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热点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本文从社会热点的内涵、热点教育意义及教育途径几方面着手,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热点教育经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开展大学生热点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热点 热点教育
【Abstract】hot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s the nee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From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 hot point,hot education significance and educational way,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hot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and believes that the hot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ll improve the timeli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hot spots,hot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15-02
在全球经济的信息化的大环境下,社会上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关键问题等热点话题必然引起广大青年学生的密切关注与思考,如何利用社会热点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热点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热点内涵
社会热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可按照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类型分类:一、从规模上来看,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二、从变现形式来看,分为舆论热点和行为热点。国家政策法规、社会治安问题等都容易成为舆论热点;而一些行为上的跟风容易造成行为热点,如“考研热”、“考编热”等。三、从形成因素来看,有政策引导的热点,如“文凭热”、“考公务员热”;也有自发形成的热点,如“游戏热”、“服饰热”。
二、对大学生进行“热点”教育的意义
1.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大学生作为人的青年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群体易感情用事,思想观念理想化,情绪波动较大,意志力薄弱,波动性明显。对于一些消极的社会热点,往往会使他们产生错誤的判断力,思想上产生某种矛盾和困惑。对大学生经行热点教育可以从正面对其进行引导,提升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热点问题中鉴别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达成政治认同,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
2.社会热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凝聚和导向作用。凝聚作用主要体现在重大热点事件或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凝心聚力上。如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这些重大热点事件中,都看到当代大学生勇于奉献、乐观向上的年轻风采。以及近几年校园内发生的暴力、自杀、他杀等一系列反面的重大事件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思想向上也是一次冲击。而利用热点事件提炼总结出来的精神做好教育导向,成为了高教思政工作者的教育内容和较好素材。
3.通过社会热点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自身行为的社会化,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有助于把大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事件联系起来,有效地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纠正了以前某些教育中存在的大而空的弊端。”[1]例如,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通过客观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帮助他们采取理性的态度对待这一问题,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从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热点”选择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应选择内涵丰富,意义深刻,能够达到我们教育目的的热点问题,在选择时应围绕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围绕大学生后来教育的文体需求。
要保证选择热点教育的来源准确性,亦要保证热点教育的实效性。把社会热点问题渗透在课堂教育中,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把国内外发生的各种社会热点有机地融进课堂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在实际教学中,一要做到深刻透彻、有理有据,二要坚持原则、分析客观,把学生关注的难点和疑点问题作为“热点”选择的重点。
四、“热点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渠道作用。在课堂教育中结合社会热点渗透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的阵地。高校要在学生学习中开设“形式政策”课题。并安排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来授课。要在课堂教育中突出时代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社会热点,解决社会问题。“学校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丰富政党教育氛围,要把加强社会实践与理论教育相结合,调动学生学校积极性。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加强个人自我教育。”[2]
2.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功能。实践有大实践与小实践,大实践主要是指走出课堂、社会考察调研等;小实践则主要是指课堂讨论和观看影视资料等。具体来说,小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理论实践的魅力。如在爱国教育时播放国庆庆典等视频,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此外,也也可参加暑期实践团队赴各地进行社会考察和调研,使大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变革,亲身感受社会热点,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构建社会热点网络教育教学载体。“把网络作为热点教育的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热点教育极具渗透力、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在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时,及时消除该问题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1)网络是当代大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施教主体教育学生观察学生思想状况的窗口。通过分析大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可以为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喜好,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实性依据,有利于增强针对性。同时,网络热点问题往往都能反映了当前国家的一些现状问题,所以对于紧贴时政热点有效进行国情以及民情教育是非常有益的。
(2)网络意见表达的隐蔽以及速度快,使网络上的一些“热点”话题的形成和扩散极为迅速。而大学生涉世未深,对于一些网络问题的鉴别能力较弱,非常容易被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那么建立网络热点问题预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方面它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热点问题的同步性,另一方面建立集信息的收集、信息的研究判断预警机制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为高校主动应对网络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线索。
五、小结
“作为大众社会生活关注的焦点,社会热点事件总能带动一定的社会情绪,引发意见聚啸,甚至导致某些社会行为。”在熱点关注的主体中,大学生群体关注热点问题的热情高,但分辨能力低应当受到教育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利用社会热点事件正确引导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和认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应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点。
参考文献:
[1]丁琦峰.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时代诉求.中国成人教育.2008(10).15页
[2]黄金柱,鹿军.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8.30页
作者简介:
楚亚丽,(1983-),女,山东菏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 热点 热点教育
【Abstract】hot education is an effective 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s the nee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From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 hot point,hot education significance and educational way,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hot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and believes that the hot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ll improve the timeli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hot spots,hot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15-02
在全球经济的信息化的大环境下,社会上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关键问题等热点话题必然引起广大青年学生的密切关注与思考,如何利用社会热点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热点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社会热点内涵
社会热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可按照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类型分类:一、从规模上来看,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二、从变现形式来看,分为舆论热点和行为热点。国家政策法规、社会治安问题等都容易成为舆论热点;而一些行为上的跟风容易造成行为热点,如“考研热”、“考编热”等。三、从形成因素来看,有政策引导的热点,如“文凭热”、“考公务员热”;也有自发形成的热点,如“游戏热”、“服饰热”。
二、对大学生进行“热点”教育的意义
1.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大学生作为人的青年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这一群体易感情用事,思想观念理想化,情绪波动较大,意志力薄弱,波动性明显。对于一些消极的社会热点,往往会使他们产生错誤的判断力,思想上产生某种矛盾和困惑。对大学生经行热点教育可以从正面对其进行引导,提升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热点问题中鉴别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达成政治认同,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
2.社会热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凝聚和导向作用。凝聚作用主要体现在重大热点事件或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的凝心聚力上。如在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这些重大热点事件中,都看到当代大学生勇于奉献、乐观向上的年轻风采。以及近几年校园内发生的暴力、自杀、他杀等一系列反面的重大事件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思想向上也是一次冲击。而利用热点事件提炼总结出来的精神做好教育导向,成为了高教思政工作者的教育内容和较好素材。
3.通过社会热点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自身行为的社会化,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有助于把大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事件联系起来,有效地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纠正了以前某些教育中存在的大而空的弊端。”[1]例如,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通过客观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帮助他们采取理性的态度对待这一问题,做出正确的人生规划,从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热点”选择
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应选择内涵丰富,意义深刻,能够达到我们教育目的的热点问题,在选择时应围绕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围绕大学生后来教育的文体需求。
要保证选择热点教育的来源准确性,亦要保证热点教育的实效性。把社会热点问题渗透在课堂教育中,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把国内外发生的各种社会热点有机地融进课堂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在实际教学中,一要做到深刻透彻、有理有据,二要坚持原则、分析客观,把学生关注的难点和疑点问题作为“热点”选择的重点。
四、“热点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渠道作用。在课堂教育中结合社会热点渗透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的阵地。高校要在学生学习中开设“形式政策”课题。并安排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来授课。要在课堂教育中突出时代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述社会热点,解决社会问题。“学校要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丰富政党教育氛围,要把加强社会实践与理论教育相结合,调动学生学校积极性。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加强个人自我教育。”[2]
2.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功能。实践有大实践与小实践,大实践主要是指走出课堂、社会考察调研等;小实践则主要是指课堂讨论和观看影视资料等。具体来说,小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较为广泛,特别是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理论实践的魅力。如在爱国教育时播放国庆庆典等视频,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此外,也也可参加暑期实践团队赴各地进行社会考察和调研,使大学生亲身感受社会变革,亲身感受社会热点,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构建社会热点网络教育教学载体。“把网络作为热点教育的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热点教育极具渗透力、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在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时,及时消除该问题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1)网络是当代大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施教主体教育学生观察学生思想状况的窗口。通过分析大学生关注的网络热点问题,可以为分析当前大学生的喜好,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实性依据,有利于增强针对性。同时,网络热点问题往往都能反映了当前国家的一些现状问题,所以对于紧贴时政热点有效进行国情以及民情教育是非常有益的。
(2)网络意见表达的隐蔽以及速度快,使网络上的一些“热点”话题的形成和扩散极为迅速。而大学生涉世未深,对于一些网络问题的鉴别能力较弱,非常容易被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那么建立网络热点问题预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方面它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热点问题的同步性,另一方面建立集信息的收集、信息的研究判断预警机制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为高校主动应对网络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线索。
五、小结
“作为大众社会生活关注的焦点,社会热点事件总能带动一定的社会情绪,引发意见聚啸,甚至导致某些社会行为。”在熱点关注的主体中,大学生群体关注热点问题的热情高,但分辨能力低应当受到教育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利用社会热点事件正确引导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和认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应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点。
参考文献:
[1]丁琦峰.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时代诉求.中国成人教育.2008(10).15页
[2]黄金柱,鹿军.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研究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8.30页
作者简介:
楚亚丽,(1983-),女,山东菏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