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这个教育立国、文教兴国的时代,中职语文教育迎来了其发展的春天。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未来的职业适应与发展。因而,语文教学应进一步走近生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生活化 实用性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形式,语文训练基本上脱离生活。而现在蓬勃的语文教学联系生活、走近生活成了一种趋势。语文活动和口语交际设计也应走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可见,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要求我们进一步探讨中职语文教学如何走近生活,提高实用性。
一、中职语文教学走近生活的依据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中职语文教学走近生活就是提倡中职语文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要贴近中职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实现语文与生活、学习与就业的双赢。语文知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被广泛而又频繁地运用着,因此我们说语文课应该是最贴近学生生活、最具有使用价值、最丰富多彩的课。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已成为21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它的改革,关键也在走近生活,这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根”。将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对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道德情操状况、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构建实用性、活动性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让学生具有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从而学会共处,学会做事,适应职业的发展。
二、中职语文教学走近生活的教学策略
(1)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和学生未来生活链接
我们说语文是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而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太少,对于有些体验和感悟还不能完全明白,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再现生活、突出实用内容、关注学生未来生活,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和学生未来生活链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融为和谐之境。比如,我在上《城市的文物与文化》一课时,从网上下载了巴黎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圣母院、凯旋门的图片,做成课件播放,作为新课导入,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到冲击,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比较快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情境中。使学生对抽象的文化概念有了形象、具体的了解,同时在讲课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谈一谈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现象。这样使学生感到语文课虽然不是专业课,但同样有话可说,从而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拓展。
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能够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中,运用到职场上,能更好地工作、生活。在传统程式化的教学训练方法下,学生上完语文课,很难将语文用到生活中。学生背了那么多成语,做了那么多的阅读,写了那么多作文,最后毕业了居然连会议通知、申请书等应用文都不会写,说话语言也缺乏“艺术”。在毕业应聘时,见到面试官,做个自我介绍都显得语无伦次。试想,这样的学生怎么能进入职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将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未来生活链接,讲究强化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把语文用于生活,用于职场工作中,让学生体验语文作为工具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成长等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主动的学习语文。比如,我们应该将比较多的课时用在每单元的情境口语训练中,如自我介绍、恰当汇报、如何打破僵局、如何赞美、巧妙提问、如何回答等,激发学生重视口语交际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奠基。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话”的训练,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用书面答题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所听材料内容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知晓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学会“听话”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修养。
(2)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学校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教育是培养社会的人,特别是我们的中职教育更应如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不能闭门造车。
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他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实践相联系,反对死读书。而“教学做合一”是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他说:“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因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由此,我们要变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为边学习边实践,开展一些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知语文的魅力,感受语文的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活跃校园气氛,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增强大家学习语文的合力。
比如可以让学生关注每天的新闻及社会焦点问题,然后在上课时用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新闻。也可以创办手抄报,安排学生进行新闻采访,充当校园讲解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举办征文、朗诵比赛,或举办文学社团、文学沙龙,让学生读名著谈心得,推荐一篇美文、一部影视剧、一篇习作等,都是一举多得的活动。这样,学生走出了课堂,走出了教材,走向了生活,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悟出人生的道理,提高自己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使得中职语文教学恰如其分地发挥了它的育人功能。
(3)中职语文教学还应注重语言表达教学和应用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用写作的能力
中职生面临着走向社会舞台的现实,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中职生渴望学到一技之长,容易产生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思想,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例如,在教学知识短文《应聘》时,我联系专业的特点,创设情景,师生共同合作,由老师扮演厂家、学生扮演应聘者,或由学生互换角色,着重训练学生如何掌握应聘技巧的能力,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
总之,语文课堂只有走近生活, 才会充满情趣,充满活力,我们的学生才会在未来的职场中倍受青睐。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
[2] 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生活化 实用性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沿袭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形式,语文训练基本上脱离生活。而现在蓬勃的语文教学联系生活、走近生活成了一种趋势。语文活动和口语交际设计也应走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可见,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要求我们进一步探讨中职语文教学如何走近生活,提高实用性。
一、中职语文教学走近生活的依据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中职语文教学走近生活就是提倡中职语文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要贴近中职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实现语文与生活、学习与就业的双赢。语文知识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被广泛而又频繁地运用着,因此我们说语文课应该是最贴近学生生活、最具有使用价值、最丰富多彩的课。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已成为21世纪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它的改革,关键也在走近生活,这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根”。将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对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道德情操状况、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构建实用性、活动性语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让学生具有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从而学会共处,学会做事,适应职业的发展。
二、中职语文教学走近生活的教学策略
(1)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和学生未来生活链接
我们说语文是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而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太少,对于有些体验和感悟还不能完全明白,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再现生活、突出实用内容、关注学生未来生活,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和学生未来生活链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融为和谐之境。比如,我在上《城市的文物与文化》一课时,从网上下载了巴黎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圣母院、凯旋门的图片,做成课件播放,作为新课导入,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到冲击,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比较快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情境中。使学生对抽象的文化概念有了形象、具体的了解,同时在讲课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谈一谈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现象。这样使学生感到语文课虽然不是专业课,但同样有话可说,从而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拓展。
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是能够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中,运用到职场上,能更好地工作、生活。在传统程式化的教学训练方法下,学生上完语文课,很难将语文用到生活中。学生背了那么多成语,做了那么多的阅读,写了那么多作文,最后毕业了居然连会议通知、申请书等应用文都不会写,说话语言也缺乏“艺术”。在毕业应聘时,见到面试官,做个自我介绍都显得语无伦次。试想,这样的学生怎么能进入职场,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将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未来生活链接,讲究强化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把语文用于生活,用于职场工作中,让学生体验语文作为工具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成长等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主动的学习语文。比如,我们应该将比较多的课时用在每单元的情境口语训练中,如自我介绍、恰当汇报、如何打破僵局、如何赞美、巧妙提问、如何回答等,激发学生重视口语交际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奠基。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听话”的训练,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用书面答题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所听材料内容的理解,从而让学生知晓在领导和同事面前学会“听话”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修养。
(2)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校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学校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教育是培养社会的人,特别是我们的中职教育更应如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不能闭门造车。
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他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实践相联系,反对死读书。而“教学做合一”是陶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他说:“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因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由此,我们要变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为边学习边实践,开展一些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知语文的魅力,感受语文的实用性。同时还可以活跃校园气氛,加强班级之间的交流,增强大家学习语文的合力。
比如可以让学生关注每天的新闻及社会焦点问题,然后在上课时用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新闻。也可以创办手抄报,安排学生进行新闻采访,充当校园讲解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举办征文、朗诵比赛,或举办文学社团、文学沙龙,让学生读名著谈心得,推荐一篇美文、一部影视剧、一篇习作等,都是一举多得的活动。这样,学生走出了课堂,走出了教材,走向了生活,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同时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悟出人生的道理,提高自己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使得中职语文教学恰如其分地发挥了它的育人功能。
(3)中职语文教学还应注重语言表达教学和应用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用写作的能力
中职生面临着走向社会舞台的现实,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中职生渴望学到一技之长,容易产生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思想,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例如,在教学知识短文《应聘》时,我联系专业的特点,创设情景,师生共同合作,由老师扮演厂家、学生扮演应聘者,或由学生互换角色,着重训练学生如何掌握应聘技巧的能力,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
总之,语文课堂只有走近生活, 才会充满情趣,充满活力,我们的学生才会在未来的职场中倍受青睐。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
[2] 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