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歌曲《岩上牧人》是舒伯特的鲍笔之作,也是一首值得深入研究的优秀作品,但目前对其艺术特征的分析却几乎是空白。本文通过对谊作品曲式特征、和声特征、女高音与单簧管的演唱(奏)特征及单簧管、钢琴、人声三重织体形态特征等方面深入、细致地分析,解读了作曲家融入作品中的独到艺术见解和对人生深深的眷恋,为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舒伯特作品的风格和类型拓展了视野。
关键词:舒伯特;《岩上牧人》;艺术特征;音乐形态;声乐演唱;三重奏
中图分类号:J6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0)01-0047-04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常被评论家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突出旋律的优美、歌唱性;二是歌唱与吟唱相结合;三是融合了歌词韵味和旋律抑扬的朗诵式歌唱;四是对艺术歌曲不同表现形式的探讨。《岩上牧人》即属于以第四类为主,兼顾其他的类型。其单簧管、人声、钢琴三重奏的演奏形式,是作曲家晚年对自己创立的艺术歌曲音乐形态的创新尝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时至今日,仍显得别具一格,韵味犹存。
《岩上牧人》(Der Hirr aufdem Felsen,Op,129,D,965),又翻译为《岩石上的牧羊人》,是舒伯特去世前一个月在病榻上完成的绝笔之作,也是一首兼具室内乐特征的艺术歌曲,采用了钢琴、单簧管、人声三重奏的小型室内乐形式。音乐整体为三部性结构,第一部分由单簧管引导出歌唱性旋律,节奏舒缓、委婉;第二部分转入关系小调,具有小夜曲的特征;第三部分则将三拍子节奏转为二拍子,旋律明亮、欢快,逐步将音乐推向辉煌的高潮。
一、曲式结构的对位性
《岩上牧人》的曲式既不同于舒伯特典型的声乐作品中大多采用的分节歌式结构。又有别于其器乐作品中古典主义风格浓郁的典型传统曲式结构。作曲家将器乐曲与声乐曲结构特征巧妙重叠、互相影响,使之形成多重对位;将单簧管与人声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声部,在竞唱(奏)中,主要旋律互相渗透,分享独立的结构功能,使三重奏既像由单簧管、钢琴双织体伴奏的声乐作品,又像单簧管与女高音二重唱的对唱,进一步突出了歌词、旋律、配器等多重结构因素,体现了结构形式的多样性。
作品整体为并列式三部性结构,其独特的曲式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重结构原则渗透
在有限的长度内,充分采用了分节歌、三部性、变奏性等结构原则。第一部分为有再现单三部曲式,抒情的主题采用复乐段,中部则为三旬式平行乐段;第二部分为单二部曲式,乐段结构复杂化;第三部分整体体现三部性原则,开始陈述和再现陈述均为4个乐段的变奏形式,是变奏曲式与有再现单三部曲式的混合结构。
(二)结构内部复杂化
将器乐结构原则与声乐结构原则相互融合。在结构划分时。单簧管在引子部分6~38小节两次吹奏出歌唱主题的第一个乐段,为女高音的进入在情绪上进行铺垫。尽管是主题乐段的完整陈述,但无论从体裁特征与听觉上,还是从曲式结构的均衡上分析,都可以将其归为引子部分。但在音乐结构内部,单簧管单独、完整吹奏出的旋律,却具有明确的结构功能。如219~226小节单簧管的独奏,是第三部分4个里示变奏乐段的初始陈述。
起始A乐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二乐句开放、第四乐句收拢。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奏平行。使音乐具有典型的复乐段结构特征,而歌词却仍保留着分节歌的特点。这在舒伯特的声乐作品中较为少见。
(三)歌词与旋律的对位关系
歌词与结构的关系非常密切。如第三部分中。中间对比段落和再现段落之间的288~290小节,歌词为“春天就要来到”,本应属于基本结构部分。但旋律却停留在前后调式主和弦共有的D音上。前调主和弦单一的伴奏织体形态使该部分衬词的演唱完全符合再现之前连接的功能。又如64~95小节的B乐段虽然是由d1d2d33个平行乐句组成,但歌词却体现出呈示一对比一再现的原则,将音乐的平行结构原则与歌词的再现结构原则相互渗透,产生双重对位化结构力,可以说是设计精巧、别具匠心:
二、织体形态的多样性
织体形态首先影响到器乐与声乐共同构建的结构体系。在作品中,单簧管时而起到伴奏乐器的作用,时而起到主奏乐器的作用;有时以支声复调形式作为副旋律烘托主题,有时以分裂模仿的形式与歌词呼应,起到间奏作用;有时与女高音竞奏,以主要旋律形态而成为独立的乐旬或乐段,当和声、单簧管辅助旋律与钢琴织体等纯音乐元素提高到与歌词和声乐旋律同等重要地位的时候,相互之间的紧密结合构建了一个流动的、均衡发展的立体化音乐关系,体现出曲式结构与多样化织体形态的对应关系。
第一部分开始,钢琴就和单簧管奏出恬美的主题,表达对美好人生的依恋,引领女高音随后唱出对遥远思绪的歌唱。而第三部分开始的4个变奏的乐段中,219~226小节的第一乐段由单簧管演奏;227~234小节的第二乐段由女高音演唱;235~250小节的扩展乐段采用了女高音与单簧管对话的形式;251~258小节的第四乐段则采取了双声部竞唱(奏)形式。
低音部的钢琴演奏出和弦式织体,作为功能化的背景将两个呼应式的竞唱(奏)声部托在上面,疏密有致。259~262小节钢琴再以重复前乐句旋律的形式实现与尾声的过渡连接。
贯穿全曲的钢琴织体相对比较单纯,始终建立在低音一和弦基础上,尽管节奏型有八分音符纵向和弦型、八分音符分解和弦型、三连音和弦型等变化,但总体的平稳为上方两个声部的对比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
三、和声语汇简约性
作为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开山鼻祖,舒伯特致力于情感表达、情景描绘和心理刻画等方面表现手段的发掘,和声语汇自然是其中很有特色的重要方面。尽管严格的功能逻辑是其和声的主要组织手段,但歌曲旋律和钢琴伴奏的整体创作为其丰富多彩的和声变化提供了施展的基础,而本曲单簧管的加入,又使其和声织体的对位化进一步加强。
《岩上牧人》的和声语言基本沿袭了古典时期大小调和声体系,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原则与功能和声仍然在调式体系中占主导位置。但作为声乐为主的作品形式,作曲家显然将器乐中调性布局的原则、声部发展原则、线性和声与线形声部发展等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在纵向和声结构复杂化的基础上,促使声乐的主导作用和三重奏的器乐性更加紧密地融合,导致音响效果更加复杂。
(一)近关系转调与远关系调性对置并举
聆听全曲,bB大调明显是贯穿音乐的基本调式,但音乐却没有从主调开始,而是从关系小调(g小调)引入,直到单簧管吹奏出主题旋律时,主调的调性才明确。从例1的图式中可以看出,第一部分呈示与再现段落调性变化虽然频繁,但关系调的布局使旋律的横向调式单一、清晰;中间的对比乐段采用远关系对置手法转调,与半音化旋律一起。增强了与两端的对比感。而第二部分调性的频繁变化与旋律的不规整性相结合,与前后部分形成对比。 (二)功能和声与半音化和声相结合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和声的特色之一。在本曲中。大部分和声进行功能设计简洁,功能感强烈,和声语汇清晰。但中途却多次有目的地使用了线性低音的和声手法,突出了半音化和声的效果。如下例:
从上例和声分析图式中可以看出,舒伯特本曲中所采用的半音化和声中,将低音的线性化与功能进行结合使用,符合浪漫主义早期的和声特征,拿波里和弦的使用规范、严谨,上方声部并没有使用肖邦很多作品中常采用的技法——全部保持各个声部的线形和流动性。
也许是一种回归,作曲家没有在作品中像以往某些艺术歌曲那样大量使用变音和弦,没有大量使用不经过解决的减七和弦等,这从一个侧面突出了音乐的歌唱性,使音乐平和、安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份洗尽铅华的宁静,正暗合了舒伯特临终时对青春、对生活的追忆和对生命留恋的心境,并借由这首生命的绝唱尽情的表达着。
四、声乐旋律与演唱特征
《岩上牧人》的歌唱性很强,主要演唱特征体现在气息控制上,很多地方句子悠长,歌唱时声音的干净、气息的柔和与富有弹性。能够充分表达那份宁静的感觉。呼吸力度与德文发音、咬字的语言特征既要配合一致,又要有一定爆发力和韧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作品中诸多短时间的力度变化,否则气息稍微控制不好,就会使歌唱状态陡然在极强和极弱两个极端之中变化,影响歌曲形象的表达。
第一部分中,主题乐段以二、三度音程平稳进行为主的旋律片断常常伴随着跳进,而附点节奏和三连音的结合,又增强了音乐发展的动力和节奏感。这种看似简单平淡的创作手法,与“站在高高的岩石上,凝望山谷歌唱,深谷迷雾重重,高空回声飞舞”的歌词意境浑然一体。演唱时要特别注意声音运用的控制,通过气息的控制来调节声音,采用中等音量;音色应柔和,特别是注意下巴与喉咙的放松,声音要紧贴后咽壁,并且要有音色和力度的变化。如其中的38~42小节就是一个以Andantino速度连贯演唱的大乐句,中间不能换气,需要气息压力大,气息的消耗量也大,旋律却要跨越十度的音域,难度非常大。所以开始时要有准备,吸气以后肌肉群不能放松,始终保持吸气的状态,使气息运用得均匀而有控制;下一句同样非常宁静的开始,一直向上推。尽管旋律有高低起伏。但演唱状态和声音线条的位置要统一;47~48小节九度、八度的跳跃,发音必须在高位置。
而对比中间片断(64小节开始)连续的附点节奏,从弱到强,将旋律一次次地向上推进,声音要非常集中,要有弹性,附点节奏要唱清楚,要注意线条的连贯和呼吸用气的均匀。
对比的第二部分从129小节开始,旋律起伏不大。中声区产生很平稳的感觉,呼吸与声音也要求平稳;声音非常集中,不能发散;吐字不能有大的变化,应使声线控制在同一个高度上。
第三部分于219小节转入allegretto速度,女高音与单簧管交相呼应时更应注意呼吸支撑,欢快中声音要有颗粒性,大音程演唱不能唱成滑音;声音越往上走越要注意呼吸的支持。使喉咙充分放松,让声音更加通透、明亮。声音的炫耀,使情绪得到了发展,向bB大调的转调,也使整个曲调变得明朗,造成更加亲切、温暖的感觉,给人带来对欢乐的渴望。
五、单簧管在声乐作品中的有益尝试
将bB调单簧管引入声乐作品,使艺术歌曲兼具室内乐某些特征,既是本曲的特点,也是舒伯特声乐作品中难得的尝试。bB调单簧管发音特征是富有泛音,音色以华丽、富有表情见长,中音区,音色圆润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浑厚丰满,有一定的紧张性。将其与充满激情的女高音声部组合,无论是音色、音区的对比,还是情绪及表现力的对比。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反差和互补性。
在《岩上牧人》中,为了尽量对女高音音色做铺垫,作曲家特意没有为单簧管旋律设计难度较大的华彩段落及炫技的快速跑动、双吐等技法,像女高音憨厚的“情人”一样,使单簧管与女高音的前后呼应多次呈现出双主题陈述的特征,有与女高音的“对唱”,还有卡农式的模仿。但在模仿与对唱中,女高音那富有激情的、自由多变的音量和力度的起伏变化,单簧管显然无法与之适应,这就在单一的音乐主题前提下,别具特色地塑造了两个对比的形象:一个充满激情,自由、酣畅淋漓地赞美自然的美好,留恋人生;一个憨厚地陪伴在身旁,如影随形。
作品中单簧管的演奏始终为主题服务:从第6小节开始的主题陈述,避免吐音式的连贯演奏贯穿全曲,每个音的音头都应该隐藏起来,以求不间断、尽善尽美地模仿人声。全曲只有两处突出了单簧管的演奏特色或技法难度:一是217~218小节颤音接三连音的演奏,要求演奏得很夸张,既要有非常大的力度变化,又要吹奏得很长,钢琴和人声都难于达到这种效果;二是335-249小节高低音程大跨度地吹奏是木管乐器独有的演奏特色,其效果是铜管乐器难于实现的。
当我们对《岩上牧人》深入解析之后,不免为作曲家在弥留之际清晰的创作思路、极富个性的创作技法所深深震撼。《岩上牧人》是舒伯特艺术歌曲宝库中最珍贵的瑰宝之一,无论是演唱还是聆听,都会时而沉湎于抒情、优美、恬静的旋律所营造的温馨意境中,时而像歌词所描绘“我们的心灵,升入苍天,壮丽美妙的画面”的那样而激情澎湃。作品中单簧管辅奏和女高音独唱产生的互动,使歌词的意境在文字与音符之间流转,为我们开启了艺术歌曲表现的新视野,用最朴素、简洁的手法表现了最深刻、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舒伯特;《岩上牧人》;艺术特征;音乐形态;声乐演唱;三重奏
中图分类号:J6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0)01-0047-04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常被评论家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突出旋律的优美、歌唱性;二是歌唱与吟唱相结合;三是融合了歌词韵味和旋律抑扬的朗诵式歌唱;四是对艺术歌曲不同表现形式的探讨。《岩上牧人》即属于以第四类为主,兼顾其他的类型。其单簧管、人声、钢琴三重奏的演奏形式,是作曲家晚年对自己创立的艺术歌曲音乐形态的创新尝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时至今日,仍显得别具一格,韵味犹存。
《岩上牧人》(Der Hirr aufdem Felsen,Op,129,D,965),又翻译为《岩石上的牧羊人》,是舒伯特去世前一个月在病榻上完成的绝笔之作,也是一首兼具室内乐特征的艺术歌曲,采用了钢琴、单簧管、人声三重奏的小型室内乐形式。音乐整体为三部性结构,第一部分由单簧管引导出歌唱性旋律,节奏舒缓、委婉;第二部分转入关系小调,具有小夜曲的特征;第三部分则将三拍子节奏转为二拍子,旋律明亮、欢快,逐步将音乐推向辉煌的高潮。
一、曲式结构的对位性
《岩上牧人》的曲式既不同于舒伯特典型的声乐作品中大多采用的分节歌式结构。又有别于其器乐作品中古典主义风格浓郁的典型传统曲式结构。作曲家将器乐曲与声乐曲结构特征巧妙重叠、互相影响,使之形成多重对位;将单簧管与人声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声部,在竞唱(奏)中,主要旋律互相渗透,分享独立的结构功能,使三重奏既像由单簧管、钢琴双织体伴奏的声乐作品,又像单簧管与女高音二重唱的对唱,进一步突出了歌词、旋律、配器等多重结构因素,体现了结构形式的多样性。
作品整体为并列式三部性结构,其独特的曲式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重结构原则渗透
在有限的长度内,充分采用了分节歌、三部性、变奏性等结构原则。第一部分为有再现单三部曲式,抒情的主题采用复乐段,中部则为三旬式平行乐段;第二部分为单二部曲式,乐段结构复杂化;第三部分整体体现三部性原则,开始陈述和再现陈述均为4个乐段的变奏形式,是变奏曲式与有再现单三部曲式的混合结构。
(二)结构内部复杂化
将器乐结构原则与声乐结构原则相互融合。在结构划分时。单簧管在引子部分6~38小节两次吹奏出歌唱主题的第一个乐段,为女高音的进入在情绪上进行铺垫。尽管是主题乐段的完整陈述,但无论从体裁特征与听觉上,还是从曲式结构的均衡上分析,都可以将其归为引子部分。但在音乐结构内部,单簧管单独、完整吹奏出的旋律,却具有明确的结构功能。如219~226小节单簧管的独奏,是第三部分4个里示变奏乐段的初始陈述。
起始A乐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二乐句开放、第四乐句收拢。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奏平行。使音乐具有典型的复乐段结构特征,而歌词却仍保留着分节歌的特点。这在舒伯特的声乐作品中较为少见。
(三)歌词与旋律的对位关系
歌词与结构的关系非常密切。如第三部分中。中间对比段落和再现段落之间的288~290小节,歌词为“春天就要来到”,本应属于基本结构部分。但旋律却停留在前后调式主和弦共有的D音上。前调主和弦单一的伴奏织体形态使该部分衬词的演唱完全符合再现之前连接的功能。又如64~95小节的B乐段虽然是由d1d2d33个平行乐句组成,但歌词却体现出呈示一对比一再现的原则,将音乐的平行结构原则与歌词的再现结构原则相互渗透,产生双重对位化结构力,可以说是设计精巧、别具匠心:
二、织体形态的多样性
织体形态首先影响到器乐与声乐共同构建的结构体系。在作品中,单簧管时而起到伴奏乐器的作用,时而起到主奏乐器的作用;有时以支声复调形式作为副旋律烘托主题,有时以分裂模仿的形式与歌词呼应,起到间奏作用;有时与女高音竞奏,以主要旋律形态而成为独立的乐旬或乐段,当和声、单簧管辅助旋律与钢琴织体等纯音乐元素提高到与歌词和声乐旋律同等重要地位的时候,相互之间的紧密结合构建了一个流动的、均衡发展的立体化音乐关系,体现出曲式结构与多样化织体形态的对应关系。
第一部分开始,钢琴就和单簧管奏出恬美的主题,表达对美好人生的依恋,引领女高音随后唱出对遥远思绪的歌唱。而第三部分开始的4个变奏的乐段中,219~226小节的第一乐段由单簧管演奏;227~234小节的第二乐段由女高音演唱;235~250小节的扩展乐段采用了女高音与单簧管对话的形式;251~258小节的第四乐段则采取了双声部竞唱(奏)形式。
低音部的钢琴演奏出和弦式织体,作为功能化的背景将两个呼应式的竞唱(奏)声部托在上面,疏密有致。259~262小节钢琴再以重复前乐句旋律的形式实现与尾声的过渡连接。
贯穿全曲的钢琴织体相对比较单纯,始终建立在低音一和弦基础上,尽管节奏型有八分音符纵向和弦型、八分音符分解和弦型、三连音和弦型等变化,但总体的平稳为上方两个声部的对比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
三、和声语汇简约性
作为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开山鼻祖,舒伯特致力于情感表达、情景描绘和心理刻画等方面表现手段的发掘,和声语汇自然是其中很有特色的重要方面。尽管严格的功能逻辑是其和声的主要组织手段,但歌曲旋律和钢琴伴奏的整体创作为其丰富多彩的和声变化提供了施展的基础,而本曲单簧管的加入,又使其和声织体的对位化进一步加强。
《岩上牧人》的和声语言基本沿袭了古典时期大小调和声体系,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原则与功能和声仍然在调式体系中占主导位置。但作为声乐为主的作品形式,作曲家显然将器乐中调性布局的原则、声部发展原则、线性和声与线形声部发展等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在纵向和声结构复杂化的基础上,促使声乐的主导作用和三重奏的器乐性更加紧密地融合,导致音响效果更加复杂。
(一)近关系转调与远关系调性对置并举
聆听全曲,bB大调明显是贯穿音乐的基本调式,但音乐却没有从主调开始,而是从关系小调(g小调)引入,直到单簧管吹奏出主题旋律时,主调的调性才明确。从例1的图式中可以看出,第一部分呈示与再现段落调性变化虽然频繁,但关系调的布局使旋律的横向调式单一、清晰;中间的对比乐段采用远关系对置手法转调,与半音化旋律一起。增强了与两端的对比感。而第二部分调性的频繁变化与旋律的不规整性相结合,与前后部分形成对比。 (二)功能和声与半音化和声相结合
这是舒伯特艺术歌曲和声的特色之一。在本曲中。大部分和声进行功能设计简洁,功能感强烈,和声语汇清晰。但中途却多次有目的地使用了线性低音的和声手法,突出了半音化和声的效果。如下例:
从上例和声分析图式中可以看出,舒伯特本曲中所采用的半音化和声中,将低音的线性化与功能进行结合使用,符合浪漫主义早期的和声特征,拿波里和弦的使用规范、严谨,上方声部并没有使用肖邦很多作品中常采用的技法——全部保持各个声部的线形和流动性。
也许是一种回归,作曲家没有在作品中像以往某些艺术歌曲那样大量使用变音和弦,没有大量使用不经过解决的减七和弦等,这从一个侧面突出了音乐的歌唱性,使音乐平和、安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份洗尽铅华的宁静,正暗合了舒伯特临终时对青春、对生活的追忆和对生命留恋的心境,并借由这首生命的绝唱尽情的表达着。
四、声乐旋律与演唱特征
《岩上牧人》的歌唱性很强,主要演唱特征体现在气息控制上,很多地方句子悠长,歌唱时声音的干净、气息的柔和与富有弹性。能够充分表达那份宁静的感觉。呼吸力度与德文发音、咬字的语言特征既要配合一致,又要有一定爆发力和韧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作品中诸多短时间的力度变化,否则气息稍微控制不好,就会使歌唱状态陡然在极强和极弱两个极端之中变化,影响歌曲形象的表达。
第一部分中,主题乐段以二、三度音程平稳进行为主的旋律片断常常伴随着跳进,而附点节奏和三连音的结合,又增强了音乐发展的动力和节奏感。这种看似简单平淡的创作手法,与“站在高高的岩石上,凝望山谷歌唱,深谷迷雾重重,高空回声飞舞”的歌词意境浑然一体。演唱时要特别注意声音运用的控制,通过气息的控制来调节声音,采用中等音量;音色应柔和,特别是注意下巴与喉咙的放松,声音要紧贴后咽壁,并且要有音色和力度的变化。如其中的38~42小节就是一个以Andantino速度连贯演唱的大乐句,中间不能换气,需要气息压力大,气息的消耗量也大,旋律却要跨越十度的音域,难度非常大。所以开始时要有准备,吸气以后肌肉群不能放松,始终保持吸气的状态,使气息运用得均匀而有控制;下一句同样非常宁静的开始,一直向上推。尽管旋律有高低起伏。但演唱状态和声音线条的位置要统一;47~48小节九度、八度的跳跃,发音必须在高位置。
而对比中间片断(64小节开始)连续的附点节奏,从弱到强,将旋律一次次地向上推进,声音要非常集中,要有弹性,附点节奏要唱清楚,要注意线条的连贯和呼吸用气的均匀。
对比的第二部分从129小节开始,旋律起伏不大。中声区产生很平稳的感觉,呼吸与声音也要求平稳;声音非常集中,不能发散;吐字不能有大的变化,应使声线控制在同一个高度上。
第三部分于219小节转入allegretto速度,女高音与单簧管交相呼应时更应注意呼吸支撑,欢快中声音要有颗粒性,大音程演唱不能唱成滑音;声音越往上走越要注意呼吸的支持。使喉咙充分放松,让声音更加通透、明亮。声音的炫耀,使情绪得到了发展,向bB大调的转调,也使整个曲调变得明朗,造成更加亲切、温暖的感觉,给人带来对欢乐的渴望。
五、单簧管在声乐作品中的有益尝试
将bB调单簧管引入声乐作品,使艺术歌曲兼具室内乐某些特征,既是本曲的特点,也是舒伯特声乐作品中难得的尝试。bB调单簧管发音特征是富有泛音,音色以华丽、富有表情见长,中音区,音色圆润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浑厚丰满,有一定的紧张性。将其与充满激情的女高音声部组合,无论是音色、音区的对比,还是情绪及表现力的对比。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反差和互补性。
在《岩上牧人》中,为了尽量对女高音音色做铺垫,作曲家特意没有为单簧管旋律设计难度较大的华彩段落及炫技的快速跑动、双吐等技法,像女高音憨厚的“情人”一样,使单簧管与女高音的前后呼应多次呈现出双主题陈述的特征,有与女高音的“对唱”,还有卡农式的模仿。但在模仿与对唱中,女高音那富有激情的、自由多变的音量和力度的起伏变化,单簧管显然无法与之适应,这就在单一的音乐主题前提下,别具特色地塑造了两个对比的形象:一个充满激情,自由、酣畅淋漓地赞美自然的美好,留恋人生;一个憨厚地陪伴在身旁,如影随形。
作品中单簧管的演奏始终为主题服务:从第6小节开始的主题陈述,避免吐音式的连贯演奏贯穿全曲,每个音的音头都应该隐藏起来,以求不间断、尽善尽美地模仿人声。全曲只有两处突出了单簧管的演奏特色或技法难度:一是217~218小节颤音接三连音的演奏,要求演奏得很夸张,既要有非常大的力度变化,又要吹奏得很长,钢琴和人声都难于达到这种效果;二是335-249小节高低音程大跨度地吹奏是木管乐器独有的演奏特色,其效果是铜管乐器难于实现的。
当我们对《岩上牧人》深入解析之后,不免为作曲家在弥留之际清晰的创作思路、极富个性的创作技法所深深震撼。《岩上牧人》是舒伯特艺术歌曲宝库中最珍贵的瑰宝之一,无论是演唱还是聆听,都会时而沉湎于抒情、优美、恬静的旋律所营造的温馨意境中,时而像歌词所描绘“我们的心灵,升入苍天,壮丽美妙的画面”的那样而激情澎湃。作品中单簧管辅奏和女高音独唱产生的互动,使歌词的意境在文字与音符之间流转,为我们开启了艺术歌曲表现的新视野,用最朴素、简洁的手法表现了最深刻、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