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结合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暨2010年中国留学论坛主题,对与会代表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以为我国广大留学工作者和关注留学的读者提供参考。文章指出,面对新时期我国留学工作和多元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要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出国留学,要把全球化和本土化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政策环境,构建良好的法律框架,加强质量保证障系建设,增强教材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促进学分、学历和学位的互认,促进办学模式的多元化,提高留学项目的相关性,努力建设国际合作伙伴关系以及重建国际指标体系等。
[关键词] 留学 课程差异 跨境学生流动 国际教育
2010年3月13日,由教育部批准、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支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暨2010年中国留学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与会代表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
第一,对待留学要有战略眼光。出国留学不仅仅是学位的获取,也不仅仅是学位和学分的相互认可。对所有的大学来说,无论是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抑或是联办的大学,都肩负着提升个人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因此,看待留学必须有战略眼光,出国留学不能忽视个人层面的目标,也不能漠视社会层面的目标。
第二,要把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起来。针对全球化和本地化,我们都会从不同的角度,会基于不同的经历提出我们自己的认识。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问题不仅体现在合作办学的过程当中,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中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第三,要进一步改善留学政策环境。我国“支持留学、鼓励回国”的政策,和对质量的严格监控,在我国的留学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也坚信将来会有更加完善的留学政策,以促进我国留学事业的发展,如学分互认和课程相互认可的政策就非常重要。
第四,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法律框架。国家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教育部也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但这只是国家对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办法,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因此我们要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很好地贯彻这些办法还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法律框架。
第五,要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起国家资格认证体系。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国家都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资格认证体系。我们希望亚太地区能进一步促进学位、学分和课程的相互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有类似的目标。这实际上也是确保我们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六,要进一步加强教材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已经与苏格兰学历委员会、英国学历委员会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开展了30多个合作项目。其中,合作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一点在于多样化和适应性教材的编写。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探索新的模式,如与美国学校正在探索的“2 2”本科合作计划。其中,中国学生在中国获得的学分可以被认可和转换到美国的大学里,这是一大创新和突破。美国学校比较注重通识教育,它们如何适应中国大学的教育模式,我们又如何才能适应美国大学本科前两年的通识教育?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确保美国教材适应中国学生,学生的学分可以被国外合作伙伴认可和转移。此外,我国与国外教育机构也在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方面进行了合作。
第七,要进一步加强学历、学位及学分的互认合作。无论对中国大学来讲,还是国际组织、国际机构和国际办学项目而言,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中,测量评估是保障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要不断强调质量的重要性,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八,要努力探索多元化的合作办学模式。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新的模式,像西交利物浦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都开发出了新的合作模式,而且新的办学模式不断涌现。所以,促进和鼓励多元化的办学模式非常重要。
第九,要进一步增强留学项目的相关性。留学项目的相关性非常重要。留学目的地不能光是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大学,其他国家也有很多好的大学和好的专业适合有不同需要的中国学生。学生不太熟悉的学校的学历并不一定比那些好的大学学历、学位差。留学项目不光面临学校排名的挑战,还面临着新的需求。为此,需要制定新的战略来回应更新、更多元化的需求。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注重可雇佣性,不光是就业率。留学生要学会先进的专业技术、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这些都是雇主所看重的。
第十,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国际教育,特别是留学应该采取双向的战略,而不是单向的战略,不光是中国学生到国外学习。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已经有能力吸引外国留学生。实际上,中国在双向国际交流方面有比较充分的资源。特别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使留学变成双向的交流,如何使双方都从中获益,不光使东道国获益,不光使发达国家的大学获益,还必须使留学生派出国获益,尤其是那些发展中的留学生派出国受益。其中,建设国际合作伙伴关系至关重要,而这种合作伙伴基于质量、互相认可和互利,而不是在单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计划专家、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会长周南照教授基于他个人几十年的国际教育研究和交流经验,针对与会代表较少关注的国际指标体系,提出要重建国际指标体系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很大的留学生派出国,而发达国家是主要的留学生接收国,留学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国际指示体系的不平等性。有很多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改革,使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的趋势发生转变或逆转,这也是各方都必须面对的政策问题。
与会代表还认为,留学是国际服务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领域开展的留学生教育是世界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进行。然而,无论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内,还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出国留学或国外教育消费是否应该被列为教育服务贸易的一部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是亟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吴伟伟,浙江大学出版社;熊建辉,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编辑:张 鹤
[关键词] 留学 课程差异 跨境学生流动 国际教育
2010年3月13日,由教育部批准、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支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暨2010年中国留学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与会代表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
第一,对待留学要有战略眼光。出国留学不仅仅是学位的获取,也不仅仅是学位和学分的相互认可。对所有的大学来说,无论是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抑或是联办的大学,都肩负着提升个人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使命。因此,看待留学必须有战略眼光,出国留学不能忽视个人层面的目标,也不能漠视社会层面的目标。
第二,要把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起来。针对全球化和本地化,我们都会从不同的角度,会基于不同的经历提出我们自己的认识。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问题不仅体现在合作办学的过程当中,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中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第三,要进一步改善留学政策环境。我国“支持留学、鼓励回国”的政策,和对质量的严格监控,在我国的留学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也坚信将来会有更加完善的留学政策,以促进我国留学事业的发展,如学分互认和课程相互认可的政策就非常重要。
第四,要构建一个良好的法律框架。国家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教育部也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但这只是国家对外合作办学的管理办法,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因此我们要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很好地贯彻这些办法还面临很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法律框架。
第五,要构建科学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起国家资格认证体系。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美国等国家都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资格认证体系。我们希望亚太地区能进一步促进学位、学分和课程的相互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有类似的目标。这实际上也是确保我们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六,要进一步加强教材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已经与苏格兰学历委员会、英国学历委员会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开展了30多个合作项目。其中,合作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一点在于多样化和适应性教材的编写。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探索新的模式,如与美国学校正在探索的“2 2”本科合作计划。其中,中国学生在中国获得的学分可以被认可和转换到美国的大学里,这是一大创新和突破。美国学校比较注重通识教育,它们如何适应中国大学的教育模式,我们又如何才能适应美国大学本科前两年的通识教育?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确保美国教材适应中国学生,学生的学分可以被国外合作伙伴认可和转移。此外,我国与国外教育机构也在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方面进行了合作。
第七,要进一步加强学历、学位及学分的互认合作。无论对中国大学来讲,还是国际组织、国际机构和国际办学项目而言,质量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其中,测量评估是保障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要不断强调质量的重要性,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八,要努力探索多元化的合作办学模式。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新的模式,像西交利物浦大学、厦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都开发出了新的合作模式,而且新的办学模式不断涌现。所以,促进和鼓励多元化的办学模式非常重要。
第九,要进一步增强留学项目的相关性。留学项目的相关性非常重要。留学目的地不能光是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大学,其他国家也有很多好的大学和好的专业适合有不同需要的中国学生。学生不太熟悉的学校的学历并不一定比那些好的大学学历、学位差。留学项目不光面临学校排名的挑战,还面临着新的需求。为此,需要制定新的战略来回应更新、更多元化的需求。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注重可雇佣性,不光是就业率。留学生要学会先进的专业技术、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视野,这些都是雇主所看重的。
第十,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国际教育,特别是留学应该采取双向的战略,而不是单向的战略,不光是中国学生到国外学习。现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质量,已经有能力吸引外国留学生。实际上,中国在双向国际交流方面有比较充分的资源。特别需要思考的是,如何使留学变成双向的交流,如何使双方都从中获益,不光使东道国获益,不光使发达国家的大学获益,还必须使留学生派出国获益,尤其是那些发展中的留学生派出国受益。其中,建设国际合作伙伴关系至关重要,而这种合作伙伴基于质量、互相认可和互利,而不是在单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级计划专家、亚太国际教育与价值教育联合会会长周南照教授基于他个人几十年的国际教育研究和交流经验,针对与会代表较少关注的国际指标体系,提出要重建国际指标体系的观点。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很大的留学生派出国,而发达国家是主要的留学生接收国,留学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国际指示体系的不平等性。有很多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改革,使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的趋势发生转变或逆转,这也是各方都必须面对的政策问题。
与会代表还认为,留学是国际服务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我国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等领域开展的留学生教育是世界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下进行。然而,无论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系统内,还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出国留学或国外教育消费是否应该被列为教育服务贸易的一部分,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是亟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吴伟伟,浙江大学出版社;熊建辉,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编辑:张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