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是一种生动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好像没有什么人会喜欢乱,但是乱确实是一种生动。
  ②文人雅士,居家尤其是书房或者工作室,很多都是以乱为标志。倒不是刻意,经年累月,乱就成为了秩序,别人看着乱,自己看着舒服,用着顺手,因此很多文人的书斋或者工作室都最烦别人乱动。动一小手指头都不行。很多影视作品都有这样的细节:某文人的热恋情人满腔热情悄悄地帮爱侣把书房或者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结果当然是吃了一碗大大的猫面。
  ③私人空间因工作而乱,实则因经年累月的创作而生动。乱是灵感和心血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记载,也是由岁月和人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秩序。别人读不懂所以觉得乱,而创造这种秩序的人,反倒觉得五星级大酒店房间式的整洁是一种孤寂的清冷和装腔作势的刻板。
  ④也有可以创造出来的乱,比如艺术家蓬头而不垢脸,头顶寸草不长剃得贼亮,下巴美须飘飘留得贼长,等等。又比如无名的时尚姑娘,里面的衣服长外面的衣服短,甚至内衣套在外衣外,加上一头五颜六色的朋克头,左右脚颜色不一样的鞋子等等,无一不充分展示了由乱而生的亮丽和生动。青春无敌。
  ⑤下乡的时候总是盼望农历逢三、逢六、逢九的墟日。趁墟是乡村盛大的节日。人头涌涌,摩肩接踵,能吃的不能吃的密密麻麻排列在长长的路旁,鸡鸭鹅猪猫狗的叫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鸡毛上天,还不时传来远处拖拉机的突突突和一声半声低沉着余音缭绕的牛叫声,那份乱,那份热闹,那份生动,至今记忆犹新。这份生动,是乡村生命和生活的律动。
  ⑥去年冬至前拍片曾经在夜里匆匆走进石牌村。狭窄的街巷,密密麻麻的商铺食店。空气中依然弥漫着南腔北调的味道,五颜六色的微型灯箱还是散发着暧昧的光彩。穿着迷彩服的保安对我们每一个反复扫视着的是警惕而狐疑的目光。脚步匆匆的行人。路灯阴影中,依稀可辨的几张小广告在夜风中瑟瑟颤抖。石牌村已经失去了上世纪80年代最初的那份乱和生动。当初此处的那份乱和生动,曾与最早落脚在此的南漂先锋们的理想和混沌交相辉映,如今早已远离。
  ⑦没什么,这种敝帚自珍的乱总是要遭受突如其来的整理,然后再乱,再整理,以至无穷。艺术与个性,乱与生动,总要在此时或彼时与别人的意愿相遇,与别人固执的洁癖相遇, LET IT BE. 随他去吧。
  ⑧鲁迅诗曰: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⑨革命歌曲有唱:星星和月亮在一起,珍珠和玛瑙在一起。我说,心灵的自由与只属于自己的乱在一起。属于自己的乱是活着的无穷生动。
  (摘自2012年12月25日《羊城晚报》)
  【阅读训练】
  1.解释文章中的两个词语。
  (1)摩肩接踵:
  (2)敝帚自珍:
  2.文章第①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结合全文,你认为作者所说的“乱”究竟是什么意思?
  4.作者在文章的第⑧段,引用了鲁迅的《自嘲》诗,请问作者引用的目的是什么?
  5.作者提出了“乱是一种生动”,但是在我们班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人同意作者的观点,有的人却不同意作者的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崔益林 设计)
  (参考答案见79页)
其他文献
【答题点拨】  古人读书强调 “由文悟道,因道解文”,即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主旨,然后再去解读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作者是如何使文章的内容表现得更艺术,主旨更突出的。这就是不仅要懂得文章写什么,还要懂得文章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加大了对写作手法理解能力的考查,命题者试图通过对写作手法的鉴赏,以直接透视考生的阅读品位。因此,掌握该类试题特点及答题技巧,对于提高考生答题准
【考场真题】  作文。(40分)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以“朋友”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果需要,请用“×××”代替。4.字数不少于600字。  提示:命题者倡导朴实的文风。  【考题透视】  这是一个独立词标题作文。题目主题明确,不容易跑题,但是要想得高分,有一定的难度。  1.
作弊宝典之“身体力行”  “身体力行”出自《淮南子·论训》:“圣人以身体之。”《礼记·中庸》:“力行近乎仁。”  别误会,这里说的身体力行则是另外一个概念了,我是为了说明这两者在本质上的区别才列出来出处的。  谈到作弊,还是要说到文字这上面了。要说对于作弊来讲,老祖宗的文字还是不如洋字码来得痛快,想必外国孩子作弊也不用像中国孩子这么痛苦吧……所以从作弊时期过来的学生当了老师以后,良心发现了也把便于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具体写作时间不详,从词意看,大约作于中晚年。  词的一开头,就大力渲染元宵节花灯的热闹景象:满街的灯光,像春风吹开了万树花朵,吹落了满天繁星。“东风夜放花千树”,写得非常精彩,它似乎化用了唐代诗人苏味道和岑参两个人的诗句。苏味
阳光微醺,初雨乍晴。阵阵幽人芳香掠过鼻尖,心灵在叶香中浸泡,洗不尽那一眼绿意。  热度一如既往袭来,空气中氤氲着夏日的澎湃,赶不走的却是儿时的好动与纯真。  暑假的炎热迫使我又一次耐不住性子,噘着嘴踱着步,双手别在背后像个大人般思考着取乐,而村后的小池塘则像个磁场,从未停止过吸引我,习惯性的,我转着凉帽又出门了。  村后的夏季,从不曾缺少过迷人的清香。害怕踩伤邻居的庄稼,我总会娴熟地捋开一层芦苇探
书要剪绝,至凤姐、迎春、香菱、尤三姐等各抬到家中,都有着己的亲人如法料理,无庸琐述。  再说林黛玉诸人的灵魂在太虚幻境自从送了宝钗回家,贾母托梦之后,一同回至绛珠宫,大家彼此又宴会往还了好些日子,十分热闹。光阴迅速,不觉到了七月十四日。这一日早饭后,宝玉正从湘莲处闲话回来,忽见正南上有人飞马而来,渐至临近,看时,却是贾珠,宝玉忙迎了上去。贾珠下马与宝玉相见,彼此请安问好毕,一同进了绛珠宫,见了贾母
关爱是什么?是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是冰心的“小橘灯”,也是欧·亨利笔下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更是我记忆深处难忘的片段。  缝着的红鞋垫  关爱是那一双红鞋垫,它被牢牢地缝在我的心里。  小时候,妈妈给我买的鞋子总会大一码,妈妈说我的脚长得快,要是不买大一点的,过不了多久,鞋就不能穿了。但是,刚买来的鞋子,穿在脚上可苦了我。我不敢跑,更不敢跳,因为鞋不跟脚,怕一动就掉,所以我只
开启记忆的闸门,往事如奔流的长河在脑海里游走,一张温情的笑脸却使思绪不再继续……  那是一个夏日的午后,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操场上的我们都躲在树荫下企盼得到一丝凉爽,阳光却透过缝隙在树荫地里洒上点点影迹。  “丁零零……”下课铃终于响了,同学们从各个角落钻出来,阳光灿烂地照射着我们,使得个个成了“落阳鸡”。我拖着疲倦的身子迈上楼梯,终于到了教室。刹那间,即使空调、风扇都运作起来,也满足不了我对
从约翰夫妻俩在海上渡假之时,遇到了一件十分恐怖的事情,至今想起来,仍然心惊胆战。  那時,他们开着快艇一路向前行驶,整条船上只有他们两个人,正当他们欣赏着浪漫而又壮阔的海景时,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让他们的假期破灭了。  在茫茫大海之中,能够威胁到你生命的因素有很多很多,比如脱水,比如中暑,或者是大海上几乎站在食物链顶端的鲨鱼。他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入深海区域的,不过,他们的确遇到了生死危机。在大海
大师姓羊,边疆人氏,年近八旬。  大师者,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也。据传大师多才多艺,诗、书、画、印俱佳,不仅擅长笔墨丹青,而且精通吟诗作对,还是“舞林高手”兼京剧票友,并能玩乐器、作曲、指挥,是一个集国粹艺术于一身的当代文化大师。  说起来,我和大师也是老相识、老朋友了。30年前,经一位朋友介绍,我认识了大师。当时我在某报任记者,主编也很仰慕大师,特意派我去采访。随后,我写了一篇小文,刊登于《春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