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音乐学专业人才的综合实力,进而提升人才的社会竞争力,必须加强对音乐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五项全能比赛促进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通过对五项全能比赛的发展意义和相关对策进行实践研究,促进当前音乐学专业的卓越人才培养。
关键词:五项全能;以赛促教;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注:本文系延安大学2019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音乐学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YDJGYB19-13)研究成果。
五项全能比赛最初被应用于体育行业,目的是通过开展全方位的竞赛提高学生对相关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五项全能比赛应用于音乐学专业的人才教育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器乐、声乐、自弹自唱、舞蹈和合唱。开展五项全能比赛,能够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1]。当前社会更加需要的是具有专业性、综合性的卓越人才,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音乐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过度重视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技能培养,导致很多学生的专业技能存在很大问题。因此,笔者从五项全能比赛与音乐学专业人才教育出发,探究了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的相关问题。
一、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开展五项全能比赛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动音乐学专业的教育改革。音乐学专业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时,不仅仅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优秀的音乐技能,能够满足相关职位需求。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相关音乐技能的实践能力培养。面对当前音乐学专业教学的基本现状,教育模式亟待改革和创新,而将五项全能比赛融入音乐学专业教学中,能够形成学练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有利于落实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工作[2]。
二是提高音乐学专业学生综合实力的有效手段。音乐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更要掌握扎实的乐理技能,能够满足不同职位的专业需求。比如,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位就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能够达到中小学音乐的教学要求。当前社会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音乐技能,更要求学生能够适应不同职位的工作环境,充分展现自身的专业素养[3]。而五项全能比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身实力的良好平台,为学生的学习阶段向工作阶段的过渡提供承接,进一步提升音乐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实力,达到卓越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以五项全能比赛促进音乐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在学校层面,将五项全能比赛加入教学方案
在音乐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学生不能够充分意识到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不能够响应学校的相关号召,充分利用相关教学活动,完善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学校将五项全能比赛作为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之一,改革传统教学内容。首先,学校要通过相关的教学改革工作,将五项全能比赛作为音乐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实践考核项目,要求学生参与竞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相关的专业技能实力;其次,要将学生参与五项全能比赛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学分绩点相关联,引导学生认真对待相关音乐比赛。总之,学校要从管理层面重视五项全能比赛,充分发挥比赛的积极作用。
(二)在教师层面,提高音乐学专业教师综合实力
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角色,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在通过五项全能比赛促进音乐学专业人才卓越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教师的综合实力提升。首先,学校要鼓励教师在教学之余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通过互联网资源,加强教师对先进音乐成果的了解与掌握,进而提高学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软实力;其次,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外出进修和深造的机会,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总之,只有不断加强学校音乐学专业相关教师的综合素养,才能为学生的五项全能比赛教学活动提供准确的指导作用,进而推动以赛促教的创新教学模式达到相应的效果。
(三)在学生层面,为学生营造多方面的比赛氛围
学生是五项全能比赛的直接参与者,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全方面、多角度、跨学校的比赛环境,就需要学校利用各种渠道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五项全能比赛环境。首先,要拓宽学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视野,通过外出参观、校企合作的方法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先进理念和代表作品,鼓励学生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训练;其次,除了传统的校内五项全能比赛,学校可以发挥学校之间的联动机制,为学生创造更多跨学校的五项全能比赛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比赛形式更好地发挥相关比赛的作用。总之,要将五项全能比赛的开展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关联,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比赛环境,提高以赛促教的实际作用。
(四)在环境层面,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的教学环境
为确保充分发挥五项全能比赛的赛制优势,契合新时期音乐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目标,除了要将五项全能比赛纳入学校教学方案、提高教师综合教学实力、营造教学氛围外,更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人为本,为学生构建现代化、人性化、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满足新时期学校开展音乐学专业五项全能比赛的硬件设施需求。首先,学校要充分考虑开展比赛的环境条件,可以通过开设专门化的比赛教室,提高学校相关人员及学生对比赛的重视,从根本上确保比赛能够发挥作用;其次,要扩大音乐学专业五项全能比赛的受众范围,学校可以通过线上官网宣传、微信公众号普及、学院老师引导等层层渗透的方式,尽可能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比赛,营造学生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最后,学校要及时统计、补充五项全能比赛所需的音乐器材与硬件设施,并通过建立现代化、一体化的比赛体系与信息化网络,完善现代化比赛环境,确保五项全能比赛与新时代学生认知观念、思想兴趣相符。
(五)在社会层面,为学生提供跨校园赛制新场合
新时期音乐学专业卓越人才必须具备优秀的实践能力,能够符合音乐类相关工作的职务要求。传统背景下音乐学五项全能比赛存在形式主义强、实践检验弱、实用性差等问题,不仅与当前音乐学实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相悖,更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因此,学校在组织开展五项全能比赛锤炼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学校与社会联络的功能,构建跨校园、跨领域的实践比赛一体平台。比如,学校可以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与当地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共同筹备音乐五项全能比赛,通过组建各层学校竞赛队伍,带领学生与专业人员一同参赛。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与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音乐教师一同参赛,无形之中增加了五项全能比赛的难度和专业性,能够更为直观地观察到自己与专业工作者的差距,有利于引导学生自发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此外,通过改变传统情况下局限于校园内的比赛赛制,跨校园的比赛环境具有正式、紧张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更为认真地投入比赛环境中,达到五项全能比赛促进音乐能力培养的目的。
三、結语
本文从当前音乐学专业的教学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从学校、教师、学生、设备、环境五个层面具体分析了通过五项全能比赛促进学校音乐学专业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音乐学专业教学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积极指导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恒华.高师音乐专业“五项全能”比赛引发的思考和建议[J].北方音乐,2017(21):142.
[2]王陈芳,李柱.音乐教师教育新形势下对“五项全能”比赛的反思及建议[J].黄河之声,2014(17):70-71.
[3]陈岳琴.试论我国音乐学院音教专业“五项全能”与“一专多能”的再认识[J].北方音乐,2016(15):175,177.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关键词:五项全能;以赛促教;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注:本文系延安大学2019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音乐学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YDJGYB19-13)研究成果。
五项全能比赛最初被应用于体育行业,目的是通过开展全方位的竞赛提高学生对相关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五项全能比赛应用于音乐学专业的人才教育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器乐、声乐、自弹自唱、舞蹈和合唱。开展五项全能比赛,能够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1]。当前社会更加需要的是具有专业性、综合性的卓越人才,尽管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对音乐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过度重视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技能培养,导致很多学生的专业技能存在很大问题。因此,笔者从五项全能比赛与音乐学专业人才教育出发,探究了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的相关问题。
一、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开展五项全能比赛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动音乐学专业的教育改革。音乐学专业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时,不仅仅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优秀的音乐技能,能够满足相关职位需求。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度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相关音乐技能的实践能力培养。面对当前音乐学专业教学的基本现状,教育模式亟待改革和创新,而将五项全能比赛融入音乐学专业教学中,能够形成学练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有利于落实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工作[2]。
二是提高音乐学专业学生综合实力的有效手段。音乐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音乐素养,更要掌握扎实的乐理技能,能够满足不同职位的专业需求。比如,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位就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能够达到中小学音乐的教学要求。当前社会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音乐技能,更要求学生能够适应不同职位的工作环境,充分展现自身的专业素养[3]。而五项全能比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身实力的良好平台,为学生的学习阶段向工作阶段的过渡提供承接,进一步提升音乐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实力,达到卓越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以五项全能比赛促进音乐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在学校层面,将五项全能比赛加入教学方案
在音乐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学生不能够充分意识到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不能够响应学校的相关号召,充分利用相关教学活动,完善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学校将五项全能比赛作为音乐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之一,改革传统教学内容。首先,学校要通过相关的教学改革工作,将五项全能比赛作为音乐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实践考核项目,要求学生参与竞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相关的专业技能实力;其次,要将学生参与五项全能比赛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学分绩点相关联,引导学生认真对待相关音乐比赛。总之,学校要从管理层面重视五项全能比赛,充分发挥比赛的积极作用。
(二)在教师层面,提高音乐学专业教师综合实力
教师作为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相关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角色,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在通过五项全能比赛促进音乐学专业人才卓越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对教师的综合实力提升。首先,学校要鼓励教师在教学之余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通过互联网资源,加强教师对先进音乐成果的了解与掌握,进而提高学校音乐学专业的教学软实力;其次,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外出进修和深造的机会,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总之,只有不断加强学校音乐学专业相关教师的综合素养,才能为学生的五项全能比赛教学活动提供准确的指导作用,进而推动以赛促教的创新教学模式达到相应的效果。
(三)在学生层面,为学生营造多方面的比赛氛围
学生是五项全能比赛的直接参与者,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全方面、多角度、跨学校的比赛环境,就需要学校利用各种渠道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五项全能比赛环境。首先,要拓宽学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视野,通过外出参观、校企合作的方法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先进理念和代表作品,鼓励学生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训练;其次,除了传统的校内五项全能比赛,学校可以发挥学校之间的联动机制,为学生创造更多跨学校的五项全能比赛环境,通过多样化的比赛形式更好地发挥相关比赛的作用。总之,要将五项全能比赛的开展目标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关联,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比赛环境,提高以赛促教的实际作用。
(四)在环境层面,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的教学环境
为确保充分发挥五项全能比赛的赛制优势,契合新时期音乐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目标,除了要将五项全能比赛纳入学校教学方案、提高教师综合教学实力、营造教学氛围外,更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人为本,为学生构建现代化、人性化、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满足新时期学校开展音乐学专业五项全能比赛的硬件设施需求。首先,学校要充分考虑开展比赛的环境条件,可以通过开设专门化的比赛教室,提高学校相关人员及学生对比赛的重视,从根本上确保比赛能够发挥作用;其次,要扩大音乐学专业五项全能比赛的受众范围,学校可以通过线上官网宣传、微信公众号普及、学院老师引导等层层渗透的方式,尽可能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比赛,营造学生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最后,学校要及时统计、补充五项全能比赛所需的音乐器材与硬件设施,并通过建立现代化、一体化的比赛体系与信息化网络,完善现代化比赛环境,确保五项全能比赛与新时代学生认知观念、思想兴趣相符。
(五)在社会层面,为学生提供跨校园赛制新场合
新时期音乐学专业卓越人才必须具备优秀的实践能力,能够符合音乐类相关工作的职务要求。传统背景下音乐学五项全能比赛存在形式主义强、实践检验弱、实用性差等问题,不仅与当前音乐学实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相悖,更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因此,学校在组织开展五项全能比赛锤炼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学校与社会联络的功能,构建跨校园、跨领域的实践比赛一体平台。比如,学校可以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与当地中小学等教育机构共同筹备音乐五项全能比赛,通过组建各层学校竞赛队伍,带领学生与专业人员一同参赛。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与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音乐教师一同参赛,无形之中增加了五项全能比赛的难度和专业性,能够更为直观地观察到自己与专业工作者的差距,有利于引导学生自发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此外,通过改变传统情况下局限于校园内的比赛赛制,跨校园的比赛环境具有正式、紧张的特征,能够帮助学生更为认真地投入比赛环境中,达到五项全能比赛促进音乐能力培养的目的。
三、結语
本文从当前音乐学专业的教学现状出发,系统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从学校、教师、学生、设备、环境五个层面具体分析了通过五项全能比赛促进学校音乐学专业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音乐学专业教学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积极指导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恒华.高师音乐专业“五项全能”比赛引发的思考和建议[J].北方音乐,2017(21):142.
[2]王陈芳,李柱.音乐教师教育新形势下对“五项全能”比赛的反思及建议[J].黄河之声,2014(17):70-71.
[3]陈岳琴.试论我国音乐学院音教专业“五项全能”与“一专多能”的再认识[J].北方音乐,2016(15):175,177.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