素养的渗透,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善于创设情境,增进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参与度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高中体育课向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往往都是“整队集合——简单准备活动——学生自由活动”的“放羊教学”,这种一成不变、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既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發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身潜能,也不利于增进学生的课堂体验和参与度,自然也就不利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教师必须要注重创设适宜学生的、结构化的真实运动比赛情境,从而革新和优化传统的单一传授式教学,从而实现由“如何教”向“如何学”、由被动练习向主动体悟的有效转变。事实上,这个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即体育教师要减弱体育教学的灌输色彩,引导学生在热烈活跃的课堂情境去学习技能并获得深刻的体验,形成深刻的感悟。例如在篮球传切配合的教学中,笔者在一开始迅速进入主题,引导学生在比赛情境中学习和体会,从结合课堂主教材的篮球热身游戏,到专项辅助的情境比赛,再到积极防守的对抗比赛,最后是全攻全守的真实情境比赛。这样一来,学生也就一直在真实的具体的比赛情境中保持主动学习的姿态,实现了深度参与课堂的效果。
三、能够持之以恒,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个长期而不间断的过程,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并能持之以恒,将其落实于日常课堂中去。概括来说,体育教学中应首先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孤立任何一名学生;其次,技能的学习一定要建立在良好的体能发展的基础上,因此课程设计应让技能学习与体能同步发展;教学活动应尽量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主线,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由泛化、分化到固化而完成动作学习,并且要善于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与同学和老师的积极互动中发挥自身潜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只有如此,我们的体育课堂才能生机勃勃,我们的教学也才会更有乐趣。此外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要有宏观的视野,从教学的整体规划出发去落实新的理念,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从内容、实施目标、方法策略到实践体验都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落实全面育人的理念。比如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国家教育要求,要体现立德树人,要符合学生的成长阶段实际,要以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前提标准,同时课堂中的所有活动项目运动负荷要科学有效,能够促进学生体能发生有益的提升变化,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综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分别为培养运动兴趣,激发学生运动的内在动力;善于创设情境,增进学生课堂的体验和参与度;能够持之以恒,遵循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当然,高中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需要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文一己所得,愿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缪宏卫. 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 新课程导学,2017,000(007):P.29-29.
[2]张小威.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002(013):182,184.
★ 2020年度平顶山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YKT20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