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几点思考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学生的学习状况备受社会关注。笔者在本校做了’项关于“今天放假你最想做的事情”的调查,调查显示只有不到7%的学生想去看自己喜欢的书,而93%的学生选择了好好睡一觉或约好朋友出去玩。多么可怕的数字,但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是什么?我们一直在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我们的教育是出了问题——学生们累了,厌学。“乐学”何在?许多学生并没因学到知识而兴奋,只是被知识“灌”的昏天晕地,“填鸭式”的教学早已让学生对知识变的麻木,对探究知识也没了兴趣。这样的教育怎么会出人才呢?所以必须对现阶段教育体制要进行改革,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我省高中新课改于2011年全面启动,对于新课改我们如何贯彻实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搞好它就必须正视现实、分析问题,只有客观深入地分析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目前面临的教育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新课改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学生的差异性问题
  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个差异性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所以在课堂教学和考试中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及开放性的问题,不唯一的答案。如果一味的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就会抹杀学生的创造性,使其只学会死记硬背,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
  2.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学有所长,严格贯彻“因材施教”方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也就是“饿的能吃饱,饱的能吃好。”千万不能搞一刀切。而现阶段绝大部分学校的做法是:课一样上,试一样考。这样会出现如果教师讲的有难度、有
  高度的内容,差生上课就会如坠烟海,不知所从。教师讲授浅显的知识,优秀生就会觉着索然无味。同样考试题目容易,测不出优秀生的水平,激发不起学习的积极性;难度大了对差生是一次打击,甚至因看不到希望而丧失学习信心。许多教师往往为了照顾差生或者说平均分数,而忽视了优秀生的培养,其结果就是差的没变好,好的被拉下。所以老师一定要“因材施教”,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个性、特长以及家庭背景的差异,这也是教师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所在。所以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要切实关注这些差异,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熟悉学生的家庭背景。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比较普遍的是:个性被抹杀,特长得不到发挥,家庭背景被忽视。说白了教师想把学生做成所谓的合格“产品”,“听话”的孩子。这是不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表现。上述三问题解决不好,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逃学和辍学,能力没提高反而变成问题学生。
  二、教师理念需要更新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入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认真思考,我们学校的活动,我们教帅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究竟是否遵循着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要把这种为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始终。教育不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合格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不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城乡不均,主要表现在城市和乡村,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校际不均,重点学校、一般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在这种不均衡的情况下,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城市和重点学校而不愿意回农村和一般学校。农村和一般学校没有好的资源,其结果是农村的教育仍然停留在旧的教育模式下,教育质量上不去,学生素质提不高,升学非常困难。家长不得已交很高的择校费让学生去城市和重点学校就读。造成农村学生流失严重,教师也不安心教书而敷衍或调走。而城市中择校成风,加重了教育成本和居民的生活负担,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甚至影响整个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反思是校本教研的根基和支架,研究与反思相辅相成,就会促进校本教研发展的步伐!  一、反思的意义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人类早在古代社会就有反思意识,“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便是佐证。《礼记·学记》中也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说的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缺少的途径。  自我反思,也是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之一,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开展校本研
期刊
有效课堂教学是通过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课堂评价,达到课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从而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反思一: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很好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两个极端,一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
期刊
语文教师是新课程目标与课堂教学实践这两者之间的中介,语文教师只有全方位转换自己的角色,才能将课程目标与课堂实践有机融合起来。  1、语文教师应由课程目标的消极实施者变为新课程的创造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能满足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目标期待,能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样,教师既要关注课程目标的基础性和均衡性,更要适应课程目标的选择性和个性化,从而使课程实施充满生机与活力。由此,
期刊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情感、欲望、气质特征和性格特点,要使他们能健康成长,教师心中要装有学生,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子女去疼爱他、关心他,去帮助和引导他们学习。  一、后进学生心中装,千方百计助成长在培养辅导后进生方面我采用了三个字,即:盯、褒、导,在实践中,这三个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盯。盯就是教师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后进生身上,促使后进
期刊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所谓“学习者特征分析”,在传统教学设计中通常被说成“备学生”。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经验基础和生活关注点,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等内容展开的。  一、分析学生的学习内容的特点和规律。  要做到了解学生原有的该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这对一节好的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已获得的知识与即将获得的知识是密切
期刊
一、创造观察机会,让学生有探究的话题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题的需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观察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科学知识的趣味和魅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充满快乐,涌动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  如在教学《动物和环境》这一课前,我费尽心机想找蚯蚓,因为课中有关于让学生了解蚯蚓的生活环境的实验。之前我只考虑自己找蚯蚓做实验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观察。就在我踏破铁鞋无觅出时,脑子里突然冒出
期刊
数学的学习是小学的课程中最能体现出个体差异的,因为智力和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差异,学生的学习的差异和层次表现得要比其它科目更明显。所以,在数学的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尝试  1.分层备课。在备课时要求教师吃透教材,驾驭课堂,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现有知识等因素,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思维水平低,基础差的同学,设计的问题应小一些,思维的步骤细一些,讲究
期刊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目前,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和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和突出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教育教学水平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巨大的差距。经过“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设施等办学条件已得到历史性改善,基本符合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但是,教育现代化
期刊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在作家的笔下不可避免地成为抒情的凭借物。白蝴蝶就是刘白羽先生心中“善、爱等美好感情”抒发的凭借物。文中作家的“爱”散发着醉人的清香,令人长久回味无穷。  首先,先生心中的爱使一个生命得到了延续。“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地簌簌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先生施以援手,白蝴蝶的生命一定会终止。正是由于
期刊
教师专业发展是质量之本,同课异构的教学科研行为是实现其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培养出各具个性特色的创造性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教学科研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