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发展理念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同时,伴随中国日益融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也有着更多向世界阐述中国道路、发展理念的时代需求。
新形势下,国际舆论交流交锋更加激烈,中国成为世界性大国,需要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长期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外宣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加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进一步做好外宣工作,争取国际话语权是当今中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认清当前外宣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在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家间利益冲突不断的新形势下,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必然面临着全球媒体舆论的持续深度聚焦。不难发现,近年来,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影视文艺作品,中国元素越来越多。这些报道和作品,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误解误判,也有刻意曲解,这对我们如何更加积极主动的开展外宣工作带来了考验。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面对来自经济转型、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不均衡等多方面的挑战,我们需要通过主动发声、与国际社会加强沟通合作,营造一个有利于推动实现“四个全面”的国际舆论环境。
此外,“一带一路”等由中国发起推动的一些国际合作战略,同样对外宣工作提出了更多需求,需要我们摒弃过往“以自我为中心”的宣传思路,更多站在受众、合作国家的角度,来开展外宣工作,否则不仅难以促进国际合作、服务国家战略,还可能会造成消极影响,带来不必要麻烦。比如,在“一带一路”外宣工作中,由于政府机构、媒体对外宣对不少国家的社会、政治状况缺乏全面了解,导致宣传沟通的效果受限,以及在对外传播中抓错重点,过于突出中国如何在艰难背景下实现工业崛起和实力的增强等,反而引起了不少国家的抵制和警惕。而这也为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外媒体提供了“抹黑”的机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适应新形势发展,我国的外宣工作思路也在不断变化、不断突破,但总体上看,“西强我弱”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2013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关于如何看待中国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软实力主要集中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对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肯定;但在受访的38个国家中,仅一半国家表现出对中国的偏好倾向。在对当代中国、中国文化、中国习俗等方面的认知和传播上,仍然是软实力中的弱项。
中国要走向世界,真正成为世界性大国,外宣工作可谓任重道远。当然,这项工作已经在快速推进,并取得了积极进展,比如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国家在议题设置上的更加主动作为、在国际场合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色的讲故事能力等等。这些改变和突破,让中国的理念、中国的形象得到了更好的传播。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其外宣工作要体现大国气度,传播中国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历史上,英国和美国的崛起,分别以“自由贸易”、“民主人权”作为价值观,中国同样需要向世界传递出我们的价值理念,通过经贸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展示我们的气度胸怀,澄清世界对中国的误解。让世界人民明白,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为改革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改进外宣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新时期,开展外宣工作,要做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巧于发声。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增强国际话语权,首先要主动发声、敢于发声。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发展成就巨大,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貢献,但在对外宣传上,往往只做不说,而在新形势下,不说少说就意味着话语权的消失,就意味国家利益的损失,因此不仅做了就要说,而且要说好说精彩。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在世界上做了许多好事,我们要堂堂正正的说、理直气壮的说,向世界介绍中国梦、中国道路,介绍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就,介绍全球性重大问题的中国方案。
除了敢于发声,更要善于发声。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在对外报道实践中,我们不免陷入“什么都要传播,而什么都传播不出去”的尴尬境地。在全球视野报道中传递中国价值,应遵循世界发展中的文明进步主流、依照世界发展的先进标准、结合世界的发展动态,用世界的眼光来衡量中国、审视中国,以受众的角度来思考报道的叙述方式、传播形式。这样的报道、传播才可能赢得关注、获得喜爱。
由于全球媒体资源更多的掌握在西方,我们面向的全球的外宣工作,还需巧于发声。所谓巧于发声,就是善于“借嘴说话、接筒传声、借台唱戏”,不断提升传播能力和外宣工作实效。正如刘奇葆同志在云南调研时所强调的,我们要与西方媒体加强合作,利用他们的渠道来表达我们的诉求,拓展对外传播的渠道和平台,加强与国外媒体的对话与合作,让对方的优质资源为我所用,强化主动意识、进取意识,借机求显意识。
对外传播的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同世界其它地方人民的理念、文化、经历想碰撞交流的过程。无论是敢于发声、还是善于发声、巧于发声,基础在于我们对受众的充分了解,能够以受众感兴趣的精彩故事,而不是我们自认为精彩的故事,并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呈现。如此,国外受众才能听得懂、感兴趣、再传播。在互联网时代,更好的发声,还需要我们创新对外传播方式,需要我们的媒体在观念表述、表现方式和技术运用上加快融合,多形态多渠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三、整合资源形成外宣合力
随着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度互动,国内事件对外“溢出效应”和国外事件对内“刺激效应”相互叠加,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好新形势下的外宣工作,首先需要完善大宣传格局下的外宣工作机制。
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构建大宣传格局,是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大局,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其中,着重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做好内外宣统筹协调,无论是中宣部还是各省市宣传部门,都需要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对内宣外宣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科学谋划,形成大宣传格局基础上的顶层设计。围绕重大主题、重要事件、重要热点问题把内宣外宣统筹起来,一起制定宣传方案,一起组织实施,发挥好内外宣集合优势。二是做好舆情综合研判机制,通过加强国际国内舆情的综合研判,准确把握国内外舆论的共同聚焦点、不同关切点和互动关联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舆论引导,增强内外宣的协同性。第三个方面是实现资源的整合,把内宣媒体和外宣媒体统筹起来,把媒体资源和社会力量统筹起来,把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统筹起来,做到共建共用,优势互补。
在理顺内外宣体制,整合内外宣资源基础上,推进新形势下的外宣工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以开放思路,最大可能的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外宣工作再上台阶。简而言之,外宣工作以政府为主导,但不应局限于政府视野。长期以来,我国对外传播过分强调官方主导的渠道,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民间渠道的利用。事实上,从国际传播的实践来看,对于以政府为主体的传播,人们往往容易持怀疑态度,同时政府性质的外宣较为生硬,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如民间传播更具亲和力感染力。随着中国国内日益增长,大量中国企业布局全球,他们在传播中国声音方面的力量不可小视,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中国民众走出国门,中国国际游客持续增长。这些出国旅游的民众同样是一支重要的外宣力量。此外,在国际学术会议、重要活动上,中国学者专家的身影越来越频繁的出现,也为做好外宣工作提供了契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通过加强对走出国门的企业、专家学者、普通民众资源整合和适当培训,通过民间的交往交流,将更加有利于中国形象的塑造,为外宣工作的开展营造氛围、提供助力。总而言之,新形势要求新变化,需要我们紧紧依托改革开发形成的综合国力,调动全社会资源,汇聚全社会才智,方能达到多渠道立体式高质量的外宣效果,构建起大外宣格局。
作者简介:
蒋叶俊(1983.05—),男,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
新形势下,国际舆论交流交锋更加激烈,中国成为世界性大国,需要进一步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长期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外宣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加强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进一步做好外宣工作,争取国际话语权是当今中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认清当前外宣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在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家间利益冲突不断的新形势下,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必然面临着全球媒体舆论的持续深度聚焦。不难发现,近年来,无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影视文艺作品,中国元素越来越多。这些报道和作品,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误解误判,也有刻意曲解,这对我们如何更加积极主动的开展外宣工作带来了考验。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面对来自经济转型、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不均衡等多方面的挑战,我们需要通过主动发声、与国际社会加强沟通合作,营造一个有利于推动实现“四个全面”的国际舆论环境。
此外,“一带一路”等由中国发起推动的一些国际合作战略,同样对外宣工作提出了更多需求,需要我们摒弃过往“以自我为中心”的宣传思路,更多站在受众、合作国家的角度,来开展外宣工作,否则不仅难以促进国际合作、服务国家战略,还可能会造成消极影响,带来不必要麻烦。比如,在“一带一路”外宣工作中,由于政府机构、媒体对外宣对不少国家的社会、政治状况缺乏全面了解,导致宣传沟通的效果受限,以及在对外传播中抓错重点,过于突出中国如何在艰难背景下实现工业崛起和实力的增强等,反而引起了不少国家的抵制和警惕。而这也为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外媒体提供了“抹黑”的机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适应新形势发展,我国的外宣工作思路也在不断变化、不断突破,但总体上看,“西强我弱”的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2013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关于如何看待中国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软实力主要集中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对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肯定;但在受访的38个国家中,仅一半国家表现出对中国的偏好倾向。在对当代中国、中国文化、中国习俗等方面的认知和传播上,仍然是软实力中的弱项。
中国要走向世界,真正成为世界性大国,外宣工作可谓任重道远。当然,这项工作已经在快速推进,并取得了积极进展,比如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国家在议题设置上的更加主动作为、在国际场合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色的讲故事能力等等。这些改变和突破,让中国的理念、中国的形象得到了更好的传播。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其外宣工作要体现大国气度,传播中国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历史上,英国和美国的崛起,分别以“自由贸易”、“民主人权”作为价值观,中国同样需要向世界传递出我们的价值理念,通过经贸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展示我们的气度胸怀,澄清世界对中国的误解。让世界人民明白,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为改革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改进外宣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新时期,开展外宣工作,要做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巧于发声。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增强国际话语权,首先要主动发声、敢于发声。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发展成就巨大,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貢献,但在对外宣传上,往往只做不说,而在新形势下,不说少说就意味着话语权的消失,就意味国家利益的损失,因此不仅做了就要说,而且要说好说精彩。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在世界上做了许多好事,我们要堂堂正正的说、理直气壮的说,向世界介绍中国梦、中国道路,介绍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就,介绍全球性重大问题的中国方案。
除了敢于发声,更要善于发声。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在对外报道实践中,我们不免陷入“什么都要传播,而什么都传播不出去”的尴尬境地。在全球视野报道中传递中国价值,应遵循世界发展中的文明进步主流、依照世界发展的先进标准、结合世界的发展动态,用世界的眼光来衡量中国、审视中国,以受众的角度来思考报道的叙述方式、传播形式。这样的报道、传播才可能赢得关注、获得喜爱。
由于全球媒体资源更多的掌握在西方,我们面向的全球的外宣工作,还需巧于发声。所谓巧于发声,就是善于“借嘴说话、接筒传声、借台唱戏”,不断提升传播能力和外宣工作实效。正如刘奇葆同志在云南调研时所强调的,我们要与西方媒体加强合作,利用他们的渠道来表达我们的诉求,拓展对外传播的渠道和平台,加强与国外媒体的对话与合作,让对方的优质资源为我所用,强化主动意识、进取意识,借机求显意识。
对外传播的过程是一个交流的过程,是同世界其它地方人民的理念、文化、经历想碰撞交流的过程。无论是敢于发声、还是善于发声、巧于发声,基础在于我们对受众的充分了解,能够以受众感兴趣的精彩故事,而不是我们自认为精彩的故事,并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呈现。如此,国外受众才能听得懂、感兴趣、再传播。在互联网时代,更好的发声,还需要我们创新对外传播方式,需要我们的媒体在观念表述、表现方式和技术运用上加快融合,多形态多渠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三、整合资源形成外宣合力
随着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度互动,国内事件对外“溢出效应”和国外事件对内“刺激效应”相互叠加,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做好新形势下的外宣工作,首先需要完善大宣传格局下的外宣工作机制。
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构建大宣传格局,是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大局,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其中,着重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做好内外宣统筹协调,无论是中宣部还是各省市宣传部门,都需要围绕党和国家大局,对内宣外宣工作进行通盘考虑、科学谋划,形成大宣传格局基础上的顶层设计。围绕重大主题、重要事件、重要热点问题把内宣外宣统筹起来,一起制定宣传方案,一起组织实施,发挥好内外宣集合优势。二是做好舆情综合研判机制,通过加强国际国内舆情的综合研判,准确把握国内外舆论的共同聚焦点、不同关切点和互动关联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舆论引导,增强内外宣的协同性。第三个方面是实现资源的整合,把内宣媒体和外宣媒体统筹起来,把媒体资源和社会力量统筹起来,把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统筹起来,做到共建共用,优势互补。
在理顺内外宣体制,整合内外宣资源基础上,推进新形势下的外宣工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以开放思路,最大可能的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外宣工作再上台阶。简而言之,外宣工作以政府为主导,但不应局限于政府视野。长期以来,我国对外传播过分强调官方主导的渠道,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民间渠道的利用。事实上,从国际传播的实践来看,对于以政府为主体的传播,人们往往容易持怀疑态度,同时政府性质的外宣较为生硬,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如民间传播更具亲和力感染力。随着中国国内日益增长,大量中国企业布局全球,他们在传播中国声音方面的力量不可小视,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中国民众走出国门,中国国际游客持续增长。这些出国旅游的民众同样是一支重要的外宣力量。此外,在国际学术会议、重要活动上,中国学者专家的身影越来越频繁的出现,也为做好外宣工作提供了契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通过加强对走出国门的企业、专家学者、普通民众资源整合和适当培训,通过民间的交往交流,将更加有利于中国形象的塑造,为外宣工作的开展营造氛围、提供助力。总而言之,新形势要求新变化,需要我们紧紧依托改革开发形成的综合国力,调动全社会资源,汇聚全社会才智,方能达到多渠道立体式高质量的外宣效果,构建起大外宣格局。
作者简介:
蒋叶俊(1983.05—),男,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