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物理教学中,怎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物理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本文主要阐述怎样运用注意规律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 注意规律 有效性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上遇到的最大挑战。建立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从教师的角度看,这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组织全体学生去“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可控的过程,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各种信息反馈可以实现有效调控,使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并随时注意排除各种干扰信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我在十余年的物理教学中,通过对注意规律的学习与探索,并逐步将它运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中,使师生思想情感充分交流,课堂气氛健康活跃,学生思想集中、精力充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注意规律”的内涵
注意是一种心理特征,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集中。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使学生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他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单位时间内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如果我们不能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应感知的内容,那么,顺利而便捷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就成了一句空话。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向,指向是指注意什么,是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学生上课,他不应泛泛地关心教室里的一切事物,而应该把注意指向教师的演示、讲解、板书等内容上;第二阶段是集中,即把选定的对象纳入到注意的中心和焦点上,如学生在聚精会神观察演示实验时,常常听不到周围的声响;第三阶段是注意的转移,即注意由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去,标志着上一注意过程的结束和下一注意过程的开始。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种类可分为三种:一是无意注意,它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学生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一种注意。无意注意往往是由直接兴趣引起的。二是有意注意,这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学生意志努力而产生的注意。有意注意往往是由间接兴趣引起的。三是有意后注意,这是一种有一定目的、不需要学生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往往依靠学生的间接兴趣再转化为直接兴趣而引起的,这是一种高级的注意。中学生注意发展的顺序一般是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再到有意后注意。
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巧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遵循注意规律,改进物理教学
1.增强刺激物的强度。在教学中,比较强的、大的刺激物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演示、操作、板书板画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大小。如教学内容的重要和关键之处可加强语气和声调,演示实验应尽量采用较大的仪器仪表、操作要让全体同学都能看清楚。对较小或不明显的物理现象可用光的、机械的、电的放大手段,如充分发挥幻灯、投影等放大仪器的作用,以达到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目的。
2.设计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在教学中,运动和变化的刺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方法要力求多变,如讲解要抑扬顿挫、强弱分明,教师讲话中的声音变化、突然停止、增加提问等都可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演示实验中多用运动的变化的刺激物。教学中还可综合运用讲解、演示、讨论、练习、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
3.增强刺激物的新异性和对比性。教学中新异的刺激物和对比出现的刺激物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教学中要多运用新异刺激物和对比刺激物,如自由落体演示实验,让一有小孔的可乐瓶装满水,在教室内从讲台抛到最后面;自感现象中两个灯泡亮度的对比,以及实验中背景衬色、液体染色等方法,都能起到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目的。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学生的无意注意因为不需要意志努力,所以不会疲劳。但它又没有预定目的,所以会出现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物理教学中就是要利用无意注意积极的一面,同时控制减小消极的一面,避免学习上的分心,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要求物理教学中,学习课题要适合学生的实际,避免因课题过难或过易而造成的注意分散。要控制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如学习环境应力求安静,课程的安排不要相互干扰,教室内的布置要简朴,教师的衣着打扮要适当,教态要自然大方等,以减少能引起学生消极的无意注意的各种因素。在教学内容上增加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无意注意的因素,如采用新奇的板画,在板画中加进一些简化的小人、小汽车、小动物等,运用有趣的实验、古诗词及幽默的笑话等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
在充分利用学生积极的无意注意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如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采用提问等方式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在提问时,一般要先提出问题让全体学生思考,然后再指名或让学生举手回答;讲到重要和关键的地方,要指出这是重点或关键,这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当个别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采取个别暗示的方法加以纠正;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学生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有益的无意注意时,还要加以适当引导,使其转化为有意注意。
(三)掌握学生注意的外部特征,促进有效的教学工作
学生在运用注意的时候,往往伴随着一些特殊的表情和动作,这些表情和动作就构成了注意的外部特征,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外部特征调整教学。例如当学生听课时伸长脖子、眉开眼笑、侧耳静听,说明这位学生注意听讲或听懂了,若学生听讲课时皱起眉头,则表明没听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的学生上课虽然安静,但眼神却总凝视着某一点,这多半是思想开小差了,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有的学生坦然地望着教师微笑,这说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有把握,如有的学生故意回避教师的眼光,那就很可能是他不会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可通过学生这些注意的外部特征,了解学生上课时注意集中的情况,判断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示范大学出版,1997年
[2] 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
【关键词】课堂教学 注意规律 有效性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上遇到的最大挑战。建立有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从教师的角度看,这不仅仅是“教”,更重要的是组织全体学生去“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可控的过程,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各种信息反馈可以实现有效调控,使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并随时注意排除各种干扰信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我在十余年的物理教学中,通过对注意规律的学习与探索,并逐步将它运用于物理课堂教学中,使师生思想情感充分交流,课堂气氛健康活跃,学生思想集中、精力充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注意规律”的内涵
注意是一种心理特征,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集中。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使学生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他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单位时间内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如果我们不能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应感知的内容,那么,顺利而便捷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就成了一句空话。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向,指向是指注意什么,是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学生上课,他不应泛泛地关心教室里的一切事物,而应该把注意指向教师的演示、讲解、板书等内容上;第二阶段是集中,即把选定的对象纳入到注意的中心和焦点上,如学生在聚精会神观察演示实验时,常常听不到周围的声响;第三阶段是注意的转移,即注意由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去,标志着上一注意过程的结束和下一注意过程的开始。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种类可分为三种:一是无意注意,它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学生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一种注意。无意注意往往是由直接兴趣引起的。二是有意注意,这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学生意志努力而产生的注意。有意注意往往是由间接兴趣引起的。三是有意后注意,这是一种有一定目的、不需要学生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往往依靠学生的间接兴趣再转化为直接兴趣而引起的,这是一种高级的注意。中学生注意发展的顺序一般是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再到有意后注意。
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巧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遵循注意规律,改进物理教学
1.增强刺激物的强度。在教学中,比较强的、大的刺激物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演示、操作、板书板画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大小。如教学内容的重要和关键之处可加强语气和声调,演示实验应尽量采用较大的仪器仪表、操作要让全体同学都能看清楚。对较小或不明显的物理现象可用光的、机械的、电的放大手段,如充分发挥幻灯、投影等放大仪器的作用,以达到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目的。
2.设计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在教学中,运动和变化的刺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方法要力求多变,如讲解要抑扬顿挫、强弱分明,教师讲话中的声音变化、突然停止、增加提问等都可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演示实验中多用运动的变化的刺激物。教学中还可综合运用讲解、演示、讨论、练习、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
3.增强刺激物的新异性和对比性。教学中新异的刺激物和对比出现的刺激物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教学中要多运用新异刺激物和对比刺激物,如自由落体演示实验,让一有小孔的可乐瓶装满水,在教室内从讲台抛到最后面;自感现象中两个灯泡亮度的对比,以及实验中背景衬色、液体染色等方法,都能起到引起和保持学生注意的目的。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学生的无意注意因为不需要意志努力,所以不会疲劳。但它又没有预定目的,所以会出现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物理教学中就是要利用无意注意积极的一面,同时控制减小消极的一面,避免学习上的分心,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这要求物理教学中,学习课题要适合学生的实际,避免因课题过难或过易而造成的注意分散。要控制那些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如学习环境应力求安静,课程的安排不要相互干扰,教室内的布置要简朴,教师的衣着打扮要适当,教态要自然大方等,以减少能引起学生消极的无意注意的各种因素。在教学内容上增加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无意注意的因素,如采用新奇的板画,在板画中加进一些简化的小人、小汽车、小动物等,运用有趣的实验、古诗词及幽默的笑话等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
在充分利用学生积极的无意注意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如当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采用提问等方式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在提问时,一般要先提出问题让全体学生思考,然后再指名或让学生举手回答;讲到重要和关键的地方,要指出这是重点或关键,这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当个别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采取个别暗示的方法加以纠正;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学生与注意分散作斗争的能力。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有益的无意注意时,还要加以适当引导,使其转化为有意注意。
(三)掌握学生注意的外部特征,促进有效的教学工作
学生在运用注意的时候,往往伴随着一些特殊的表情和动作,这些表情和动作就构成了注意的外部特征,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外部特征调整教学。例如当学生听课时伸长脖子、眉开眼笑、侧耳静听,说明这位学生注意听讲或听懂了,若学生听讲课时皱起眉头,则表明没听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的学生上课虽然安静,但眼神却总凝视着某一点,这多半是思想开小差了,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有的学生坦然地望着教师微笑,这说明他对回答这个问题有把握,如有的学生故意回避教师的眼光,那就很可能是他不会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可通过学生这些注意的外部特征,了解学生上课时注意集中的情况,判断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示范大学出版,1997年
[2] 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