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还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推翻“第一次走出非洲”的假说,但一些新的化石证据已经在提示人们,应该以更广阔的眼界来审视这一问题
大约200万年前人类祖先最早离开非洲。走出非洲后,他们先在南亚定居,最终到达欧洲和更远的地方。
这就是“第一次走出非洲”的假说,它多年来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并且引发公众无限遐想。
然而,在2005年12月2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两位古人类学家,Robin Dennell和Wil Roebroeks,对这一假说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最近在乍得和整个亚洲发现的化石和石器意味着,我们有必要重新构建一个分布范围很广的原始人类化石记录新模型,并重新审视“第一次走出非洲”这一假说。
“第一次走出非洲”说从何而来
“在科普上,大约200万年前的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的假说似乎被看成定论:但实际上在学术界,它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推测结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新智院士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那么,“古人类(直立人)大约200万年前走出非洲”这一假说是如何推出的呢?吴新智介绍说,在亚洲,考古学家在爪哇发现了180万年前的古人类遗物,在北高加索出发现了两个17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和其他骨骼,最近在中国泥河湾的马圈沟也发现166万年前的石器。中国云南元谋还发现了170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除此之外,亚、欧等地方就再也没有发现比这更早的古人类存在的证据。而非洲却发现了比较多的、更早的古人类化石。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测,古人类由非洲起源,在大约200万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迁移到亚洲和欧洲。具体是什么时候?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
“如果明天,我们又在亚洲等地方发现了用新技术测出的年代数据比这些更早的古人类遗迹,那么,这个迁徙的时间又要改动了”。吴新智说。
“‘没找到’不等于‘不存在’”
Robin Dennell和Wil Roebroeks的这篇文章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在亚洲找到的古人类遗迹,迄今没有早于非洲的,据此认为人类来自非洲似乎可以被接受,但必须承认一点,就是考古学家在亚洲进行的工作,远没有在非洲做的工作多——因此,“没有找到”不等于说就“没有”。
2002年,考古学家在非洲乍得发现了新的古人类化石证据(“乍得撤海尔人”),时间为距今600万~700万年前。它的年代与肯尼亚发现的原初人是并列的,但乍得却在东非大裂谷以西2500公里。这一发现挑战了原先古人类起源于“东非大裂谷”的理论。
《自然》这篇文章提出一个观点:300万年前,亚洲和非洲都有大片的草原相连(草原环境是促成人猿直立行走的重要因素),环境很类似。吴新智对本刊解释这篇文章的观点:“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当时东非、中非和南非等地都有古猿人活动:他们能在非洲南北和东西之间走来走去,为什么就不能从非洲走到亚洲来呢?”
没找到证据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从基本环境条件上来说不可能有(比如在南极洲气候太冷,美洲没有古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那里不可能找到最早的人,不是人类起源地,第二种情况是,从基本条件来说是可能有的,但没有找到,那么应该说,“没找到”,而不是“不存在”。
“多点起源”不可能
但这种观点并不支持“人类多点起源”这一说法。前几年,中国科学家也曾经专门组织去寻找200万年前或者更早的古人类遗迹,但由于资金投入不多,持续时间也不长,最终没有找到。“尽管没有找到,当时一些考古学家还是提出,是否我们中国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我当时就说不可能是‘之一’——准确地说,不可能存在非洲六七百万年前的古猿人和中国同时期的古猿人(如果存在的话)共同成为现代人类祖先这种情况。”吴新智说。
这样说的理由是:非洲或者欧洲、亚洲的古猿,虽然都可能下地行走,从而演变成直立行走的“人”,但即使是这样,我们的祖先也不可能是它们中间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是这些分别生存于亚洲、非洲或者欧洲的古猿人不可能相互融合而产生后代——亚、非、欧的古猿,应该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但经过数千万年的分化,它们的基因库已经很不相同。“我们都知道,马跟驴相互交配,生下来的是骡子,骡子不可能有后代,而相对来说,马跟驴的分化时间还不是太长”。吴新智说。
“走进非洲”的可能性和事实
“大约200万年前走出非洲,10万~15万年前又走出非洲——怎么老说‘走出非洲’,为什么就没有、或不会是‘走进非洲’呢?”Robin Dennell和Wil Roebroeks在这篇文章中诘问,在哺乳动物里,化石证据都表明,马跟牛都是从亚洲走进非洲的,人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有学者主张,古猿可能是从欧洲走进非洲的:非洲古猿人的祖先是在希腊。因为在希腊,考古学家发现了1000多万年前的一种类似于人猿的动物化石。但这一证据还远不充分,只是在这一种古猿中有一些跟人接近的特征。
吴新智说,现代人(指距今10万~15万年之后的人类)都起源于非洲这一说法,其依据也不充分,存在“走进非洲” 这种情况。“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就是现代非洲人具有比其他地区人更多的基因变异。现代非洲人的基因变异是从古代非洲人获得的,但是,埃及人、埃塞俄比亚人的祖先有好多都是从亚洲走进非洲的阿拉伯人或者是从欧洲走进非洲的腓尼基人。这是有历史记载的。这些人的基因都会掺和到现在的非洲人基因库里去,我们很难分辨其中哪些基因来自于亚洲、哪些来自于欧洲,有多少证据能肯定现代非洲人的所有基因变异没有古代来自亚洲和欧洲的呢?”
据此,吴新智、Robin Dennell和Wil Roebroeks都认为,“走出非洲”的假说—直忽略了“走进非洲”的可能性和事实。
祖先究竟来自何处?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作者的眼界很开阔,但他们提出的颠覆性观点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依据。如果是在课堂上上课,我们还得像以往那么讲。”吴新智评价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类祖先究竟是谁,很难得到十分确切的答案。”
作为对这句话的解释,吴新智说,往远处讲,前几年发现的600万~700万年前的那些猿人就一定是我们的祖先吗?也不见得。或许他们只是我们祖先的旁系亲属,而我们当时的祖先,可能迄今还根本没有被发现。一个事实是,200万年前、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已经发现了好几种:包括能人、南方古猿的非洲种、阿法种、羚羊河种、埃塞俄比亚种、扁脸肯尼亚人等等,这些都是猿人,但相互之间差距很大,属于不同的种。我们不可能是他们相互杂交发展的后代,只可能是他们中某一支的后代。
可能这些还都不是我们真正的直系祖先,我们的直系祖先还没有挖出来、或者永远发现不了。
大约200万年前人类祖先最早离开非洲。走出非洲后,他们先在南亚定居,最终到达欧洲和更远的地方。
这就是“第一次走出非洲”的假说,它多年来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并且引发公众无限遐想。
然而,在2005年12月2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两位古人类学家,Robin Dennell和Wil Roebroeks,对这一假说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最近在乍得和整个亚洲发现的化石和石器意味着,我们有必要重新构建一个分布范围很广的原始人类化石记录新模型,并重新审视“第一次走出非洲”这一假说。
“第一次走出非洲”说从何而来
“在科普上,大约200万年前的人类‘第一次走出非洲’的假说似乎被看成定论:但实际上在学术界,它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推测结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新智院士这样告诉本刊记者。
那么,“古人类(直立人)大约200万年前走出非洲”这一假说是如何推出的呢?吴新智介绍说,在亚洲,考古学家在爪哇发现了180万年前的古人类遗物,在北高加索出发现了两个17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和其他骨骼,最近在中国泥河湾的马圈沟也发现166万年前的石器。中国云南元谋还发现了170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除此之外,亚、欧等地方就再也没有发现比这更早的古人类存在的证据。而非洲却发现了比较多的、更早的古人类化石。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测,古人类由非洲起源,在大约200万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迁移到亚洲和欧洲。具体是什么时候?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
“如果明天,我们又在亚洲等地方发现了用新技术测出的年代数据比这些更早的古人类遗迹,那么,这个迁徙的时间又要改动了”。吴新智说。
“‘没找到’不等于‘不存在’”
Robin Dennell和Wil Roebroeks的这篇文章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在亚洲找到的古人类遗迹,迄今没有早于非洲的,据此认为人类来自非洲似乎可以被接受,但必须承认一点,就是考古学家在亚洲进行的工作,远没有在非洲做的工作多——因此,“没有找到”不等于说就“没有”。
2002年,考古学家在非洲乍得发现了新的古人类化石证据(“乍得撤海尔人”),时间为距今600万~700万年前。它的年代与肯尼亚发现的原初人是并列的,但乍得却在东非大裂谷以西2500公里。这一发现挑战了原先古人类起源于“东非大裂谷”的理论。
《自然》这篇文章提出一个观点:300万年前,亚洲和非洲都有大片的草原相连(草原环境是促成人猿直立行走的重要因素),环境很类似。吴新智对本刊解释这篇文章的观点:“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当时东非、中非和南非等地都有古猿人活动:他们能在非洲南北和东西之间走来走去,为什么就不能从非洲走到亚洲来呢?”
没找到证据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从基本环境条件上来说不可能有(比如在南极洲气候太冷,美洲没有古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那里不可能找到最早的人,不是人类起源地,第二种情况是,从基本条件来说是可能有的,但没有找到,那么应该说,“没找到”,而不是“不存在”。
“多点起源”不可能
但这种观点并不支持“人类多点起源”这一说法。前几年,中国科学家也曾经专门组织去寻找200万年前或者更早的古人类遗迹,但由于资金投入不多,持续时间也不长,最终没有找到。“尽管没有找到,当时一些考古学家还是提出,是否我们中国也是人类起源地之一?我当时就说不可能是‘之一’——准确地说,不可能存在非洲六七百万年前的古猿人和中国同时期的古猿人(如果存在的话)共同成为现代人类祖先这种情况。”吴新智说。
这样说的理由是:非洲或者欧洲、亚洲的古猿,虽然都可能下地行走,从而演变成直立行走的“人”,但即使是这样,我们的祖先也不可能是它们中间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是这些分别生存于亚洲、非洲或者欧洲的古猿人不可能相互融合而产生后代——亚、非、欧的古猿,应该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但经过数千万年的分化,它们的基因库已经很不相同。“我们都知道,马跟驴相互交配,生下来的是骡子,骡子不可能有后代,而相对来说,马跟驴的分化时间还不是太长”。吴新智说。
“走进非洲”的可能性和事实
“大约200万年前走出非洲,10万~15万年前又走出非洲——怎么老说‘走出非洲’,为什么就没有、或不会是‘走进非洲’呢?”Robin Dennell和Wil Roebroeks在这篇文章中诘问,在哺乳动物里,化石证据都表明,马跟牛都是从亚洲走进非洲的,人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有学者主张,古猿可能是从欧洲走进非洲的:非洲古猿人的祖先是在希腊。因为在希腊,考古学家发现了1000多万年前的一种类似于人猿的动物化石。但这一证据还远不充分,只是在这一种古猿中有一些跟人接近的特征。
吴新智说,现代人(指距今10万~15万年之后的人类)都起源于非洲这一说法,其依据也不充分,存在“走进非洲” 这种情况。“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就是现代非洲人具有比其他地区人更多的基因变异。现代非洲人的基因变异是从古代非洲人获得的,但是,埃及人、埃塞俄比亚人的祖先有好多都是从亚洲走进非洲的阿拉伯人或者是从欧洲走进非洲的腓尼基人。这是有历史记载的。这些人的基因都会掺和到现在的非洲人基因库里去,我们很难分辨其中哪些基因来自于亚洲、哪些来自于欧洲,有多少证据能肯定现代非洲人的所有基因变异没有古代来自亚洲和欧洲的呢?”
据此,吴新智、Robin Dennell和Wil Roebroeks都认为,“走出非洲”的假说—直忽略了“走进非洲”的可能性和事实。
祖先究竟来自何处?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作者的眼界很开阔,但他们提出的颠覆性观点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依据。如果是在课堂上上课,我们还得像以往那么讲。”吴新智评价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类祖先究竟是谁,很难得到十分确切的答案。”
作为对这句话的解释,吴新智说,往远处讲,前几年发现的600万~700万年前的那些猿人就一定是我们的祖先吗?也不见得。或许他们只是我们祖先的旁系亲属,而我们当时的祖先,可能迄今还根本没有被发现。一个事实是,200万年前、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已经发现了好几种:包括能人、南方古猿的非洲种、阿法种、羚羊河种、埃塞俄比亚种、扁脸肯尼亚人等等,这些都是猿人,但相互之间差距很大,属于不同的种。我们不可能是他们相互杂交发展的后代,只可能是他们中某一支的后代。
可能这些还都不是我们真正的直系祖先,我们的直系祖先还没有挖出来、或者永远发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