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莉名师工作室以“课堂评价激励”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语文教学中词语训练、朗读训练为研究重点,力求凸显语文本色,提升学生素养。
工作室主持人李莉是全国先进教研员、湖北省优秀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主持了武汉市“十二五”重点课题《课堂评价激励问题与策略研究》等的研究,参加了鄂教版小学语文《教师用书》的编写工作。
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造句单位,是构成段、连成篇的基本成分,理解词语是理解句子、段落,有时甚至是理解整篇课文的重要手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解词语的基本策略有三种。
一、还原形象
大部分词语都代表着某种具体的形象,或表示某种实物,或表示某种动作,或表示某种感受等。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把抽象的词语还原成鲜活的画面,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记住具体的词语。
1.实物再现
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教学中不做过多的解释,而是利用直观形象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能让他们轻松地理解词語的意思。
“珊瑚”这个词,词典的解释是:“许多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骼聚集而成的东西。形状有树枝状、盘状、块状等,有红、白、黑等颜色。可供玩赏,也可作装饰品。”教师如果利用词典的解释让学生理解这个词,学生就需要读懂三个句子,而句中又出现了需要理解的“珊瑚虫”“石灰质”“骨骼”“聚集”等词语。这样一来,弄懂一个词语的意思必须先解决其他几个词语,无形中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利用实物教学这个词,情况就大不一样。一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珊瑚”时,拿出自己到海南旅游时买的珊瑚,简单明了地告诉学生:“这就是珊瑚。它是由无数珊瑚虫的骨骼聚集在一起,经过很多年而形成的。”借助实物,抽象的词语鲜活起来,学生脑海中很快建立了“珊瑚”的概念。有老师可能会说:不行啊,我手中没有珊瑚啊!这是过于呆板地理解了实物再现的含义。事实上,只要教师心中建立起了这种策略,教学这个词时不能用,教学其他词时可能用得上。单就这个词而言,教师如果有“实物再现”的教学意识,即使找不到实物,也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图片来达成教学目的。
2.动作表演
动词是表示人物(动物)的动作,或者是表示存在、变化的词。这类词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教学中,教师生硬地用语言描述、解释这类词,往往事倍功半,而通过动作表演的形式还原动作,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教师执教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以下同版本教材只标注年级与册数)《梅兰芳学艺》中的“紧盯”时,拿出一只电动小鸟,让其在空中模拟飞行。学生被吸引住了,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只拍打着翅膀、叽叽喳喳地叫着的小鸟。教师趁机拍下了学生的不同动作,有看了一会儿就和身旁同学说话的,有边看边指指点点、左顾右盼的,还有自始至终聚精会神地盯着小鸟的,等等。教师将这些片段放给学生看,让他们说说哪一种观察与“紧盯”的意思相符。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紧盯”就是目光一直锁定飞行中的小鸟,一眨不眨地用眼睛看。
弄懂了这个词语的含义,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明白了梅兰芳学艺时十分刻苦、专注。这正是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的关键因素,课文重点迎刃而解。
3.补白想象
有些词语理解起来并不难,但词语背后隐藏着的鲜活画面或丰富情感却不容易体悟。教师采取补白想象的形式,让学生置身于课文描述的场景中,身临其境地想象词语中的画面,或感受词语所包含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年级下册《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是诗人王安石创作此诗时反复“炼”过的词,其中既包含着丰富的画面,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是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品味的关键词。实际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想象补白的方式,说说这个词使用的妙处。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发现“绿”本是一个表颜色的词,在这里却当作动词用,这就让诗句有了色彩感和动态感,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从修辞上讲,这句诗用通感的手法,把只能用听觉和触觉感受到的风,通过视觉的形式写出来,这就把春风到江南后江南水乡欣欣向荣的景象写得具体可感了;从情感方面讲,这个“绿”字营造的环境与后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作者的思乡之情愈显浓烈。
通过这样的交流,“绿”字在学生的心中就灵动起来,而能达成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学生的想象被激活了。当“绿”字以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时,诗人的情感也就了然于心了。
4.联系生活
课文中的有些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学时,教师应抓住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词语,引导他们在利用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容。
二年级上册《夸父追日》第三自然段中“口干舌燥”这个词,写出了夸父通过不停地追赶,在即将接近太阳的时候,因长途奔波加上太阳的炽热而干渴难耐的状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理解这个词是理解文本内容的关键,但这个词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你们有过口干舌燥的感受吗?那是怎样的感觉?”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谈到炎热的夏天出门在外或参加剧烈运动之后,会感到干渴,“嗓子都要冒烟了”。教师顺势启发学生:“夸父的口干舌燥是在什么情况产生的?他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学生结合生活体验,真切地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进而感受到了夸父的伟大精神。
二、关注形式
这里所说的形式既包括外在的显性形式,又包括内在的隐性形式。显性的形式,如叠词的不同组成方式;隐性的形式,如成语一般都有出处。教师针对不同词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探寻词语的构成规律,深入理解词语的含义。
1.感受叠词的韵味
工作室主持人李莉是全国先进教研员、湖北省优秀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主持了武汉市“十二五”重点课题《课堂评价激励问题与策略研究》等的研究,参加了鄂教版小学语文《教师用书》的编写工作。
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造句单位,是构成段、连成篇的基本成分,理解词语是理解句子、段落,有时甚至是理解整篇课文的重要手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解词语的基本策略有三种。
一、还原形象
大部分词语都代表着某种具体的形象,或表示某种实物,或表示某种动作,或表示某种感受等。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把抽象的词语还原成鲜活的画面,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记住具体的词语。
1.实物再现
对于一些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教学中不做过多的解释,而是利用直观形象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能让他们轻松地理解词語的意思。
“珊瑚”这个词,词典的解释是:“许多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骼聚集而成的东西。形状有树枝状、盘状、块状等,有红、白、黑等颜色。可供玩赏,也可作装饰品。”教师如果利用词典的解释让学生理解这个词,学生就需要读懂三个句子,而句中又出现了需要理解的“珊瑚虫”“石灰质”“骨骼”“聚集”等词语。这样一来,弄懂一个词语的意思必须先解决其他几个词语,无形中加大了学习的难度。
利用实物教学这个词,情况就大不一样。一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珊瑚”时,拿出自己到海南旅游时买的珊瑚,简单明了地告诉学生:“这就是珊瑚。它是由无数珊瑚虫的骨骼聚集在一起,经过很多年而形成的。”借助实物,抽象的词语鲜活起来,学生脑海中很快建立了“珊瑚”的概念。有老师可能会说:不行啊,我手中没有珊瑚啊!这是过于呆板地理解了实物再现的含义。事实上,只要教师心中建立起了这种策略,教学这个词时不能用,教学其他词时可能用得上。单就这个词而言,教师如果有“实物再现”的教学意识,即使找不到实物,也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图片来达成教学目的。
2.动作表演
动词是表示人物(动物)的动作,或者是表示存在、变化的词。这类词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教学中,教师生硬地用语言描述、解释这类词,往往事倍功半,而通过动作表演的形式还原动作,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位教师执教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以下同版本教材只标注年级与册数)《梅兰芳学艺》中的“紧盯”时,拿出一只电动小鸟,让其在空中模拟飞行。学生被吸引住了,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只拍打着翅膀、叽叽喳喳地叫着的小鸟。教师趁机拍下了学生的不同动作,有看了一会儿就和身旁同学说话的,有边看边指指点点、左顾右盼的,还有自始至终聚精会神地盯着小鸟的,等等。教师将这些片段放给学生看,让他们说说哪一种观察与“紧盯”的意思相符。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紧盯”就是目光一直锁定飞行中的小鸟,一眨不眨地用眼睛看。
弄懂了这个词语的含义,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明白了梅兰芳学艺时十分刻苦、专注。这正是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的关键因素,课文重点迎刃而解。
3.补白想象
有些词语理解起来并不难,但词语背后隐藏着的鲜活画面或丰富情感却不容易体悟。教师采取补白想象的形式,让学生置身于课文描述的场景中,身临其境地想象词语中的画面,或感受词语所包含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年级下册《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是诗人王安石创作此诗时反复“炼”过的词,其中既包含着丰富的画面,又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是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品味的关键词。实际教学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想象补白的方式,说说这个词使用的妙处。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发现“绿”本是一个表颜色的词,在这里却当作动词用,这就让诗句有了色彩感和动态感,能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从修辞上讲,这句诗用通感的手法,把只能用听觉和触觉感受到的风,通过视觉的形式写出来,这就把春风到江南后江南水乡欣欣向荣的景象写得具体可感了;从情感方面讲,这个“绿”字营造的环境与后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作者的思乡之情愈显浓烈。
通过这样的交流,“绿”字在学生的心中就灵动起来,而能达成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学生的想象被激活了。当“绿”字以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时,诗人的情感也就了然于心了。
4.联系生活
课文中的有些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学时,教师应抓住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词语,引导他们在利用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容。
二年级上册《夸父追日》第三自然段中“口干舌燥”这个词,写出了夸父通过不停地追赶,在即将接近太阳的时候,因长途奔波加上太阳的炽热而干渴难耐的状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理解这个词是理解文本内容的关键,但这个词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教师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你们有过口干舌燥的感受吗?那是怎样的感觉?”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谈到炎热的夏天出门在外或参加剧烈运动之后,会感到干渴,“嗓子都要冒烟了”。教师顺势启发学生:“夸父的口干舌燥是在什么情况产生的?他的感受会是怎样的?”学生结合生活体验,真切地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进而感受到了夸父的伟大精神。
二、关注形式
这里所说的形式既包括外在的显性形式,又包括内在的隐性形式。显性的形式,如叠词的不同组成方式;隐性的形式,如成语一般都有出处。教师针对不同词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探寻词语的构成规律,深入理解词语的含义。
1.感受叠词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