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学习模式适应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希望通过对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对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主要研究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希望能为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学习能力;高中生物;理解
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生物知识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出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理解能力——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理解能力是高考生物学中最基本的能力。该项能力要求细分成既是递进关系又是包含关系的3个层次,具体可表述如下: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理解能力的第一层次是侧重知识要点的考查。它要求考生不但能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其中“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主线。落脚在平常的高考复习教学中,就是要通过对高考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内容,进行一个有步骤、有层次地熟悉,引领学生构建高考必备的知识体系。例如,在高中生物教科书的 “自我检测”栏目。其中,最重要的题例就是“画概念图”。这样的概念图共有18个,它从一个侧面代表了高考生物学的重要概念,需要有目的地进行温故知新。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一题,就注意到了选取必修模块1中的“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的方式和方向”“肝脏细胞中的糖代谢特点“和”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必修模块3中“植物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和方向”等基础知识,着重考查考生对细胞生理活动的基本认知,体现了对第一层次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理解能力的第二层次是侧重学习内容的基本能力的考查。它要求考生能运用文字、绘图(柱形图、折线图等)、图解(如遗传图解)等形式,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内容。例如,某高考题就以坐标图承载了实验动物感染HIV后,所发生的一些生理变化的信息,穿插了逆转录、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跨模块知识的考查。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考生通过分析过程图解和变化曲线图,从中获取HIV的RNA逆转录过程、HIV浓度变化、宿主体内抗HIV抗体水平、T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等信息,来回答提出的有关问题。
理解能力的第三层次是从更高一个层面上,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理解能力中的3个层次要求之间的关系既有递进性,又明确体现包含性。也就是说,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题目,同时也考查了考生把握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例如,2013年安徽卷的第29题以靶向治疗肿瘤的新情境材料,跨模块、跨章节地考查了三个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并突出了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较高层次的理解能力考查。考生需要认真读懂题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本题所考查的知识范围,才能顺利求解问题。
二、实验与探究能力——专项能力要求
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实验科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是学生应该学习掌握的基本能力。高考命题者力图通过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昭示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加强“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以落实基本的课程理念。该项能力可细化成下述的4个层次: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對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作为第一个层次的实验能力要求,其目的是引导考生通过教材的有序回归,注重对每一个实验操作的亲身经历,理解和记住实验的基本内容。这主要包括: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实验器材的选择、作用和使用方法;设计实验的思路和实验步骤的程序;实验数据的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结论的归纳与总结,等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命制都呈现出一个明显回归课本实验考查的变化。都是《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考实验内容,且直接取材于教科书中学生必做的操作实验。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第二层次较之第一层次有了明显提高。它要求考生能从教材中的“实验”、“探究”等具体学习活动中,提炼、归纳出一些共同的实验与探究的思想。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 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②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取材分组编号、单一变量处理、适宜条件培养、观察预测解释等)。在通过对新的情境材料或来源于教科书里经典实验内容的变式实验分析中,重点考查考生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怎样考虑设计实验步骤,对实验现象和结果怎样进行预测、解释、分析和处理等。例如,又一高考题,通过提供某同学为验证“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能产生a-淀粉酶“的结论,设计了如题中列表所示的实验这一新情境材料,重点考查了考生对实验步骤的预设是否恰当?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否正确?实验原则和方法(如该题中设问提到的“设立对照的原则”)的迁移、运用是否到位? 第三层次的“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表述中所说的探究能力,在高考中主要指的是对未知答案或不确定答案的问题进行探究,借用实验操作、调查等多种方式得出比较合理的答案。在高考试题命制中,该层次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常常与第四层次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联系在一起,作为最高层次的实验能力要求,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实验方法的综合运用。考生审题时,要对题中已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判断,在自己头脑里比较清醒地呈现出一个求解该题需要的较为完整、正确的实验方案轮廓,然后与试题提供的方案进行比较,再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恰当地修改。例如,高考题,通过提供“根细胞合成的某种化学物质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表,要求考生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不完善之处并加以修正。
多数中等学校其生物学科的教学现状,以及更多考生的学习现状,这类试题在能力要求的考查上,虽然有它灵活多样、注重思考和分析的特点,但因命制和求解的难度都较大,试题的区分度也不易体现,因此在试卷中出现的机会并不多见。由此,在高考复习教学中,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认知应重点放在前两个层次内容的把握上。
三、获取信息的能力——灵活变式的能力要求
适应当今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获取信息的能力是高考生物学中所特有的能力要求。该项能力要求具体分成了两个层次: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第一层次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主要以各种图表(模式图、示意图、装置图、曲线图和数据表格等)形式提供相关生物学信息。而第二层次中所说的生物学新进展一般是指全社会关注的、新闻媒体大量报道的重大热点问题。高考命题常以这些材料作为背景,其最终仍然是落脚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
四、综合运用能力——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综合运用能力作为高考生物学中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难度较大、区分度也较高。具体可解读成: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该项能力要求是考查考生能否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更明确地说,该项能力要求更强调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并能灵活、变通应用在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等能力的考查,它涵盖了前面所述的各项能力要求。在高考生物学试题中,该项能力考查的知识内容支撑主要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種群和群落”等主干考点,并常常以图表数据、实验研究结果等新情境材料命制成非选择题。例如,一考题通过获得抗黑腐病的花椰菜杂种植株流程图的形式,承载了多种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不仅考查了植物细胞工程、细胞分裂装片的制作观察、PCR图谱的识别以及生物进化原理等相关知识内容,而且突出考查考生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所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等能力的考查。另外,该题也较高层次地考查了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5.
【关键词】学习能力;高中生物;理解
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生物知识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出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理解能力——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理解能力是高考生物学中最基本的能力。该项能力要求细分成既是递进关系又是包含关系的3个层次,具体可表述如下: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理解能力的第一层次是侧重知识要点的考查。它要求考生不但能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其中“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主线。落脚在平常的高考复习教学中,就是要通过对高考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内容,进行一个有步骤、有层次地熟悉,引领学生构建高考必备的知识体系。例如,在高中生物教科书的 “自我检测”栏目。其中,最重要的题例就是“画概念图”。这样的概念图共有18个,它从一个侧面代表了高考生物学的重要概念,需要有目的地进行温故知新。2014年高考四川卷第一题,就注意到了选取必修模块1中的“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的方式和方向”“肝脏细胞中的糖代谢特点“和”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必修模块3中“植物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和方向”等基础知识,着重考查考生对细胞生理活动的基本认知,体现了对第一层次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理解能力的第二层次是侧重学习内容的基本能力的考查。它要求考生能运用文字、绘图(柱形图、折线图等)、图解(如遗传图解)等形式,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内容。例如,某高考题就以坐标图承载了实验动物感染HIV后,所发生的一些生理变化的信息,穿插了逆转录、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跨模块知识的考查。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考生通过分析过程图解和变化曲线图,从中获取HIV的RNA逆转录过程、HIV浓度变化、宿主体内抗HIV抗体水平、T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等信息,来回答提出的有关问题。
理解能力的第三层次是从更高一个层面上,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理解能力中的3个层次要求之间的关系既有递进性,又明确体现包含性。也就是说,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题目,同时也考查了考生把握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例如,2013年安徽卷的第29题以靶向治疗肿瘤的新情境材料,跨模块、跨章节地考查了三个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并突出了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等较高层次的理解能力考查。考生需要认真读懂题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本题所考查的知识范围,才能顺利求解问题。
二、实验与探究能力——专项能力要求
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实验科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是学生应该学习掌握的基本能力。高考命题者力图通过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昭示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加强“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以落实基本的课程理念。该项能力可细化成下述的4个层次: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對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作为第一个层次的实验能力要求,其目的是引导考生通过教材的有序回归,注重对每一个实验操作的亲身经历,理解和记住实验的基本内容。这主要包括: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实验器材的选择、作用和使用方法;设计实验的思路和实验步骤的程序;实验数据的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结论的归纳与总结,等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命制都呈现出一个明显回归课本实验考查的变化。都是《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考实验内容,且直接取材于教科书中学生必做的操作实验。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第二层次较之第一层次有了明显提高。它要求考生能从教材中的“实验”、“探究”等具体学习活动中,提炼、归纳出一些共同的实验与探究的思想。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 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② 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取材分组编号、单一变量处理、适宜条件培养、观察预测解释等)。在通过对新的情境材料或来源于教科书里经典实验内容的变式实验分析中,重点考查考生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怎样考虑设计实验步骤,对实验现象和结果怎样进行预测、解释、分析和处理等。例如,又一高考题,通过提供某同学为验证“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能产生a-淀粉酶“的结论,设计了如题中列表所示的实验这一新情境材料,重点考查了考生对实验步骤的预设是否恰当?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否正确?实验原则和方法(如该题中设问提到的“设立对照的原则”)的迁移、运用是否到位? 第三层次的“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表述中所说的探究能力,在高考中主要指的是对未知答案或不确定答案的问题进行探究,借用实验操作、调查等多种方式得出比较合理的答案。在高考试题命制中,该层次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常常与第四层次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联系在一起,作为最高层次的实验能力要求,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实验方法的综合运用。考生审题时,要对题中已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判断,在自己头脑里比较清醒地呈现出一个求解该题需要的较为完整、正确的实验方案轮廓,然后与试题提供的方案进行比较,再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恰当地修改。例如,高考题,通过提供“根细胞合成的某种化学物质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表,要求考生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不完善之处并加以修正。
多数中等学校其生物学科的教学现状,以及更多考生的学习现状,这类试题在能力要求的考查上,虽然有它灵活多样、注重思考和分析的特点,但因命制和求解的难度都较大,试题的区分度也不易体现,因此在试卷中出现的机会并不多见。由此,在高考复习教学中,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认知应重点放在前两个层次内容的把握上。
三、获取信息的能力——灵活变式的能力要求
适应当今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获取信息的能力是高考生物学中所特有的能力要求。该项能力要求具体分成了两个层次: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第一层次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主要以各种图表(模式图、示意图、装置图、曲线图和数据表格等)形式提供相关生物学信息。而第二层次中所说的生物学新进展一般是指全社会关注的、新闻媒体大量报道的重大热点问题。高考命题常以这些材料作为背景,其最终仍然是落脚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
四、综合运用能力——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综合运用能力作为高考生物学中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难度较大、区分度也较高。具体可解读成: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该项能力要求是考查考生能否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更明确地说,该项能力要求更强调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并能灵活、变通应用在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等能力的考查,它涵盖了前面所述的各项能力要求。在高考生物学试题中,该项能力考查的知识内容支撑主要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種群和群落”等主干考点,并常常以图表数据、实验研究结果等新情境材料命制成非选择题。例如,一考题通过获得抗黑腐病的花椰菜杂种植株流程图的形式,承载了多种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不仅考查了植物细胞工程、细胞分裂装片的制作观察、PCR图谱的识别以及生物进化原理等相关知识内容,而且突出考查考生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所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等能力的考查。另外,该题也较高层次地考查了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