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我国高职现代学徒制建设中政府顶层设计落后和权责划分不清、职业院校缺乏协同育人意识和人才培养方式落后、行业组织欠缺指导作用、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等方面的问题,提出要强化多主体的协同,政府发挥宏观管理作用,职业院校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行业组织建设教育平台,企业强化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从而提升高职现代学徒制实施成效。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多主体协同 现代学徒制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C-0111-03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提升高职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成效,离不开多主体的共同努力,需要发挥政府、职业院校、行业组织、企业等各方的作用。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特征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的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在于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现代学徒制有助于鼓励企业和行业组织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需求的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要求的对接、教学方式与工作实践的对接,最终提高人才质量促进产业发展。现代学徒制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学生具有双重的身份,除了在学校具有学生的身份,在企业中还具有学徒的身份。学生在高职院校主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仿真模拟训练。进入企业之后成为学徒,将理论知识落实于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能力。而且在企业工作期间还能够获得相应的实习报酬,既获得了知识又有补贴。其次,将教学过程和实际生产过程相互结合,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因材施教。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实践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有很多机会实践自己的创新思维。最后,现代学徒制密切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本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可以获得更多的人才储备,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就业前景更加明晰,通过在企业当学徒的经历,能够更直观地分析自己与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有助于毕业之后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当前我国高职现代学徒制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层面顶层制度设计较为落后,各主体之间权责划分不清
顶层制度设计对于现代学徒制非常重要,是保障现代学徒制正常运转的前提。当前我国对于现代学徒制的顶层制度设计较为落后,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以至于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中出现较多问题。一方面,现有政策在宏观方面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缺乏具体实施层面的工作指南,导致现代学徒制难以落实,很多学校的现代学徒制流于形式,试点效果不够理想。对于如何选择合作企业、如何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如何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等问题缺乏细化的规定。而且对于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清,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并不清楚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所能获得的利益,因此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不强。首先,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主体之一,当前的法律法规缺乏对企业行为的约束。学生在进入企业担任学徒之后,负责这些学生的企业成员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优秀的企业员工虽然自己的业务水平较高,但是缺乏教學技巧,不能与学生顺畅地进行交流。学生在他们的带领下所能学习的技能较少,实践能力的提升速度较慢。其次,行业组织在现代学徒制中所担任的角色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其参与现代学徒制没有相关的法律保障,积极性不强。最后,对于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时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学生的酬劳和安全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律法规在这方面的缺失会导致很多企业与学徒之间出现纠纷。
(二)职业院校协同育人意识不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落后,缺乏质量保障体系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缺乏协同育人的意识,虽然非常积极地推进校企合作项目,但是并没有改变原来学校本位的观念。企业仍然处于辅助教学的地位,难以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还是采用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而且高职院校的教师本身也缺乏“双师型”教师素养,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和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困难重重。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很多学校的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顶岗实习”,在企业中的实习经历并未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把参与现代学徒制当成一种任务,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学到的东西很少。实施现代学徒制并未改变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的现状,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产业界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缺乏现代学徒制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实施现代学徒制所取得的成果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也没有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措施,学生和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深化现代学徒制较为困难。
(三)行业层面欠缺指导监管作用,缺乏完善的行动协调机制
行业组织在现代学徒制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制定职业资格标准、传播劳动力市场信息、协调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在现代学徒制当中的地位,因此行业组织难以发挥监管作用。行业组织并未制定相应的行动协调机制,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各主体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状态,互相之间配合的不够默契。一方面,对于资源的整合利用缺乏效率。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和提供项目资金,企业负责提供培训场地和培训老师,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教学,行业组织起到协调和监管的作用。政府、企业、学校和行业组织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各自为政,会做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不畅,双方利益诉求难以得到满足。行业组织在现代学徒制当中处于弱势地位,不能有效促进校企双方之间的沟通,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结合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四)企业层面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利益诉求难以实现,欠缺激励约束机制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的本质,调动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企业的利益诉求。当前高职院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时,企业需要投入的成本巨大,包括大量的资金、培训场地和培训师资等,还要为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承担相应的风险。由于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并未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所享有的税收减免、资金补贴和奖励措施作出明确的规定,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而且企业与学徒之间缺乏相应的契约,企业在培养学生完成实习任务之后,如果学生不选择在这家企业就业,企业所付出的培训成本就无法带来收益。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所付出的成本与得到的回报不对等,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参与校企合作。
三、基于多主体协同的高职现代学徒制路径选择
(一)政府完善现代学徒制的顶层设计,强化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明确各主体的不同作用
我国政府要发挥对现代学徒制的统筹作用,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以立法或条例的形式规定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组织在现代学徒制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所能享受到的权益。政府在现代学徒制中处于主导地位,要发挥法律保障、政策介入、资金支持、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作用。现代学徒制能够平衡社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政府的利益诉求。职业院校是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者,主要发挥人才培养的功能,能够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企业资源支持以及行业协会的职业指导,最终达到提高人才质量的目的。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重要参与者,要主动积极地为现代学徒制提供师资、经费、场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职业院校的技能人才和技术支持,实现市场利益的最大化。行业组织在现代学徒制中处于辅助的地位,主要发挥制定职业标准、提供就业机会以及沟通协调的作用。行业协会是企业利益的代表,在现代学徒制中主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政府还要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比如完善试点企业的选择标准、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制定细则、现代学徒管理办法等,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吸引多主体参与现代学徒制
职业院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首先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第一,改变现有的课程和专业设置方式,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设计相关专业和课程体系。建立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调研合作企业的招聘标准,从中总结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根据这些核心能力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过程更具有针对性。第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成立师徒制团队,密切学徒与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联系,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一起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共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且在进行评价时,将整个师徒制团队作为评价的对象,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职业院校要积极构建现代学徒制的质量保障体系,吸引更多主体参与。第一,提供组织保障。建立专门的现代学徒制实施小组,专门推动职业院校的现代学徒制工作,负责联系试点企业,协调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解决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第二,提供条件保障。加大资金投入,与企业共享最新的科研成果,为现代学徒制提供丰富的资源。并且提供专门的仿真模拟教室,为企业师傅提供兼职教师的职位。第三,提供机制保障。完善现代学徒制培养协议的签订准则,最大限度地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利益,积极落实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机制。
(三)行业组织发挥指导作用,搭建现代学徒制教育平台,强化各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
行业组织是企业利益的代表,是企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行业组织可以依托资源优势搭建一个现代学徒制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发布各种相关的信息。企业在平台中能够寻找更多的现代学徒制项目,了解项目的详细信息。学校可以通过平台找到合适的试点企业,并为本校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做宣传。政府可以通过平台收集的数据,从宏观上把握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方向。行业组织作为现代学徒制的辅助机构,能够独立地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市场调研、目标设定、体制机制管理、质量监控、决策等各个环节。行业组织可以为现代学徒制提供有偿的质量评价服务,从第三方机构的角度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政府、企业和学校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行业组织,可以调动各主体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沟通交流平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偿的质量评价服务为各主体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教学环节,落实多元主体长效合作机制
当前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一大难题就是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正确认识现代学徒制。短期来看,参与现代学徒制确实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占用企业的场地。但是从长远角度看,一旦形成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就可以从职业院校源源不断地获得为企业量身定制的高质量技术人才,節约企业大量的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还可以显著提升企业人才的整体质量。其次,企业要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过程。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环节开始,企业就应当参与相关的工作,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人才培养质量不达标的风险。在学徒到企业实训的环节,企业可以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这个标准不仅可以用来筛选优秀的学徒,还可以成为人才质量的保障。企业不仅要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还要保持与学校和其他主体的长期合作,这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玉凤,李录锋.政校企行协同创新高职现代学徒制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7(23)
[2]肖静.基于“校、政、行、企”四方协同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15)
[3]赵文碧.协同视角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进路[J].教育与职业,2017(13)
[4]陈爽.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
[5]蒋新革,牛东育,徐芳.协同创新视域下现代学徒制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3)
[6]杨清,吴立鸿.四方协同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8(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中青年高校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19KY1323);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17年重点科研教改项目(2017101)
【作者简介】刘德泉(1984— ),男,广西全州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责编 卢 雯)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多主体协同 现代学徒制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C-0111-03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提升高职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成效,离不开多主体的共同努力,需要发挥政府、职业院校、行业组织、企业等各方的作用。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及特征
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的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在于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现代学徒制有助于鼓励企业和行业组织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需求的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要求的对接、教学方式与工作实践的对接,最终提高人才质量促进产业发展。现代学徒制具有以下几点特征:首先,学生具有双重的身份,除了在学校具有学生的身份,在企业中还具有学徒的身份。学生在高职院校主要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仿真模拟训练。进入企业之后成为学徒,将理论知识落实于自己的实际工作当中,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能力。而且在企业工作期间还能够获得相应的实习报酬,既获得了知识又有补贴。其次,将教学过程和实际生产过程相互结合,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可以因材施教。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实践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有很多机会实践自己的创新思维。最后,现代学徒制密切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深化校企合作。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本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企业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可以获得更多的人才储备,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就业前景更加明晰,通过在企业当学徒的经历,能够更直观地分析自己与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有助于毕业之后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当前我国高职现代学徒制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层面顶层制度设计较为落后,各主体之间权责划分不清
顶层制度设计对于现代学徒制非常重要,是保障现代学徒制正常运转的前提。当前我国对于现代学徒制的顶层制度设计较为落后,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以至于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中出现较多问题。一方面,现有政策在宏观方面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缺乏具体实施层面的工作指南,导致现代学徒制难以落实,很多学校的现代学徒制流于形式,试点效果不够理想。对于如何选择合作企业、如何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如何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等问题缺乏细化的规定。而且对于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清,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并不清楚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和所能获得的利益,因此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不强。首先,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主体之一,当前的法律法规缺乏对企业行为的约束。学生在进入企业担任学徒之后,负责这些学生的企业成员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优秀的企业员工虽然自己的业务水平较高,但是缺乏教學技巧,不能与学生顺畅地进行交流。学生在他们的带领下所能学习的技能较少,实践能力的提升速度较慢。其次,行业组织在现代学徒制中所担任的角色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其参与现代学徒制没有相关的法律保障,积极性不强。最后,对于学生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时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学生的酬劳和安全问题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律法规在这方面的缺失会导致很多企业与学徒之间出现纠纷。
(二)职业院校协同育人意识不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落后,缺乏质量保障体系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缺乏协同育人的意识,虽然非常积极地推进校企合作项目,但是并没有改变原来学校本位的观念。企业仍然处于辅助教学的地位,难以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较为落后,还是采用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而且高职院校的教师本身也缺乏“双师型”教师素养,缺少企业工作经历和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困难重重。现代学徒制实施中,很多学校的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顶岗实习”,在企业中的实习经历并未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把参与现代学徒制当成一种任务,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学到的东西很少。实施现代学徒制并未改变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的现状,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产业界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高职院校缺乏现代学徒制的质量保障体系,对于实施现代学徒制所取得的成果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也没有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措施,学生和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深化现代学徒制较为困难。
(三)行业层面欠缺指导监管作用,缺乏完善的行动协调机制
行业组织在现代学徒制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制定职业资格标准、传播劳动力市场信息、协调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在现代学徒制当中的地位,因此行业组织难以发挥监管作用。行业组织并未制定相应的行动协调机制,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各主体处于一种较为混乱的状态,互相之间配合的不够默契。一方面,对于资源的整合利用缺乏效率。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宏观政策和提供项目资金,企业负责提供培训场地和培训老师,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教学,行业组织起到协调和监管的作用。政府、企业、学校和行业组织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各自为政,会做很多重复性的工作,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不畅,双方利益诉求难以得到满足。行业组织在现代学徒制当中处于弱势地位,不能有效促进校企双方之间的沟通,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结合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四)企业层面缺乏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利益诉求难以实现,欠缺激励约束机制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的本质,调动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现企业的利益诉求。当前高职院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时,企业需要投入的成本巨大,包括大量的资金、培训场地和培训师资等,还要为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承担相应的风险。由于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并未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所享有的税收减免、资金补贴和奖励措施作出明确的规定,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而且企业与学徒之间缺乏相应的契约,企业在培养学生完成实习任务之后,如果学生不选择在这家企业就业,企业所付出的培训成本就无法带来收益。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所付出的成本与得到的回报不对等,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参与校企合作。
三、基于多主体协同的高职现代学徒制路径选择
(一)政府完善现代学徒制的顶层设计,强化法律法规和制度保障,明确各主体的不同作用
我国政府要发挥对现代学徒制的统筹作用,完善顶层制度设计。以立法或条例的形式规定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组织在现代学徒制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所能享受到的权益。政府在现代学徒制中处于主导地位,要发挥法律保障、政策介入、资金支持、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作用。现代学徒制能够平衡社会人才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满足政府的利益诉求。职业院校是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者,主要发挥人才培养的功能,能够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企业资源支持以及行业协会的职业指导,最终达到提高人才质量的目的。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重要参与者,要主动积极地为现代学徒制提供师资、经费、场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职业院校的技能人才和技术支持,实现市场利益的最大化。行业组织在现代学徒制中处于辅助的地位,主要发挥制定职业标准、提供就业机会以及沟通协调的作用。行业协会是企业利益的代表,在现代学徒制中主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政府还要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比如完善试点企业的选择标准、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制定细则、现代学徒管理办法等,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吸引多主体参与现代学徒制
职业院校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首先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第一,改变现有的课程和专业设置方式,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设计相关专业和课程体系。建立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定期调研合作企业的招聘标准,从中总结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根据这些核心能力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过程更具有针对性。第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成立师徒制团队,密切学徒与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联系,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一起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共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并且在进行评价时,将整个师徒制团队作为评价的对象,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职业院校要积极构建现代学徒制的质量保障体系,吸引更多主体参与。第一,提供组织保障。建立专门的现代学徒制实施小组,专门推动职业院校的现代学徒制工作,负责联系试点企业,协调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解决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第二,提供条件保障。加大资金投入,与企业共享最新的科研成果,为现代学徒制提供丰富的资源。并且提供专门的仿真模拟教室,为企业师傅提供兼职教师的职位。第三,提供机制保障。完善现代学徒制培养协议的签订准则,最大限度地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利益,积极落实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机制。
(三)行业组织发挥指导作用,搭建现代学徒制教育平台,强化各主体之间的协同作用
行业组织是企业利益的代表,是企业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行业组织可以依托资源优势搭建一个现代学徒制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发布各种相关的信息。企业在平台中能够寻找更多的现代学徒制项目,了解项目的详细信息。学校可以通过平台找到合适的试点企业,并为本校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做宣传。政府可以通过平台收集的数据,从宏观上把握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方向。行业组织作为现代学徒制的辅助机构,能够独立地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市场调研、目标设定、体制机制管理、质量监控、决策等各个环节。行业组织可以为现代学徒制提供有偿的质量评价服务,从第三方机构的角度评价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政府、企业和学校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行业组织,可以调动各主体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沟通交流平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偿的质量评价服务为各主体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现代学徒制教学环节,落实多元主体长效合作机制
当前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一大难题就是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正确认识现代学徒制。短期来看,参与现代学徒制确实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占用企业的场地。但是从长远角度看,一旦形成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就可以从职业院校源源不断地获得为企业量身定制的高质量技术人才,節约企业大量的招聘成本和培训成本,还可以显著提升企业人才的整体质量。其次,企业要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过程。从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环节开始,企业就应当参与相关的工作,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人才培养质量不达标的风险。在学徒到企业实训的环节,企业可以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这个标准不仅可以用来筛选优秀的学徒,还可以成为人才质量的保障。企业不仅要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还要保持与学校和其他主体的长期合作,这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玉凤,李录锋.政校企行协同创新高职现代学徒制的研究[J].职教论坛,2017(23)
[2]肖静.基于“校、政、行、企”四方协同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7(15)
[3]赵文碧.协同视角下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现实困境与改革进路[J].教育与职业,2017(13)
[4]陈爽.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
[5]蒋新革,牛东育,徐芳.协同创新视域下现代学徒制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3)
[6]杨清,吴立鸿.四方协同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评论,2018(6)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中青年高校教师科研基金项目(2019KY1323);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17年重点科研教改项目(2017101)
【作者简介】刘德泉(1984— ),男,广西全州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